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21年中国传统道德研究综述

2022-04-25 22:01王景婷方贤绪
西部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

王景婷 方贤绪

摘要:以“中国传统道德”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网站上进行检索,选取学术期刊、图书、硕博论文、会议、学术辑刊部分的文献资料,共计检索出3677篇文献。选取1990年至2021年这一时间阶段,除去重复的内容和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明显无关的文献资料后,使用CiteSpace软件的关键词聚类功能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热点:(一)中国传统道德产生的原因分析;(二)中国传统道德的特征;(三)中国传统道德的具体内容;(四)中西道德的比较分析。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中国传统道德教化在施行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方法、宝贵经验,这些都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应当在正确继承和与时俱进的原则下,从中汲取深厚力量,优化教育教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构建起既具备时代特征,又具有深刻文化、思想底蕴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德;CiteSpace;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2-0041-04

一、数据来源与图表概观

以“中国传统道德”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网站上进行检索,选取学术期刊、图书、硕博论文、会议、学术辑刊部分的文献资料,共计检索出文献3677篇。选取1990年至2021年这一时间阶段,除去重复的内容和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明显无关的文献资料后,使用CiteSpace软件的关键词聚类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展现出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如下:

经人工整理,得出关键词聚类统计表如下:

二、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对图表中展现的聚类、关键词梳理,总结出以下研究热点:

(一)中國传统道德产生的原因

学者们从经济与政治两个角度,论述中国传统道德的形成背景,指明道德体系产生的历史依据。

在经济发展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上层建筑的道德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应当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中找寻它产生的原因。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聚居于地理条件优良的地域,并逐步构建起了较为稳固的农耕经济社会形态。在小农经济中,耕种是生存的保障,为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获得更多收获,先民们认识到集体意志的作用,因而在建立水利工程、播种收割等事务中发挥集体的力量,这也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展现出重集体倾向的原因之一。

在政治制度方面,中国古代的传统封建社会主要奉行宗法制,从血缘亲疏推演出伦理道德观念,自然而然地构建起“家国一体”的政权统治,这也是中国传统道德展现出重伦理倾向的原因之一。同时,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更多强调用道德元素建构起德化的统治。儒家学者们一直很强调德政的重要性,认为统治者德行事关统治的稳固性,应当注重自身的德行来率先垂范,更应该在统治过程中满足民众基本的且公正合理的要求[1]。

(二)中国传统道德的特征

中国传统道德在实际应用中将社会制度和个体修养合二为一。道德是个体修养的核心,更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认识到修身养性对于提高个体道德涵养的重要作用,希望道德能够成为个体自觉为之的心之所向。而提升个体道德也对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完善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个体以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方式发挥作用。当然,在道德自觉以外,还需要以道德制度作为外在保障。一些学者将其表述为道德为主体的统治秩序,即“德化的统治”,认为道德教化和政治治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德治与以严酷刑罚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治理体系有很大的差异。还有一些学者将这种道德制度概括为一种习惯,认为在日常生活中,道德逐渐成为具有普遍性、习惯性、模式化的实践形式,并转变为中国人熟悉的有民族特色的制度体系。

一些学者用“耻感文化”来概括中国传统道德的特征。认为耻感是一种个体通过外部评价而形成的一种心理感受,并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积淀,是一种引导人们在道德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力量[2]。也就是说,耻感是在培养、学习中,通过自身的感受以及外界的评判,使个体逐步认同、内化并且形成的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基础,并生成自己的道德评价标准,可以对自身或他人在思想、行为方面进行道德评判,或在自身的生活实践中积极地遵从道德规范、践行道德行为。

(三)中国传统道德的具体内容

中国传统道德中含括有礼仪文化、义利观、道德人格等重要内容。整体看来,较多涉及对儒家道德教化思想的介绍、分析、创新发展。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道家“德性论”、墨家“兼爱”以及修身思想、佛教“为善去恶”“因果报应”等,正是这些学说在不断互补和精进中,共同丰富了中国传统道德的内涵。

在“礼仪文化”中,礼仪不仅是展现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瑰宝,更是个体立身处世中所需的道德素养。在礼仪与道德的比较中,有学者将这两者的密切关系概括为“德诚于中,礼形于外”[3]。具体而言,道德是礼仪的内容。在原始仪式中,就囊括了禁止偷盗、陷害他人等基础道德规范;而封建社会的礼仪活动,在主要内容中也特别强调以伦理道德规范为核心。而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道德需要有礼仪作为落实形式。在礼仪活动不断重复中,深化认识、内化修养、践行行为,助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从礼仪活动本身的角度来分析,不论是以道德为核心的内在价值,还是道德外在展现形式的言行举止,甚至礼仪活动中礼器、礼乐等物质材料中也有大量道德元素的展现。

在“义利观”中,也就是对利益与道德间矛盾问题的价值评判,具体提出了义利说、义理经济、以义制利等研究角度,以及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的适用性。首先,是对不同流派义利观的介绍与分析。传统儒家认为要用“仁义”等道德规范来约束、克制个体的物质欲望;并认为个体在义利问题中有不同取向,表明了在道德水平上的本质差异。而墨家义利观则认为要以利释义,要以“利人、利民、利天”来约束自身,并提出“兼爱、非攻、尚同”等思想主张。法家义利观是基于人性论的思考,从好利恶害的人之本性出发,认为国家应当设立严酷法律,以明确的奖惩引导个体服从公利。其次,对传统义利观的界定,认为其是华夏先民们围绕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冲突而展开的道德思考。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私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物质现实与道德理想的矛盾中,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规范,用以规范个人的行为,并使冲突消减、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重义轻利、重集体轻个人、乐于奉献的崇高道德取向。最后,学者们对传统义利观进行了创新性发展。有学者指出在传统义利观中缺乏对个体的重视,使个体价值的实现受到了限制,忽视了个体在物质、精神方面的特殊需求,认为在当前的社会中,更应该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在满足个体正当要求的同时,达成群体利益的满足。王泽应进而提出了社会主义义利观,认为从社会主义的性质角度出发,社会主义的义利之辨所导向的价值目标只能是义利并重和义利统一[4]。

在“道德人格”中,学者们具体从理想人格、人的价值、德性修养等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传统道德规范中注重个体身心修养与涵养性情的特点。首先,是对传统理想人格特征的整体概述。杨国荣认为,理想人格是人在价值取向、内在德性、精神品格方面的集中展现[5]。其次,是对传统理想人格具体内容的介绍。在这里,大多数学者是按照思想流派进行划分。比如,儒家强调“内圣外王”①的理想人格,道家追求“以虚静通于万物”②的理想人格等。也有的学者聚焦于具体介绍某位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著述,或者对思想家之间不同的思想、观念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是对理想人格的价值分析。马和民认为,理想人格是一种在人生实践层面对主流价值观的集中反映,也是凝聚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所必须的社会整合和秩序维系的教育导向[6]。也有一些学者在重视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价值之外,看到了除儒家以外的其他学派对中国传统、当代理想人格在形成、稳固、继承、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比如,涂阳军,郭永玉认为道家对理想人格的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人格。以“自然本真”为核心的文化—心理结构,广泛影响了中国人在心理、行为层面的许多典型特征,如辩证不极端、谦退、节俭、坚忍、知足、平和、敛藏等[7]。

(四)中西道德的比较分析

随着时代变迁,国家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学者们希望能够在分析中西方在道德文化方面的异同后,借鉴西方道德文化中的“优势”,来充盈、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学者们认为,中西道德文化在重视人道主义精神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而在差异方面,则认为是理性和情感的差异,在西方以理性作为道德的衡量标准,而中国是以情感作为道德的出发点[8]。更有差序与普遍之爱的差异,中国是注重血缘关系的差序伦理道德,以家庭(族)伦理为中心,并推及国家与社会;而西方则是淡化血缘关系的普遍伦理道德,更加强调公正的原则以及法律的秩序[9]。

(五)中国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发扬

在中国传统道德的继承发扬中,学者们主要探讨两类问题。一类是正確对待、价值评价等,中华传统道德中无可避免存在有一定的“糟粕”,这也导致其面临着过时论、无用论的客观舆论困境。因此,学者们大多表明了在道德继承问题上所持的原则与立场[10]。学者们在这一观点上能达成一致,都认为应当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方式来正确对待传统道德,对全盘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全盘否定的西化论、全盘肯定的复古主义等思潮采取批判的态度[11]。罗国杰认为,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剔除其腐朽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12]。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价值,并指出“我们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3]

另一类则具体探讨中国传统道德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的价值展现,包括有时代价值、网络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内容。具体来说,首先应该明晰中华传统道德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应当对此总结、并提炼出足以传世的美德。王易、黄刚认为,应当促进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之间矛盾、冲突的化解,实现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的科学对接和辩证统一[14]。其次,在新的适用范围中,发扬中国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以时代需求来改造、发展其内在意蕴。比如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当下,在网络空间中也亟须构建出适用的道德规范,组建起文明公约,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取向,更要提升人们在使用和参与网络活动时的道德自觉,规范人们在网络活动中的行为,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最后积极发挥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教育实践形式——“道德教化”的重要价值。学者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教化个体的道德原则、道德修养方式。比如,提出学思并重来强调思考,特别是自我思考的重要性;用克己内省来强调道德自律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严格的约束和反省,才能在错误产生之初便得以及时整改;而慎独自律则是不受是否独处、有无监督等外在条件的影响,由个体极高信念支撑而达成的理想道德境界。有学者看到了知行合一在道德实践中的重要价值,认为道德不能停滞在“空想”中,应当与个体的实践结合起来,在个人的道德实践中展现自身的道德修养,在社会的实践中展现社会道德水平。积善成德则认为习得道德修养应从蒙学开始、从小事做起,使善行、善性成为立身的行为习惯。在《论语》中有言“中庸之为德也”。中庸强调个体应形成平衡、适中和不偏不倚的品行。这不仅是目标和要求,更具有实践可行性,是可以实际应用于实践中的方法,在遇到人际关系、社会矛盾时,可以寻求中庸之道的帮助,从而找到较为恰当而适宜的行事方式。总之,学者们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效果尚未达成预期等问题,认为应当从传统道德教化中找到思路借鉴,运用好培育优良家风、树立道德榜样、讲述道德故事等优势手段。深入挖掘其在培育道德自觉、提升道德修养、深化道德规范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培育教化方式的民族特色,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发展。

三、总结与展望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座无价的思想宝库,应当对此进行深入而透彻的分析。具体来说,就是应当在正确继承和与时俱进的原则下,总结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精华性内容,构建起既具备时代特征,又具有深刻文化和思想底蕴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中国传统道德教化在施行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方法、宝贵经验,这些更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可以从中汲取深厚力量,优化教育教学,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15]。注释:

①“内圣外王”: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②“以虚静通于万物”:以虚无恬静的心与天地万物原本的合一是人的天命,大多数人错过了这个一体状态,沉沦在对现成事物的分析辨别之中。道家理想的圣人有能力按照先天的本性把自己敞开到万物的运化和存在之中,持续地生存在天人合一之中。

参考文献:

[1]郭齐勇.《礼记》哲学诠释的四个向度——以《礼运》《王制》为中心的讨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2]樊浩.耻感与道德体系[J].道德与文明,2007(2).

[3]马言标,朱燕.学校礼仪教育:德诚于中,礼形于外[J].思想理论教育,2013(22).

[4]王泽应.义利之辨与社会主义义利观[J].道德与文明,2003(5).

[5]杨国荣.儒家视阈中的人格理想[J].道德与文明,2012(5).

[6]马和民.儒家文化、价值共识与理想人格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15(12).

[7]涂阳军,郭永玉.道家人格结构的构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8]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9]魏曼华.社会公德视域的中西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之比较[J].社会科学研究,1993(5).

[10]陈继红.共识与分殊:199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研究述评[J].学海,2014(1).

[11]罗国杰,夏伟东.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J].红旗文稿,2014(7).

[12]罗国杰.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与“糟粕”[J].道德与文明,2012(1).

[13]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48.

[14]王易,黄刚.探求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

[1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人民出版社:北京,2020:23.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途径研究综述
心理健康教师能力构成的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