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美育协同教学 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2022-05-01 17:06李霞
云南教育·视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美育美术学科

李霞

综合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颖实用的教学手段,但都局限于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而忽视了学科间的交叉运用。在中学实施美育协同教学,能使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美育学科的理解、感受和体验,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

一、理念重组,促进美育课程协同教学

1.重组教学理念

音乐、美术教学既有相关相同的属性,也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平时独立承担各自的教学,很少能够与相关联的学科去引申知识点,因而,学生掌握的知识都是单一的。要使知识在脑子里重新组合,这對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教师间也很少去讨论所教之外的学科的教学。其实在实际教学中,音乐老师要排演节目,经常要找美术老师讨教舞美、服装等方面的问题,美术老师在教学中也经常会借助音乐进行美术作品的诠释。重组学科的教学理念,可以带给学生新颖的感受,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探究。学生也会根据老师的指点,创造性地发明一些新的学习方法,以使学科间相互沟通、相互联系,强化记忆,拓展思维。教师间的相互联系和学习,也同样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对教学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都有很大的帮助。音乐、美术的协同教学,就突破了“课堂音乐”与“生活音乐”的界限,使学生在美术课堂和生活中也能进行音乐欣赏的再学习;而音乐走进美术课,不但使学生学会了捕捉美术作品的意境美,而且促进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2.重组教学内容

在音乐、美术的教学中,如何把握重组教材的切入点,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选择,不可以随意组合、设计课程内容和教案,而要与所教学生的生理、心理相符合,避免好高骛远,为组合而组合。在做教学设计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哪些内容是可以由他们自己完成的,哪些内容是必须通过互动才能完成的。如组织学生街舞活动,可在外围设置速写的练习,圈内学生随着音乐不定时地变换舞蹈造型的同时,圈外学生快速地捕捉瞬间而过的美并进行速写。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动作的美感程度、人物精神状态,并画出速写作品,音乐意境美充分展示在学生的画中。

3.重组教学方法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重组学科资源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从多角度剖析本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运用多种形式,把音乐场地、美术器材等因素都考虑进去,创造出新颖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此外,还可以通过软化学科边缘,加强音乐、美术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并在教学方法中重组与实施。例如:同语文学科重组,可以选用适宜的音乐为诗歌、散文配乐,亦可运用诗化的语言和抒情散文式的表达来描述音乐的情境;同历史、地理学科重组,可以学习和了解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音乐,以及相关的风土人情;同体育学科重组,可以运用韵律操配合不同节奏、节拍的音乐;同数理化学科重组,可以联系“黄金分割线”将美学概念与数学概念整合起来,还可以将音乐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声音性质同物理学的频率、振幅等知识联系起来。

二、多渠道挖掘学生潜能,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1.实施校本课程,挖掘艺术潜能

在实施校本课程的时候,要认真按照课程的要求组织教学,着力于课堂,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采用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笔者所在的学校就面向全体学生分年级开设了《合唱》《舞蹈》《器乐》《戏剧表演》《播音与主持》《版画》《书法》《国画》《水粉画》《工艺美术设计》等艺术模块选修课和校本课程,让学生的艺术特长得以充分发展。

2.走出校门,提升艺术素养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校外各项艺术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校外多形式的音乐、绘画作品让学生闻之有声、视之有色、触之有物,从而使学生全方位得到美感教育,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十分重视将艺术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鼓励学校艺术团体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汇演,收获了累累硕果。

3.以赛促学,提高参与能力

我们应该确保每个学生在校都能参加一项艺术技能学习或艺术社团活动,使课外艺术活动成为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手段。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学年都举办全体师生参与的“校园体育艺术文化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0届,同时还举办“经典诗词诵读”“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校园才艺大赛”“戏剧之星、舞之星、器乐之星选拔大赛”“师生书法绘画摄影展”等专题艺术活动,为学生搭建了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了学生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学校先后成立了“器乐社”“舞蹈团”“戏剧社”“朗诵社”“合唱团”“啦啦操队”“吉他社”“摄影协会”“书法绘画社”“版画社团”“动漫社”等十多个艺术兴趣活动社团,引导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以赛事促锻炼,以竞技促质量,实现“一人一技能,月月有比赛”的目标,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艺术技能学习,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竞争合作意识,促进学校美育活动的积极健康开展。

美育学科知识重组教学的开展,超越不同知识体系,发挥了每位教师的优势,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紧密了教师间的协同关系,师生的综合教育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学生加深了对美育学科内容的理解,提升了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美育美术学科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美术篇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美育教师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