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 提升高中生生态文明意识探析

2022-04-29 01:53李玉武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前准备生态文明

李玉武

[摘    要]高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的生态元素和人文因子比较丰富,深度挖掘、甄选、重组之后作用于学生、渗透于课堂、实践于社会的意义重大。对此,生物教师应该在课前准备中注重生态资源的深度挖掘,在课堂中注重生态元素的立体呈现,在课后实践中注重生态素养的升华。只要在时空大数据的助力下,就可以引领学生洞悉生态文明的更多真相,激活生态意识、开阔生态眼界、提高生态素养。这样,可以在生物教学中滲透多姿多彩的生态元素,提高学生学习力、创新力和实践力,并在印证和实践中解决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视域;生态文明;课前准备;课中创新;课后实践

“高中生物教材与生态文明关系密切。”[1]因为生物学知识在解决当下生态危机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还因为生物学教材中融合了较多的环保元素和生态因子。然而像“生态”“环保”这样全球都比较“敏感”的问题仅仅依靠技术方面是不够的,仅仅依靠教材知识是不全面的,必须从人文和文明两个方面着手,必须唤醒“沉睡”于公民内心深处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依据大数据深度搜集、甄选、重组资源,通过课堂上教学情境的创设、微课的介入和视频的参与等方式立体呈现课题资源,能够在查、看、做的过程中激活生态意识、开阔生态眼界、提高生态素养。这是滋养学生生态品质的需要,也是丰厚生物课底蕴的需要,更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需要。

对于大数据这个名词而言我们并不陌生,它是当下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载体,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文明意识渗透的重要抓手。无论是课前准备过程中资源的挖掘、甄选和重组,还是课堂实施过程中的资料引入、环节过渡和收获总结,抑或是课后实践中生态眼界的开阔和生态素养的升华,都离不开这个重要载体。生态文明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对于环保意识的激发、生态意识的滋生、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的醇厚方面意义重大。生物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借助大数据优势作用,通过理论上的汲取、实践中的印证和思想上的提升等渠道进行渗透,力争让生态因子深入人心,力争让学生获得能力和品质方面的多重提升与锻造。

一、课前准备:注重生态资源的深度挖掘

课堂中生态资源的高效渗透离不开课前的深度挖掘。有关生态方面的资源浩如烟海,但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拿来一用”,因此,需要生物教师在课前充分依托“互联网+”的优势作用,拓宽资源搜集的范围、精心甄选资源的质量、高度重视资源的重组。这样才能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才能为生物课堂的内涵式改革“保驾护航”。

(一)依托大数据,广泛搜集

对于《生物》教材中生态方面的资源非常有限,根本不能满足课堂教学需求,需要教师依托“互联网+”进行广泛搜集。资源的种类可以是文字性理论,可以是图片性的展示,也可以是一些较为直观的视频。资源的范围,小到地方性乡土环境资源,大到国家性生态建设资源。搜集的方法可以直接在网上复制文字性资料,可以深入实际取得第一手调查性资料,或者就是将教材上“阅读链接”中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无论是理论性的文字资料,还是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只要它与课堂内容相关、能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文明的深层含义,都可以“拿来一用”。

“生态系统结构”一课的教学,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鲁滨逊漂流记》部分文字资料,自然界“生物链”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各种营养级转化相关资料,或者就是我们较为熟悉的环境破坏和野生动物量减少的事例介绍。或许有些资源貌似和教学内容毫无瓜葛,有些资源则有点深奥晦涩,这都不要紧,重要的是,这些资源或多或少能对课堂的有效推进“添砖加瓦”,能够助力学生深刻理解何谓“生态”、何谓“生态结构”就足矣。资料的搜集,也是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思维视界。

(二)依托大数据,精心甄选

大数据的助力,使丰富的课外资源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然而这浩如烟海的资源也不是随随便便都能“为我所用”,还需要教师睁大“火眼金睛”进行甄选、重组,去掉那些粗枝大叶、只有些许关联、毫无实际意义的资料,选取那些能够充实课堂内容、拓展学生思维、助力教师实施教学艺术的精华部分。这样的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助力生态意识渗透于高中生物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意义,从而打造摇曳多姿的生物课堂,使得课堂教学有情有义,学生的情感得以滋养,品质得以醇厚。

还以“生态系统结构”一课教学为例说明,为了让所搜集的资源更符合教材内容的需要,更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生态系统”“食物链”等概念,教师不妨摒弃那些“高大上”的理论资源,留下那些更接地气、更能深入人心的“民间资源”。比如,“草—蝗虫—青蛙—蛇—老鹰”之间关系的微视频;“食草虫、食虫鸟、青蛙、蜘蛛”等生物间的“生物网”图片展示;抑或是以“希沃”软件展示的“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等判断分析练习。正是这些看上去“其貌不扬”的课外资源的巧妙渗透,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而萌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课堂实践:注重生态元素的立体呈现

课堂是生态元素呈现的主阵地。高中生物课堂的引入、过渡和总结都有一定的指向,都需要一定的载体辅助实现其教学目标。渗透生态元素的高中生物课堂,不能再依托单项的理论灌输和单调的言语述说进行资源的呈现,需要以大数据为载体和抓手,创设情境、介入微课或视频参与,以此助力课外资源的高效、无痕、立体呈现,进而辅助生态元素巧妙渗透,打造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

(一)课堂引入,情境创设不可或缺

生物课堂的引入方式多种多样,情境的创设不可或缺。借助“互联网+”优势创设情境,以此助力课堂资源的巧妙引入,助力生态元素的高效渗透,助力人文课堂的创建。只有“身临其境”,学生才能深刻体验到生物界的摇曳多姿,才能感受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才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生态保护的美好行动中去。在不经意间滋养了学生的生态品质,引领了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走向。

不妨以陇南地区“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视频短篇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正反角色”的辩论,比如,“导游”认为现在旅游业发展势头正旺,可以开发为旅游景点;“环保专家”认为当下原生态自然保护区已为数不多,不但不能开发,还应该加强保护;“政府决策者”则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分析、协商、处理……这样的情境创设,在调动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生态文明的种子。

(二)课中过渡,微课介入不可或缺

课堂过渡就是由一个环节“顺理成章”到另一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以此实现课堂教学有序推进,课堂效果最佳的美好愿望。这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对于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生态意识的激活都不可或缺。课堂教学中,依托“互联网+”平台,凭借一定载体,自然无痕地从上文到下文,从理论讲解到理念渗透,实在是个心中有“形”而实际无“形”的过程。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载体,巧妙引导、串联、过渡,在由此及彼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渗透生态意识,丰富课堂底蕴,滋养学生品性。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教学,学生或许对“能量流动”“营养层级”这些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甚至有点迷惑不解。此时,教师不妨介入“非洲大草原上的精灵”这一微课,通过视频中“兔子、小草、老鹰”等生物之间的“关系网”辅助理解“能量流动”的起点、数量以及途径,明白小草为什么是“生产者”,兔子为什么是初级“消费者”。以此巧妙地将学习由理论过渡到实践,由课堂延伸到生活,在平常的“动植物关系”中渗透环保理念,内化生态意蕴。

(三)课堂总结,视频参与不可或缺

高中生物理论性较强,需要创设情境巧妙引入课堂,以此丰富课堂内容,渗透生态意识。微课的巧妙介入,使课堂环环相扣、流畅自然、有序推进,促使课堂底蕴得以提升,学生品质得以醇厚。在课后总结这个环节,一定还有更多资源融入方式和“生态”意识渗透渠道,依然需要大数据的助力,需要微视频的参与。只要生物教师时时刻刻秉持创新理念,一心想着滋补生态品质的“升华点”和“延伸点”,那么,生物教学中打造多姿多彩的生态文明新时空就会指日可待,学生也会在此浸润下全面成长。

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课教学总结时,不妨介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微视频来说明“植物、蝉、螳螂、黄雀”等几种生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的总结简洁明快,轻松愉悦,加上画外音的解说,自然界中诸多生物间“生产”和“消费”的营养层级关系网了然于胸。在此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也会悄然融入内心,滋补其品质,提高其素养,有助于形成生态保护正向价值观理念。

三、课后实践:注重生态素养的升华

虽说课堂是生态意识渗透的主阵地,但是生态元素还应该在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中去印证、去升华,才能更长久地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重要部分。社会生活就是个“大熔炉”,不仅能让理论知识得以检验,更能让品质滋养变得实实在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理论”不仅仅适合于知识层面上的学习,更适合于生态素养的提升和内化。生物教师应该充分依托大数据优势作用,引领学生在更广阔的生态天地中开阔眼界、激活意识、醇厚品质。

(一)“查一查”,激活意识

在周围社会生活中不乏诸多鲜活的生态资源,它们既是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补充,也是学生进行印证的必要依托。社会生态资源浩如烟海,需要学生借助大数据、睁大眼睛加以选择,并在调查和分析中促进学生生态意识的激活,促进其观察力、思考力的培养。生态资源的甄选易近不易远,要在学生周围生活环境中就地取材,在熟悉感的促进下,在“互联网”的助力下,生态因子会汩汩而出,生态理念必将得到正向发展。

不妨指导学生自主分组进行调查活动,从调查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简单的能量流动和生态保护系统几个方面把学生分成三组:A组为“生态系统组”,主要调查生活周围的一些生态系统基本结构情况;B组为“能量流动组”,主要调查分析周围哪些生物是“生产者”、哪些是“植食性动物”、哪些是“肉食性动物”;C组为“生态保护组”,则通过“互联网+”调查更多的有关生态平衡和生态保护方面的资料。调查的过程,其实就是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是学生“生态”意识激活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观察力和思考力。

(二)“看一看”,开阔眼界

我们常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现在则是“网上走一遭,何必去远游”。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理念的渗透,除了课外资源的巧妙引入之外,还需要社会调查活动来助力印证,更需要借助“互联网+”到处去“看一看”,以此开阔眼界,助力生态品质的正向形成。这个“看”,不是走马观花地浏览网页,也不是信马由缰地“漫步”网络,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网络交流活动。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开阔,进一步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生态平衡的作用以及创建生态工程的深远意义。

不妨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参加一些生态文明网络论坛活动,从中了解当下生态工程发展现状;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网络志愿活动,关注各地生态保护现状,积极呼吁周围人群关注环境保护,重视生态维护;还可以自主建立生态观察网站,搜集各地生态保护资料并经常进行更新,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生态保护的队伍中来。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巨大作用,而且助力其生态品质的正向发展。

(三)“做一做”,升华素养

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固然能激活学生生态意识,网络平台的“自由游”亦是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和推进的重要途径,那么,将这种理念付诸实际生活并形成正向价值观则是生物教学的美好初衷。这个“做”,不是司空见惯的种树养花,也不是习以为常的节约水电,而是一种良好生态品质的形成,一种正向生态素养的升华。这就需要生物老师指导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让这种正向生态意识“走”得更远,能吸引一大批人加入生态保护队伍,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不妨鼓励学生组织生态保护志愿者小队,在环保部门的支持下,利用周末、假期深入实际生活,进入本地自然保护区,取得第一手相关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制作成微视频、校园剧、宣传片等,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布到微信、QQ、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扩大生态保护宣传范围,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巩固生态建设成果。这不仅使学生的个体品质得以滋养,而是一大群人从中受到浸润、熏陶、提升。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应该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高度融合。”[2]它不是某个人、团体、地区的“单向性”行动,而是一个全民维护的公益性行动;它不是三年五载的宣传和巩固就可以初见成效的活动,而是一个需要全面关注、长期坚持的建設性、发展性工程。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团体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人生观、生态观都已逐渐成熟。教师要充分依托当下大数据优势作用,将生态意识渗透于生物教学,让生态种子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在实践中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刘菊英.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探讨[J].成才之路,2020(11).

[2]张美莲,张霞.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教学,2021(9).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课前准备生态文明
对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思考
试论中英语言教学的异同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