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短视频教学模式研究

2022-04-23 22:10陈硕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输出短视频大学英语教学

摘 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技术、新手段、新方式已经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助推剂。以输出为驱动,将英语短视频从知识载体转变为输出任务,是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同时适应学生和社会实际需求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输出;驱动;短视频;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陈硕(1979-),女,安徽淮南人,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大学英语教学。

2013年4月,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会议主题为“以输出为驱动,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创新与突破”,凸显了“以输出为驱动”的理论价值和时代内涵。会议指出了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教材、教法、教学技术应该从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性质以及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出发,进一步全方位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其重要原则与途径是“优化输入,重视输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既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也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以输出为驱动”是适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探索和创新。

一、以輸出为驱动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高校将“以输出为驱动”的理念运用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之中。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英语写作课程秉承“以人为本、以写促学”的理念,采用一稿多改的循环写作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第三军医大学则在英语学术口语教学中创新性地引入医学论坛的模式,创建了“任务式输出课堂”,以提升学生的学术英语口语能力。

输出应该是除了听之外的说、读、写、译其他四种技能的综合输出,然而无论是Swain设计的输出活动,还是目前国内高校进行的改革尝试都只是单一地重视某一种技能的输出,或重口语而轻写作,或重写作而轻口语,始终无法同时实现口语输出和书面输出,更不要说实现说、读、写、译四种技能的综合输出了。早在2006年,王守仁教授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现状时,就探讨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注意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协调发展,在搞好阅读训练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在一般场合能够听懂、能够讲一点国际‘普通话,并兼顾其社会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从而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任务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可见,目前缺乏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将“以输出为驱动”这一理念与当前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整合起来,实现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相互促进,高质量地完成多种能力综合输出的任务。

二、以输出为驱动、以英语短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电影教学手段由于拥有信息量大、视觉效果好、跨文化交际效果明显等优点而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一度成为广泛采用的教学模式。但是我国的大学英语电影教学模式主要停留在对英文原版电影的观看、赏析、语言学习和文化批判等输入阶段,或者电影对白配音、撰写影评等简单输出阶段,并不符合“以输出为驱动”的理念,更不要说通过英文电影实现学生多种技能的综合输出了。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个人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以及观影环境的变化,电影出现了新的发展样态,例如微电影、短视频。短视频作为自媒体时代的新生事物,迅速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同,一时间炙手可热,呈井喷态势。可以说,短视频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被传播学研究者、影视艺术学研究者、媒体或信息技术从业者和研究者等不同领域、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所提及,逐渐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短视频比起图文有先天优势,传统的图文材料所展现出的视觉信息较为平面化,无法展现声效, 视频画面所带来的感受往往更为直观和立体, 画面的鲜活感、内容的立体诱人、音乐渲染的情绪、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所带来的全方位感受,是图文材料无法比拟的;同时,短视频所承载的信息量, 往往是几千字的图文才能才够承载的,短视频虽然短, 却能用视觉、听觉语言使信息量最大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短视频这一手段,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较于传统的电影,短视频具有节奏快、耗时短、内容精悍的特点,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就可观看, 短视频制作比电影制作的时间成本、物质成本、拍摄剪辑难度都要低很多。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学生软件操作水平的普遍提高,将短视频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将短视频制作作为语言输出的任务,具有可操作性。

在以输出为驱动、以英语短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起到引领和评价作用,通过课前发布任务、课堂面授、课上即时评价、课后延时评价,指导学生如何团队合作、收集信息、处理资料和输出成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翻译工作,课上分组讨论,展示输出任务,分享成果。整个流程可以实现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相互促进。

教学活动以输出任务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一)教师发布输出任务

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输出任务,可以布置统一的输出任务,也可以发布多个任务供学生选择。之后,组建团队,进行团队协作,为输出任务做好充分准备。每个团队以4-5人为宜,可以由教师指定分组,也可以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性别、专业、英语水平、兴趣爱好、计算机操作技能等因素作统一协调,务必保证每个小组的综合水平尽量一致;同时,为了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感受领导意识和责任意识,团队成员轮流担当项目主持人,负责项目任务的统筹安排、执行管理和沟通合作等工作。教师对项目主持人及团队成员的分工和要求进行细致的规定和说明。

(二)学生实现语言输入

基于输出任务,课下学生以团队为单位或独立观看相关英文电影等视频资料,阅读原版英文剧本,朗诵电影对白。学生首先获取视频资料中的视觉和听觉的“可理解性输入”,在真实语境中习得真实可用的英语口语;阅读英文剧本时,切身感知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关注词汇、句法、语篇的知识和技能;体会并学习短视频脚本这一特殊文体的写作规范,确保输入的持续化、高效化、全面化和立体化。在该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水平进行选择性学习,接受听力、口语、阅读、书写的多重训练,从而实现原汁原味的语言输入,为接下来完成输出任务打好基础。

(三)学生进行尝试性口语语言输出

学生课上进行听说训练。学生模仿经典英文对白,分角色进行口语对话。各团队从教师发布的输出任务中经过抽签决定或自由选择输出任务,进行两轮口语训练,最终确定本团队英语短视频的主题。教师运用即时评价手段,对产出结果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学生进行尝试性书面语言输出

学生创作英文短视频的脚本。先由团队的每名成员独立撰写一份故事梗概,经讨论后确定最佳故事梗概作为团队短视频的故事梗概;再由每名成员独立创作一份英文脚本,团队讨论后评选出最佳作为团队脚本的底稿;再由团队成员轮流反复进行修改,以确定拍摄所用的最终脚本。具体操作中,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完成度延长或缩短每个步骤的时长。脚本创作体现独立创意和团队协作的结合,是语言输出的重要环节,每名成员都要全程参与。教师运用评价手段,作用于产出过程及产出结果,给予指导和审核。

(五)学生进行尝试性综合性语言输出

学生进行脚本的朗诵、记忆、分角色扮演。各团队不必急于分配角色,而是让团队成员通读脚本,充分熟悉每个角色的特点和台词,轮流尝试不同角色,直到找到适合自己且能充分发挥自身才华的角色。学生不仅实现了英语语言的口头输出,而且获得展示自我、解放天性的机会,进行了自我与角色之间的对话,更加强了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六)学生最终完成输出任务

团队进行英语短视频的拍摄及后期制作。成员之间实行分工协作,除表演外,还要分担导演、道具、服装、摄像、中英文字幕、剪辑制作等工作。团队成员通过有效沟通,及时化解矛盾,合理解决问题。这个环节不仅是语言的输出过程,更需要输出效果的强大工具性保障,教师应给予必要指导,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网络资源,学习基本的拍摄技巧、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的互联网应用技能。

需要指出的是,除发布输出任务这一环节外,其余各环节是往复循环的过程,学生在完成输出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组内自评,组际互评,同时结合教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改,直到输出任务的最终完成。

(七)师生对输出任务进行合作评价

师生合作评价采取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成果考核和访谈手段相结合,对学生的输出成果以及更为重要的整个流程中的学习态度和能力、突破和收获等维度及时而客观地进行全过程、综合性的评价,从而达到以评促学的教学目的,形成“输出驱动—输入促成—输出评价”的闭环。

三、以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短视频教学模式的意义与评价

大学英语既承载语言知识和文化意识,以文化人,立德树人,又具有阶段性、个体性、专业性和适度性的学科特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短视频是互联网和5G技术、手机应用平台等新媒体发展的产物,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载体,将短视频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实施以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短视频教学模式顺应教学发展的要求、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极高的应用价值。

(一)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互利共赢

教学目标重新定位,实施“输出驱动—输入促成—输出评价”的教学流程,着眼于输入任务的过程,实现了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学生因为输出任务有难度,认识到自身不足,产生学习的“饥饿感”;此时教师提供适宜的输入材料供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更能驱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语言输入的效率,实现可理解性输入;英语短视频完成后可以分享到互联网,获得粉丝关注和点击量,带来成就感,持续驱动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效完成输入任务;经过反复的师生共评、生生互评,输出语言的准确性也得到保障;英语短视频的最终成品是综合性的语言输出,需要运用说(英语对白/旁白)、写(英文字幕)、译(英汉双语对照字幕)等语言技能,与输入阶段的听(观看英文视听材料)、读(阅读英文剧本)有效补充,互为促进,实现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的互利共赢。

(二)引导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输出任务的完成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富有创造性地对输入材料进行加工,这样的教学模式离不开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能力的综合运用。其中,创造力是一种求异思维,教师不能将全体学生的思维固化成统一的模式。英文短视频的制作过程是外显思维的过程。学生在向教师和同伴展示独立的思维过程以及对知识的运用时,能够让教师了解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进而在新一轮教学中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助其清除障碍,澄清疑惑,启迪智慧。

(三)实现全人教育,达成人文性目标

在完成输出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团队都要独立完成从资料收集、脚本写作到后期剪辑制作的整个流程,学生不仅提高英语语言技能,还可以锻炼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自主学习的能力、使用手机等器材拍摄的能力、后期剪辑制作视频的能力和使用社交媒体的能力。此外,以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短视频教学模式需要团队精神和奉獻精神,团队成员共同为短视频的最终完成负责,这要求他们合理分工协作、有效交流沟通、巧妙化解矛盾、携手解决问题。整个教学流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合作能力全面得到提升。这与“全人教育”的理念完全符合,实现人的全面学习和教育,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个体生命的潜能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最终达成大学英语教学的工具性目标和人文性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守仁.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修订[J].中国外语,2008(1):4-10.

[2]陈硕.微电影创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6(5):185-186.

[3]龙加棣.浅析“全人教育”——兼论“世界公民”意识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9(7):158-159.

猜你喜欢
输出短视频大学英语教学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虹桥THALES二次雷达S模式信号输出配置探讨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丰富输出活动提升语用能力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