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饮马问题”的教学思考

2022-04-29 12:59沈力坤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饮马问题”的题型既是常考题,又是初中数学教学一个很难突破的知识点,学生遇到这类的题目,往往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不懂得对知识進行迁移、应用.在教学中需给学生灌输一个思想:求直线上一点到直线同侧两点的连线段长度之和的最小值问题就是”饮马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依据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关键词:饮马问题;数形结合;对称求值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2)11-0050-03

收稿日期:2022-01-15

作者简介:沈力坤(1975.4-),男,福建省漳州人,大专,中技九级,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古希腊亚里山大里亚城里,有一位将军从A地出发到河边饮马,然后回到同一河岸边的B地军营视察,问他应该怎样走距离才最短?这类问题在数学教学中都称为“将军饮马问题”.在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下册第123页第5题有一个典型的饮马问题:如图1所示,在一条街道的同侧有A、B为居民区,某一天小明要从居民区A出发,先到街道旁一井边打水,送到居民区B.请你帮他确定最短路线?有关饮马问题的解决关键是找出表示“河流”所在的直线,再找出其中点A或B的对称点,属于动态几何问题.我们对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下册第123页第5题进行分析,街道就是“河流”所在的直线,点A关于“河流”的对称点为A′,连结A′B,交街道于点P,则AP+BP=A′P+BP=A′B.则A′B就是所求的最短线段.

本题实质上是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它考查的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应用较为灵活的题型,从最为简单的直接考查两线段之和最小,推广到以三角形、四边形、特殊四边形、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为背景的相关题目.初中数学教学中“饮马问题”的题型出现多次,它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学一个很难突破的知识点,学生遇到这类的题目,往往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不懂得对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因此,在教学中需给学生贯灌输一个思想:求直线上一点到直线同侧两点的连线段长度之和的最小值问题就是”饮马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依据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下面由这一知识点演绎出来的相关题型进行归类,提出自己的见解.

1 把饮马问题这个模型放在圆中,利用圆的直径作为“河流”来创建题目.例1如图2,AB是⊙O的直径,AB=a点M在⊙O上,∠MAB=20°,N是弧MB的中点,P是直径AB上的一动点,若MN=b,则△MNP周长的最小值是多少?

分析在解决这一题目时要教会学生抓住本题的实质是一个饮马问题,MN两点在直径AB同侧.因此只要作出N关于AB的对称点N′连结MN′,交AB于P,则△MNP周长的最小值是PM+PN+MN= PM+PN′+MN=MN+MN′=M+N′弦NM的长.求弦MN′的长就必须用到直径a和弦MN′所对圆心∠MON′,∠MON′=∠MOB+∠N′OB=40°+20°=60°又OM= ON′,因为△MON′是等边三角形 因此弦MN′=a/2(半径)则△MNP周长的最小值为b+a/2.

解作点N关于AB的对称点N′,又因为N是弧MB的中点,所以∠BON′=∠BON=1/2∠BOM=20°,所以∠MON′=∠MOB+∠N′OB=40°+20°=60° ,又OM= ON′,所以△MON′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弦MN′=a/2,△MNP周长的最小值是PM+PN+MN= PM+PN′ +MN=MN+MN′= b+a/2.

2 把这个模型放在多边形中,以三角形或特殊四边形为背景,利用特殊三角的对称轴作为“河流”或特殊四边形的对角线为“河流”来设计题目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饮马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怎样节省材料降低成本需求最小值,这对于我们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美丽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苏国东.例谈用“相似法”破解将军饮马问题[J].中学数学,2021(10):78-79+89.

[2] 张金凤.“将军饮马问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08):35-40.

[3] 覃秀敏,刘运龙,张金江.从“将军饮马问题”谈模型思想的渗透[J]. 中学教学参考,2021(02):29-30.[责任编辑:李璟]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
简析高中数学不等式易错题型及解题技巧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