《贞观政要》治国思想对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的启示

2022-04-22 16:18石磊董文馨
三晋基层治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治国理政

石磊 董文馨

〔摘要〕《贞观政要》由唐代史学家吴兢所编著,记录了贞观君臣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以及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重要场合引用书中的经典语句,引用“根牢蒂固”强调稳固治国本根的重要性;引用“备豫不虞”的典故表明忧患意识的为政之要;引用“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点明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引用“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强调得人用人的正确方向;引用“修齐治平”指明正身修德的为政之基;引用“知易行难”强调知行合一的担当作为,为实现《贞观政要》治国思想的现代转化树立了典范和标杆。深入发掘和总结书中治国思想的精髓内容,对于我国当前的政治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贞观政要》;治国理政;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442(2022)01-0019-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这一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关系的阐释提升到了更为科学的层面,是21世纪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经典、赓续传统文化血脉的时代需要。中国传统典籍作为学习、研究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还原历史、展现精神的责任与担当。《贞观政要》在中国传统典籍之列,它展现了所处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和政治实践,在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方针指导下,书中的核心内容依然能够服务于当下,为现代社会所用。

《贞观政要》由唐代史学家吴兢所编撰,写作于开元、天宝年间。书中的记录总共分为四十个专题,以贞观君臣关于治理国家的议论和劝谏为主要形式,为后世再现了唐太宗在位期间,在社会治理、求贤纳谏、为官之道等方面的思想理念及历史经验。吴兢所记录的史实生动展现了贞观君臣的治国之道以及国运昌盛、民心所向的历史现实,目的是揭示治国施政的丰富经验和做人做官的深刻道理,为后世提供治国之术。《贞观政要》作为我国历史上关于治国理政的经典著作,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阐发其中的丰富内容,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古为今用,可为当代政治实践,特别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一、从《贞观政要》治国思想中汲取政治智慧和实践经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至今,深刻体现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文化基因对我国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贞观政要》就是对贞观时期历史的整理与总结,其中,“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的治国态度,任人唯贤的用人思想,勤政为民、崇俭戒奢的为官道德修养等内容,值得后人传颂和发扬,为后世提供了政治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经验。同时,唐太宗对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的看法也同样展现了贞观君臣的治国思想。从君臣方面来讲,唐太宗提倡求谏纳谏、君臣之间相互监督,因而清明廉洁的政治环境得以形成。从君民方面来讲,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2〕1,继承传统民本思想,在农业政策、社会风俗等方面考虑百姓需要,实现了社会安定,为后世树立了治国典范。

深入挖掘和吸收贞观时期的治国理念,可以为当代国家治理提供鲜明的理论及实践资料。“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3〕313,书中的史实及相关评述所包含的思想理念对当代政治实践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借鉴和引用《贞观政要》中的经典语录,从历史中把握未来,以此来诠释当今的治国之要。我们也能够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中,深刻感受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以及对治国理政的深入思考。

(一)“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打牢根基是治国之本

2018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4〕165,表明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必须要打牢根基,这样才能保证改革成效。该句出自《贞观政要·政体第二》。唐太宗在位期间,借鉴了古人的哲学理念和治国智慧,特别是儒家传统德政思想,认为治国应先安民、打牢根基,才能政治清明、社会安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认可,坚定不移走好正确道路,不仅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更是时代背景下作出的正确决定。坚决树立起制度自信,把握好制度优势,才能夯实根基。

(二)“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具备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原则

2018年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贞观政要·直谏(附)》中“备豫不虞,为国常道”〔2〕149一句,强调领导干部要始终抱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在面对困难和风险之时及时做好应对举措,进而保证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贞观政要》当中,以魏征为代表的为官者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劝谏唐太宗要具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彰显了古人治理国家的政治智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够推动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稳步前进。

(三)“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取向

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引用《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中的“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2〕353一句,强调“法治不仅要求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的执法机制、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5〕。唐太宗主张德法并重,不仅重视德治,亦倡導律令法典的制定与实施,严明国家法律。以人民为中心,保持严谨的法治思想,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摆在重要位置,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我国遵循公平正义原则的政法工作要求,同样也离不开国家工作人员的良好表率。

(四)“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干部队伍建设事关政党和国家的未来EAA4A85F-DB63-4DE5-8A1C-E58D72807926

2018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历史上的吏治经验发表讲话,点明了“为政之要,惟在得人”〔2〕479的道理。原文出自《贞观政要·崇儒学第二十七》,强调注重领导干部的选拔和管理。中华民族历来崇德尚才、选贤任能,治国经邦离不开人才。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6〕。选拔任用优秀干部,有助于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吏治经验,汲取和应用其中的精华部分,可以为加强当代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有益启示,严把德才标准。

(五)“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领导干部自觉正身修德是治国理政的基础

《贞观政要·君道第一》中的“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2〕1,被习近平总书记在1992年7月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所引用,以此来表达领导干部正身修德的重要性,表明保持廉洁奉公的为政素养和自我约束力是领导干部需要长期恪守的准则。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的作用,唐太宗时期,君臣上下推行为政以德的同时,积极贯彻儒家在个人道德修养层面的要求,并提倡通过求谏纳谏,形成良好的政治风气。官德思想的发扬,使得贞观君臣崇儒重学,廉洁正直,“敬民”“爱民”,并推己及人。在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只有自我修身,提高道德的自觉性,才能被人民群众所认可、所接受。

(六)“惟知之非难,行之不易”“非知之难,行之惟难”:知行合一,贵在行动,贯彻落实政策举措

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谈到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时,认为“知之不难,行之不易”〔7〕,并针对当地思想道德建设的开展给予了指导。该句出自《贞观政要·征伐第三十五》中“惟知之非难,行之不易”〔2〕599一句,深刻表明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不应仅停留在意识层面,更应将其真正付诸于实践。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引用《贞观政要·慎终第四十》中的“非知之难,行之惟难”〔3〕220一句,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指出在当前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应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的总体布局,积极执行和落实政策举措及各项工作,如此,才能让各项政策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对《贞观政要》经典语句的多次引用,表现出他对这部典籍的重视程度。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书中所蕴含的优秀治国理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当代国家治理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处于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起点上,面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种种机遇与挑战,我们更应该积极运用传统思想资源,鉴古知今,以此来破解当代发展难题。

二、实现《贞观政要》治国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支撑与现实要求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融相通,为当代社会所应用,是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贞观政要》对于当代社会的影响力至今依然存在,特别是作为反映所在时期史实与政治思想的精华之作,其中所彰显的传统伦理道德与治国理政经验,始终是党治国理政可以参考和借鉴的重要传统文化资源。

从理论支撑来讲,实现《贞观政要》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所进行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我们,传统文化具有两重性,只有把握好传统文化当中的优秀成分和积极因素,才能不断推动社会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传至今,是中华民族得以长久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发芽、结果开花。二者虽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但不论是文化态度,还是价值诉求,都蕴藏着共同的核心理念。可见,跨越时空的限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在理论上的同构性使得二者的相融相通在党的百年实践中成为可能,并成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为中国共产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从现实要求来讲,《贞观政要》与当代社会实践在内容与价值上有着相通之处,因而有必要从书中吸取丰富的精神养分,为当代社会发展所运用。中国共产党向来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看作伟大事业稳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推动力,在学习历史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认识。站在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接续奋斗的现实要求我们从历史中获得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并立足于当前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如此,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更好地推进社会的前进与发展。《贞观政要》正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的著作,也是我们深入思考和挖掘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古代为官之人的修身之道、古代国家治理的具体实践,在这部著作中得到了鲜明体现;“德”与“法”的高度融合,在“贞观之治”的盛世之下得到了充分证明,《贞观政要》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共通性由此而愈发明显。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书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以及道德规范,与当代社会的价值追求趋向一致。推进《贞观政要》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贞观政要》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践相结合,是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贞观政要》治国思想对当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启示

《贞观政要》中的治国思想充分体现“德”与“法”的有效融合,与当前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有明显的共通之处。道德文化与法治文化作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中生长出来的文明成果,正是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原则与参考,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养分。深入阐发《贞观政要》治国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可以为当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丰厚的思想资源。

(一)夯實道德建设的坚实基础

贞观时期“法”的建设主要是在“德治”的前提下所展开,《贞观政要》一书中,关于继承传统道德观念以及践行传统道德规范的内容贯穿全书,可见道德之于个人、之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之时,在道德建设上下功夫,是发展之必然。EAA4A85F-DB63-4DE5-8A1C-E58D72807926

1.切实发挥好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贞观政要》展现了贞观时期的人才方略及道德理念。“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2〕195唐太宗不仅注重官员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否兼具忠诚正直、廉洁奉公、谦虚谨慎等从政素养,同时也重视建立外部机制,注重国家法律的制定与实施,通过制定《贞观律》,来规范官员的行为。我们应当将这一中国优秀传统道德与法治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创新,这不仅是提高道德水平的过程,也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过程。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然需要道德作为支撑和滋养,进而体现良法中所蕴含的道德体系与价值。贞观时期还强调“得人”對于为政的重要性,得什么样的人,怎样得人,这一核心问题在历朝历代都颇受重视。由贞观君臣注重个人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做法来看,领导干部要自觉提升道德及法治素养、增强执政本领是为官之人必不可少的执政素养。领导干部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主体,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与使命,因而也就对干部群体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第一,要积极修养品性、坚守道德底线、树立法治观念。首先,“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8〕。当代领导干部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增强自身的政治定力。其次,加强道德修养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本。自觉做到严于律己,完善个人品行,提高人生境界;主动践行道德规范,通过理论学习、深入群众、自我反省等方式,不断强化忠诚、担当、清廉等德行修养;切实做到为民服务、廉洁自律、勤政务实,强化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加强法治教育是领导干部必修课。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争做良好典范和表率,养成遵纪守法、规范行为、秉公办事的从政习惯,在学习与实践中培养法治观念及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敬畏法律、尊崇法治,自觉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运用于实践当中,带动全社会学习和宣传法治精神和法律法规,保持良好安定的社会秩序。

第二,要推动干部道德建设的法治化进程。首先,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各项机制,通过加强干部培训、开展党组会议、积极学习经典等方式,将对干部的党规党纪教育深入到日常学习当中,进一步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其次,要完善官员考核评价机制,健全体系内部及外部约束和监督机制,完善广大群众监督及网络舆情监督等重要渠道,使得领导干部能够自觉接受监督。最后,要发挥好“关键少数”的作用,推动道德建设制度化、常态化,使得领导干部自觉注重自身修养、保持良好家风,为提升干部道德修养、弘扬法治精神、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发挥制度和文化对于塑造人格的双重作用,坚持双管齐下、有机统一,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9〕。

2.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群众心中落地生根。贞观君臣正身修德、相互契合,以身作则、树立表率,心怀天下、关注民生,形成了君明臣贤、上下同心的良好局面,为盛世的形成奠定了深厚基础。贞观时期的治理理念、政策举措以及唐太宗的个人政治素养与君臣上下良好的道德风尚,都是贞观君臣所提倡和践行的价值导向,为现实的社会运行树立了良好标杆。因此,提倡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重要位置。“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0〕16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蕴含的法治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也是需要遵循的道德和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同层面的规范是社会价值导向的深刻反映,均为当代法治建设提供了发展动能,是当代法治精神内核的生动诠释。以深厚的法治文化作为根基和支撑,以法律的权威提高人们学习和认识的自觉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就有了坚实保障。

第一,充分发挥道德教化的重要作用。“贞观之治”时期政风和畅、社会诚信,离不开其道德教化,也离不开其社会治理。因此,全社会要坚定正确的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积极融入教育当中,通过对价值导向的正确理解和深刻践行,把法治精神传递给民众。同时,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法治精神的体现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将媒介的力量运用于对法治精神的宣传过程,能够使得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入人心。

第二,大力提倡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美德善行的积极践行离不开每一个体的努力,法治社会的建成,需要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依托,使得法治拥有深厚的道德底蕴。这要求每个人以责任意识和高尚追求来提升个人精神境界,自觉遵循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学习理论和参与社会实践,并积极履行义务、承担责任,以个人的力量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

第三,积极发挥法治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中明确提出法治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成效显著”〔11〕,直接点明应当以更高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的高度融合,符合德法并行的治理原则与方式。一方面,要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传递的观点、话语、要求转化为法治力量;另一方面,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科学高效地在全社会形成宣传、教育、法治的合力,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道德与法治相融,促使民众提高道德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二)助力社会在法治轨道上平稳运行

《贞观政要》展现了贞观君臣所推行的一系列治理措施,如创新发展制度运行机制,朝廷各部之间互为制约;制定安民政策,贯彻民本思想;崇尚节俭,淳风化俗;等等。贞观君臣最初便意识到,在政权亟需得到认可之时,只有将改革举措真正予以落实,才能达到安定社会的目标,可谓是“知之非难,行之不易”,但在君臣共治的协力推进下,仍然造就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治世局面。可以说,贞观时期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得益于君臣对德法并施这一治理方式的重视和积极应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具有当时社会发展特征的理念和实践创新。当前,在法治轨道上积极开展工作,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可以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EAA4A85F-DB63-4DE5-8A1C-E58D72807926

1.以改革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唐太宗即位后,与文武百官积极商讨改革措施,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得到了迅速发展,唐朝的基业因而得以巩固。其中,贞观君臣在法律制度方面的变革,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顺应国家治理的发展需要而进行的,较前朝而言,不管是在法律的内容修订层面,还是在具体实施层面,都有显著的变化。而这些相应的改革举措,使得唐朝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也带动民众逐渐形成了追求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因此,贞观君臣在这方面的有益治国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政治實践来说,推动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进程,也同样需要通过相应的改革来进行,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锐意改革是我们国家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因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与法治精华,始终伴随着改革的进程,经过传承与创新,其所蕴含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法治文化建设与深化改革是同向同行、相互促进的,以改革推动法治建设,以法治保障改革成果,两者相互作用,才能进一步保证现代化发展的稳定性。

第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化水平提升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先进观念,充分发挥传统思想精神的引领与熏陶作用,是促进当代法治社会建设的有效方式。在未来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应更加积极地贯彻法治思维和法治实践,强化改革力度、深度及广度,形成持续改革的推动力。通过法治的力量,社会的公平正义可以得到有效维护,国家发展的根基也能得到有力夯实。

第三,和谐社会是社会总体道德水准和法治文化的外在表现与现代阐释。注重法治文化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道德与法律的深度融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应当坚持以创新社会治理作为明确指向,以法治方式作为基本途径,依法依规进行有效缓解。更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形成全社会崇尚法治的良好风尚,在法治实践中达到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目标要求。

2.以法治文化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积极发挥法律在国家治理当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引领、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法治文化推动制度创新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统筹全局的视角,围绕我国制度建设和发展要求,指明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一定程度上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治国思想。面对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关键就是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规范体系及规章制度,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各类问题。在制度的保证下,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障道德行为的严格规范及法律体系的有效运行,以弘扬优良风气,维护社会的持续发展。

第二,法治文化推动法治理论创新。当代国家治理离不开法治文化建设,除了在制度上创新发展,也需要在法治理论上下功夫。《贞观政要》在这一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贞观君臣在制定和执行政策之时,时常从前人的理论成果中学习历史经验、获取思想精华,并结合实际进行讨论、商议,从而形成了适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措施。如今,我们依然可以从《贞观政要》中得到参考,依据发展需要,强化对法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运用舆论引导,带动先进典型,凝聚社会共识,进而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更好地运用法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法治文化彰显法治精神。纵观贞观君臣的治国实践,我们还可以看到,贞观君臣在以“法”作为治国手段的同时,其法治精神也得到了鲜明体现,既注重法律的公正严明,又对生命予以尊重。这样的精神内核,使得这一时期的法治文化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超越所处时代的先进性,民众也对法律产生了敬畏心理,积极遵守法律规范。对于今天的法治文化建设而言,要想提升全民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积淀国家治理发展成果,就需要将法治精神这一优秀文明成果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注重法治体系的实施效果,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人们对于法治的尊重和信赖,更有助于广泛汇聚起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形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2〕吴兢.贞观政要〔M〕.骈宇骞,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5〕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6〕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N〕.人民日报,2019-03-02(01).

〔7〕长允,晓东.习总书记引用的名言典故之落实篇:上〔J〕.秘书工作,2015(01):38-39.

〔8〕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N〕.人民日报,2021-09-02(01).

〔9〕王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J〕.社会科学战线,2019(06):272-276.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1〕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二〇二〇—二〇二五年)〔N〕.人民日报,2020-12-08(01).

〔12〕胡为雄.“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习近平论学习的系列重要讲话研读体会〔J〕.党的文献,2015(01):17-23.

责任编辑郭丽娟EAA4A85F-DB63-4DE5-8A1C-E58D72807926

猜你喜欢
治国理政
“五位一体”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中国梦视角下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在逻辑与科学性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宗教篇如何布局
习近平“七一”讲话的思想精髓
习近平治国理政核心能力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