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舰艇官兵疾病谱的Meta分析

2022-04-25 04:11朱达仁陈旭义孙圣凯王振国
武警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异质性舰艇发病率

朱达仁,陈旭义,孙圣凯,王振国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近年来,我国海上力量有了爆发式增长,各类型海上舰船陆续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由于海上舰船受内部空间及人员编制限制,海上医疗救治能力相对陆上医院较为薄弱。如何更好地为舰艇官兵提供医疗保障,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从以往的研究文献来看,以单一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研究为主,针对疾病谱研究的公开报道相对有限,因此本文对舰艇官兵的疾病谱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舰艇医疗人员短缺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从疾病预防的角度出发,归纳舰艇官兵疾病分布的特点规律,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梳理出了关于我国海上舰艇官兵疾病谱的3篇文献资料,旨在为后续的海上舰艇医疗保障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使用NoteExpress3.2.0软件联机检索有关海上舰艇官兵疾病谱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重庆维普(VIP)、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Embase。检索策略:根据浏览的文献情况,在主题、篇名、关键词中交叉检索“疾病谱”“流行病”“常见病”“海勤人员”“舰艇”“巡航”,英文检索“disease spectrum”“epidemic disease”“commonly-seen diseases”“shipboard personnel”“surface ship”“cruise”。每个数据库检索的题录经过合并查重后阅读题目和摘要,从中收集我国海上舰艇官兵疾病谱研究文献资料并下载全文。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为中国大陆地区海上舰艇官兵群体;(2)文献中有明确的样本数量;(3)疾病分类按照系统疾病进行分类,且各类目下有具体样本量。排除标准:(1)研究对象为潜艇、守岛、海军陆战队等长期位于海下、岸基或较少出海的官兵;(2)研究样本不是来源于整建制单位或随机抽样调查,或为医院门诊提供的病例样本(本研究是为了统计海上舰艇官兵的发病率,而门诊病例均为已经发病的舰艇官兵,不适合作为本研究的样本);(3)以慢性病、基础病为主的研究。

1.3 数据提取 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操作,从已纳入的3篇文献中提取核心数据,并交叉核对。数据提取条目主要包括第一作者、发表年份、调查周期、总人数、各类系统疾病的发病数据等,对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中文版》,结合文献整理实际情况,将各系统疾病进行分类。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RevMan5.3、Stata16.0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计算发病率及其95%置信区间(95%CI)。结合定量判断异质性大小。若>0.1且<50%,则认为纳入研究之间同质性较好,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反之,则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发表偏倚采用Egger检验评估,>0.05说明纳入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

2 结 果

2.1 纳入文献情况 初步检索获得相关文献553篇,按照制定的文献纳入标准,通过阅读标题、摘要等方式排除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等不一致的文献485篇,初步纳入文献68篇;进一步阅读全文,排除检测样本来源杂糅、研究信息不完整或不清楚、研究对象为特殊群体的文献65篇;最终纳入文献3篇。纳入文献的一般信息见表1。

表1 我国舰艇官兵疾病研究纳入文献的一般信息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我国海上舰艇官兵发病率 本次纳入的3篇研究文献,共计1295名海上舰艇军事人员接受调查,统计了我国舰艇官兵疾病谱基本情况,由于纳入研究的组间异质性较高(>50%,<0.01),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单个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见图1,此处仅展示发病率前两位图片)。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舰艇官兵疾病谱前6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44.30%),损伤、中毒或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22.48%),皮肤疾病(20.30%),眼耳鼻喉口腔疾病(18.82%),消化系统疾病(18.04%),肌肉骨骼系统或结缔组织疾病(13.51%),具体见表2。

图1 我国海上舰艇官兵发病率前2位的森林图

2.2.2 敏感性分析 对纳入的3篇文献的6个系统疾病,逐一剔除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剔除第1篇文献(刘夏阳),=0%;在损伤、中毒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中分别剔除第3篇文献(钱钢),=0%,其他各系统疾病的敏感性分析结果均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存在2篇文献对异质性均有影响,但由于本研究只纳入了3篇文献,因此不能盲目地将这两篇文献剔除,只能保留文献。因为本研究属于单个率Meta分析,对于高异质性研究,可采取随机效应模型来处理数据,从而提高研究的可信度。

2.2.3 发表偏倚检验 本次研究的3篇文献,采用Egger检验,均显示>0.05,表示没有明显的发表偏倚(表2)。

表2 我国舰艇官兵疾病研究Meta分析结果

3 讨 论

本研究对我国1295名舰艇官兵发病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发病率较高的6种系统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44.30%),损伤、中毒或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22.48%),皮肤疾病(20.30%),眼耳鼻喉口腔疾病(18.82%),消化系统疾病(18.04%),肌肉骨骼系统或结缔组织疾病(13.51%)。本研究结果提示,我国舰艇官兵在航行周期为134~150 d的情况下,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以往关于舰艇官兵发病率的研究显示,排名前6位的系统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外伤相关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肌肉骨骼系统或结缔组织疾病及眼耳鼻喉口腔疾病。而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睡眠-觉醒障碍等疾病的发病率较低。这些结果与本研究的整体结果基本一致。从各研究文献的汇总情况来看,呼吸系统疾病中,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炎、鼻窦炎。损伤、中毒或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中,前5位的疾病是晕动病、骨折、外伤、中暑、烫伤。消化系统疾病中,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胃炎、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痔、急性阑尾炎。皮肤疾病中,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湿疹、癣病、毛囊炎、接触性皮炎、皮肤过敏。眼耳鼻喉口腔疾病中,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口腔溃疡、结膜炎、牙周炎、龋齿、中耳炎。肌肉骨骼系统或结缔组织疾病中,前5位的疾病是有腰肌劳损、关节炎、腰椎病、肩周炎、颈椎病。

本研究尚属国内首次对舰艇官兵发病率的Meta分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从查阅国外文献的情况来看,也鲜有针对此内容的研究。本研究的局限性:(1)本研究仅纳入了3篇文献,2篇是对亚丁湾护航编队的研究,还有1篇未明确,因此本研究缺乏全军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得出的发病率只能反映局部情况。(2)没有说明调查对象的任务海域、季节、气候等因素,且部分研究未明确性别、年龄等条件。(3)不同研究之间的异质性较大,虽然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确认异质性产生的原因,但由于只纳入了3篇文献,数据量太小,因此也无法剔除引起高异质性的两篇文献。

综上所述,在任务周期为134 ~150 d时,卫生部门应重点关注呼吸系统疾病,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官兵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但由于纳入文献研究的数量极为有限,发病率缺乏一定的代表性。因此,这也提示我们,当前我军仍然缺乏大量舰艇官兵周期性观测的发病数据,特别是科学规范的观测指标较少,满足Meta分析条件的样本匮乏。此外,应根据舰艇官兵的发病特点,卫生部门前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使官兵掌握基本的个人防护技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病率,减少非战斗减员。未来可以考虑加强我军信息化建设,建立基于任务的疾病谱分析数据库,形成一套全军统一的医学航海日志,包含舰艇吨位、任务类型、岗位类型、年龄、性别、病历情况等全方位的数据,全时全域掌握每名舰艇官兵的发病情况,并根据官兵的发病特点,为每艘舰船配备相应的药物,以免长时间出海后出现药物短缺的问题,科学制定个性化防治措施,实现精准医疗保障。

猜你喜欢
异质性舰艇发病率
美海军舰艇科尔(中)为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提供补给
海战中的蒙面杀手——隐形舰艇
异质性突发事件对金融市场冲击分析
基于收入类型异质性视角的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研究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A Study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he Rockwater Case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年轻人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率升高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信息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