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氟节胺悬浮剂抑制烟草腋芽生长田间药效试验

2022-04-26 03:48尹长年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4期
关键词:腋芽药液悬浮剂

尹长年

(山东省临朐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临朐 262600)

烟草植株现蕾之后, 即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营养物质大量流向顶端,供应植株生殖器官的生长与发育。 适时打顶可以调整烟株内部营养物质的分配,减少养分的无谓消耗。 将营养物质集中供应叶片生长,给中上部叶片完全发育创造条件,增加干物质的积累, 保证中上部叶片有一定的单位面积与质量。 烟草“打顶”破坏其顶端优势,侧枝部分生长素浓度降低而促进营养生长, 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打顶之后,植株腋芽会迅速发展,生长成新的分枝,最终开花结果,同样也会消耗大量的养分,降低烟叶品质。 因此, 对腋芽的生长也要及时加以控制。 烟草腋芽的萌蘖力较强,当把腋芽摘除后,3~4 d后又在摘芽位置的侧旁萌发起来。 烟草摘除顶芽后,每隔3~5 d,就要清除腋芽一次。 人工打杈费工费时,操作过程又容易传染病害。 所以现在烟叶生产中一般采用省时省力的化学抑芽,在烟草生产中使用烟草抑芽剂,有省工、增产、增质、减少病害传播等优点。

氟节胺(flumetralin)是一种接触兼局部内吸型抑制烟草侧芽的二硝基苯胺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是优良的烟草抑芽剂。在烟草人工打顶24 h 内施药一次,整个生长季节内不用抹芽。 其作用迅速,吸收快,只要施药后2 h 无雨,即可奏效,雨季中施药方便。药剂接触完全伸展的叶片不会产生药害, 不含有害残留物。 使用氟节胺可以节省大量抹芽人工,并使自然成熟度一致,增加产量,提高烟叶上中级的比例和烟叶的内在品质[1-2]。 另外,使用氟节胺还可减轻田间花叶病的接触传染。 与其他抑芽剂相比, 氟节胺药效较高,并且低毒、低残留,安全性好。 30%氟节胺悬浮剂抑芽彻底,控制期为4~6 周,药剂接触完全伸展的烟叶不会产生药害。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作物

试验作物:烟草,品种为中烟103。

1.2 试验药剂

试验药剂:30%氟节胺悬浮剂 (江苏瑞邦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登记证号:PD20172338)。 该抑芽剂属于接触性及局部内吸性抑芽剂, 适用于各种烤烟及晾晒烟的抑芽。

对照药剂:30%甲戊·烯效唑微囊悬浮剂(贵州遵义泉通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登记证号:PD20170864)。是由2%烯效唑与28%二甲戊灵组成的混配制剂,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伸长, 起到抑制腋芽生长的作用。

1.3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位于临朐县石家河经济开发区桥沟村,其土质为壤土, 有机质含量1.46%,pH 6.4。 烟苗于2020年4月29日移栽,移栽前亩施土杂肥2 400 kg、烟草专用复合肥40 kg,无滴灌系统,膜上栽烟,各试验小区栽培条件及管理措施一致,整个生长季节未使用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

1.4 试验设计

试验设30%氟节胺悬浮剂700 倍液 (有效量8.57 mg/株)、600 倍液 (有效量 10 mg/株)、500 倍液(有效量 12 mg/株)、400 倍液(有效量 15 mg/株),30%甲戊·烯效唑微囊悬浮剂200 倍液(有效量30 mg/株)和清水空白对照共6个处理,重复4 次,共设24个小区, 随机区组排列, 每小区面积20 m2, 四周设保护行。

1.5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20年7月5日施药, 施药当日多云,偏南风 2~3 级, 平均气温 25℃, 最高气温 28℃, 最低气温22℃, 相对湿度63%。 人工打顶并抹去大于2 cm 的腋芽后, 采用杯淋方法将稀释药液顺烟株主茎淋下。

1.6 调查内容及方法

每小区选择3个点,每点选10 株烟草,定株调查,调查超过2 cm 的腋芽数量,分别在施药后15 d、30 d、42 d 调查一次腋芽数,在42 d 时一并调查腋芽鲜重。 计算各小区的抑芽率和抑芽效果,同时测量各处理区烟株顶部最上2 片叶的长、宽,计算叶面积。称量各小区的烟叶质量,计算烟叶产量,用“DMRT”法进行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结合药效调查,观察各药剂处理下烟草药害情况。

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抑芽效果

由表1、表2 可知,30%氟节胺悬浮剂8.57 mg/株、10 mg/株、12 mg/株、15 mg/株处理药后 15 d 对烟草腋芽的抑芽率分别为 75.95%、79.43%、81.78%、87.19%, 药后30 d 抑芽率分别为70.81%、75.83%、78.70%、83.15%, 药后42 d 抑芽率分别为 58.91%、67.05%、70.71%、79.78%, 抑芽效果分别为77.61%、80.79%、83.67%、89.59%,对照药剂30%甲戊·烯效唑微囊悬浮剂30 mg/株处理药后15 d 对烟草腋芽的抑芽率为 89.24%, 药后 30 d 为 85.41%, 药后 42 d 为80.81%,抑芽效果为90.52%。 由上可知,30%氟节胺悬浮剂对烟草腋芽有良好的抑制效果,12 mg/株和15 mg/株的处理抑芽率和抑芽效果最好,其中15 mg/株与对照药剂30%甲戊·烯效唑30 mg/株的抑芽率和抑芽效果相似。

表1 30%氟节胺悬浮剂抑制烟草腋芽生长试验的抑芽率

表2 30%氟节胺悬浮剂抑制烟草腋芽生长试验药后42 d 的抑芽效果

2.2 产量表现

由表3、 表4 可知,30%氟节胺悬浮剂15 mg/株处理区上部烟叶的叶面积增加明显, 顶一叶较对照增加25.5%,顶二叶较对照增加17.4%,且产量较高,比空白对照区增产14.87%; 其8.57 mg/株和10 mg/株处理区产量较低, 分别比空白对照区增产5.52%和6.34%, 与15 mg/株处理区产量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30%氟节胺悬浮剂抑制烟草腋芽生长适宜推广用药量为15 mg/株。

表3 30%氟节胺悬浮剂抑制烟草腋芽生长试验对烟叶生长的影响

表4 30%氟节胺悬浮剂抑制烟草腋芽生长试验的产量效应

2.3 安全性调查

经观察,各药剂处理区烟草生长正常,在株高、长势、颜色等方面与空白对照区相比无明显差异,对烟草安全性较好,对非靶标生物未见有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30%氟节胺悬浮剂对烟草腋芽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药效持效期较长,打顶后施药1 次,能很好地抑制烟草腋芽发生直至收获。 对烟草安全性好,供试用药量对烟草安全,无药害产生,且上部叶面积、产量明显优于对照。 30%氟节胺悬浮剂可用于烟草生产中抑制烟草腋芽生长,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建议有效成分用量为15 mg/株, 于烟草植株处在花蕾延长期至始花期时进行打顶, 并抹去大于2 cm 的腋芽后24 h 内施药为宜。

氟节胺等二硝基苯胺类抑芽剂, 兼具触杀与内吸2种作用,主要抑制腋芽生长点的细胞分裂,其作用强且药物在叶片内残留量低, 由于该类药剂目前在世界上属于研究与应用均较成熟、 效果较好的抑芽剂之一,因此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3]。 氟节胺与烟草植株生长点细胞的微管蛋白结合, 使得动力分子马达无法运送微管蛋白,失去聚合作用,控制生长点细胞的分裂速度,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氟节胺为局部内吸剂,在烟株体内转移非常有限,药剂接触到腋芽后才能发挥药效,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掌握与靶标部位充分接触,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将药剂按推荐剂量兑水稀释后施药, 在施药时要让药液从打顶处向下淋,使药液沿茎而下,并使药液流到每个腋芽,未流到的腋芽应及时补上,以达到100%抑芽率。 另外,它仅对未发芽和初发幼芽具强力抑制作用,而对展开叶无效,因此用于烟田抑芽对烟叶生产很安全。 氟节胺对眼睛、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避免药液接触眼睛、皮肤和污染衣物,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时应注意避免药液飘移到邻近的作物上。 施药时间应选择晴朗天气的上午或傍晚,施药后如在2 h内遇雨,须重新施药。 同时,使用烟草抑芽剂,能够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对氮肥的吸收,促进中上部叶长、宽、厚度增加;使原来消耗于腋芽的钾素流向有效叶片,改善烟叶品质,增加上、中等烟级比例,增加烟农收入[4]。 此外,为减少抑芽剂在烟叶中的残留量,采烟前 7~10 d 禁止施药。

猜你喜欢
腋芽药液悬浮剂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基于液—固交替培养的水曲柳快速微繁系统研究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茶树带腋芽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大马士革”玫瑰嫩茎组培快繁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