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结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肌电值、组织状态及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2-05-05 11:35徐运茹
哈尔滨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产后

徐运茹

(安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大部分产妇妊娠及分娩后会由于盆底肌受压或受损,出现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性障碍,进而诱发子宫脱垂、尿失禁、排便困难等并发症,同时也会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使其出现情绪低落、食欲下降等,因此产后盆底肌康复显得极其重要[1]。据相关研究指出将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用于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电值,还能降低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基于此,本研究将我院125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一步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的临床优势,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措施提供有效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就诊的125例产后患者,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7例,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21~35岁,平均孕周37~42周;观察组平均年龄22~36岁,平均孕周37~42周。两组年龄、孕周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相关诊断标准[3],且临床资料完整详实;②耐受性良好;③无精神、认知等障碍;④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阴道炎症;②伴有传染病;③既往有盆腔手术史;④恶性肿瘤。

1.3 方法:两组均接受常规健康宣教,以帮助患者了解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知识,根据个人盆底肌情况给予针对性锻炼,取平卧位,使其双腿保持屈曲且向外张的状态,进行规律性深呼吸训练及肛门收缩运动,每次15~30min,每天2~3次。观察组在以上基础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首先患者排空大小便完成常规消毒后取平躺位,将电极片置于阴道,由最小参数0mA开始对盆底进行刺激,根据患者反馈信息酌情增加电流强度至患者可耐受的大小,每次20min,每次治疗间隔48h。

1.4 观察指标:①通过肌电图测定[5]两组盆底肌电值,包括盆底肌最大电压值及平均电压值;②采用超声探头经阴道检查两组组织状态,包括两组膀胱颈旋转角(θ)、静息状态下尿道膀胱后角(Ar)及压力状态下尿道膀胱后角(AS);③采用盆底肌肌电评估评分评估两组盆底肌功能,其评分标准包括无收缩,计0分;稍微颤动,计1分;微弱收缩,计2分;完全收缩、无对抗,计3分;正常收缩、轻微对抗,计4分;强收缩、持续对抗,计5分,得分越高,盆底功能恢复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盆底肌电值比较:干预前两组盆底肌最大电压值及平均电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盆底肌电值比较(±s)

表1 两组盆底肌电值比较(±s)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时间 最大电压值 平均电压值观察组 68 干预前 16.56±2.42 14.10±3.11干预后 24.15±3.03#* 17.62±2.58#*对照组 57 干预前 16.63±2.04 14.18±3.23干预后 18.25±2.20# 15.25±2.01#

2.2 两组组织状态比较:干预前两组组织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组织状态比较(±s)

表2 两组组织状态比较(±s)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时间 θ Ar AS观察组 68干预前 27.56±1.42 112.32±5.75 135.08±3.51干预后 21.06±2.15#*103.15±4.33#*118.62±2.28#*对照组 57干预前 26.63±1.04 113.33±4.64 136.07±3.78干预后 23.45±2.28#107.21±5.37#125.7920.31#

3 讨论

本研究提出将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用于产后功能锻炼中,通过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达到改善肌肉紧张的作用,具有高效、无创、操作简便等优点。经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盆底肌电值、组织状态及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结合盆底肌训练用于产后盆底功能性障碍中疗效显著,可能原因是由于生物反馈电刺激主要是通过调节不同强度的电流,达到强化盆底肌肉的作用,进而唤醒肌肉收缩能力,提高阴道肌电压;然后在通过生物反馈使肌肉信息转化为可参考的信号反馈给医护人员及患者,使得临床医师准确掌握患者的肌肉信息,进而进行针对性的功能锻炼,以提高其盆底肌力;除此之外电流刺激尿道外括约肌,还能减轻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风险[4]。

综上所述,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其疗效优于单纯功能训练,对于改善盆底肌电值、组织状态及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盆底产后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医药卫生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
——以生物反馈实验室建设为例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