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系列丛书中“江南名山”出现及形象探察*

2022-05-06 06:38唐晓岚陈亚琳
关键词:名山四库全书江南

唐晓岚,陈亚琳

(1.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2.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

《四库全书》是清高宗乾隆皇帝主持编修的、系统整理从先秦至清中叶上万种书籍而成的大型丛书,参编人数之多、涉及典籍之广、文献价值之高,虽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但仍不失为学界高度关注并重视的古籍文献遗产[1],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自1782年问世以来200年间,学者们对它的研究盛行未衰,涌现了诸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未收录》《四库禁毁书》及《续修四库全书》4种补充整理资料,这5种文献构成四库系列丛书。

中国名山是以具有美感的、典型的山岳自然景观为主体,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环境氛围优良的山地空间综合体。[2]从上古先秦到盛世唐朝,经过宋元明清直到当代,中国的山岳形象由原始崇拜的对象转化为宗教信仰圣地,继而作为政治秩序的象征和山水审美的文化意象,构成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获得了宗教圣地、风景胜地、文学圣地等多重属性,最终形成经久不衰的文化符号——“名山”。不难推断,兼具自然美感与文化象征融合特质的名山,必定在四库系列丛书中占有一席之地,或指山体之名,或是祭祀对象,或为行政划分依据,或是宗教活动场所,或为文人雅士赞美对象。

当前学术界对地域性名山文化、名山风景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但对“江南名山”的研究与江南地区作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及山岳风景资源富集区的地位则判若水火。虽然我国在唐代已提出了“江南名山”,但既未确定其定义,亦未明示其类型。基于四库系列丛书的博大内容,本文以“江南名山”为检索内容,一窥出现并探求其形象,以期弥补这一缺憾。

一、江南名山检索的研究方法

以“江南名山”为关键词对四库系列丛书进行全面检索,共获得56 条检索结果。其中《四库全书》含有20 条(表1),《全四库存目》16条(表2),《四库未收录》1条、《四库禁毁书》1条(表3),《续修四库全书》18条(表4)。

表1 《四库全书》中“江南名山”的出现信息

表2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江南名山”的出现信息表

表3 《四库未收录》与《四库禁毁书》中“江南名山”的出现信息表

表4 《续修四库全书》中“江南名山”的出现信息表

史料是学术研究的基石,《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是典型的官修志,因沿用唐代经、史、子、集的分类范式,故名“四库”。后世分析乾隆皇帝纂辑的动因是稽古右文但又寓禁于征[3],所以《四库全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检索发现,《四库全书》含有20条,剔除重复的,有效条为12条。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成书于1997 年,或含有批评清王朝统治内容者,或异端倾向者,或平庸、无谓和伪托之书以及重复之书均列为存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有16条,剔除重复的,有效条为4条。

《四库未收录》和《四库禁毁书》均成书于1997年,前者主要以四库馆臣未见和清乾隆以降至清末问世的书籍为主,后者主要收录的是《四库全书》编写期间被抽毁和全毁的书籍。《四库未收录》与《四库禁毁书》各有1条,剔除重复的,有效条为1条。

《续修四库全书》成书于2002 年,其补选原则是针对被遗漏、摒弃、禁毁者,或列入“存目”且学术价值高,或有善本足可,或因被四库馆臣鄙视未予收录,或为清代中后期重要著作,或海外新收的古籍,或新整理成编的竹简帛书。《续修四库全书》中有18条,剔除重复的,有效信息有6条。

这4 种补充书籍和《四库全书》一起形成较为完整的“四库系列丛书”,为“江南名山”的形象探察提供了可靠详实的资料。剔除内容重复条目,共获得23条结果(表5)。

表5 四库系列丛书中“江南名山”出现23条信息表

在对基本信息整理的基础上对上述条目出现的年代、体裁和语义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重点对“江南名山”的语义展开分析,考察不同词条涉及的“江南名山”形象特征,并针对不同的名山形象进行分析。

二、关于年代、体裁及语义的初步分析

(一)年代分析

“江南名山”在四库系列丛书中最早出现在五代。南唐刘崇远的《金华子杂编》记载:“连牧江南名山,九江匡庐、缙云烂柯、庐陵麻姑,皆有吟咏。前进士许棠寄诗云:十三年领郡,郡郡管仙山。”[4]825此时谈到的“江南名山”只是指出具体囊括哪些山,并没有相关的名山形象体现。在宋潘自牧的《记纂渊海》有“为江南名山”[5]274,宋叶适《水心集》中也出现了“江南名山水”[6]462,这是源于宋朝士大夫文化空前繁荣,对隐逸文化倾心,且关注山水景观。随后,明、清出现“江南名山”较多,出现频率大体上按照时间顺序逐步增加,表明名山越来越得到关注。

(二)体裁分析

根据四库系列丛书的分类统计,“江南名山”在“史部”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集部”和“子部”,在“经部”中却没有出现。究其原因,应该是经部为儒家经典著作所在,史部、集部与子部则偏重于史书、先秦百家著作及文集的收集,与江南名山作为自然山体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感染力有关。

从文学体裁来看,“江南名山”一词广泛出现在“文”和“诗”中,记录内容有具体的语义区别(将在下文中进行分析)。其中“文”类使用频率最高,主要来自明清时期的史书,如《金陵梵刹志》和《元史类编》记录“江南名山”相关的神话传说与宗教祭祀文化,说明“江南名山”与信仰空间息息相关。在“诗”中也出现了3次,都在清代。《琴隐园诗集》赞叹江南名山的壮丽景色,表明当时“江南名山”的审美价值受到重视,成为较固定的寄情对象,具有独特的艺术形象和美学符号作用。

(三)语义分析

对检索结果进行语义分析,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类:模糊化的江南名山、多元化的江南名山、托物言志的江南名山胜景。

模糊化的江南名山是因为“江南名山”的概念古已有之,但尚无准确的界定,诸多文人对“江南名山”的解释和看法迥异。五代《金华子杂编》中“江南名山”代表的是匡庐山、烂柯山和麻姑山;明《金陵梵刹志》中写道,“江南名山唯衡庐茅蒋”[7]卷3:787,认为江南名山唯有衡山、庐山、茅山、蒋山;元《延祐四明志》称“江南名山,四明其一也”[8]卷1:329;而清《元史类编》中“……遣中使历江南名山”[9],这里的“江南名山”指的是龙虎山、阁皂山及茅山;清《读史方舆纪要》中的“江南名山”指代的则是蒋山[10]第600册卷19:337、采石圻[10]第600册卷19:383、大别山[10]第601册卷21:719和九华山[10]第609册卷27:546等。可见,“江南名山”指称虽差异性较大,但基本是在今安徽、江西、浙江、江苏和湖南等区域内。值得一提的是,明《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中将“江南名山”与“恒山、霍山、嵩山、华山、岱山及太行山”[11]并列,代表古代知识分子已经对江南地区名山的特殊性有了初步认识。由此可见,江南山岳与其他地域山岳的区别已为人感知。

多元化的江南名山表现为神仙文化和宗教祭祀文化的共同作用。如明《黄石斋先生文集》中谈到“麻姑之逸”[12],清《逍遥山万寿宫》载“比隆与岳镇矣然……江南名山仙迹之逸宜祠者”[13],清《炳烛编》记载“……密游外方,或止江南名山”[14]732,显现出江南山居生活的盛行,一些高人雅士进入山林之中避世修行。例如陶渊明、慧远、白居易隐遁庐山,陶弘景、葛洪隐居茅山。从具有普遍原始山岳崇拜的名山,到将宗教文化及祭祀文化与名山结合起来,体现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复合的特点。[15]

江南名山胜景被作为描写对象集中在清朝的诗文中。诗文是古人基于日常所见而畅情抒怀的常用文学体裁,从而进一步印证“江南名山”作为中国传统审美对象在清朝受到重视。如“江南名山千万好,圌山自古游人少。海门日出红半天,山色不定青黄玄。两峰高并似笔格,上有浮屠如笔直……”[16]形容江南名山江苏圌山的壮丽景色。清《深秀亭诗集》载:“上寿涵濡饮菊潭,倦游惟唱望江南。名山大有宗雷住,当宁今无风月谈。……凭闸入画明于水,一目轻鸿过蔚蓝。”[17]清人寄情畅怀,遥望江南名山,忆宗炳、雷次宗,赞名山胜景,触景生情,著之于文字,将名山文化推上了历史高峰。

三、关于江南地区沿革及其名山资源的分析

(一)江南地区发展历程

爬梳历史古籍和前人的成果不难看出,“江南”的范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社会和文明进程发生改变。

“江南”一词开始仅是地理名词,表示特定的地理方位,没有明确的行政区划。“江南”的首要标志在于“江”的概念。《左传》《战国策》《荀子》等先秦文献中所提及的“江南”,或指汉江,或指松江,其大致范围自汉水西岸一直延伸到长江中下游南岸。[18]相对于长江中游的南部地区,长江下游则常被称为“江左”“江东”。到了秦汉时期,“江南”已成为国家大一统政权的一部分,所指范围仍比较广泛,“江”却作为长江的专称固定下来,《史记·货殖列传》中分全国四大经济区为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此处的“江南”便是长江以南、岭南以北地区。[19]西晋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在建康(今南京)建都,实现了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在江南地区的第一次高度重合,此时的“江南”多指与北朝对峙的南方政权,集中于以建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江南”由一个纯粹的自然地理概念被赋予了经济和政治色彩。

据记述春秋战国史事的史学著作《吴越春秋》“周元王使人赐勾践,已受命号去,还江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之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之上,诸侯毕贺,号称霸王”[20],可知史书中出现的“江南”一词,在东周春秋时期,指的是吴国、越国等诸侯国区域。

秦朝时期,《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21]此处的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省和湖北省南部、江西部分地区,黔中郡在今湖南省西部。由此可见当时“江南”的大致范围。

汉朝时,江南已经十分宽广,包括豫章郡、长沙郡、庐陵郡,相当于今江西省和湖南省。当然,在两汉时期,洞庭湖南北、赣江流域地区应是江南的主体,其中的“江南”指的就是这一地区。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湖北宜都地区。南朝宋时的《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22]

“江南”地区真正成为较为明确的行政区域概念应当是初唐时期。此后,人们再称呼“江南”时已不单单是指自然地理上的地区方位,而开始代指某一片行政区划。唐贞观元年,将天下分为十道,其中便设有“江南道”,与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对照,相当于今江苏南部、江西、浙江、湖南及安徽、湖北之长江以南、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北部之地。[23]宋朝改道为路,设成江南东、西二路。明朝又改江南东路为南直隶,清顺治年间则改称为江南省,并最终在清乾隆年间分为安徽、江苏两省治之。[24]此分治将“江南”指称陷入有名无实的尴尬之境,或为地理或为经济或为文化,成为多为泛指、多有争议的区域概念。

(二)江南名山资源

江南地区地处长江下游,地形宛若“盘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多丘陵、多平原、多水。《吴中水利》云:“浙西为区,四高中下,势若盘孟。浙西之田,低于天下;苏松之田,又低于浙西。东、南濒海,北真长江,西界常州,地皆高仰,而列泽中汇,太湖为最。”[25]

江南地区的地形是以太湖为中心,四周略高、中间稍低的浅碟形洼地[26],呈南高北低之势,其北部地势平坦,以平原、丘陵为主,南部则分布有一些山地,区内许多中山和低山均呈东北—西南向排列。区域囊括了著名的三山三江三湖——黄山、钱塘江与太湖,庐山、赣江与鄱阳湖,衡山、湘江与洞庭湖。南朝著名文学家吴均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描写的正是江南名山的秀丽风光。江南地区多山,安徽南部有黄山、九华山,江西有怀玉山、雩山、庐山、井冈山,江西、湖南之间有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武功山、万洋山和诸广山,湖南有武陵山、雪峰山、衡山,浙西有天目山、仙霞岭,福建江西界上有武夷山等等。

名山,古多指五岳。最早可见于《礼记·礼器》:“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飨帝于郊。”郑玄注:“名,犹大也。”[27]而名山形象中的“形象”二字则最早见于《吕氏春秋·顺说》:“善说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因其来而与来,因其往而与往。不设形象,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与盛与衰,以之所归。”[28]随着江南政权的建立,“土地所在”的江南山神日益受到关注,并越来越多地见诸文献记述,《唐六典》认为江南道地区:“其名山有茅山、蒋山、天目、会稽、四明、天台、括苍、缙云、金华、大庾、武夷、庐山,而衡岳在焉。”[29]而僧、道也因“中国名山不可得至”转而进入江南的山岳中修行,士族文人和宗教信仰两股力量共同推动了江南山岳的“名山化”[30]。唐代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中具体说明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名称、次序和位置,其中“洞天福地”体系中有三分之一的名山在江南,足以证明江南道教名山与道教在江南地区的广泛传播和强大影响力有着直接联系,可以说洞天福地即为江南名山在道教宇宙观的投射。[31]可见,江南名山众多,其类型多元化且数量丰富。

四、关于江南名山四大形象的认知

在前文对“江南名山”词条的语义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名山的用途和价值提炼其名山形象,大致可分成祭祀名山、行政名山、宗教名山及名胜名山。

(一)祭祀名山

名山祭祀是国家祭祀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早在先秦时期,王权就把政治秩序加到自然秩序上。山川作为政治秩序标志符号,被王权视为统治权力的象征,并规定“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5]275,并逐步出现了“五岳”“五镇”这样极具政治意义的祭祀名山。江南名山中也有这样的祭祀名山。《史记·封禅书第六》有载:“禹封泰山,禅会稽。”[32]卷28:633《秦始皇本纪第六》中亦云,“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32]卷6:165。同样的祭祀名山形象也出现在《金陵梵刹志》中:“……蒋山固无耸拔万丈之势,其与三山并称者,盖为望秩之所宗也”[7]卷3:787。江南名山中祭祀型名山的出现也是当时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反映,其代表是会稽山、蒋山。会稽山则是禹记功封赏群臣之所和其归葬之处,禹在会稽山完成祭祀封禅大业,此后秦始皇也曾东巡游览,通过“上会稽,祭大禹”的祭祀活动以期秦德传颂、社稷万安。蒋山,即今天南京紫金山,在东晋已成为祭祀名山与东晋成帝时期设立天郊六十二神和地郊四十四神密不可分。

(二)行政名山

有道是“郡县有时而更,山川终古不易,山川之名自禹始定”[33],大禹利用山川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标志划分九州,此时就将山川与国家治理相结合。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以“山川形便,犬牙交错”作为政区划界的基本依据,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赋予“边界”实用政治的空间意义。元《延祐四明志》[8]447载:“东有山曰句余,实维四明,南余姚、北句章二县以为名”,“四明山由越来至于慈溪,东行至于鄞,复折入奉化,脉陇连属,稽诸田野可考也。”清朝文人徐兆昺的《四明谈助》中也提到:“四明旧称周围八百里,统天台而言之也。其山东属鄞,东南属奉化,东北属慈溪,西连绍之余姚、上虞、嵊三县,南接天台,北包翠碣,四面各有七十峰。”[34]可见句余山,即四明山,是天台山脉的支脉,不仅关联了鄞县、奉化、慈溪,而且连接了余姚、上虞、嵊县、天台,实属天然行政分界线。

无独有偶,天目山坐落于今浙皖两省交界处,古于潜县内,也是分界之山,有多重文字记载。南朝作者山谦之的《吴兴记》中记述了天目山为当时两郡之分界:“于潜旧县天目山……宣城、怀安,并分山为界。”[35]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云:“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生天目山者,与舒州同。”[36]卷93:41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道:“天目有两峰……左属临安,右属于潜。今东、西天目,东属临安,西属于潜。”[10]卷89:107又有道士唐子霞道:“天目山……其山连互于杭、宣、湖、徽四周之界。”[10]卷89:109根据记载可知,天目山地跨多个郡县,且时人分界概以天目山作为依据。

(三)宗教名山

名山胜景常被看作是宗教活动的理想场所。“天下名山僧占多”,僧人道士们利用名山进行宗教活动,出现了道教“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和佛教四大名山等系统的宗教名山,他们借助于自然环境,推行宗教。宋《太平寰宇记》中载:“天目山,在县东十五里,又名大溪洞,葛仙宫公修道之山。赤乌七年勅置集灵观,先天二年改名天目观,中和三年改为福唐观。”[36]卷86:698天目山因葛仙宫公修道声名鹊起。《侨吴集》中载:“中山以为坟升元观乃其香火院也,方真人在京师时世皇恩遇殊厚然,每日乞南归江南名山川非不多,而真人独孳孳爱恋乎一计筹,则山之奇秀,概可想见矣。”[37]中山因建观院,又有方真人隐逸,而名声见起,可见当时宗教入山也是名山文化的一大动力。江南宗教名山众多,除中山、天目山外,还有牛首山。《方麓集》和《江南通志》有云:“牛首山……自达摩入华三传,为牛头宗,法融大师,飞锡其地为牛头。”[38]和“牛首山,在府南三十里,旧名牛头山。……梁武帝建寺於石窟下,更名仙窟山。……由山麓石磴数百级,杉桧森夹,而上有弘觉寺,寺有浮图二殿宇”[39]387。牛首山因其为“东夏之达摩”的法融禅师的发源地而自唐代起就被列入江南地区佛教名山。清《炳烛编》也载在江南名山“多识高道僧人”[14]372,既有“金精之隐栖”,又有“麻姑之逸”。僧侣和道士在山岳兴建寺、观,开辟宗教活动基地,一方面固然出于宗教本身的目的和宗教活动的需要[40],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原始的山岳旅游,拉动了江南名山的进一步开发。

(四)名胜名山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山水审美观的确立,士大夫们游览名山大川,寄情山水,清谈玄理,吟诗作画,开创山水文化新纪元,名山开始成为独立审美的对象。《四库全书》中记载的大量“江南名山”都是体现其风景名胜类的名山形象。宋《记纂渊海》中指出“形胜灵谷”[5]274;明《金陵梵刹志》曾赞栖霞山景致曰:“卉木滋荣,四时助其雕绮,烟霞舒卷,五色成其藻绚。”[7]卷4:819乾隆亦赞其“第一金陵明秀山,所欣初遇足空前”。除此以外,清《江南通志》更是载九华山“其岩洞峰壑凡九十有九泉石,诸胜不可缕悉,为江南名山之最”[39]535。然而,也有作者认为江南名山山水资质平平,宋人叶适表示福建武夷山“水绀绿,随山方折流转,大声出雷霆,细声中琴瑟葢,江南名山水不能及”[6]462。明于慎行在《谷城山馆文集四十二卷》中表示山东云翠山“其兑水出坎中,激流石上,悬瀑而下,注乱石中,如遊龙飞虹驾空,击霆与石争鸣”,从而“大顾而叹曰,嘻予游江南名山水众矣奇无逾此者”[41]。清代文人孙宝瑄在《忘山庐日记》中更是将“日本山水”与“我国江南名山”在“景物幽胜”层面进行对比,得出“我国江南名山无有突过之者”[42]的结论。虽然不同的作者对江南名山的山水有不同的认知,但在23条条目中体现江南名山为名胜型名山形象的条目共10条,可见江南名山名胜型名山的形象受到重视,反映了人们的山水审美观念趋于成熟,对于自然美的认识也趋于普遍和深化,自然风景作为游赏的对象也被持续开发出来。

五、余论

基于四库系列丛书的检索,对“江南名山”一词出现的朝代、体裁、语义等进行数据统计,并进一步考察在不同语义环境下“江南名山”所体现的名山形象,初步得到以下结论:

(1)“江南名山”最早出现在五代,使用高峰是在明代和清代。该词的使用与山水审美的发展及游赏活动的盛行基本一致,与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密切相关。

(2)“江南名山”大量出现在“文”中,多指代具体的江南地区名山;清朝时,诗文类体裁中也多出现“江南名山”,这是古代文人寄情畅怀的一种手段,说明在清代,江南名山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山水审美和表达情志的对象。

(3)“江南名山”在词条上下文中的语义可以大致分为模糊化的江南名山、多元化的江南名山、托物言志的江南名山胜景三大类,其中体现江南名山胜景的词条出现的频率最高,反映了“江南名山”作为独立审美对象受到重视。优美的自然风景激发了文人的灵感,于是悟之于胸、发之于笔端,促进了中国山水文化发展。

(4)针对不同词条的词义进一步分析,发现江南名山形成了祭祀名山、行政名山、宗教名山和名胜名山四类名山形象。祭祀名山的发展与政治和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却与山的尺度与体量关系不大。山川与国家行政区划相结合是中国古代的国家管理重要手段。江南名山,优越的自然环境成为宗教活动的摇篮,宗教活动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江南名山的开发与扬名。名胜名山在整个江南名山中所占比例很大,在诗文中不断再现,是古代文人寄情山水思想的集中体现,也体现了“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追求。

致谢:感谢南京图书馆赵彦梅副研究馆员、南京林业大学胡运宏副教授对本文的支持与帮助,感谢茅振宇、宋天锐、李旸、范智翔、高思源等硕士研究生对本文的参与。

猜你喜欢
名山四库全书江南
经史子集——《四库全书》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视野中的名山
趣味谜语·每行打一中医用语
川贵寻茶
邮票上的世界名山
藏书楼
绣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