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t分泌蛋白家族2/Slit分泌蛋白家族特异性受体1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2-04-29 08:00赵文凤刘琼李振宇孙海英
安徽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位骨髓引物

赵文凤,刘琼,李振宇,孙海英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骨髓增生性疾病,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转化[1]。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改变,尤其是DNA 甲基化的异常是导致MDS 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有研究提出,Robo 突变被定义为独立的预后因素,并且Robo1 改变作为MDS 进展的驱动因素[3]。Robo1-Robo4是跨膜受体家族,可作为神经系统的引导分子。Slit 家族是与这些受体结合的分泌糖蛋白[4]。Robo1 在正常骨髓造血细胞中高表达[5],Slit2 在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中的表达依次升高[6]。Slit/Robo 信号通路最初在神经系统中被发现,其主要功能为介导中枢神经投射通路、轴突的导向及神经细胞的迁移。Slit2/Robo1信号传导途径通过影响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的转移等多种途径,既可发挥促癌作用,又可发挥抑癌作用[3]。近年来,Slit2/Robo1 信号途径已被证实与实体癌的进展有关,但其在血液学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仍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分析Slit2/Robo1 在MDS 病人中的表达,探究其在MDS 的发病机制及预后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7 年8 月至2019 年6 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的51 例初诊MDS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院时骨髓标本(其中再入院时为同一人的47 例),47 例中治疗有效29 例,治疗无效18 例。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均符合文献[7]标准。初诊51例病人中男32例、女19例,中位年龄70(29~85)岁;根据WHO(2016)MDS 修订分型,MDS-SLD 9 例,MDS-MLD 10 例,MDS-RA 10 例,MDS-EB 14 例(EB-1 5 例,EB-2 9 例),MDS-U 8 例,对照组为10 例健康人。根据IPSS-R 评分,低危15例,中危9例,高危17例,极高危10例。病人对研究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标本收集收集纳入研究对象及对照组入院首次髂后上棘骨髓8 mL,采用Ficoll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80 ℃冰箱冻存备用。

1.3 试剂与仪器 RIPA 裂解液(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SDS-PAGE 凝胶快速配胶试剂盒、BCA 蛋白测定试剂盒、ECL 试剂盒(上海碧云天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β-action、抗Robo1 兔抗人单克隆抗体,抗Slit2 兔抗人单克隆抗体(美国proteintech 公司产品),TRIzol(美国ThermoFisher 公司产品),RT-PCR 试剂盒及SYBR Green qPCR 试剂盒(均为美国MCE 公司产品),qRT-PCR 仪为德国Roche 公司LightCycler480 型,NanoDrop-2000 仪(美国THermo公司产品)。

1.4 引物设计 Slit2、Robo1、β-action 引物由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Slit2 正向引物:5’-GGTGACGGATCCCATATCGCGGTAGAACTC-3’,反向引物:5’-GGACACCTCGAGCGTACAGCCGCACTTCAC-3’;Robo1 正向引物:5’-CCTACACAGATGATCTTCC-3’,反向引物:5’-CAGAGGAGCCTGCAGCTCAGCTTTCAGTTTCCTC-3’,β-action 正向引物:5’-CGTGGACATCCGCAAAGA-3’,反向引物:5’-GAAGGTGGACAGCGAGGC-3’。

1.5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 Robo1/Slit2mRNA 在 MDS 病人BMMNC 中相对表达量采用TRIzol 试剂抽取总的RNA,NanoDrop-2000 仪测RNA 浓度。采用RTPCR 试剂盒逆转录合成cDNA。反应体系为20µL:cNDA 2 µL,Mix10 µL,引物0.8 µL,灭菌用水7.2µL。反应条件:95 ℃2 min 预变性,95 ℃10s、60 ℃20s、72 ℃20s,40 个循环。mRNA 相对表达量用2-ΔΔCt表示,以β肌动蛋白(β-actin)表达水平作为内部参照,分析各组Slit2、Robo1基因表达水平。

1.6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MDS病人BMMNC 中Slit2/Robo1 蛋白表达水平从

-80 ℃超低温冰箱里取出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冰浴条件下裂解细胞、提取总蛋白。使用Nanodrop 2000c测定蛋白浓度,-20 ℃下保存。取等量蛋白加入等体积上样缓冲液,经SDS-PAGE 凝胶电泳后,用水浴式电转仪转至硝酸纤维素膜上。5%BSA 室温封闭2 h,加一抗稀释液(Slit2 为1∶1 000,Robo1 为1∶600)4 ℃孵育过夜。TBST 漂洗10 min×3 次,加入山羊抗兔HRP 标记二抗,室温反应1 h,TBST 漂洗10 min×3次,ECL显影剂显色,曝光显像。

1.7 疗效评定标准 MDS 的疗效标准参考2006 年IWG 修订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骨髓完全缓解、疾病稳定、血液学改善、治疗失败、疾病进展。治疗失败、疾病进展纳入治疗无效组,其余纳入治疗有效组。

1.8 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20 年12 月30 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8(7~40)个月,无失访病人。生存指标:总体生存(OS)时间为自确诊之日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自确诊之日至疾病发生进展或死亡的时间。

1.9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 进行统计学分析。将Slit2、Robo1 基因mRNA 相对表达量乘以1 000 后取以10 为底的对数(lg),处理后的数据用±s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治疗前正常与初治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常与不同IPSS-R 分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一病人治疗前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多组之间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 法,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检验或Spearman 相关性检验分析。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 检验用于估计单个危险因素的生存差异,预后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DS 病人BMMNC 中Slit2、Robo1 基因表达水平 qRT-PCR结果显示,Robo1mRNA在初诊病人高表达,Slit2mRNA 在初诊病人低表达,均与治疗疗效相关(P<0.05)。初诊组Robo1mRNA 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595±0.395)比(1.422±0.485)],其中IPSS-R>3 组Robo1mRNA 高于IPSS-R≤3 组[(2.744±0.284)比(2.271±0.370)];Slit2mRNA 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2.453±0.185)比(2.729±0.136)],其中IPSS-R>3 组Slit2mRNA 表达低于IPSS-R≤3 组[(1.409±0.343)比(2.406±0.187)](P<0.05)。治疗有效组中Robo1mRNA 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911±0.153)比(2.828±0.243)],Slit2mRNA 表达量较治疗前升高[(1.819±0.116)比(1.274±0.279)](P<0.05)。无效组Robo1mRNA 表达量明显高于治疗前[(3.553±0.395)比(2.116±0.137)],Slit2mRNA 表达量明显低于治疗前[(1.429±0.390)比(2.453±0.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MDS 病人BMMNC 中Slit2、Robo1 蛋白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Robo1蛋白在初诊病人高表达,Slit2 蛋白在初诊病人低表达,均与治疗疗效相关(P<0.05)。初诊组Robo1 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595±0.395)比(1.422±0.485)],其中,IPSS-R>3 组Robo1 蛋白表达水平高于IPSS-R≤3 组[(1.563±0.113)比(1.002±0.056)];Slit2 蛋白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2.453±0.185)比(2.729±0.136)](P<0.05),其中,IPSS-R>3组Slit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IPSS-R≤3 组[(1.593±0.339)比(1.921±0.558)]。治疗有效组中Robo1 蛋白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911±0.153)比(2.828±0.243)],Slit2 蛋白表达量较治疗前升高[(1.819±0.116)比(1.274±0.279)](P<0.05)。无效组Robo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治疗前[(3.553±0.395)比(2.116±0.137)],Slit2 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治疗前[(1.429±0.390)比(2.453±0.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图1,2。

图1 不同分组的MDS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lit2蛋白表达量

图2 不同分组的MDS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Robo1蛋白表达量

2.3 MDS 病人Robo1、Slit2 基因mRNA 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经过检验发现,Robo1mRNA、Slit2mRNA、年龄、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叶酸、血清白蛋白均为正态分布的数据,不同组间mRNA 表达量比较及相关性分析显示,Robo1 mRNA 表达水平与IPSS-R 分组、骨髓原始细胞数、年龄呈正相关,Slit2 mRNA 表达水平与IPSS-R 分组、骨髓原始细胞数、年龄呈负相关(表1,2)。

表1 不同临床特征组间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s

表1 不同临床特征组间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s

临床特征WHO分型SLD MLD RA EB U染色体核型简单复杂性别男女例数9 10 10 14 8 27 24 32 19 Robo1mRNA相对表达量2.51±0.43 2.52±0.49 2.17±0.00 2.71±0.32 2.47±0.51 2.55±0.44 2.64±0.35 2.57±0.43 2.64±0.35 t值0.829 0.625 0.498 P值0.519 0.537 0.622 Slit2mRNA相对表达量2.40±0.29 1.89±0.78 2.12±0.00 1.44±0.38 2.13±0.27 1.88±0.61 1.62±0.50 1.84±0.56 1.65±0.58 t值2.23 1.27 0.89 P值0.093 0.216 0.379

2.4 生存分析 51 例初诊MDS 病人的中位PFS 时间为10(95%CI:7~13)个月,中位OS 时间为18(95%CI:15~23)个月。以对照组Slit2、Robo1 mRNA表达水平为基线,分别将Slit2、Robo1 mRNA 的表达量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Slit2 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的中位PFS时间分别为15(95%CI:5.4~24.5)和17(95%CI:4.7~7.7)个月(χ2=3.93,P=0.047),中位OS 时间分别为16(95%CI:10.2~21.7)和38(95%CI:26.5~49.4)个月(χ2=21.29,P<0.001)。Robo1 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的中位PFS 时间分别为19(95%CI:11.5~21.4)和15(95%CI:6.5~23.4)个月(χ2=4.21,P=0.040),中位OS时间分别为34(95%CI:27.1~40.9)和16(95%CI:3.1~9.8)个月(χ2=10.76,P<0.001)。Log-rank 检验结果显示,Robo1 高表达组(χ2=4.17,P=0.041)、Slit2 低表达(χ2=4.34,P=0.038)、IPSS-R 高危(χ2=4.48,P=0.034)、复杂染色体核型(χ2=8.62,P=0.003)与初诊MDS 病人预后不良显著相关。进一步将上述变量纳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复杂染色体核型是独立于其他临床指标的预后危险因素(95%CI:0.050~0.751)(P=0.006)。

表2 MDS病人Robo1、Slit2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多达30%的MDS 病人可发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也是MDS 病人病死率高的原因[8]。表观遗传修饰在调节造血功能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中起着关键作用,成为MDS 和AML 的主要致癌原因[9]。研究表明,DNA 甲基化在MDS 中起重要作用[10]。Robo1 受体结合Slit2 蛋白,并在轴突导向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且Slit2/Robo1 信号的激活明显促进细胞凋亡和细胞G0、G1 期的周期阻滞,并抑制若干实体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同时Slit2/Robo1 信号通路也可通过Robo4与未知配体的相互作用促进肿瘤血管生成[3]。Slit 是一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 000~190 000的细胞外分泌蛋白,其结构域组成包括N 端短的信号肽、4 个连续的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9个表皮生长因子样功能区,1 个ALPS 区域和1 个C端富含半胱氨酸的区域[6]。其受体Robo 是一类保守的跨膜受体蛋白,包括5 个免疫球蛋白结构域,3个纤连蛋白结构域和1 个跨膜结构域[11]。Slit 的第二个LRR 结构域(D2)和Robo 的前两个N 末端Ig 结构域结合发挥作用,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以介导对细胞的生物学作用。钙黏蛋白(α-catenin)是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这些钙黏蛋白与适配器蛋白之间的干扰会降低细胞与细胞的黏附,故该蛋白的下调会导致肿瘤细胞转移。Slit2/Robo1 信号通路上调,通过泛素连接酶诱导蛋白酶体中钙黏蛋白复合物降解,从而影响MDS 肿瘤细胞迁移[4]。同时Slit2 与Robo1 异源二聚体的相互作用也增强了血管的完整性[12]。有研究证实在MDS 中,基因拷贝数(CN)丢失或LOH 突变或基因表达缺陷引起的蛋白质编码异常会导致Robo 功能受损。这种基因失活模式类似于“两次打击”理论,其中通过双等位基因突变(纯合子,约100%)使肿瘤抑制基因失活。但是,单等位基因突变(杂合子,约50%)在白血病或MDS中更为常见[3]。

Slit、Robo 基因突变导致Slit/Robo 信号通路受阻,通过调节肿瘤的血管生成、细胞侵袭、转移进而抑制或促进肿瘤发生[13]。研究发现,Robo1 在白血病细胞中普遍表达[14],且Slit2 甲基化可发生在白血病细胞及套细胞淋巴瘤中[15],但在MDS 中关于Robo1 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探讨了Robo1 及Slit2在MDS 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病人相比,Robo1在MDS病人骨髓细胞中高表达量,Slit2在MDS病人骨髓细胞中低表达量。支持了既往文献报道的Robo1在白血病细胞中高表达,Slit2 低表达[14]。为了分析Slit2/Robo1 与MDS 病情进展关系,本研究分析了初诊MDS 不同IPSS-R 分组Slit2/Robo1 表达情况,随着病情进展,Robo1mRNA 的表达量越高(r=0.36),其中IPSS-R>3病人Robo1 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及IPSS-R≤3 组明显升高(P<0.05);而Slit2mRNA 的相对表达量有相反趋势,其中IPSS-R>3 病人Slit2 的表达量低于IPSS-R≤3 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文献报道,IPSS-R 评分标准对MDS 病人进行预后分组,得出各组危险度越高,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越高,生存期越短,向白血病转化的风险越大[16]。本研究中Slit2/Robo1 表达水平与IRSS-R 评分相关,提示,Slit2/Robo1 对MDS 病人预后可能存在一定意义。 进一步分析Slit2/Robo1与疗效关系,结果显示,中高危病人治疗后,有效组Robo1 表达量降低,无效组升高,Slit2 表达量则相反,有效组较治疗前升高,无效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进一步行生存分析,根据对照组Robo1、Slit2 mRNA 的表达水平,将MDS病人的Robo1、Slit2 mRNA 表达情况分别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利用Log-rank 检测,纳入常见预后指标及Robo1、Slit2 mRNA 表达分组。结果显示,Robo1 高表达、Slit2 低表达、IPSS-R 高危、复杂染色体核型与初诊MDS 病人预后不良显著相关。MDS 病人Robo1 高表达、Slit2 低表达是影响病人PFS 和OS的不良预后因素。由此推断,Slit2/Robo1 信号通路可能在MDS病人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中,Robo1 与Slit2 的表达分别与IPSS-R 分组、骨髓原始细胞数、年龄呈正相关及负相关。在其他Slit-Robo 表达与临床分期参数(例如WBC、血红蛋白水平、LDH 活性)之间均未发现相关性。目前,鲜有研究提到何种临床特征与Robo1、Slit2 表达相关,Gołos 等[14]研究结果显示,在>60岁AML病人BMMNC中Robo1的表达更高,而在多数老年病人Slit2 表达较低,本研究与文献报道结果有大致相同趋势,未对年龄做进一步分组。因此,Slit2/Robo1 与临床特征相关性意义仍需大样本数据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Slit2/Robo1 信号通路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先前研究表明,Slit2/Robo1 信号传导可以使实体癌中的AKT/ GSK3/β-catenin 途径失活[17]。据报道,AKT/ GSK3 在MDS 特别是高级别MDS 中过度激活,并与细胞增殖和抗凋亡相关。Robo 突变导致Slit2/Robo1 信号通路失活,减轻了AKT/GSK3/β-catenin 通路的抑制作用,从而导致MDS 细胞增殖不受控制,进而导致疾病进展[18]。随着对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DNA 过度甲基化与MDS 和AML 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提示抑制DNA 甲基化可成为治疗的一个新靶点[16]。临床上常使用DMNT 抑制剂,如地西他滨、阿扎胞苷,可以有效延长MDS 病人的生存期[19]。关于Slit2/Robo1信号通路的研究为治疗MDS提供了一个潜在靶点,其信号通路激活剂有可能成为治疗MDS 的新型靶向药物。本研究畅想Slit2/Robo1通路激活剂联合DMNT 抑制剂或普通化疗或许可以克服改善疗效、降低AML转化率,此方向仍需我们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中位骨髓引物
高中生物学PCR技术中“引物”相关问题归类分析
甜菜全基因组SSR引物的筛选与评价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花菜类杂交种纯度鉴定SSR 核心引物筛选
科学思维视角下PCR 的深度学习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跟踪导练(4)
赞美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