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鳞癌组织中泛素偶联酶E2、食管癌相关基因4表达情况与预后的关系

2022-04-29 08:00饶云霞陈新生
安徽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鳞癌上皮生存率

饶云霞,陈新生

宫颈鳞癌约占所有宫颈癌70%以上,其在50~55 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有年轻化趋势[1]。由于临床筛查和治疗水平提高,近年来宫颈鳞癌早期病人预后有明显改善,但中晚期病人治疗效果不明显,5年生存率仍较低[1]。因此探究宫颈鳞癌相关因子有助于病人病情、临床疗效评估和病人预后改善。Qin 等[2]研究表明,泛素偶联酶E2(ubiquitin conjugating enzyme E2,UBE2C)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与癌细胞对阿霉素敏感性降低和病人不良预后发生有关。有研究证实,子宫内膜癌组织中UBE2C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预示病人晚期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复发和较短生存期。UBE2C 敲低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3]。有研究报道,与正常食管组织比较,食管癌组织中食管癌相关基因4(esophageal cancerrelated gene 4,ECRG4)水平显著下降,与癌细胞凋亡、周期、转移调控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有关[4]。Tang 等[5]研究发现,乳腺癌组织中ECRG4 表达水平降低,过表达ECRG4 可导致G0/G1 期细胞周期停滞,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本研究通过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UBE2C、ECRG4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二者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作用及与预后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鳞癌病人73例,选取时间为2010年6月至2014年6 月,病人年龄(51.26±16.83)岁,范围为37~71岁;其中有吸烟史19 例,孕次(2.35±0.71)次,产次(1.76±0.58)次。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宫颈鳞癌[6];②入组前未进行任何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病人;②合并患有其他妇科恶性肿瘤;③严重心、肾、肝脏功能不足病人。入组宫颈鳞癌病人根据FIGO 分期标准[6],可分为:Ⅰ期10 例,Ⅱ期18 例,Ⅲ期45 例。其中Ⅰ~Ⅱ期病人行子宫广泛性切除+盆腔淋巴切除术,术后行辅助放疗5例:盆腔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照射(每次2 Gy,共40 Gy),阴道残端腔内照射(每次10 Gy,2~4 次);术后行辅助化疗12 例:紫杉醇(75 mg/m2)+铂类(顺铂80 mg/m2)药物进行全身化疗,3 周1 疗程;术后行放化疗结合治疗11例:采用体外+腔内放疗方案,辅以紫杉醇(75 mg/m2)+铂类(顺铂80 mg/m2)药物治疗。Ⅲ期病人行均行放化疗结合治疗:盆腔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照射(每次2 Gy,共80 Gy),阴道残端腔内照射(每次10 Gy,5~7 次);辅以紫杉醇(135 mg/m2)+铂类(顺铂80 mg/m2)药物治疗,3 周1 疗程,治疗2个疗程以上。

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宫颈上皮瘤变病人62例为宫颈上皮瘤变组,病人年龄(50.52±15.89)岁,范围为35~70 岁;其中有吸烟史13 例,孕次(2.16±0.64)次,产次(1.51±0.52)次。纳入标准:①经阴道镜、宫颈液基细胞学、病理学诊断,确诊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7];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有宫颈手术、盆腔放疗史;②有肿瘤药物治疗史;③妊娠期病人。入组上皮瘤变病人根据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分为CIN Ⅱ级36例,CIN Ⅲ级26例。

选取同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54 例子宫肌瘤病人为对照组,收集正常的宫颈组织(均经过病理检查),年龄(51.83±17.34)岁,范围为36~73岁;病人中有吸烟史9例,孕次(2.12±0.65)次,产次(1.37±0.43)次。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诊断和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8];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近期无药物治疗史;②妊娠期、哺乳期病人;③未合并其他疾病。三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20100427)。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仪(型号7500,美国ABI 公司)、RNA 提取试剂盒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试剂盒(货号665077、1171939,德国Roche公司)、反转录试剂盒和qRT-PCR 试剂盒(货号RR047A、RR820A,日本Takara 公司)、兔抗人ECRG4 多克隆抗体(货号ABP56758,美国Abbkine 公司)、兔抗人UBE2C 多克隆抗体(货号PAB6221,台湾Abnova 公司)、羊抗兔IgG二抗(货号211-035-109,美国Abcam公司)。

1.3 方法

1.3.1 样本采集术中分别收集Ⅰ~Ⅱ期宫颈鳞癌病人宫颈鳞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人瘤变组织和子宫肌瘤病人正常宫颈组织,Ⅲ期宫颈鳞癌病人病理组织于病理检查时留存。将所得组织分为两份,一份保存于-80 ℃,用于检测UBE2C、ECRG4 mRNA 表达水平;另一份制成4 µm 厚石蜡切片,用于检测UBE2C、ECRG4蛋白表达。

1.3.2 UBE2C、ECRG4 mRNA 表达水平检测采用qRT-PCR 检测UBE2C、ECRG4 mRNA 表达水平,首先取收集组织在液氮中研磨,按照Trizol 法提取总RNA,然后反转录获得cDNA。反应体系(20µL)如下:cDNA 2 µL,ROX 0.4 µL,Mix 10 µL,上、下游引物各0.8 µL,dH2O 6.0 µL。反应步骤:95 ℃、30 s,1循环;95 ℃、5 s;65 ℃、15 s,40 循环;72 ℃、30 s。用2-ΔΔCt法计算UBE2C、ECRG4 mRNA 相对表达量。引物如表1所示。

1.3.3 UBE2C、ECRG4 蛋白表达水平检测UBE2C、ECRG4 蛋白表达水平按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检测。随机选取6 个视野(×400)观察,UBE2C、ECRG4 蛋白阳性细胞主要表达于细胞质,染色为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染色强度:无、淡黄色、棕黄色、棕褐色分别为0、1、2、3 分;阳性细胞百分比:<5%、5%~25%、26%~50%、51%~75%、>75%分别为0、1、2、3、4分。根据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比评分乘积,将UBE2C、ECRG4 蛋白分为高表达(>4分)和低表达(≤4分)[9]。

1.4 随访病人出院后,对73 例病人随访5 年,随访方式为打电话或复查,随访间隔为3 个月1 次,结束时间为2019 年6 月。随访结束后进行统计,并分析不同UBE2C、ECRG4 蛋白表达水平病人生存情况。无失访病例。

1.5 统计学方法用SPSS 23.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 法分析宫颈鳞癌组织中UBE2C、ECRG4 mRNA 表达水平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不同UBE2C、ECRG4 蛋白表达水平病人5 年总生存率,行log-rank 检验;采用Cox 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UBE2C、ECRG4 mRNA 表达水平比较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UBE2C mRNA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CRG4 mRNA 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相比,宫颈鳞癌组织中UBE2C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CRG4 mRNA 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表2 各组泛素偶联酶E2(UBE2C)、食管癌相关基因4(ECRG4)mRNA表达水平比较/±s

表2 各组泛素偶联酶E2(UBE2C)、食管癌相关基因4(ECRG4)mRNA表达水平比较/±s

注:①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P<0.05。②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比较,P<0.05。

组别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宫颈鳞癌组织F值P值例数54 62 73 UBE2C mRNA 1.01±0.29 1.97±0.63①3.64±1.21①②157.71 0.000 ECRG4 mRNA 1.02±0.31 0.75±0.26①0.51±0.19①②63.72 0.000

2.2 各组UBE2C、ECRG4 蛋白表达水平比较UBE2C、ECRG4 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见图1。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宫颈鳞癌组织中UBE2C、ECRG4 蛋白高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组泛素偶联酶E2(UBE2C)、食管癌相关基因4(ECRG4)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例(%)

2.3 宫颈鳞癌组织中UBE2C、ECRG4 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不同分化程度病人癌组织中UBE2C 蛋白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病人癌组织中ECRG4 蛋白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GO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病人UBE2C 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FIGO 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病人(P<0.05),ECRG4 蛋白高表达率明显低于FIGO 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病人(P<0.05)。不同年龄、肿瘤直径宫颈鳞癌病人癌组织中UBE2C、ECRG4蛋白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泛素偶联酶E2(UBE2C)、食管癌相关基因4(ECRG4)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例(%)

2.4 宫颈鳞癌组织中UBE2C、ECRG4 mRNA表达水平相关性宫颈鳞癌组织中UBE2C mRNA 与ECRG4 mRNA 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2,P=0.000)。见图2。

图2 宫颈鳞癌组织中UBE2C、ECRG4 mRNA表达水平相关性

2.5 UBE2C、ECRG4 蛋白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病人预后关系 UBE2C 高表达组生存17 例,死亡33例,5 年总生存率为34.00%;UBE2C 低表达组生存15 例,死亡8 例,5 年总生存率为65.22%,UBE2C 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5 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RG4高表达组生存14例,死亡5 例,5 年总生存率为73.68%;ECRG4 低表达组生存18例,死亡36例,5年总生存率为33.33%,ECRG4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5 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 宫颈鳞癌病人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FIGO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UBE2C高表达、ECRG4低表达是影响宫颈鳞癌病人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5。

表5 Cox回归模型宫颈鳞癌病人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UBE2C 又称泛素结合酶(UBH10),属于泛素偶联酶E2 家族,位于人类染色体20q13.12 区,有6 种同源异构体,在泛素蛋白酶体有丝分裂调控系统中发挥重要生物学作用[10]。有研究报道,直肠癌组织中UBE2C 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体外干扰其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10]。本研究得出,UBE2C mRNA 和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与宫颈癌发生有关。Hu 等[11]研究证实,下调UBE2C 表达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提高前列腺癌小鼠存活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分化程度病人癌组织中UBE2C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FIGO 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病人UBE2C 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FIGO 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病人,提示UBE2C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宫颈鳞癌进展有关。Jin等[12]研究发现,UBE2C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可通过靶向结合上皮细胞标记蛋白E-cadherin 抑制因子ZEB1/2 转录本的5'-UTR 来促进肺癌细胞间充质转化,影响癌细胞周期和抑制凋亡来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和转移。上述研究提示UBE2C 可能通过上调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促进宫颈鳞癌发生发展。

ECRG4 位于人类染色体2q14.1-14.3 上,是一种由14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跨膜蛋白。肺癌细胞中ECRG4 表达下调,体外过表达ECRG4 可降低肺癌细胞增殖能力[13]。本研究通过检测ECRG4 mRNA和蛋白表达,发现ECRG4表达下调可能预示宫颈鳞癌发生。有研究表明,胃癌组织中ECRG4 表达下调,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作为胃癌治疗靶点[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分化程度病人癌组织中ECRG4蛋白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GO 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病人ECRG4 蛋白高表达率明显低于FIGO 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病人,提示ECRG4 可能参与宫颈鳞癌进展,癌组织中ECRG4 蛋白高表达率升高与可能与肿瘤分化程度降低、FIGO 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发生有关。Ge等[15]研究证实,ECRG4表达下调可影响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标志物水平,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提示ECRG4 可能影响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参与宫颈鳞癌进展。

Li 等[16]研究表明,ECRG4 在食管癌中表达下调,ECRG4 过表达可通过下调UBE2C,影响癌细胞NF-κB 核易位,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细胞增殖。本研究利用Peason 法对宫颈鳞癌组织中UBE2C、ECRG4 mRNA 表达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负相关,提示宫颈鳞癌组织中ECRG4也可能通过靶向调节UBE2C表达,影响宫颈鳞癌发生发展。

Zhang 等[17]研究报道,胃癌组织中UBE2C 过表达与病人预后不良有关,UBE2C 表达、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是病人预后独立影响因素。Chen 等[18]研究发现,鼻咽癌组织中ECRG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是病人生存期较低的独立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UBE2C蛋白高表达组和ECRG4蛋白低表达组病人5 年总生存率较低,提示UBE2C 高表达、ECRG4低表达可能导致宫颈鳞癌病人术后5 年低生存率。本研究还发现,UBE2C 高表达、ECRG4 低表达、FIGO 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病人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提示UBE2C 高表达、ECRG4低表达与宫颈鳞癌不良预后发生有关。

综上所述,宫颈鳞癌组织中UBE2C mRNA 表达水平及蛋白高表达率明显升高,ECRG4 mRNA 表达水平及蛋白高表达率降低,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5 年总生存率低有关,可能作为评估病人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但由于本研究方法较为简单,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究。

(本文图1见插图5-1)

图1 UBE2C、ECRG4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染色×400):A为UBE2C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低表达;B为UBE2C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高表达;C为ECRG4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低表达;D为ECRG4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高表达

猜你喜欢
鳞癌上皮生存率
宫颈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与高危型HPV 清除率的相关性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