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合并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2022-04-23 03:27耿元元梁露文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状面压缩率成形术

耿元元 张 燕 梁露文

脊柱转移为恶性肿瘤常见转移部位之一,脊柱转移瘤会导致椎体骨折破坏,降低椎体稳定性,诱发椎体骨折,并发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降低生活质量[1-2]。经皮椎体成形术为常用术式,在缓解疼痛、促神经功能恢复中有良好应用前景,但术后椎体恢复效果影响因素较多,明确术后椎体压缩改善率的相关危险因素,可为临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科学参考。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脊柱转移瘤合并椎体骨折患者51例,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我院脊柱转移瘤合并椎体骨折患者51例,男性30例,女性21例;年龄≥70岁19例,<70岁32例;侧凸有12例,无39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取俯卧位,髂嵴下、胸部两侧垫软枕,腹部悬空,以患椎为中心维持脊柱伸展位,C臂透视确定病变椎体,将患椎棘突旁2~3 cm部位作为穿刺点,并进行标记,消毒铺巾,局部麻醉,C臂透视自穿刺点置入1枚穿刺针,穿刺针抵至关节突关节,针尖至椎体后缘、椎弓根内缘后,拔出针芯,建立工作通道,环钻取组织,送病理活检,实心钻钻入至椎体前1/3,钻头超过椎弓根、棘突连线的内侧1/2,椎体缓慢注入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在骨水泥注入阻力较大或达到椎体后缘后停止注入,注射过程中监测体征变化,在骨水泥固化后拔出穿刺管。术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复查和恢复指导。

1.2.2 资料收集 结合病历系统和临床相关检查结果,对不同性别、年龄、术前椎体压缩率、骨水泥注入量、骨密度、术前矢状面Cobb角、骨水泥弥散系数和有无侧凸患者术后椎体压缩改善率,进行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1)椎体恢复情况,对比患者术前、术后1周矢状面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压缩率。(2)患者术前、术后1周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度,总分0~10分,评分越高,疼痛度越高;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椎体功能,总分0~50分,评分越高,功能障碍越严重。(3)术后椎体压缩改善率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椎体恢复情况

术后1周,矢状面Cobb角、椎体压缩率较术前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高(P<0.05)。见表1。

表1 椎体恢复情况

2.2 VAS、ODI评分

术后1周,VAS、ODI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见表2。

表2 VAS、ODI评分

2.3 术后椎体压缩改善率影响因素

性别、年龄、有无侧凸、骨水泥注入量、骨密度、术前矢状面Cobb角与术后椎体压缩改善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前椎体压缩率和骨水泥弥散系数是术后椎体压缩改善率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术后椎体压缩改善率影响因素

2.4 多因素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椎体压缩率<20%、骨水泥弥散系数<0.20是术后椎体压缩改善率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脊柱转移瘤患者多存在溶骨性破坏,易并发椎体骨折,且功能障碍和疼痛程度与骨质受累程度、肿瘤病变程度相关[3-4],而保守治疗时间较长,易进一步导致骨量丢失,增加骨质破坏程度,加重病情。探讨一种最佳治疗方案,利于减轻神经受压程度,减轻感觉和功能障碍。

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入骨水泥后能稳固伤椎内部骨折块,骨水泥凝固过程中会产生50℃以上的热量,破坏感觉神经末梢,及时有效缓解患者骨折疼痛等不适,且该术式可抑制病变椎体进一步坍塌,恢复椎体部分高度和脊柱功能,加快椎体功能改善[5-8]。本研究针对脊柱转移瘤合并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显示术后1周,矢状面Cobb角、椎体压缩率较术前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高,且VAS、ODI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提示该术式可缓解机体疼痛,促进椎体恢复,减轻功能障碍。但患者个体情况不一或手术操作细微差异会影响手术效果,无法全面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椎体压缩率和骨水泥弥散系数是术后椎体压缩改善率的影响因素(P<0.05)。经进一步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椎体压缩率<20%、骨水泥弥散系数<0.20是术后椎体压缩改善率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椎体压缩率越大,灌注骨水泥向后方弥散性较差,易形成骨水泥占位效应,增加椎体前端的压力,使椎体前端终版保持在矢状位方位,增大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使椎体前端终版向两端撑开,使椎体前端高度恢复较为明显,可提高术后椎体压缩率改善情况。骨水泥在椎体的渗透性和骨质疏松程度有关,在骨质疏松程度较大椎体内,骨水泥各个方向渗透性较好,可得到更好的弥散和分布,增加术后椎体刚度,改善压缩率[9]。临床可据此适当增加骨水泥灌注剂量,但过度灌注骨水泥会增加外漏风险,诱发相关并发症,临床应对患者机体情况综合评估,在确保安全性基础上最大程度提高弥散效果。

综上所述,脊柱转移瘤合并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可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功能障碍,加快恢复进程,且术前椎体压缩率低、骨水泥弥散系数低是术后椎体压缩改善率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实施干预措施,提高手术效果。

猜你喜欢
状面压缩率成形术
双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特征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请您诊断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关于颅面部正中矢状面确定的讨论
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继发骨折的影响
水密封连接器尾部接电缆的优化设计
缠绕垫片产品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