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背景下材料类专业本科生英语应用能力持续提升的教学改革探索

2022-04-26 03:59梁艳峰郭永春
高教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英语应用能力教学改革

梁艳峰 郭永春

摘  要:高等教育國际化背景下,本科生在工程技术领域内专业性英语能力培养亟待加强。文章首先比较分析国内外高校工科专业的英语课程体系,结合西安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情与学情,对本科阶段英语学习进行全过程规划,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学习不断线”课程设置特点。在各阶段除英语相关必修理论课外,以讲座、选修课、学术报告、竞赛、学术活动多种形式进行衔接,形成一套材料类专业本科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持续提升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材料学科;英语应用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0-0001-05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s' professional practical English ability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jors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ituation of metal materials engineering major in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whole process of undergraduate English learning is plann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ontinuous line of English learning with  students-centeredness" curriculum is highlighted. In addition to English related compulsory theoretical courses, lectures, elective courses, academic reports, competitions and academic activities at various stages are used to form a set of teaching plans for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ractical English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materials.

Keywords: materials discipline; practical English ability; teaching exploration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高等教育国际化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踊跃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的地位日益凸显,任何一个国际化人才毫无疑问都必须掌握英语[1-2]。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之间的跨国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新形势对专业技术从业人员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深入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3]。然而长期以来,与大众化、日常性的基础英语相比,本科生在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专业性英语能力往往得不到重视。

著名英语教学软件开发商戴耐德早在2016年宣布推出专业英语认证课程,将旗下专业英语认证课程(DynEd Pro. Certification)与欧洲共同语言框架(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CEFR)对应,为用户带来以目标为导向的英语学习,并明确指出过程性评价是专业英语学习的未来评价方向[4-6]。可以大胆推测,在未来很有可能毕业生英语水平不仅仅以CET4级或CET6级区分,还要以学科英语级别划分。因此,如何立足专业、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锻炼学生以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就愈发重要。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如何改革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体系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包括:英语课程按照职业导向开设分类细化子课程;建立学生为核心的项目小组学习模式,从立项至成果进行工作过程学习效果评估,教师定位转变为引导、监督和评判[7-9]。但国内从理工类本科全阶段对英语教学体系进行规划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并不多见。本文结合西安工业大学材料类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实践经验,论述本科生英语应用能力持续提升方案的建立。

一、国内外高校本科阶段工科英语课程教学状况

(一)国外院校本科阶段工科英语教学情况

英语对日本来说也是外语,日本高校也没有有些国外高校的全英语环境,教学语言还是以母语日语为主,这一点与中国相同。因此国外理工专业学术英语教学情况以日本为例具有更强的参考性。日本很早就意识到应将外语作为汲取现代科学文化的工具[10]。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的英语教学从一开始就与专业挂钩。必修英语课程共10个学分,分为两大板:英语Ⅰ和英语Ⅱ(如图1所示)。英语Ⅰ平均为每班110人左右的大班。上课内容主要是听力和阅读,然后是根据听力和阅读内容进行写作。教材是由英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自编,题材涵盖文理各科。

京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如图2所示。英语必修科目中包含学术英语阅读和学术英语写作两门课程,各1学分,每个班35人左右。Academic Reading的教学内容根据专业不同而不同,每两周选定一个专题,阅读相关文献并进行讲解。有的专题整个学期就是选定某一本原版英语学术著作进行研读[11]。

早稻田大学的特色是对学生、专业老师、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需求调查,把学生的应对考试需求、工作英语需求与科学技术英语需求融合起来找到共性,在此基础上设置了学术英语四年不断线的一条龙课程[12-13],见表1。

除日本外,德国工科大学的外语教育对我国高校工科英语教学也富有启示[14]。以开姆尼茨工业大学的电动汽车专业为例,本科学制为三年,180学分。专业英语课程模块占10分;由3门不同类型的英语课组成,如图3所示。该专业的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以生产实践为中心,培养出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术语积累量,能够用英语撰写操作手册,与国际组织和企业就专业内容良好沟通。

(二)国内院校材料类本科生英语及其相关课程现状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大学英语安排在一、二学期,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同学需要在三、四学期继续学习大学英语;绝大多数专业课及方向选修课为双语教学和全英教学,没有单独的专业外语课。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突出优势是专业课程全英授课比例高,学生选课不受学期限制。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材料方向本科培养方案中,大一、大二学年开设大学英语、大三下和大四上学期开设了两门全英授课的专业课和一门专业外语课,做到了各学年均有英语教学覆盖。

(三)西安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中的英语课程教情与学情分析

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是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西安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源于1955年建立的机械工程专业材料成型方向,1979年设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1983年设立铸造专业,1998年国家专业调整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和铸造专业合并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该专业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表明,2016-2019级英语及其相关课程的设置未能覆盖到每学年,2016级卓越班自第6学期后就没有英语相关课程,所有的材料科学基础(双语)课程开设时间均在专业外语课程之前;从大学英语到材料科学基础(双语)课程之间没有过渡类英语教学;2016级、2017级和2018级学生在大四阶段也缺乏与毕业论文、求职及考研等实际需求有关的英语指导课程。整体上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中汉英双语课程数量少、无全英专业课程,英语教学未能做到大学阶段全覆盖。

为了掌握不同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和学习状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对金属材料工程17级、18级、19级三个年级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用网络不记名形式并制作了二维码海报,共收回作答问卷278份。总体上就基础英语水平而言,85%左右的学生对专业领域内的英语学习是有兴趣的,但大部分学生需要借助于工具翻译和阅读专业文献;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遍不高,能应对面试中英文自我简介的同学仅五分之一左右;目前学生对全英授课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并且大一、大二学生绝大部分认为有必要在大学英语课程到专业课双语或全英教学之间设置衔接教学环节。大一和大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不知道英文文献的获取途径;对于ASTM、ASTM、SCI、EI及IF等国际科学界常用缩略语含义,完全清楚的学生偏少,说明学生在国际视野方面还非常欠缺。同样,本科生参与学术会议的比例也较低。对于大学阶段开设具有专业针对性的专项英语教学活动的参与度调查,即使没有学分,但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特别是在求职面试和考研面试两项,说明学生已认识到英语的实用性。在专业领域内英语能力提升方面,学生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希望能加强听力练习、多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以及多举办学术活动。

二、材料类专业本科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持续提升方案的提出

方案设计所遵循的思路是在不增加学分的前提下,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达到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持续提升的教学目的:(1)对已有包含英语教学的必修课程内容优化扩充、教学手段创新;(2)相关必修课程的英语教学引入;(3)以选修课、讲座、报告以及竞赛等为载体对英语教学进行衔接、弥补和强化。

根据调研获得的教情、学情分析结果,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提出材料類专业本科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持续提升方案:对材料类专业本科学生大学四年的英语学习进行全过程规划,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学习不断线”的课程设置特点,配合各阶段英语相关必修理论课,以讲座、选修课、学术报告、竞赛、组织参加学术活动多种形式,构建一套材料类专业本科学生大学阶段英语教学全覆盖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达到毕业要求,补足外语短板真正掌握使用英语,能够在跨语言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了解国内外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持续提升方案图如图4所示。

1. 在大一和大二阶段,将前三学期的通用应用教学与专业学术英语通过选修课与讲座形式的科普英语和一般学术英语衔接起来。这是基于在已有培养计划中,学生在第一、二、三学期的英语学习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主,第四学期开始接受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间缺乏过渡和衔接的状况。目前的课程体系中通用英语和专业关联度低导致学生在首次接触双语教学和原版英文教材时,不仅觉得内容上生涩,词汇量大,而且听说读写的高要求让学生觉得学习难度大。因此有必要在学生接触专业课双语教学和大量专业英语文献之前,设置过渡类课程,使学术英语与通用英语教育衔接起来。因此针对大一、大二学生以选修课或者讲座形式,讲授科普类英语和一般学术英语,旨在扩大词汇量,增加学生阅读面,初步建立学术英语的语境和语感,初步掌握专业学习和研究所需要的一般学术英语,初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学业学习、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和学术素养,拓展国际视野,为学生学习材料科学基础(双语)课程铺垫。具体教学以认识世界科学家、科普小短文读写及微视频跟读形式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从基础英语积累到能在专业领域内应用英语的转变。同时,在大一第一学期还可以借助于专业导论必修课程,通过汉英双语向学生初步介绍专业知识。

在已有的双语教学必修课程中应更加突出英语应用能力训练。学生自第四学期开始接触学术英语,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主要课程为材料科学基础(双语)。课程目标之一为掌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词汇,能阅读英文文献,达到在跨语言背景下能够进行科技沟通的目的。因此融合英语应用能力的专业课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可以毕业要求为导向,采用协作教学理念,在教师团队或搭档合作教学基础上,将团队中个体优势形成合力,对材料科学基础(双语)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2. 已有培养方案中,整个大三学年没有安排任何英语类课程,而专业外语安排在第七学期,中间出现英语学习空白期。持续提升方案中通过网络资源建设向学生开放、举办全英学术报告、学术英语竞赛、与留学生座谈、国际会议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生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3. 大四学年第一学期,英语教学以专业外语课程为主,教学内容上将考虑增加例如ASTM等国际通用标准及规则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专门知识和能力,并通晓国际行业规则。除专业外语课程外,还可借力学科前沿讲座必修课程,通过引入英文原文阅读形式,加强英语应用能力训练,以扩充学生国际视野和增强世界意识,理解国家间科技差异。大四学年第二学期,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开设体裁能力应用英语专题讲座:国际学术会议英语+职场英语。实施中可以以实际国际会议为载体,也可以以情景再现的方式,模拟开幕式、 主题发言会等,使学生领略学术交流的场景和语言应用环境;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论文摘要撰写,提供参加国际会议与合作、参加国际专业交流等实用英语语言技能培训的机会。职场英语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求职及考研面试中英语应用为主要内容,以专题讲座形式讲授个人英文简介的撰写、英文简历和面试中英语自我简介等。第二部分结合学生即将就业岗位,模拟工作实地场景,学习仪器设备工作流程、工厂布局等实际英语应用知识。

三、结束语

随着当前教育国际化程度加深,普遍增设专业课程的英语和双语教学是全国高校各类专业培养方案调整内容之一,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相应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本文所提出的材料类专业本科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持续提升方案是在不增加学分的前提下,在必修课程之外,以选修课、讲座、报告以及竞赛等为载体对英语教学进行衔接、弥补和强化,为高校工科进一步修订培养方案、突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赵巧琴.“一带一路”视域下甘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J].高教学刊,2020(31):22-24

[2]杜木英,阚建全,张甫生.国际化背景下工科ESP教学中的本科毕业论文英语摘要教学实践[J].广东化工,2012,39(18):142-143.

[3]刘小林,王春香,李栋,等.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材料類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实施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10):167-168.

[4]陆同,张峥,刘艳.戴耐德英语软件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4,11(2):163-166.

[5]张婷.戴耐德英语的教学实践谈[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11):64-65.

[6]张晓娜.戴耐德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J].海外英语,2012(24):86-87.

[7]冯迪,陈洪美,张静,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材料科学基础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3):89-90+93.

[8]王慧华,王德永.双语教学手段在高校材料类课程中的实践与体会.科教文.2015(3):52-53.

[9]李娜,王永强,龙红明.冶金工程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2):69-70.

[10]牟宜武.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日本外语教育战略——培养日本国民的英语交际能力[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2):54-61.

[11]李哲.日本外语教育改革的启示和思考[J].考试周刊,2009(40):56-58.

[12]蔡基刚.日本科学家诺贝尔奖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改革开放高校英语教育40年反思[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9(4):301-307.

[13]蔡基刚.从日本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看我国外语教学目标调整[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3):1-7.

[14]陈美智.德国工科大学外语教育对我国工科院校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9,6(A0):178-179.

基金项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引入智能制造的材料类专业新工科改造研究与实践”(19BZ032);西安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国际化背景下材料类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持续提升研究”(19JGZ05)

作者简介:梁艳峰(1979-),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工程的教学及科研。

猜你喜欢
英语应用能力教学改革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基于第二课堂的应用型高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题型调整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跨文化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