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2022-05-05 07:08宋慧翔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趣味游戏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其教学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学生想要学好数学,教师授课质量是一方面,学生自身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则是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天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有趣的教学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此,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引入趣味游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教学事半功倍。文章就趣味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并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趣味游戏提出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關键词】趣味游戏;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2)12-0249-03

小学数学知识虽然较为简单,但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因此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导致他们对很多知识的认知较为模糊,缺乏将其与现实直接联系的能力,因此很难实现高效学习。为此,教师要加强对趣味游戏的运用,为小学生营造全新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打造多样化趣味课堂。

1   趣味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研究证明,当勤奋感高于自卑感时,学生就会获得能力,反之则会陷入被动学习的状况。同时,小学是教育的起步阶段,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如果数学教师在这一阶段中能够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展开有效引导,那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升,学习效率也会显著提高。教师基于此展开后续引导,学生的能力也会得到更好的培养与发展[1]。游戏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人类娱乐活动,借助游戏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传授相关经验和技巧,能够真正地落实“寓教于乐”的教学要求。

2   趣味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提高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较为枯燥,加上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又很短,教学效果也就很不理想。而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在游戏中融入数学符号和公式,可以为数学教学增加趣味性,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更好地被趣味游戏所吸引。相对于机械记忆和传统教学法来说,应用趣味游戏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2]。

如在学习“表内乘法(一)”一课时,为了加强学生对表内乘法的理解,提高对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趣味游戏。首先,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写有0~9不同数字的面具,并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内的学生来分别扮演数字0~9,由教师说出乘法算式,并让对应数字的两个学生组合在一起,说出乘法口诀和结果。

如教师说出6×8,戴着数字6和数字8面具的学生就要凑在一起,并大声说出:“6乘8等于48”。学生说对了,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说错了则要接受一定的惩罚。学生在参与这类游戏的过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有效调动,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次,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加强对知识的巩固,教师应站在指导者的角度围绕乘法口诀设计小组竞赛,让学生展开组间竞争。学生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也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口诀的记忆中来。由此,学生可以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教师也能达到教学目的。

2.2  增强课堂互动性,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素质教育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以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展开互动,启发其思维,使其主动学习。引入趣味游戏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愉悦且互动性强的教学氛围,为师生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思维也更容易被激活,从而实现个性化发展[3]。

如在学习“长度单位”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了解换算规律,教师在课堂中要设计趣味游戏,并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更多的机会。首先,在讲解完米、厘米的概念后,教师以多媒体辅助开展动态教学,设计“你能在括号里填入适合的长度吗”这一游戏。期间,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马拉松比赛图片,并提出问题:“马拉松比赛全长42.195( ),括号里应该填什么长度单位呢?”“应该是千米,马拉松比赛非常考验人的耐力。”“应该是米,米比厘米和毫米要长。”通过以上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意识到,学生对于米、厘米等常用的长度单位概念掌握较好,但对千米等不常用的长度单位存在认知模糊的问题。为此,教师则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重点,继续追问:“校园中五星红旗的旗杆高12.5( ),括号里应该填什么长度单位?”学生经讨论后一致认为括号中应添入“米”,通过对比和分析,学生认识到马拉松比赛应该用千米来衡量,从而对千米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其次,教师在游戏结束后,应引导学生利用直尺测量实物:“同学们能不能用直尺测量一下数学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呢?”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测量后回答:“书的封面长20多厘米,不到21厘米;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而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再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精确地表示数学书的长和宽呢?”接着用电子课件引入毫米这一长度单位,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和进行实物对比,教师使学生认识到毫米的含义。最后,教师继续提问:“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通过观察直尺后发现1 cm=10 mm,由此加强对毫米的认识,并了解到厘米与毫米的换算关系。

2.3  提升教学情感性,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4]。在教学中投入情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设计并运用趣味游戏,能够建立更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认识时间”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在课堂中合理设计游戏。首先,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来创设生活化情境:明明说:“我做完作业后才去踢球。”晓丽说:“明明,10:30我们还要一起去看木偶剧。”最后明明9点完成了作业(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表示7:45,9:15,10:50三个时间的钟表)。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明明最可能在哪个时间去踢球?”进而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分析:“明明9点做完作业,10:30要去看木偶剧,那么他踢球的时间一定不是7:45和10:50。”“用排除法来判断,9:15去踢球的可能性最大。”“明明应该是9点做完作业,9:15踢球,10:30去看木偶剧。”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进行指导,针对正确的分析要给予鼓励和肯定,针对错误的分析则要及时纠正和指导。这样学生才能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进而主动参与后续教学活动。基于此,教师还应设计每日作息时间表,鼓励学生将每天起床、上学、吃午饭、放学、回家、看电视、吃晚饭、睡觉的时间都填入到表格中,与同桌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并解答,加强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这能够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探究提供机会,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知识互动、情感沟通的有效方式,让学生学有所得,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4  提高导入有效性,吸引学生专注力

在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有效完成新课导入呢?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在课堂初始阶段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游戏,激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后续学习活动中[5]。值得注意的是,课堂导入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

如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为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字,教师首先要在课堂导入环节中让学生列举出自己喜欢的水果或是颜色,列举的事物要以个位数来限定修饰,如3个香蕉、5个苹果、9个猕猴桃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颜色或数量的增减,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字有更直观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展示特定的图画,如10只羊、50只兔子、30只梅花鹿等,并设计小组竞赛游戏,鼓励学生描述出图片中的内容,并突出其中的数字,以便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一来,学生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100以内的数字,提高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度。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掌握加减法运算规律,教师可以先列举相应的图片。如讲解50-30这一减法算式时,教师可以先展示50个苹果的图片,鼓励学生数一数、查一查,再拿走30个苹果,让学生查一查还剩下多少个苹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将个位加减与十位加减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观察5-3与50-30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对比和知识迁移实现自主思考。总之,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重点来设计相应主题的趣味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5  强化趣味练习,巩固学生基础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以设计习题、课堂提问等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数学水平,这种模式虽然可以督促学生主动在课下开展数学练习,但却无法让其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本质和内涵[6]。换句话说,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未被有效调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创新教学形式,利用游戏来强化练习的趣味性,达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目的。

如在学习“时、分、秒”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熟悉“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游戏来强化练习。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游戏情境:“小明从家走到丽丽家要用多长时间?”教师要先用电子课件展示两个钟表,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加强对“时、分、秒”的理解,并引导学生讨论。然后假设小明从家出发时时针指向7,分针指向6,到丽丽家后时针指向7、8之间,分针指向9。学生在假设的基础上展开积极讨论:“小明7:30从家出发,7:45到达丽丽家,分针一共走过三个大格,每个大格可以分为5个小份,一共用时15分钟。”“仔细观察,发现钟面都是7时多,可以直接通过45-30得出小明用了15分钟。”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加强对钟表的认识,懂得认读时间,对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有更深入的理解。之后,为了让学生对时间长短有进一步的认知,教师可以再设计“估时30秒”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中一人计时,其他学生闭上眼睛,坐在座位上,认为过了30秒就可以将手举起。计时的人需要核对时间,记录每人估计的30秒实际上是多长时间。小组之间比一比,看谁估得最准,并请估得最准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估计的。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分享与交流中对时间产生更深刻的认知。在趣味游戏的驱使下,学生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他们的专注力也会大大增强,对知识的感悟也会有所增加,这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趣味游戏,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趣味游戏,能够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关键作用。在设计趣味游戏时,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综合考虑,并在游戏中引导和启发学生,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邹军文.以趣导教,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天津教育,2020(36).

[2]徐永发.农村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策略分析[J].数学教学研究,2020(6).

[3]史海亮.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激活数学发展课堂[J].新课程,2020(47).

[4]胡娟娟.小学数学趣味游戏教学的有效做法[J].家长,2020(31).

[5]赵文兵.趣味教学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增添魅力[J].读写算,2020(30).

[6]闫晓芳.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游戏教学的有效做法[J].学周刊,2020(31).

【作者简介】

宋慧翔(1985~),男,汉族,浙江杭州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趣味游戏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利用游戏,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小学低年级游戏教学方法之研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应用趣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