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文素养课课程思政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为例

2022-04-27 13:08宋秋云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思政

宋秋云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 101101)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1]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优质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培养财经商贸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相统一,借助线上线下两个教学平台,有机融合运河文化、京商文化、革命文化三种文化,体现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传授、人文素养养成、职业技能培养、道德情操培育”四个维度一体化提升,并以思政思维进行课程内容架构,挖掘思政元素,提炼思政案例,设计思政课例,搭建教学资源库,创新考核方式,形成了“底色+特色”高职人文素养课课程思政模式。

一、围绕立德树人设定思政目标

“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与责任担当,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深度接受并高度认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现代化教育理念,自觉实施课程思政”[2]。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学校培养财经商贸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标,深挖通州主要文化基因大运河文化的精髓,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思想政治课、专业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结合课程作为高职人文素养公共选修课的性质和特点,将思政目标有机融入教学目标之中,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水乳交融,互相附着形成同频共振效应,设定“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是以“思政”与“德育”为挖掘点,以“文学为元素,文化为载体,技能为支撑,课堂为平台”,让学生了解大运河文化历史、领略大运河文化魅力、体悟大运河文化内涵、传承大运河文化精神,并通过课程学习树立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塑造开放包容、多元交流的文化心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担当意识,崇尚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改革精神、奋斗精神、拼搏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真善美的人格追求。

二、借助“两个平台”

“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搭建了线上线下两个教学平台形成混合式教学合力,在课程思政实施上实现了“线上线下同心圆”,拓展了课程思政教育的空间和时间。课程立足线上线下两个教学平台进行教学。线下以课堂教学为主,作业指导为辅;线上搭建“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财贸在线课程资源,建立班级微信群等线上教学平台,适应疫情下的教学新常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线下教学主要集中在重点难点讲解、学习任务指导和学习成果汇报上,线上教学主要集中在作品赏析、视野拓展、分享交流上。线上线下两个教学平台虽然在教学中各有侧重,但在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上是相同的。

三、实现“三个融合”

“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依托运河文化,有机融入京商文化、革命文化,以“底色+特色,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3],发挥革命文化育人功能的时代特征。通过三种文化融合,深化和升华课程思政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成效。

(一)运河文化:思政建设的地方底色

运河文化是通州的主要文化基因。运河文化作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的名片,是高职院校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作为通州属地院校,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校本部坐落于北运河河畔,深受通州地域文化运河文化浸润和滋养,学生与运河文化建立了天然的亲切感和亲近感,并形成了以运河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校园文化。“立足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要求之下,高职院校根植地方土壤,落实产教融合,为地区发展服务,势必需要在地方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建立符合地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4]。运河文化是支撑学校发展深远持久的内在力量,是“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地方底色。

(二)京商文化:思政建设的高职特色

“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思政建设彰显高职财贸特色。商业文化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之路是中国文学之路,也是中国商业贸易之路。无论是先秦文学文化典籍、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还是近代、现当代文学作品,都记载了中国大运河沿岸商贸盛衰和商业文化变迁。例如,明代“三言二拍”集中塑造了明朝大批活跃在运河城市的商人形象和他们的商业活动,反映了他们先进的商业意识、商业观念、商业经营理念、商业精神,尤其是对商业价值的发现、商人职业的认同,“合法经营、诚信经营、互惠互利”的经营原则,“经商先做人”的内在人格追求,以及勇于冒险、不怕失败、敢于拼搏的商人精神书写,都是留给当代财贸人的一笔重要精神财富。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出品的校本话剧《漕运码头》(改编自王梓夫的长篇小说《漕运码头》)、《运河商道》中有大量北京商人形象的塑造和北京商业活动的描写,尤其是再现了北京老字号的经营历史、经营理念、文化精神,反映了“厚德、包容、诚信、精湛”京商文化精神。这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财贸特质、首都特色、国际知名的新商科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和财经商贸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作为首都“商业智库”致力于京商文化研究目标是一致的。“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依托运河文化,立足学校定位和发展,彰显京商文化风采,深化和升华课程思政建设。

(三)革命文化:思政建设的时代特色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5]。“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在近代、现当代教学单元中自觉融入革命文化,总结革命文化思政主题,挖掘革命文化思政元素,提炼革命文化思政案例,并形成一系列革命文化思政素材,发挥革命文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以革命文化引领青年学生,增强学生的爱国爱党之情,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例如,第七单元民国运河聚焦革命文化,围绕教学单元思政主题“觉醒时代赤潮曲,运河沿岸一路红”,通过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一系列奋斗历程中涌现出的革命人物、革命故事、革命传奇、革命精神:从运河历史文化街区走出来的红色人物瞿秋白和他“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稍”的人生志向、革命故事和革命理想;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反映出20世纪20年代浙东运河沿岸衰败和民生凋敝,以及改造旧生活、创造新生活的愿望;叶圣陶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反映出20世纪30时代江南运河沿岸农民在三座大山压迫下农村破产和走向反抗和斗争之路的必然;1935年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由大运河联想到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量和新中国的明天。通过丰富生动的文学文本阅读赏析进行生动的革命文化教育,增进党史认识,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四、体现“四个维度”

“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在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中,牢牢抓住立德树人的主线,发挥全方位育人的作用,尝试通过基础知识传授、人文素养养成、职业技能培养、道德情操培育四个维度齐头并进,助力财经商贸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课程以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大运河文化主题诗歌、散文、小说、网络文学等名篇佳作的文学知识导入经典大运河文化主题文学文本阅读赏析;辅之以生动的纪录片、影视剧、电影等教学资源,由点及面,让学生了解大运河文化历史发展脉络,领略大运河文化的魅力,理解大运河文化思想内涵和当代价值,体悟大运河文化精神内核:“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民族品性、“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执着信念、“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科学精神、“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拼搏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大胆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结合自身专业围绕大运河文化主题进行文化创意作品设计和学习成果展示,在职业技能拓展中深化大运河文化的认知,并以实际行动传承大运河文化。

五、实施“六个步骤”

(一)重构课程架构,归纳思政主题

首先,科研先行,夯实理论基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课程思政意识,展开课程思政“顶层设计”。2018―2021年运河文化专题研究获得学校重点课题、北京市级课题立项并形成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为“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开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课题咨询专家“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回应社会时代关切,服务现实实践应用”的建设性意见提升了课题研究和课程建设的政治站位[6]。实地考察苏州、扬州、杭州、镇江等运河城市的实践经验和成功范例,增强了课程思政改革意识,并为以思政思维重构课程内容架构带来启发。基于此,开展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即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以思政视角审视、修订、编写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方案、教学课件等教学文件。

其次,以思政思维重构课程架构,归纳教学单元思政主题。“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以时间为主线分为早期运河、隋唐运河、宋元运河等10个教学单元,并为10个教学单元总结思政主题:第一单元绪论大运河文化概述的思政主题为“传优秀传统文化,承民族精神基因”; 第二单元早期运河·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的思政主题为“劳动智慧劳动美,匠人精神匠人情”;第三单元隋唐运河·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的思政主题为“运河开凿之日起,文化气象自升腾” ;第四单元宋元运河·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的思政主题为“运河水流泛舟处,宋元词曲繁盛地”;第五单元明朝·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的思政主题为“运河天地英雄气,通俗小说言商情”;第六单元清朝·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的思政主题为“一条运河连盛衰,千年文脉华夏情”;第七单元民国·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的思政主题为“觉醒时代赤潮曲,运河沿岸一路红”;第八单元当代·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1刘绍棠)的思政主题为“运河畅想新时代,乡愁浓郁家国情”;第九单元当代·文学里大运河文化(2王梓夫)的思政主题为“一颗赤心系通州,千行翰墨咏故乡”;第十单元当代·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3大运河文化主题网络文学优秀作品)的思政主题为“网上网下同心圆,文化传承在青年”。其单元思政主题既要突出教学单元内容的独特性,又要体现课程内在构成的完整性,形成“单元有亮点,整体显重点”的课程架构(如表1所示)。

表1 “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架构

(续表)

(二)结合思政主题,挖掘思政元素

“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具有思政元素丰富饱满、立体多元、厚重密集的特点,教学单元思政主题与思政元素又体现出鲜明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因此,只有根据教学单元思政主题挖掘思政元素才能做到“多而不乱,混而不杂”,有重点有主次。结合10个教学单元思政主题,挖掘思政元素为:第一单元思政元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单元思政元素为“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第三至第六单元思政元素为“文化自信”,第七单元思政元素为“革命文化”,第八单元思政元素为“家国情怀”,第九单元思政元素为“京商文化”,第十单元思政元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教学单元思政元素,梳理和遴选了最具代表性、经典的大运河文化主题文学文化文本作为该教学单元思政教学素材。

(三)依据思政元素,提炼思政案例

结合教学单元思政元素提炼了10个课程思政案例,覆盖所有教学单元,分别是:1.“传优秀传统文化,承民族精神基因:从《探清水河》南曲北唱看运河文化精神”:2.“崇尚劳动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左传》里的古运河邗沟”;3.“运河开凿之日起,文化气象自升腾:品味唐诗魅力,增强文化自信”;4.“运河水流泛舟处,两宋词曲繁盛地:赏宋词婉约豪放之美,悟中华传统文化之深”;5.“运河天地英雄气,通俗小说言商情:从《三言二拍》里看商业之道”;6.“一条运河连盛衰,千年文脉华夏情:赏经典红楼,强文化自信”;7.“觉醒时代赤潮曲,运河沿岸一路红: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红色传奇瞿秋白”;8.“深沉的家国情怀,朴素的中国审美:大运河之子刘绍棠和他的乡土文学创作”;9.“一颗赤心系通州,千行翰墨咏故乡:《漕运码头》里的京商文化”;10.“网上网下同心圆,文化担当青少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运河文化’主题网络文学作品鉴赏”。此外,鉴于每个教学单元课程思政元素有巨大的扩充性和包容性,可以深入挖掘多个课程思政案例,形成思政案例集群。

(四)设计“沉浸式学习”体验为主的思政课例

“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在落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上既要“文以载道”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又要有灯火可亲、立体鲜活的教学形式呈现,还要将学生从“观光式”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式体验和、体力行式参与、有意识创造为主的沉浸式学习方式。基于此,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力求突破传统课堂的拘谨和刻板,以“三新”“三动”为特色推出5个课程思政课例:“南曲北唱清水河”“天工开物古运河”“运河赤潮瞿秋白”“运河之子刘绍棠”“运河商道王梓夫”。“三新”即新视角、新素材、新发现,“三动”即动手、动口、动脑。“三新”以“新瓶装旧酒”的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唤起全新学习体验和学习兴趣;“三动”通过“听、唱、品、玩、猜、识、找”等课堂活动加强学生互动性和参与感,让思想政治教育可爱可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学习中、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在创意作品开发中获得自信心和价值感,增强探究意识。

以课例“南曲北唱清水河”为例,选择学生耳熟能详的北京生活小调《探清水河》作为认识大运河文化的“新视角”,并结合《探清水河》不同版本演变的“新素材”,让学生获得大运河文化“新发现”,激发学生热爱大运河文化,体悟“开放多样、包容并蓄”的大运河文化精神。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听歌识曲,吟唱不同版本无锡小曲,思考无锡小曲《无锡景致》如何演变成今天北京生活小调《探清水河》。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找到答案:原来是大运河在南北文化交融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他课例中的“尝运河美食说运河文化故事”、评鉴校本话剧《运河商道》、校园运河文化景观“拍一拍”、我心中的北运河“写一写”,以及运河红色诗歌朗诵等都以“三新”“三动”宗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以润物细无声方式和沉浸式体验,让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的熏陶。

(五)围绕思政主题,搭建教学资源库

“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蕴涵丰富的思政素材,是搭建教学资源的宝库。结合10个教学单元思政主题,搭建10个教学资源库:大运河文化概述资源库、早期运河资源库、隋唐运河资源库、宋元运河资源库、明朝运河资源库、清朝运河资源库、民国运河资源库、当代运河资源库(1-3)。每个教学单元资源库涵盖多种资源类型:1.大运河文化主题作家作品资源(文学文化文本、作品鉴赏、作家评传、作品注释等);2.大运河文化主题视频资源(影视剧、纪录片、人物访谈、宣传片、微视频、微电影、歌曲MV等);3.大运河文化专题研究资源(政策文件、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科研课题前沿等);4.大运河文化主题网络和媒体资源(网站、公众号、微博、博客等);5.大运河文化主题文化创意作品资源(海报、导游词、插画、摄影作品、话剧、随笔、宣传画、绘本等)。通过丰富、多元、立体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搭建,不仅为师生创设了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提升了教学成效,还为课程思政实施拓展了空间,形成了全方位辐射效应。

(六)围绕思政目标,创新考核方式

“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结合思政教学目标和课程性质特点设定考核方式,以课程思政为主体创新考核方式,将终结性评价(40%)和过程性评价(60%)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考核过程中细化考核要求,规范过程性评价,并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任务化、任务成果化、成果职业化,充分体现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整体性、体验性、开放性、职业性,构建多维度、全方位的课程思政考核模式。

过程性评价由出勤、课堂表现、学习任务完成三个部分组成。如2021年秋季学期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会布置一个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最终体现为一个学习成果在课堂呈现,学生可选择小组形式也可选择个人独立完成。单元一的学习任务为:推荐一款运河美食,并写出其中的运河文化故事;单元二的学习任务为:选择古运河邗沟、都江堰、灵渠其中之一,设计一张运河文化宣传海报;其他单元的学习任务为:“微”拍学校运河文化景观,为刘绍棠图书《蒲柳人家》设计插图或写作品赏析,等等。终结性评价结合考核目标,体现灵活性、开放性、自主性、实操性。如2021年秋季学期的终结性评价考核题目(二选一)为:1.请阅读当代通州作家“大运河之子”刘绍棠的文学作品《龙头凤尾北运河》,撰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介绍通州北运河的导游词;2.阅读当代通州作家王梓夫的文学作品《通州赋》,谈谈大运河对通州的历史文化有哪些深刻的影响,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如何弘扬和传承大运河文化,请提出你的建议和对策。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教师育人职责,“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课程的开设是落实“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的一次行动,是作为通州属地院校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的一次探索,是文化赋能职业教育的一次尝试,更是打造思政高地的一次生动实践,为高职人文素养课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可推广的教学模式、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可指导实践的理论成果。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精彩故事
大运河,行走山东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大运河,流淌2500年的中华智慧
银河哪比运河乡——《诗咏运河》读后感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