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蓝诗玲译介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2022-04-25 22:01刘一鸣张冰洁
西部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译介

刘一鸣 张冰洁

摘要: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百余篇与蓝诗玲译介相关的论文题录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研究时空分布可视化图谱,发现国内对汉学家蓝诗玲的译介研究大致可分为基础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史研究两大类。基础翻译理论研究是传统翻译研究的延续,不仅涉及文本语言特征,还包括翻译规范、译者主体性等方面的内容。随着上个世纪末西方“文化学派”翻译理论的引入,描述性翻译研究常用的方法有语料库法、语篇分析法、文献计量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等。目前,在蓝诗玲英译作品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待提高。

关键词:蓝诗玲;CiteSpace;译介;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2-0165-05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文学“走出去”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西方汉学界涌现出了一批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译介的翻译家。由于这些汉学家本身所具有的跨文化属性,及其在外语创作、文化认知、市场认可度等方面的优势,他们在中国文学译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英籍汉学家蓝诗玲(JULIA LOVELL)是活跃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舞台上的著名翻译家之一,现任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现代中国历史和文学教授。她笔耕不缀地为西方社会贡献了大批优秀的中国文学译介作品。其首部译作是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之后又翻译了欣然的《天葬》与《中国证人》(与NICKY HARMAN等合译)、朱文的《我爱美元》、阎连科的《为人民服务》、张爱玲的《色·戒》以及最具代表性的《阿Q正传及其它中国故事——鲁迅小说全集》等。其中,《色·戒》和《鲁迅小说全集》被收录进了堪称“书界奥斯卡”的“企鹅经典”丛书。

国内译学界对蓝诗玲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09年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蓝译《鲁迅小说全集》之后,蓝诗玲才逐渐进入国内译学界的视线。因此,本文将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知网近十年收录的有关蓝诗玲的学术研究成果的题录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和共引分析,通过可视化知识图谱,多维度地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解读,以期较为客观地揭示近年来国内关于蓝诗玲译介研究的基本态势,为翻译研究科学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数据可视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指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以图形的方式呈现数据,将学科知识的发展进程和结构关系更全面、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1]。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分析工具CiteSpace是一款“基于引文分析理论的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分析软件”[2],由美国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的陈超美教授开发,随着其功能的不断升级和日臻完善,目前已在数据分析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愈加强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选取与蓝诗玲译介研究相关的文献数据作为研究内容,通过CiteSpace建立时空分布图谱、文献共被引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和突现词检测图谱,实现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分析和解读,从而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等方面得出结论。

2.数据来源

本文所分析的文献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KNS7.0平台。为了获得更为全面、客观的基础数据,我们在“高级检索”中将检索范围设为“文献”,将检索主题设为“蓝诗玲”,勾选“中英文扩展”,检索时间不设限,检索后共得到116条数据结果。我们在检索结果中剔除书评、传记以及访谈类文章,最终得到有效数据108条,采用Refworks格式导出后,供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时空知识图谱及分析

研究时间和空间分布可视化图谱可用于对蓝诗玲译介研究现状时空维度的分析和探究。

1.研究时间分布图谱及分析

根据图1可知,蓝诗玲的译介研究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肇始期(2010—2013年)和发展期(2014年至今)。随着“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的启动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设立,国内第一篇与蓝诗玲译介相关的研究论文发表于2010年。文章从翻译环境、翻译本质、语言差异、文体考量、文化差异与读者接受等角度宏观地评析了蓝诗玲的翻译观。在肇始期随后的三年中,年度发文量从3篇增长到5篇,大部分以蓝译《鲁迅小说全集》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译者风格、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3]。从2014年开始,蓝诗玲翻译研究成果也随之增多,年度发文量保持在10篇以上,最多达到20篇,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也更加多元化。但博士论文仅有1篇,核心期刊发文量为7篇,说明国内学界在给予蓝诗玲越来越多的关注的同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有待进一步拓展。

2.研究力量空间分布图谱及分析

研究力量空间分布图谱同样可借助CiteSpace来生成。我们将时间分区(Time Slicing)设为2010—2020,在节点类型(Node Types)中仅勾选“作者”(Author),其他参数均为默认设置。随后,在结果中将节点标签(Node Labeling)的阈值设置为1,得到如下图谱:

如图2所示,该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很少,发文量为2篇以上的作者仅有5人,说明在该领域稳定、高产的研究优势群体尚未形成。在相对高产的作者中,继研究生阶段后仍从事该研究的作者仅有2人,由此可见,该领域大部分作者都是初探者,对问题的探讨也多为浅尝辄止,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同时,研究力量分散,研究人员合作程度低,研究团队更是少之又少。

(二)内容知识图谱及分析

通过绘制内容知识可视化图谱,并结合词频分析和共现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直观地掌握近十年来该研究领域的前沿熱点、动态演变及其相互关联性。

1.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论文主旨的浓缩和提炼,出现的频次越高,说明该关键词所表征的研究主题的热度指数越高。因此,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有效反映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

我们沿用之前设置的时间分区,在节点类型(Node Types)中仅勾选“关键词”(keyword),其他参数均为默认设置。随后,在结果中将词标签(Term Labeling)的阈值设置为1,调整字体、节点大小和显示比例,得到如下图谱:

在该图谱中,一个圆形节点对应一个关键词,节点大小表示该关键词共现频次(Frequency)的高低,节点越大说明共现频次越高。节点间的连线体现了关键词共现系数,连线越多说明关键词之间的关联越密切。共现频次最高的9个关键词(频次≥3)分布见表1。

在CiteSpace中,节点的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也是衡量关键词在该研究领域内重要程度的指标之一。一个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越高,说明它为其他非中心节点提供的战略性中介作用越多,也就意味着它控制的关键词之间的信息流越多[4]。表2汇总了中介中心性大于0.1的5个关键词,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发展态势。

结合图3、表1和表2,就研究内容而言,传统译论及译学研究的语言学方法仍被用来指导文学翻译研究。从统计数据来看,所有文献中有21篇是以鲁迅小说的蓝译本和其他译本为研究对象,其中《阿Q正传》和《呐喊》英译本是迄今为止国内译学界研究最多的两部作品。研究者大多将宏观思考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旨在对译介策略、译介方法、译介效果进行探索,进而探讨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反思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范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文学在语言层面上的英译研究。

随着翻译研究的范式变革,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展开描述性译介研究,并认识到文化差异以及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所带来的“文化误读”,是中国文学文化译介中最大的挑战。批评家李建军曾指出“由于文化沟通和文学交流上的巨大障碍,使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无法读懂原汁原味的‘实质性文本’,只能阅读经过翻译家改头换面的‘象征性文本’。在转换之后的‘象征性文本’里,中国作家的各个不同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色,都被抹平了”[5]。因此,“文学翻译”“文化翻译”“文化词”仍是该研究领域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比如,蓝诗玲译作中有关乡土语言、文化负载词等的翻译策略、文化翻译观、译介与接受等话题都颇受国内学界关注和重视。

另外,“语料库”“副文本”等文学翻译研究的新视野在该领域已悄然出现。“当下翻译研究不仅是实现语言学与文化学派的跨学科研究,更应该实现打通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学科的超学科研究。”[6]因此,语料库翻译学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该研究领域愈加多元化。尽管在蓝诗玲的译介研究中,利用语料库进行实证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献仅有2篇(李德凤等、吕奇和王树槐),但翻译学的跨学科属性无疑会体现在蓝诗玲的译介研究中。而作为解读、构建文本的重要形态之一的副文本也受到了学界的关注。探讨副文本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分析译介过程中副文本的书写策略,有助于提高异质文化间的整合能力,为真正实现文化间的交流、增益与融合提供新的路径。在这一点上,蓝诗玲在翻译《马桥词典》和《鲁迅小说全集》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2.高被引文献分析

文献共被引分析只能采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的数据,因此,我们仍然用“蓝诗玲”为标引词在CSSCI中进行检索,结果显示,收录进数据库的来源文献仅有3篇:

由于来源文献数据太少,无法用CiteSpace做共被引分析。但该研究的学术内涵及空间拓展从这3篇文章可见一斑。兼具译者和鲁迅研究者双重身份的汉学家寇志明,从旧体诗探究鲁迅思想轨迹,发掘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也说明鲁迅作品研究是该研究领域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研究者运用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批评理论,使研究内容更加多元化。比如,王洪涛和王海珠将布迪厄的反思性社会学理论应用于蓝诗玲的译者惯习研究,赋予了译介研究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理论品格,也预示着该领域研究纵深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此外,李德凤等开展语料库库助研究,将蓝诗玲英译本与其他译本进行对比,考察蓝诗玲的翻译风格。其研究以跨学科研究的视野,将译介研究向多级度、多层面、多模态推进。

四、蓝诗玲译介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首先,蓝诗玲译介研究投入不足,与其翻译的文学作品在国内的文学地位严重不符。近些年,尽管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想方设法助推中国文学“走出去”,但收效甚微,依然无法改变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的“小众化”“边缘性”的地位。正如阎连科所说:“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文学在世界上很‘弱势’”[7]。而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的传播渠道不畅,接受度不高,影响力不足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学界对中国文学译介的整体研究。因此,如何加大对译介研究的投入力度,提升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是目前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蓝诗玲译介研究内容缺乏深度。尽管中西方在对待译介作品时接受语境和接受心态存在不对等性,但对中国文学译介缺乏深度的研究,也是西方产生接受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对蓝诗玲译介的现有研究来看,宏观把握性研究、描述性翻译研究数量偏少,微观研究占比较大,研究重心大多为译本对比、翻译策略探析、译者风格考察等等,缺乏从多元系统论和诗学层面对中国文学异质性进行深刻剖析,从而导致结论空泛,缺乏深度。

此外,国内现有研究对海外汉学家的译介模式关注不够,文献中鲜有对海外汉学家译介历程、学术贡献、译介理念等方面的系统论述。因此,如何将海外汉学家的译介理念和译介模式实践于中国语境下的现当代文学的译介研究,如何从方法论的意义上启迪译介学建设,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

结语

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下,“他者视角”不仅有利于我们重新审视自身文学、文化,而且有助于学界更好地进行“走出去”语境下的外译思考。国内对汉学家蓝诗玲的译介研究大致可分为基础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史研究两大类。基础翻译理论研究是传统翻译研究的延续,不仅涉及文本语言特征,还包括翻译规范、译者主体性等方面的内容。随着上个世纪末西方“文化学派”翻译理论的引入,描述性翻译研究常用的方法有语料库法、语篇分析法、文献计量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等。目前,在蓝诗玲英译作品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待提高。因此,本文通过深入而系统地审视与梳理蓝诗玲译介研究的现状,对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条分缕析,并以辩证的眼光把握和分析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以期通过历史观照现实,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英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健,王丽萍,刘瑞.美国的大数据研发计划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3(1).

[2]梁静,任增元.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5(12).

[3]覃江华.英国汉学家蓝诗玲翻译观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SMALL.H.The Synthesis of Specialty Narratives from Co-citation Cluster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1986(3).

[5]李建军.直议莫言与诺奖[N].文学报,2013-01-10(18).

[6]王峰,陈文.国内外翻译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译学核心期刊的知识图谱分析[J].外语教学,2017(4).

[7]高方,阎连科.精神共鸣与译者的“自由”——阎连科谈文学与翻译[J].外国语,2014(3).作者简介:刘一鸣(1984—),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可视化分析译介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翻译历史观
超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译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