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逻辑理路与实践架构

2022-04-23 01:27
中小学德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内涵思政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推进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等关键要素在内的统筹规划与实施的生动实践过程。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和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新教材,在课程目标与任务、学习要求与内容、学科方法与价值等方面,已基本体现了“一体化”所要求的脉络一体、逻辑一致的思想。而教学作为落实课程标准、转化教材内容,有效实现课程育人价值的关键环节,如何正确理解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与教材一体化思想,厘清一体化教学的内涵要求,并在课堂上有效实施,已成为一线教师面临的紧迫课题。

实践中,自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来,各地已经就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展开了积极探索。在深化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重要性共识的同时,“不知如何做”“拼盘式学段一体化”等问题也渐次凸显,折射了对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价值与内涵理解的“不到位”,“一体化教学”研究的深度不足和路径创新的缺失。

“一体化”教学要求我们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宽的视野,深度剖析“是什么”“为什么”,以整体思维把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育人价值和内涵要求;精准把握“学习任务”这一核心教学载体的基础特征,探索以分层进阶的学科大概念体系、共同议题等新理念、新方式,重建一体化的教学结构和教学关系;深化“同上一堂思政课”这一关键教研方式的内涵研究,以高质量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和评价反馈机制,整合不同场域、不同学段和不同人群,建构思政课一体化的“学习共同体”和“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的一体化教学新格局,实现学科育人螺旋上升的纵向衔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横向联动和联通课堂内外教学方式的全过程贯通。

一体化教学的有效落实还有待于一體化的教学能力、教学策略和教研方式的优化与转型。这要求思政课教师重建科学的知识观、教材观、教学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不断深化对丰富的课程知识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问题的关系理解,赋予学生丰富的方法论思想和系统的思维与能力,切实“守好一段渠”,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转化为基层的创新实践,更好地落实课程与教材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内涵思政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高校课程标准编制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