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诗歌之美 品味诗意人生

2022-05-01 02:07王俊杰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蜀道屈原古诗词

王俊杰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古往今来,涌现了灿若繁星的众多文人、浩如烟海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的创作流派。诗歌,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和语言表达。对诗意的探寻,是中华民族对美生生不息的追求。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专门设置了“诗意的探寻”内容,所选的诗歌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词等,有爱情婚姻诗、政治抒情诗、送别诗、游览纪行诗等,它们涵盖了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经典作品。透过这些经典的诗歌,我们仿佛看到诗歌从古代款款走来,令不同时期的文坛姹紫嫣红、分外美丽。

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将带领大家通过研习这些作品,一起对诗意进行探寻,品味诗歌之美,感受古人的哀乐悲欢,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涵养自身的灵秀气、书卷气,并从写作的角度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以期能让大家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把对诗意的探寻外化为一种习惯,以美为伴,丰盈灵魂。

01香草美人展美政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诗经·卫风·氓》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赋比兴交替使用,加之以对比、顶真、借代、呼告等表现手法,音调铿锵自然,富有真情实感,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离骚》则通过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展现了作者屈原特立独行的高尚节操、坚持真理的斗争精神,突破了儒家明哲保身的处世原则,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刚烈劲健之气,铸就了文人士大夫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感,让后人对其推崇备至。下面我们就通过屈原的《离骚》一起來体味诗人的情志。

课本点击

离骚(节选)

屈 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作者简介

屈原,芈姓,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文学家。早年,屈原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对内,他主张举贤任能、改革时政,由于楚王昏庸,他的改革政策未被采纳;对外,他主张联齐抗秦,曾谏议楚怀王杀张仪,勿前往武关会盟,也未被采纳。屈原曾两次遭流放,第一次是遭楚怀王疏远之时,主动离京;第二次则是在楚顷襄王即位之后被放逐,历经长江、洞庭湖、沅水、湘水等处。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国都,屈原自投汨罗江,以死明志。

写作背景

《离骚》是带有自传性质的政治抒情诗,全诗近两千五百字。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离骚》写于屈原离开楚国国都前往汉北之时。“离骚”二字的内涵,有两种经典解释。一是以司马迁为代表:“离骚者,犹离忧也。”即遭受忧患的意思。一是以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为代表:“离,别也;骚,愁也。”即离别的忧愁的意思。总之,《离骚》表达了“怀王怒而疏屈平”之后,屈原对楚国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矢志报国而不得的悲痛之情。

全文赏析

《离骚》全文分为三部分:首先屈原自叙身世和遭遇,表达对美政理想的追求;其次通过“上下求索”,叙述志不得伸的苦闷;最后写以身殉国的决心。课文选自第一部分,集中展现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其特点有三:

1.美的自我刻画。屈原既有出身高贵的内美,被家族寄予厚望,又自觉追求道德修养的自我完善。他有着时不我待、敢为天下先的建功立业的理想,又有九死不悔的高尚节操。对圣君贤相和美政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屈原矢志不渝、以身殉国的原因。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赞其“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堪为定评。

2.美的比兴手法。屈原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使“香草美人”有了经典的象征意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不仅是写装饰,更象征着屈原对提升自身修养的自觉追求。“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象征了时不我与的使命感。“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则是以“众女”之态象征了小人善妒的丑恶嘴脸。在屈原的笔下,“香草”象征高尚品行,“美人”则或指君王,或指有德行的君子等人,或自指。汉代王逸《楚辞章句》中言:“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深刻揭示了这种手法的内涵。

3.美的行文结构。开篇自叙其美,这种自矜自重既奠定了屈原追求外在“修能”的基础,又深刻揭示了其高标独立的内在原因。由内外兼美的形象,到不改其志的忠贞,再到九死不悔的坚定,完整地展现了屈原的高贵形象。

学习札记

歌以咏志

——《离骚》中诗人的情与志

自《尚书·虞书》提出“诗言志,歌咏言”以来,“言为心声”便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共同的、自觉的创作追求。《离骚》通过对“香草美人”的大量描写等,展示了屈原高洁的政治志向、高尚的美政理想,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树立起“内外皆美”的人格丰碑。

1.美政思想与爱国情感。屈原有着强烈的用世意识,他自称“帝高阳之苗裔兮”,展现出对华夏文化的高度认同。“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即君王要修明法度、重用人才。这集中体现了屈原的美政理想。这是针对战国时期楚国发展现状提出的颇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政治理念。屈原思想的核心为高昂的爱国主义情感。他对君王忠心耿耿却也不失理性,“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直陈楚王“浩荡”,希望其能够修明政治。“怨”的背后是对楚王正直坚贞的忠,是心系楚王、忧国忧民的民族大爱。“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即使不被理解,屈原依然坚守本心,不改其志。这种高尚的爱国精神、高贵的人格追求,奠定了中华儿女爱国的文化心理基础。

2.批判精神与献身精神。屈原批判楚王昏聩,“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楚王听信谗言、不辨是非,他依然敢于直谏;屈原批判小人奸邪,“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小人猖獗、肆意毁谤,他敢于直斥;屈原批判社会风气,“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世俗取巧,法无定规,他敢于直面世风。面对社会现实,屈原不肯“与世推移”,于是“独穷困乎此时也”,陷入走投无路的绝境。但是他依然保持清醒理性的认识,坚守生命的高洁高贵,“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宁愿以生命维护人格的独立完整,可谓耿介拔俗。

《离骚》作为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抒情诗的典范之作,以华丽的词采风貌、深厚的爱国情感、个性化的人物表现著称于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02奇思异想成美文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和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李白生活在盛唐,他的魅力代表了盛唐诗歌的魅力。那极度狂放的凛然风骨、天生我才的非凡自信,充满了纯真的个性色彩,其诗歌盖世绝伦的艺术感染力,对唐代及后世文学影响颇深。而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其诗歌的主导风格是在安史之亂的前夕开始形成,而滋长于其后数十年天下瓦解、遍地哀号的苦难之中。下面我们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一起来领略唐诗的魅力。

课本点击

蜀道难

李 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世传其为十六国时期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约五岁时,李白随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曾隐居大匡山读书,学纵横之术。后东游洞庭,西游云梦,在湖北安陆与宰相许圉师的孙女成婚,其间积极求仕。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唐玄宗“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天宝三载,以“赐金放还”的名义被迫离开长安。安史之乱后,入永王李璘幕,后以反叛罪蒙冤入狱,长流夜郎。乾元二年遇赦。后病逝于当涂,终年62岁。

写作背景

《蜀道难》作于天宝元年,是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蜀道难》为乐府古题,本有功业难成之意,这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业未竟时的悲愤。《蜀道难》突破了一般送别诗的藩篱,既写送别,又借送别抒发自身感慨,呈现出李白乐府歌行强烈的抒写自我的特点。

全文赏析

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价《蜀道难》:“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蜀道难》之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环境描写之奇。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蜀道难》开端用蜀地方言感叹词“噫吁嚱”直言蜀道之难。“危乎高哉”,“危,高险也”,总写蜀道之高大险峻。“西当太白有鸟道”,“鸟道”意为人兽皆不能至的险峻狭窄山路,这山路横越峨眉,言其高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用善飞的黄鹤飞而不过、善攀的猿猴攀而不得写蜀道之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营造了悲凉愁苦、阴森恐怖的气氛。“连峰去天不盈尺”,峰峦直入云霄,与天相接,用夸张的笔法极言蜀道之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正面直言蜀道之险。“畏途巉岩不可攀”,以行人的感受入手,从侧面烘托蜀道之险。就社会环境而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道因其险峻、易守难攻,故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李白用极为夸张的想象,从社会人事层面揭示了蜀道之险。自然环境之奇和社会环境之险,共同构成了蜀道“奇之又奇”的画面。

2.夸张想象之奇。李白想落天外、上天入地的创作笔法,形成了李白式的夸张想象。他写蜀道的历史远及“蚕丛”“鱼凫”,以五丁开山的神话描绘蜀道的开辟。远古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为蜀道蒙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李白不仅从正面直写蜀道之险,还通过人们的攀登感受从侧面烘托蜀道之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唱三叹串联全文,从“以手抚膺坐长叹”到“使人听此凋朱颜”再到“侧身西望长咨嗟”,攀登之叹逐步递增。

学习札记

诗歌中的虚实相生法

虚实相生是古典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它起源于绘画技艺,指在诗歌鉴赏过程中,眼前所见之景、所为之事为实,回望过去之景、想象未来之景、梦境幻境等为虚。

从严格意义上说,《蜀道难》全诗均为虚写。首先,《蜀道难》为乐府古题,本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李白依古题而作,对其内涵进行了新的开拓;其次,《蜀道难》为天宝元年,李白在长安送别友人而作,对蜀道之景的描写为想象而成,故为虚写;最后,《蜀道难》的抒情较为隐晦,结尾处“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直接表达了奉劝友人不要入蜀之情,而抒情本身即为虚写的一部分。

从广义上看,“实”即诗歌中的实象、实事、实境。《蜀道难》述蜀道历史悠久“尔来四万八千岁”,言蜀道地势险要“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状山水之险“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诸如此类描写从广义的角度看也可认为是蜀道实景。

化虚为实,景依情设。李白有强烈的用世思想,天宝元年,他奉诏入京,自以为可以实现“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目标,结果却被当作御用文人。天宝元年,当李白在长安送别友人时,对自己的前途已经有了深沉的隐忧,只不过这种隐忧在李白的笔下却显现出狂放之气,写神话则幽远离奇,写风景则雄奇险怪,写感情则奔放倾泻。可以说,《蜀道难》突破了送别诗或留别或壮别的范畴,展现出李白对雄伟蜀道的想象和歌颂,以及对人生、对社会的某些隐忧。

化实为虚,情因景生。乐府旧题《蜀道难》和蜀道之景象引发了李白的感慨,所以发而为诗,可谓实中生虚。据宋庠《宋景文公笔记》记载:“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虽然此两种文献均在《蜀道难》之后问世,但由于语言和地理风貌发展较为缓慢,当时民间应该已有类似说法,李白以蜀地口语入诗直陈感慨,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摹青泥岭之况,可谓化实为虚了。

把握虚实相生这种古典诗词基本的表现手法,对理解古典诗歌,尤其是“景”“境”“情”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03盛衰沉浮摹美城

宇宙无情,人生长恨。自然以其亘古不变之态见证了历史的沉浮、时代的兴衰,诗人将心灵之叹投射于客观物象,在自然中寻求生生不息的诗意。“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杭州和扬州是中国人心中人杰地灵的代名词,那充满诗意的世界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面对盛衰沉浮,不同的诗人有着不同的喟叹。下面我们以柳永的《望海潮》为例,一起来看看宋代词人笔下的市井生活。

课本点击

望海潮

柳 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作者简介

柳永,初名三變,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大中祥符二年,柳永踌躇满志初试科考,因“属辞浮靡”落第写下《鹤冲天·黄金榜上》一词,世传宋真宗批曰“且去浅斟低吟,何要浮名”,因而他三试不第,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由于仕途失意,柳永长期混迹歌楼妓馆,大力创作慢词,写了大量迎合市民大众审美需求的词,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称。景祐元年,宋仁宗亲政,特开恩科,柳永暮年及第,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写作背景

咸平五年,十六七岁的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部考试,途径杭州时,被杭州吸引而滞留。第二年,孙何“徙两浙转运使,加起居舍人”。据《宋史·孙何传》记载其“乐名教,勤接士类,……然性褊急,不能容物”。又据杨湜《古今词话》载:“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之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词。”这首投赠之作,虽然没有让柳永走上仕途之路,却留下了北宋年间杭州的美丽富庶之景,可谓将北宋“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全文赏析

《望海潮》这首词从自然形胜和经济繁荣两个角度真实地再现了杭州的美景和民众的生活,绘成一幅生动的都市风情画,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点染手法。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言:“词有点有染……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点即总写,抽象的评点;染即分述,具体的描述。二者结合,表达完整的意境。《望海潮》即为点染的典范之作。词的开端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为点,总叙杭州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长期繁荣。后则为染,从“形胜”和“繁华”两个方面铺叙,逐层展开对杭州的描述。“烟柳画桥”言自然“形胜”,“风帘翠幕”言居住“形胜”,“参差十万人家”言人口“形胜”。“云树绕堤沙……天堑无涯”铺叙钱塘风光,展现杭州自然秀丽之景;“市列珠玑……竞豪奢”描述百姓富庶之况,染“繁华”之意。

词的下阕则转入西湖,以“清嘉”二字总领西湖盛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选取杭州最富代表性的两种花卉,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展现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继而由自然转入人文,“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以互文见义的笔法,写百姓生活安宁、童叟妇孺各得其乐。最后转入对地方长官的描写,“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杭州百姓的富庶幸福生活,正是缘于地方官治理有方,他们纵享宴酣之乐和山水之乐,在与民同乐中呈现出和谐的官场生态。

词的结尾卒章显志,“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写出对孙何的美好祝福,既直陈作者之意又显得格调高华,不落俗套。

学习札记

诗歌中的意象选取与意境营造

意象,即作者所选取的、可以感知的、具体的、富有象征意义的物象;意境,即抒情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美想象空间。单个或多个意象构成整体的、统一的意境,意象是实际的客观的材料,意境是虚化了的艺术氛围。

意象的选取要典型,要富有象征性。诗歌作为暗示性、抒情性极强的文体,在意象的选取上,要注意意象的普遍性、象征性和暗示性。柳永的《望海潮》写太平盛世之城,选取了“桂子”“荷花”这两个极富地域象征性的意象。相传杭州灵隐寺多桂,且为月中所种,农历十五日夜,桂子坠落人间——“桂子”这一意象富有神话色彩,为杭州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而荷花亦为杭州名花。这两种花分别于秋天、夏天盛开,作者冠以“三秋”“十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完整展现了杭州的四时美景。而姜夔的《扬州慢》一词则写乱世之城,就花草的意象而言,选取“荠麦青青”“废池乔木”,展现战乱之后扬州的破败荒芜,巧妙的意象安排,为全词的描写和抒情奠定了基础。

意境的营造要自然,要统一和谐。意境是由单个意象或意象群组成的,诗歌中的抒情多通过意境传达,这就要求意境的营造要做到不露痕迹地展现作者的感情。《望海潮》选取“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怒涛”等写实意象组成动静结合的意境,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全方位地再現了钱塘美景;选取“珠玑”“罗绮”等常见的富有生活色彩的意象组成生活化意境,再现百姓生活的富庶;选取“羌管”“菱歌”“钓叟莲娃”“箫鼓”等意象,组成了官民同乐、国泰民安的生活图景。《扬州慢》则选取“名都”“佳处”“春风十里”这些既富有典故色彩,又富有暗示性的意象,构成了扬州往昔繁华的场景,又选取“荠麦”“废池乔木”“清角”“波心”“冷月”“红药”这些富有冷色调的意象,构成破败萧条的战后空城图景。在这两种意境的鲜明对比中,表现作者深沉的黍离之悲、抚今怀古之慨。

古典诗歌因其有暗示性和跳跃性,所以意象群的组合必须要能和谐统一地表现意境,进而展现作者或强烈或含蓄的感情。

04延伸技法

学写鉴赏文章——以诗歌鉴赏为例

鉴赏,即鉴定和欣赏。鉴赏文章,即对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从感情到主旨等方面进行品评、欣赏的文章。下面,笔者就以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为例,简要地谈一谈写作鉴赏文章要注意哪些方面。

1.读懂诗歌的内容

鉴赏的前提是读懂内容。大家可以通过读题目、抓诗眼、看注释、析背景、品意象等方法,全面理解诗歌的内容。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籍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很容易被误读为爱情婚姻诗。不过仔细分析题目,就会发现这是一首作者为推销自己而作的干谒诗。再如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如果只抓意象“春雨”“杏花”“矮纸”“草(书)”“细乳”“茶”,就很容易把“闲”当作诗眼,从而误读了诗意。若能知人论世,关注相关写作背景,再联系首联“世味薄”“谁令”和尾联“素衣”之典,便能读懂这种“闲”背后的百无聊赖和惆怅徘徊。即使“诗无达诂”,每首诗的内涵也应有边界,不能流于散漫。读懂诗歌的内容,是写鉴赏诗歌文章的前提。

2.确定鉴赏的角度

写诗歌鉴赏的文章,可以从诗歌的多义性、手法的多样性、情感的丰富性、主旨的深刻性、结构的缜密性等方面入手,有的放矢地谈出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因其意象的跳跃性、用典的朦胧性、主旨的多义性等,向来便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对其进行鉴赏时,可赏析其内容的多义、意象的朦胧、用典的幽微等,在鉴赏过程中获得独特的审美阅读经验。

当然,鉴赏的内容应具有确定性,不能在一篇文章中刻意追求面面俱到,从而陷入泛泛而谈的尴尬境地。这就要求作者有鉴别的眼光,能够发现诗歌的典型价值。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对这首词进行鉴赏时,如果忽略了辛弃疾用典的巧妙,只从借景抒情、知人论世的角度进行赏析,便有失偏颇。

在鉴赏过程中,应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炼字炼句、表达方式等语文知识有明晰的概念。一般而言,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借代、指代、用典等;表现手法包括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以乐景写哀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就炼字炼句而言,一般应关注副词(如“忽见陌头杨柳色”之“忽”)、叠词(如“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深深”)、颜色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动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名词连用(如“枯藤老树昏鸦”之“藤”“树”“鸦”)、虚词(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之“自”“空”)等的妙用;从表达方式来看,抒情方式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等,描写景物的方式包括直接描写、白描、工笔细描、衬托、情景交融等,描写人物的方式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等。

3.把握内容的整体性

对诗歌进行鉴赏,切勿从某一个字出发望文生义,或从某一个横截面出发断章取义地进行鉴赏。如对以下三首经典咏蝉诗进行鉴赏: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唐·李商隐《蝉》)

鉴赏时,应着眼这三首咏蝉诗的象征性,从借物喻人的角度出发,深刻挖掘三首诗“或清贵人语”“或患难人语”“或牢骚人语”的特点。对虞世南的《蝉》,若只着眼于“居高声自远”,分析诗人高标之意,便失之偏颇,而要从整体出发理解诗歌的意旨——对人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对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一诗,若只着眼“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一句,分析诗人年华虚掷之慨,便失之偏颇,而要着眼全篇,理解诗人借蝉的高洁品行来抒发自己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对李商隐的《蝉》,若只着眼于名句“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一联,分析诗人自怜之意,便失之偏颇,而要联系前后文,理解诗人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的操守。

4.注意普遍性与特殊性

对诗歌进行鉴赏,应做到知人论世,对经典文人的人生经历转折的把握,有助于深刻理解他们的整体创作风貌。如对杜甫,应把握其遭遇“野无遗贤”的闹剧、献“三大礼赋”的风采、安史之乱后“麻鞋见天子”的赤诚、营救房琯触怒肃宗的正直,这有助于理解杜甫诗歌中的悲慨之气;如对白居易,应把握其因“越职言事”被贬江州的经历,这有助于深刻理解白居易诗作由“讽喻诗”转向“闲适诗”背后的思想发展历程,从而深刻理解其诗歌风貌的阶段性变化;如对苏轼,则应把握其“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的经历,从而理解苏轼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这有助于对其诗词文进行生命哲学意义上的鉴赏探讨。

不过,知人论世只能作为理解部分诗歌的辅助,伟大的诗作往往超越了当时的意义,升华出普遍的生活意趣或人生哲理。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诗已经超越了创作之初所展现的不畏奸邪的胆识,呈现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积极向上、明朗刚健的生活哲学。

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后人经常会对诗人的创作风貌进行风格的区分,如李白俊逸豪放、杜甫沉郁顿挫、苏轼乐观旷达、李清照缠绵婉约,但這只是他们作品呈现出的整体风貌,并不能代表他们所有作品的具体风格。豪放如苏轼,也有《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婉约缠绵之作,辛弃疾也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清新之作、《青玉案·元夕》等含蓄委婉之作。而婉约如李清照,也有《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等豪迈磅礴之作。诗词风貌之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在诗歌鉴赏中不容忽视。

学写鉴赏文章,是提升赏析能力、深化思维品质的绝好途径。在鉴赏过程中,把生动真实的阅读体验提炼为感情充沛又不失逻辑的理性化表达,从而获得阅读的诗意和写作的诗意,实为阅读之乐事。

05写作示范

课本原题一

诵读和欣赏本单元所选的诗词名作,结合已经学过的古诗词,联系当代文化生活中有关古诗词诵读的现象,想一想: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古诗词究竟是必需品还是调味品?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你能看到哪些古诗词的“渗透”?你感觉古诗词的学习到底对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有哪些帮助?……围绕这些问题,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为主题,举办一次班级研讨会。结合学习古诗词的心得,提炼观点,推选代表在会上发言。

思路点拨

本题既是具体情境驱动的写作,又属于实用类文体中的发言稿写作。就审题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是主题,而非具体的题目,故应在此范畴内自拟题目。作为发言稿,题目可以富有鼓动性,也可使用主副标题表明立场,美化语言。其次,写作的核心任务是探讨读古诗词的时代意义,这就需要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学生的阅读现状、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等当下因素,挖掘古诗词的当下意义,即文章要体现出时代性。第三,观点要明确,应切实结合自身阅读经验旗帜鲜明地回答古诗词是必需品还是调味品的问题,不能含糊其词,这也是发言稿富有说服力的内在要求。最后,作为发言稿,其实用性要求在行文过程中语言要简洁明了且有号召力和鼓动性,逻辑要环环相扣,感情要充沛有气势。同时,还应关注发言稿的格式要求。

佳作示例

审美人生,诗意栖息

——古诗词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

文/刘一帆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踏着《诗经》的节拍,诗词从远古而来。“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是一个关系生命哲学的大问题。在我看来,在现代社会中,古诗词是必需品,而非调味品。

何谓必需品?必需品即维持生命正常运转的物品。何谓调味品?调味品即丰富生活意趣的物品。难道没有古诗词,人便不能生存吗?君应见,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已成必然。

诗词的产生缘于生活的需要。《诗经》兴观群怨,《离骚》政治抒情,民歌唱出生民的喜怒哀乐,唐诗、宋词展现士人的悲欢离合……古诗词表情达意的实用功能,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翻开一本书,扉页书写着“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警示我们把握青春年华,不至于因岁月虚掷而空恨,仰天长啸徒呼奈何;日常写作,古诗词总能以片言展深意,传达我们内心丰富的难以言说的感情;国际会议、外交场合中,古诗词的政治交往功能依然鲜活,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多次引用古诗词,既鲜明地表达了政治立场,又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的诗词之美。诗意栖息,不仅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命哲学。

就中学生而言,古诗词可以促使我们深度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可以诗化我们的日常表达,可以提升我们参与当代文化的能力,从而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启示我们,要在学习之后善于实践,勤于实践,乐于实践;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我们反躬自省:自己可曾有这般炽热的家国情怀?

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他们在只言片语之中写尽宇宙永恒、自然万象,写尽人世沧桑、历史兴衰,写尽人生乐趣、生活理趣。在平平仄仄的吟咏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语音之美、诗词之美。在空灵澄澈的意境中涵养精神、提升品位,在诗人的诗心中荡涤精神、净化灵魂,这就是古诗词的不可替代性。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人们本应看向星辰大海的眼睛已经习惯了电子屏幕,人们本应奔向草原大漠的双脚穿梭于钢筋水泥之中,我们有多久不曾见过漫天繁星?有多久不曾感受春去秋来?心灵的钝化导致了感情的钝化和表达的钝化,诗意的缺失导致了精神的迷失和意志的丧失。所以,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重视古诗词。让古诗词擦亮我们的眼睛,带领我们去发现日复一日看似枯燥的生活中那些生动的诗意,如此,则灵魂永远年轻,精神永远丰盈。

所以,古诗词是生活的必需品。让我们与古诗词为伴,诗意地栖居在这片朴实又美丽的大地上。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本文观点明确,作者善于对概念的外延进行界定,体现了缜密的逻辑思维;内容上言之有物,对古诗词的时代意义分析透彻,既贴合生活实际,又拓展了时代内涵,深化了思维品质;行文语气贴切、句式多变、气势充沛,符合发言稿的写作要求;逻辑清晰,环环相扣,可谓演讲稿写作的典范之作。

课本原题二

选择本单元所学的一首诗歌,或拓展阅读下面所列古代诗词,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鉴赏文章。可从语言、构思、意象、情感等方面选择一两个角度,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分析自己阅读欣赏获得的审美体验。

①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②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③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④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⑤王实甫《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思路点拨

题目提供了题材丰富、风格多种、体裁多样、时间跨度长的可供选择欣赏的诗词曲,为学生打开思维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应从本单元所学或上述指定的篇目中选择具体的某一篇进行鉴赏,这就要求鉴赏内容是具体的,而非泛泛而谈的。其次,限定从“一两个角度”进行鉴赏,这就进一步对鉴赏的角度做出了规范。可从语言风格、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布局谋篇、意象选取、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等方面入手,结合作品进行细致分析;也可进行比较阅读,在对同作者的其他作品或同风格的其他作者的作品进行比较的过程中,鉴赏所选作品的精妙之处。在具体行文过程中,切莫流于空洞化、概念化、程式化。最后,应有鉴赏者独特的审美体验,鉴赏文章切忌人云亦云,囿于已有的经典的研读成果而故步自封,应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从自我真实的阅读活动中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佳作示例

灯火阑珊,别有怀抱

——我读《青玉案·元夕》

文/张 彤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他文能挥墨书山河,武能执剑抗金兵,但时运不济,他没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却“笔作剑锋长”,在诗词领域开疆拓土。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和苏轼并称“苏辛”,王国维曾言:“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然而,其《青玉案·元夕》一词却呈现出委婉含蓄的特点。

《青玉案·元夕》创作于淳熙元年,其时南宋内外交困、国势日衰,而统治者却耽于享乐、不思进取。辛弃疾欲为国出力,却无路请缨;欲改变颓势,却求索不得。在失望难解中,他写下《青玉案·元夕》。这首词展现了高超的写作艺术,主要体现在:

意境营造精。这首词由典型的、富有特色的意象,组成明丽的、富有深意的意境。就上阕而言,首句“东风夜放花千树”富有想象力。“东风”即春风,时至元宵,虽然百花尚未绽放,但是元宵之夜的烟火“更吹落、星如雨”,纷纷而下。开篇便营造出热闹的氛围,渲染元宵盛况。“宝马雕车香满路”言人物之盛,“凤箫声动”写音乐,“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意为手舞着像鱼和龙的灯笼,状游乐之盛。目之所见、耳之所听,一片流光溢彩、处处异彩纷呈,倘若没有关注到下阕意境的转变,可能会认为作者是在歌颂太平盛世。上阕喧嚣、热闹的意境,既蕴无尽的对社会的隐忧于其中,又为下阕人物的出场做足了铺垫。

手法运用巧。这首词综合运用多种手法,读来韵味无穷。“东风夜放花千树”用典,化用岑参“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句,含蓄蕴藉;“星如雨”则用比喻和夸张,极言烟火之盛;“鱼龙舞”则用借代,“鱼”“龙”既是灯的实际造型,又是富有文化意味的象征,配以修饰语“一夜”,可见灯火节目之盛。下阕则巧用对比,在灯火阑珊处的女子和盛装打扮、笑语盈盈闹元宵的丽人们形成对比,寄托了作者微妙而丰富的感情。

感情表达妙。词的上阕写景写事,下阕写人,并无直抒胸臆的句子,但是透过意象的营造和虚词的贯注,我们又能感受到其中含蓄的感情。下阕“灯火阑珊处”的女子便是作者心灵所投射的抒情对象。“灯火阑珊”,即“灯火将尽的地方”。在元宵佳节,这一女子却和人们的喧囂热闹相悖,这就有了俯瞰众人的意味;和众佳丽欢声笑语相比,她显现出一种清冷气、落寞气、孤高气。结合辛弃疾曾生擒叛贼的经历和“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他应是感慨自身不被人知的寂寞、对民族危机洞若观火又报国无门的悲伤、高洁的不同于凡俗的志向。梁启超评价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可为定评。

点评:文章紧紧围绕词作《青玉案·元夕》中的意象、意境等展开,内容言之有物;从意境、手法、感情三个常见维度进行鉴赏,且能联系时代背景和词人经历,知人论世地进行鉴赏,可谓阅读得法、分析得当,体现出较强的诗歌阅读能力、丰厚的知识储备和规范的鉴赏文章写作意识。同时,文章语言明净,逻辑清晰,可谓表达得体。

猜你喜欢
蜀道屈原古诗词
蜀道行
踏青古诗词
蜀道向天开
端午思屈原
我和古诗词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趣读古诗词
蜀道雄魂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