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诱发同形反应1例

2022-04-25 05:07涛,黄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角化浸润性银屑病

李 涛,黄 蜀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文章编号:1006-978X(2022)01-0118-01

1 病例介绍

黄×,女,39岁。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少许红斑、丘疹,伴轻微瘙痒、脱屑,遇热及夜间加重,随后皮损面积逐步扩大。患者就诊于四川省皮肤病医院,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经对症治疗后病情稍好转,停药。因患者情绪焦躁,出现消退皮损复发,面积增大,表皮增厚,皮色增红,患者遂寻求中医治疗。中药调理数月后病情基本好转,原有皮损消退。其间背部偶有少量黄豆大小皮损复发,患者自行擦拭药膏后可好转。4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腰背部皮损反复,新发皮损数量较多,皮损直径约1 cm~2 cm,少数融合成片。患者自行擦拭药膏,后皮损面积扩大,直径约3 cm~4 cm。患者再次寻求中医治疗,经口服中药3个月余,背部皮损面积较前缩小,皮损较前变薄,病情时有反复。1个月前患者为寻求根治,于某院中医门诊接受中医外治法,双侧足三里注射黄芪注射液2 mL,小腿部酸胀感持续1 d,2 d后两侧穴位注射部位出现黄豆大小皮损,面积逐渐扩大。

2021年1月27日患者就诊于四川省第二中医院皮肤科门诊,查体:上背部及臀部可见数十个黄豆至一元硬币大小浸润性红色斑块,上覆白色鳞屑,刮之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点,腰部部分皮肤呈苔藓样改变,基底部潮红,呈浸润性发作趋势。双侧胫骨上端外侧面可见直径3 cm~5 cm大小浸润性红斑,经病理活检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

2 体 会

同形反应首先由Koebner提出,故又称“Koebner现象”,指患者非皮损部位受到创伤或其他刺激因素诱发,产生了与原有皮损相同的改变。银屑病作为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既往有针刺[1]、刺络拔罐[2~3]、静脉穿刺[4]诱发银屑病的报道,一般认为同形反应与创伤、免疫密切相关[5],在进行期更易诱发[6]。穴位注射是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一种综合针灸疗法,其作用原理与针灸是一脉相承,注射药物到相应腧穴处,发挥药物与针刺的双重刺激作用。研究表明,穴位注射对免疫活性物质具有良性调节作用[7]。临床尚未见穴位注射诱发同形反应的相关报道,故本例报道尚无法确定同形反应由针刺创伤诱发,还是穴位注射影响免疫系统的后效应,需要进一步研究揭示穴位注射与银屑病同形反应之间的关系。但对于进行期银屑病患者的针刺类疗法需要更加警惕。

图1背部皮损 图2腿部皮损

图3 图4

皮损组织病理:皮肤弥漫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区域内见牟罗微脓肿,颗粒层变薄和消失,棘层增生肥厚,皮突向下延伸;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浅层小血管周见多量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单个核细胞浸润,符合银屑病样皮炎改变,请结合临床。

猜你喜欢
角化浸润性银屑病
特殊浸润性表面构建及其抑制酸奶黏附的研究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优势分析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不可判定性
3例易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例展示及分析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浸润性乳腺癌能治好吗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银屑病开关,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