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血红素加氧酶1、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2022-05-05 11:34岳慧娟
哈尔滨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卡维地洛氧化应激冠心病

岳慧娟

(郑州市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当脂肪物质在冠状动脉内逐渐积聚,导致冠状动脉变窄,进而减少心脏的血液供应时,就会发生冠心病[1]。许多因素会诱导冠心病发生,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衰老和糖尿病[2]。冠心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导致心血管系统损伤的主要反应包括炎症、氧化应激和血管免疫功能障碍。采用药物治疗是减少冠心病不良事件发生的必要手段。尼可地尔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类心绞痛治疗。卡维地洛具有抗氧化,抑制肾素分泌,从而保护心血管。本研究将卡维地洛与尼可地尔联合使用治疗冠心病,探讨其治疗效果及对血浆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冠心病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男女比例13∶11;年龄52~71岁,平均(62.91±7.48)岁;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1.18±1.87)kg/m2;病程2~11年,平均(5.37±1.12)年;合并糖尿病10例、高血压12例、高脂血症1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9∶7;年龄51~70岁,平均(62.43±7.82)岁;BMI为(20.89±2.01)kg/m2;病程2~10年,平均(5.10±0.98)年;并发糖尿病12例、高血压14例、高脂血症12例。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根据《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3]确诊为冠心病;②经心电图、冠脉造影验证为冠心病;③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患者年龄50~75岁;⑤心功能分级(NYHA)Ⅰ-Ⅲ级。排除标准:①肿瘤患者;②既往史肝肾功能不全;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④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⑤先天性心脏病患者;⑥近期内接受过冠心病治疗。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饮食控制、基础锻炼等。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5mg/次,3次/d。试验组在该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10mg/次,1次/d。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分别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mL,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3000r/min离心10min后,分别收集血浆与血清。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使用试剂盒检测血浆HO-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水平;②炎症相关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③免疫相关指标:流式细胞仪测定全血淋巴细胞指标(CD4+、CD8+、CD4+/CD8+)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利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量血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IgG、IgM水平;④氧化应激相关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使用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⑤心功能指标: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

1.5 疗效评价:依据相关标准[5]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临床症状消失,心绞痛发生频率减少≥80%,心电图基本正常认为显效;临床症状改善,80%>心绞痛发生频率减少≥50%,心电图ST段回升>0.05mV认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心绞痛发生频率减少<50%认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定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9.17%(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LVEF、LVESV、LVEDV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与治疗前相比上升,LVESV、LVEDV与治疗前相比降低,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LVEF(%) LVESD(mm) LVEDD(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对照组组别 n 48 48 tP 38.54±7.45 49.24±6.48*# 45.27±5.78 35.27±2.89*#39.12±7.61 45.12±7.14* 45.78±5.92 40.14±3.26*0.337 2.960 0.427 7.745 0.707 0.004 0.670 0.000 64.29±9.48 63.71±9.27 0.303 0.763 51.13±7.48*#54.48±7.93*2.129 0.036

2.3 两组血浆HO-1、MMP-9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浆HO-1、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O-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上升,MMP-9水平与治疗前相比降低,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血浆HO-1、MMP-9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血浆HO-1、MMP-9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HO-1 MMP-9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48 48.46±7.49 79.18±9.76*# 45.88±6.81 31.75±4.18*#对照组48 49.13±7.82 72.42±8.78* 45.47±7.12 35.87±4.73*t 0.429 3.568 0.288 4.522 P 0.669 0.001 0.774 0.000

2.4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且试验组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CRP(mg/L) IL-6(ng/L) TNF-α(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对照组组别 n 48 48 tP 9.37±1.69 3.82±0.91*# 112.49±16.21 71.46±10.85*#9.26±1.72 5.14±1.18* 118.13±17.30 87.01±11.24*0.316 6.137 1.648 6.896 0.753 0.004 0.103 0.000 44.75±7.42 45.11±7.63 0.234 0.815 29.38±4.79*#33.46±5.37*3.928 0.000

2.5 两组细胞免疫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上升,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降低,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细胞免疫相关指标比较(±s)

表5 两组细胞免疫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CD4+(%) CD8+(%) CD4+/CD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对照组组别 n 48 48 tP 36.19±5.48 44.85±6.73*# 29.16±5.28 23.46±5.01*#37.08±5.59 41.71±7.12* 29.45±5.71 25.87±4.93*0.788 2.220 0.258 2.375 0.433 0.029 0.797 0.020 1.41±0.26 1.43±0.30 0.349 0.728 1.91±0.46*#1.61±0.38*3.484 0.001

2.6 两组体液免疫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且试验组IgA、IgG、Ig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6。

表6 两组体液免疫相关指标比较(±s)

表6 两组体液免疫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IgA IgG Ig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对照组组别 n 48 48 tP 3.42±0.67 2.05±0.36*# 14.29±1.73 8.93±1.87*#3.29±0.59 2.58±0.42* 14.51±1.64 11.82±2.04*1.009 6.638 0.639 7.235 0.316 0.000 0.524 0.000 2.88±0.73 2.83±0.69 0.345 0.731 2.06±0.38*#2.47±0.44*4.886 0.001

2.7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SOD、MDA、GSH-P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D、GSH-Px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MD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降低,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7。

表7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表7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SOD(U/mL) MDA(nmol/mL) GSH-Px(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对照组组别 n 48 48 tP 58.76±7.83 87.23±10.29*# 6.78±2.13 2.91±0.86*#56.93±7.68 76.86±9.93* 6.80±2.06 4.18±1.23*1.156 5.024 0.468 5.555 0.251 0.000 0.963 0.000 149.27±45.41 151.43±46.71 0.230 0.819 215.38±67.29*#189.27±59.43*2.015 0.047

3 讨论

临床上已有多种药物用于冠心病治疗,但疗效不一,部分患者病情仍未得到很好的控制,探寻新的药物治疗手段非常必要。尼可地尔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心脏负荷的功能。卡维地洛能抑制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延长舒张期从而减少心绞痛发作。在本研究中两者联合使用治疗冠心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符红军报道卡维地洛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5]。孙桂强等报道卡维地洛能有效减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6]。吴威等研究表明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好,能显著改善心室功能、心率、血压[7],本研究结果与其相似。

HO-1在心血管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抗氧化剂保护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维持组织稳态以及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减轻损伤后的血管床重建,并直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8]。作为内源性一氧化碳(CO)的限速酶,HO-1可将血红素降解为一氧化碳、胆红素和铁,这些产物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胆红素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可抗缺血/再灌注损伤;CO在其生理浓度范围内是有效的血管扩张剂[9]。研究表明HO-1的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10]。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炎症在冠心病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触发急性心肌梗塞的关键因素。MMP-9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解的重要决定因素,具有高炎症活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MMP-9的浓度和活性增加[11]。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能显著增加血浆HO-1水平,减少MMP-9水平,这可能说明联合治疗能有效减轻心血管损伤,减少冠心病不良事件。杨艳等研究表明使用药物治疗后冠心病患者HO-1和MMP-9水平显著改变,并降低不良事件频率,提高治疗效果[12]。

炎症在冠心病中起着关键作用。上游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在冠心病病变进展阶段被分泌,并诱导“信使”传导细胞因子IL-6分泌。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循环水平可独立地预测冠心病发生和风险程度。IL-6可从炎症的局部部位传播到肝脏,刺激CRP合成,其是炎症的下游标志物,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3]。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试验组炎症因子水平下降程度多于对照组,说明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地抑制炎症因子生成,减轻炎症反应。CD4+、CD8+、CD4+/CD8+水平用于评估细胞免疫,IgA、IgG、IgM水平用于评估体液免疫,两列指标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免疫紊乱能诱导炎症因子分泌,促进心血管损伤,导致冠心病发展。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试验组各项免疫指标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表明联合治疗能有效恢复冠心病患者免疫功能,可能有利于预后。

氧化应激起因于氧化剂的产生与抗氧化剂防御机制之间的不平衡。活性氧是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高度不稳定,会与某些细胞成分(如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反应。身体具有抗氧化防御机制,该机制由抗氧化剂分子(如谷胱甘肽)和酶组成,以应对氧化应激。在生物分子中,脂质最容易受到氧化应激,膜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脂质是主要目标,脂质过氧化形成脂质氢过氧化物,其通过反应链分解为醛。冠心病患者中,由于心脏供氧不足,引起强烈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加剧病情。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试验组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联合治疗能更好地发挥抗氧化作用,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改善疾病状况。

综上所述,卡维地洛与尼可地尔结合使用治疗冠心病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加血浆HO-1水平,调节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因子,缓解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状况,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卡维地洛氧化应激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应用缬沙坦、卡维地洛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的效果观察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36例慢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