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

2022-05-05 06:52徐晗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志气骨气底气

徐晗

押题理由

人不能没有理想,理想是责任、能力、形象的源泉,没有坚定的理想,责任、能力、形象就无从谈起。伟大的理想必然产生伟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毅力。个人的理想要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须有目标、有方向、有追求,而这目标、方向、追求必须与国家的目标、方向、追求相一致。

历年高考作文题对于“个人与国家”这一主题的考查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全国卷、新课标卷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考生要有所侧重地积累相关素材。

命题趋势

1.思想的力量: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2.情怀的寄托:为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而骄傲。

3.理想的感召: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

押题方向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李大钊

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

——《礼记·冠义》

学校即将举行“十八岁成人仪式”,如果你受邀作為学生代表发言,你将说些什么呢?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感想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作文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从不同层面提出背景:十八岁的学生长大成人,风华正茂,走上理想丰满、前途灿烂的道路;青年人对国家社会充满期待,国家社会和家人也对青年们有新的要求。这就需要考生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理想,勇于实践,不断奋斗,从平常小事做起,积平凡为非凡。第二部分中,“成人”构成命题思考的核心,考生既要结合自身实际去思考,更要结合国家发展大局去思考。文题要求中的“十八岁成人仪式”,是情景任务;“你受邀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是身份要求;“写一篇演讲稿”,是文体要求。

参考立意:树立理想,与国家同行;要做新时代拼搏奋进的有志青年;个人的理想应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中国梦”也是青年梦;青年是国家的希望,要修身养气,时刻保持清醒,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例文赏读

宜将剑戟多砥砺,不教神州起烽烟

姜汶洁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宜将剑戟多砥砺,不教神州起烽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梁任公如是说。展望如今大好河山,中国综合国力强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不禁深思,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强盛与尊严,恰逢太平盛世的我们又怎能胸无大志、不思进取?

那么,在这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应如何在时代浪潮之中不迷失自我,肩负起振兴国家的重任呢?

立鸿鹄志,承担使命,需要有一双关注国家的眼。

成功之道,石以砥焉,化钝为利。若要承担起时代的使命,便不能成为北大钱理群教授口中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要让这双眼望向国家,  望向天下苍生。张载曾将眼望向那里,吟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西南联大的师生们曾将眼望向那里,唱响“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我们也要有一双以天下为己任的眼睛,就算流泪,也应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立鸿鹄志,承担使命,需要有一双踏实前行的脚。

欲成事者,须带三分“傻气”。若要承担起时代的使命,我们便要向“中国功率器件领路人”陈星弼院士学习,以“一辈子做傻瓜,不投机取巧”作为人生理念,一丝不苟。明代张溥少时读书,每文必抄录七遍方止,持之以恒,他的“七录斋”也成为士林美谈。不把基础打牢、打扎实,怎能采撷到成功的果实?敢于自我施压、脚踏实地、善始善终,是走向胜利的不二法门。

立鸿鹄志,承担使命,需要有一颗百折不挠的心。

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若要承担起时代的使命,我们便要像史铁生一样坚信“命运从来可以摧残一切光鲜皮囊,却杀不死坚强的灵魂”。又如西晋左思,不顾父亲“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的鄙视,穷十年之功,终成《三都赋》。愿未来的你也能历经兼程风雨,却依然百折不挠,踏平坎坷。

虽生逢盛世,但我们也应心存忧患,居安思危。我们当以梦为马,胸怀星辰,在属于自己的韶华时代用眼仰望星空,用脚踏实前行,雄心百折不挠,不负时代使命,助我中华巨龙在九万里长空纵横飞腾、吟啸寰宇。

【河南永城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5)班】

◆评析

这篇佳作主旨昂扬,脉络清晰,情感真挚,语言富有感染力。考生深入思考个人与社会、世界的关系,以开阔的视野、充实的论据以及不凡的文采彰显了青年的鸿鹄之志与使命担当,也凸显了时代发展的脉搏。作文娴熟地运用了引证法、例证法与对比论证,说服力强。

延伸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一切行动的前提。志气主要体现在个人所追求的信仰上,心有所信,方能致远。“人无刚骨,安身不牢。”骨气,是刚强不屈的人格操守,是做人的根本和力量源泉,是负重奋进的脊梁。底气源于实力,实力显于本领,本领强,底气才能足。

志气、骨气、底气,是有价值的人生不可或缺的。作为一名高三学子,你即将在全校师生晨会上做“使命在肩,强国有我”的主题演讲,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作文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材料,介绍了志气、骨气、底气的含意与作用,第二部分明确写作任务:结合“志气、骨气、底气”的材料,写一篇演讲稿,演讲的主题是“使命在肩,强国有我”。考生写作时要有角色意识——写作者应是有“使命在肩”意识的高三学生,对象是全校师生,主要内容是对同学的告诫与勉励。作文可以讨论“志气”“骨气”“底气”三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如:志气是青年之“根”,骨气是青年之“魂”,底气是青年之“源”;志气源于信仰,骨气是力量源泉,底气来自能力。可以讨论如何培育青年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如:以史为鉴,记住先辈的志气、骨气、底气,面向未来;以远大理想确立青春航向,用奉献担当书写青春华章,把青春奋斗融入伟大事业……5A4DE0FE-4BD9-4E1A-BB3F-C0EB0726B689

猜你喜欢
志气骨气底气
企稳的底气
巴西侨商叶兴平:宽厚养大气,淡泊养志气
人小志气大
盖叫天的骨气和风格
朽木颂
为政底气
拓展延伸
惟有骨气映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