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

2022-04-25 00:46尚普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

尚普娟

摘要:在经济社会不断飞腾的今天,国家和社会将越来越多的精力转移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上,许多优质资源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在中国古代文学体系中,古诗词凭借凝练、丰富的特点独树一帜,在教育体系中,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也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必要,并就课堂内容和课堂情景方面提出一些可行建议,希望对我国教学改革贡献一些力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

前言:古诗词凝聚着璀璨的精神文化财富,代表了古代艺术在音律、意象上的杰出成就。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有效完成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的教学任务,不仅能使学生有效领悟古诗词文化财富,提升学科素养,还为教师团队的进步和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动力。

1.新课程标准下的古诗词教学

1.1新课程标准下的古诗词教学现状及问题

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學应当在充分剖析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版课程标准进行改进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经常与学生一起对诗词内容进行基本的翻译和讲解,忽视对诗歌背景、意蕴情境的教学。在机械式、模板式的教学中,诗歌的灵动之美被局限。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教学环境下,学习古诗词的目的仅仅停留在应对考试上,缺乏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学习积极性被扼杀,也不能较好的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近年来,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少学校的语文课堂能够带领学生领会不同诗词作品的灵韵之美,对诗词朗诵、作者生平解读也能做到兼顾,但是受制于小学学生较为单纯的人生经历,古诗词的教育价值仅能停留在学习表面,学生不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也不能及时汲取其中的思想养分。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改革,教师实现的是古诗词内蕴的灌输式教学,而非实实在在的新式课堂。在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对教师教授的内容实现理解,而不能具备借助工具主动体会诗歌内蕴的能力,诗词教育的有效性难以保障。而纵观现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教师的教育理念虽然正在积极转变,但与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有鉴于此,现阶段的小学古诗词教育仍有待改进。

1.2.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古诗词不仅凝聚着璀璨的古代精神文化财富,还蕴藏着中华民族内敛、坚强的精神谱系,而古诗词的学习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现阶段的教育导向强调学生软实力的塑造,一些与古诗词有关的综艺节目爆火也反映了社会对于古诗词文化学习的诉求。切实提升古诗词教育的有效性,不仅能改进小学古诗词课堂的教育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还能发挥古诗词在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同。同时,古诗词的有效教学强调鉴赏诗词的能力,培养体悟诗词中的文学美感的能力是应试教育所不能实现的。在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也是一次关于改进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对于克服传统教育弊病的探索颇有裨益。

2.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手段

2.1丰富课堂内容,深化学生学习成效

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诗词本身的教育教学。纵然诗词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文言知识,但是诗词背后的人物事迹、历史进程,以及其中的中华美学元素,才是教育的重点。传统的古诗词课堂针对文言知识和全文背诵花费了太多精力,其中蕴藏的丰富文化内容尚不能有效开发。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应当着力在诗词内蕴中丰富课堂内容,在剖析与解读中实现对学生的深远教育。一方面,教师要丰富课堂关于诗词风格流派、文化常识等方面的教育。诗词中反映出的古代精神文化财富对于当今社会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诗词夹带知识文化的学习,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并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树立起大致的历史脉略。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在古诗词课堂上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也能对古代诗词的发展做到了解,逐步降低了学生接触诗词的门槛,学生的学习兴致也得到保护。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挖掘诗词作品中的宝贵精神,将学生道德品质层面的教育融入到诗词课堂中去,并兼顾应有的美学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被更多强调。古诗词作品常常凝聚着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其中不乏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的部分。如果能实现对精神品质的有效转化,让优秀诗人、词人的宝贵品质成为课堂学习的生动对象,那么诗词课堂的教学价值将大大提升。总的来说,诗词课堂的丰富内容需要以诗词本身为养分,在教师的精心设置下实现。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发掘内容,实现对古诗词课程的丰富和扩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在古诗词课堂的学习效果,实现学生在古诗词识、读、鉴、赏等能力上的全面发展,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领略中国传统诗词之美,树立主动学习诗词文化的自觉心。

2.2加强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共情能力

古诗词都具有短小精辟的特点,但其中的意境是深远悠长的。小学学生较为单薄的学习基础不足以支撑他们灵活体会作者营造的意境之美,学习时只停留在诗词的字面内容上,这也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育的弊病所在。另一方面,由于古诗词作者创作年代和创作背景与当今社会存在着较大的历史鸿沟,小学学生难以理解作者所处的年代背景和创作初衷。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多种教学工具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增强与学生的贴进度,带领学生体会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之美。营造真实的课堂情景是实现古诗词的有效教学的关键。通过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共情,提升学生体会、融入作者意境的能力。在实际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准确、全面理解诗歌基本含义,通过对关键字词的解读和整体文段的整合,克服学生不能理解诗词语义的问题。然后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作者所处的情境,从而使学生的情绪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通过组织学生以“炼”字的形式探索作者的匠心,将诗眼单独进行研究,探索其中的妙处和可能的修改,使学生对中华汉字和古典诗词的奥妙都能有更深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将不易理解的内容搬上荧幕,营造视听和谐的诗词情境,从而提升融合过程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学生的表达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不仅能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也可以成为教师把握教学效果的重要窗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表达可以极大丰富课堂氛围,对提升课堂情境还原度十分有帮助。教师应当积极带动学生参与到诗词内容的讨论,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后引导学生主动感受出作者可能的情绪,实现与作者共情。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成为诗词的主角,这样一来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便不是难事了。同时,和谐活跃的交流环节也是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的润滑剂,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对于深化教学效果很有帮助。诗朗诵活动可以借助真实的课堂情境进行,让学生在相似的环境下吟咏诗歌,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也能使学生领会出诗词中独具的音律美感。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从生活出发思考古诗词中蕴藏的智慧,实现教育的深层次意义。

结语:古诗词作为中国古诗词的杰出成就,在行文流畅的同时实现了音律美感和意境美感兼顾,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进行美学教育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古诗词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能帮助学生体会诗词的魅力,培养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还能为教育体系的改革和教师团队的升级起到推助作用。有关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改进。

参考文献:

[1]许春英.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03):135.

[2]胡田田.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1):135.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