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步入数学殿堂

2022-04-25 00:46张国铿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数学教学策略

张国铿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手段,保证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根据初中数学的学科性质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为了保证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可以采取问题情境教学的手段,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欲望,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学习重点与难点,建立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有明显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创设对应的问题情境,直接活跃了初中课堂的教学氛围,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互动,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方式保证了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与分析的时间与空间,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问题情境的形成与发展

情境是教育者从事教学活动的基本环境,是学习者产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条件。问题情境最早出现在苏格拉底的问题谈话法中。之后,杜威在20世纪初明确提出问题教学法的使用,其中最核心的观点是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运用。而后,布鲁纳的发现论(问题教学法)主张:“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亲历学习材料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更容易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问题情境的使用更为频繁。学生通过问题情境提示的信息进行思考与想象,找出问题中所存在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相应的解题策略。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成了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

二、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创设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的课程是当前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基本手段之一。学生在逼真、有趣的问题情境中感知数学学科独有的魅力,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探究欲。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需经过一个繁杂的过程。而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常会出现过度关注情境本身而忽视情境的数学化的问题。

案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教学。课前,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数轴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描述一下博物院的位置。

生1:博物院在南京路东,广州路北。

师:其他同学能根据生1所说的方位,找到博物院的确切位置吗?

生(齐):不能,因为没有实际距离。

师:假设已知博物院与南京路的距离为80m,与广州路的距离为30m,该怎么描述博物院的位置呢?

生2:我们可以说博物院在南京路东侧80m、广州路北侧30m处。

生3:听起来比刚才的描述准确了许多,总感觉不够精准。

师:哦?那你们想想,该怎么表达才更准确呢?

学生讨论。

……

分析:以上教学片段将课堂导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先复习数轴相关知识,再利用学生熟悉的一个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进行位置的表述,最后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直角坐标系”引入课堂。整个教学过程铺垫到位、条理清晰,看似完美,若细细揣摩,会发现此教学过程还存在值得商榷的方面。

(1)直角坐标系虽然是由两根数轴所组成的,但是它的主要功能是確定对象的位置关系,而数轴与坐标系的形成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这个引入并不十分有必要。(2)此教学片段缺乏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掌握直角坐标系是怎样抽象而来的。(3)用问题情境导入新课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而此教学过程并没有将学生的思维完全打开。

改进此教学片段,如下:

师:已知博物院与南京路的距离为80m,与广州路的距离为30m,请大家试着描述博物院的位置。

生1:博物院在南京路东侧80m、广州路北侧30m的位置。

师:不错!假设已知银行与南京路的距离是60m,与上海路的距离为20m,哪位同学描述下银行的具体位置?

生2:银行的位置在南京路西边60m、上海路北侧20m处。

师:很好!有哪位同学能在图中找出位于上海路南侧60m、青岛路西侧100m处的学校?

生3:……

师:在之前的课上,我们已经知道用一对数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尝试用对数描述博物院、银行与学校的位置。

小组合作学习。

生4:我们可以这么表示:博物院是(80,30),银行是(60,20),学校是(100,60)。

师:不错,但是我们该怎么辨别不同的方向呢?

生5:我们可以把东向和北向规定为正值,相反方向规定为负值。那么这几个地方的表示就是:博物院是(80,30),银行是(-60,20),学校是(-100,-60)。

师:太棒了!这种简洁又准确的表达方式让这几处地方的位置一目了然。假设我们将这几个地方视为在一个平面上的几点,将几条道路理解为两条直线,我们可借助什么知识认定在这个平面内各个点的位置?

生6:我们能借助之前学过的数轴确定同一平面内点的位置。

……

分析:经过改进后的这个教学片段,主要以引导学生描述物体位置来感知距离与方向是描述时不可或缺的条件,学生在此基础上感悟距离与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征作用。以此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在数值中辨别方向,学生由对正、负数的回顾而自然地认定东、北两个方位为正数。学生在这个问题情境中,不仅实现了知识的正迁移,更生动、形象地体会了数轴的形成过程。

综上所述,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而言,更多起到的是一种“启迪”作用。通过对于“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让国内教育学者与教育界看到中国未来教育事业一种更具全新性的发展可能性,而“元组关系”教学模式教育对初中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促进作用则在于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基础与发展契机,因为其本质上并非是对于一种教学模式的研究,而是要通过这样的研究过程为未来的中国教育发展以及教育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徐恒.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C].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3),2020:59.

[2]杨东升.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0(33):41-42.

[3]沙得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38):33-34.

[4]张丽.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C].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2020:529-531.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数学教学策略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