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版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2022-05-07 23:32侯振华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0期
关键词:读本时代教材

侯振华

摘要:本文根据《学生读本》教学实际探讨了小学读本进行设计的一些基本思路,提出了在教学设计时应该把握好读本定位,明确教学目标;研读好教材文本,清晰思想主线;选择好生活素材,增进情感认同;设计好主题活动,增强实践体验;发挥好交流互动,提升道德共鸣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设计

《学生读本》于2021年9月在小学三、五年级第一学期全面投入使用,这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的重要举措,是通过生动活泼的故事引导学生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的重要载体。但对于一线小学教师来说,这也是一个挑战。首先对于这一思想的理论内涵的理解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其次将其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之中,如何设计其教学环节,才能使之与原来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机融合,都是一线教师所面临的直接问题。而做好读本的教学设计是使用好读本的关键一环,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研究实践,谈一谈《学生读本》在教学设计方面的思路与方法。

一、把握好读本定位,明确教学目标

读本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主线编写的,所以我们在读本教学设计之前,一定要深入学习,明确每一讲所对应的核心内涵是什么。例如低年级第2讲“一心跟着共产党”和高年级第2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都是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相对应的,是逐步递进的增强小学生对党的认识,通过各种各样的故事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懂得党从始至终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只有弄通这一思想主线,我们才能够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准确选择资源,设计活动,引领学生的情感升华,坚定对党的热爱,发自内心坚定一心跟着共产党的情感。

读本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但对小学生来说这个目标应该是螺旋上升的,是应该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提升情感认同的,所以我们的目标定位一定要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将“初步了解”“基本懂得”“能够辨析”“感悟”等作为教学目标的基本行为动词,而不应该过重地强调小学生在“理解”“践行”等高层次的心理和行为上做出那些不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要求。

二、研读好教材文本,清晰思想主线

如果想上好学生读本,那么认真研读教材是很关键的一步。通过研读教材可以清晰地了解教材编写体系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清楚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读本的思想主线。

1.纵向联系,清晰目标层次。教学前我们应该通读小学低年级版和高年级版,对其中内容相似的课目进行目标层次对比。这样通过纵向连接的研读、对比,可以清晰地洞悉教材设计意图,我们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候,该如何把握阶段目标,而这只有精准研读学生读本中的每一讲,把握每个话题的教学方向,准确选择课时教学设计策略。

比如低年级第4讲和高年级第1讲都是讲中国梦,但低年级则侧重初步了解什么是中国梦,进而通过学生自己的梦想及中国人的航天梦感受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而高年级的中国梦则是整册教材的一个引领,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同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能将中国梦与个人梦紧密相连,愿意为梦想而奋斗,进而理解个人梦、中国梦之间的关系,懂得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看这样的目标层次是明显不同的,一个是初步了解,一个是进而理解,他们是有提升的,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活动方式和方法肯定是有差异的。

2.横向定位,厘清逻辑关系。无论是低年级版还是高年级版,各课目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而这条隐含的逻辑关系是我们情感教育的内线,需要教师深刻地把握,才能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有明确的定位。如低年级版的第1讲至第4讲是从爱国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层面进行设计的,是国家层面的认知,而第5讲和第5讲则是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是个人层面的认知。教师清晰这一关系,才能够在目标确立及教学设计中有的放矢,不至于顾此失彼。而高年级版则以第1讲为统领,说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时代之梦,是全国人民共同之梦,而后面的则通过13讲与“十四个坚持”相对应,系统地讲我们如何实现中国梦。也就是说,对于读本每一讲设计意图的理解不能只考虑其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而且更要考虑其在本册中与课目的关系、单元间的横向关系,这样才能明晰编写意图,设计出适合学生、适合目标落地落實的教学设计。

3.内在挖掘,洞悉编写意图。研读读本的文本内容,还需要对每一讲内部的文字及逻辑关系做系统地分析与解读。如低年级第3讲“走进新时代”的第一话题“新时代新生活”与第二话题“新时代新征程”就是在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新时代”与“为什么向往新时代”“新时代我们少年儿童该怎么做”,这是环环相扣的。而什么是新时代则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首先从经济建设的发展,如粮食、肉蛋禽、水果、水产品等农用生活物资帮助学生认识新时代的新特点。接下来就是拓展到交通,从路陆、桥梁、航运、空运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引领三年级的小学生感悟新时代的新生活。随着理解的深入在扩展到科技的发展、环境的建设、国防军队的建设等,逐步深入,扩展认知。再有就是通过习近平的金句,画龙点睛的提示本节的思想内涵。在这一讲中呈现了四句金句,分别从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强军卫国、美好生活向往和对少年的期望来提示教师和学生学习的重点。

所以,解读教材文本需要静下心来,对教材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图片都认真思考,教材安排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内涵,洞悉编写意图,掌握设计方向。

三、选择好生活素材,增进情感认同

教学设计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进行教学素材的选择,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提升学生情感的认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授课的时候,所使用的案例及素材都是学生陌生的,势必无法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甭说认同感了,所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素材,是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举。

我们通读读本的每一讲,可以清晰地看到,基本上都是通过学生熟悉的故事开始的,即使是讲远离学生的历史,也是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入手。

1.选择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素材。越贴近学生生活,就越能够被学生所理解与认同,越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地。比如在低年级第5讲的第一话题“光荣的少先队”中我们就应该呈现出本校学生在加入少先队时的场景,如佩戴红领巾、宣誓以及学校所开展的一些少队活动等,这样学生会更有亲切感。

2.选择本地区典型的生活素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是感性思维及体验占据主导地位的,所以我们在素材选择时一定要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用自己的耳朵听到,这样他们才会真切的体会到、感受到。如高年级第10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就可以从蓟州区的环境变化说起,举例废矿坑的华丽变身这一真实地、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举例为了保护翠屏湖水质而采取的南岸居民整体搬迁的事例,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才能体会到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的责任与义务。

3.选择学生能够调查感悟的历史素材。如在教学“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中国”这一话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调查了解,列举出蓟州作为革命老区的典型历史事例,如盘山革命根据地的抗日故事、马伸桥龙山暴动事迹、爨岭庙烈士陵园事迹等,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提高学生的情感认同。

四、设计好主题活动,增强实践体验

对于读本的教学,我们要依据小学生的特点,在活动中增加学生的认知、体验,避免枯燥的说教和无关痛痒的煽情。活动的设计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

1.在游戏与情境中增强体验。小学生对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对于一些枯燥的内容,或小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内容,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些游戏或创设出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情境体验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感悟的认同性。如高年级第11讲“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中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知是比较抽象的,这是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环节,讲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与总体国家安全观丰富的内涵相对应,提高学生理解的直观性。比如小区内垃圾堆无人清理与生态安全是好朋友;自己的QQ号密码被盗与网络安全是好朋友;这样就形象而直观地提升了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的理解。

2.在亲身参与中提升情感认同。如在高年级第8讲“德不可空谈”这一话题中,设计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的活动——这些我能行,并用记录卡每周记录一件自己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事例,学期末进行全班展示交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认知“道德”需要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的方面是个人的私德,大的方面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德。

3.在调查了解中提升总体认知。为了增加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认同,我们应该多设计一些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高年级第4讲“唯改革才有出路”,就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向身边的人进行调查,改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的活动,这样学生在调查中就会自然而然地进行改革前后的对比,从而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而树立一定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理念。

五、發挥好交流互动,提升道德共鸣

读本教学需要遵循道德认知的一般规律,从他律到自律,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多与同伴交流互动,这样能够走出他们道德认知的狭隘,在交流互动中实现思维的碰撞,提升道德的共鸣。

1.说一说、讲一讲。与同伴共同分享,是交流互动的最常见方式。如低年级第4讲中就有“说一说你有哪些梦想”,高年级第6讲“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也可以设计“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自己的烦心事”的互动活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众人的事情必须由众人商量决定,这是民主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2.议一议、辩一辩。对于一些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及具有不同简介的话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发挥思维自由的翅膀,在课堂上和同学们通过辩论、争议等形式进行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中实现共识与共鸣。如低年级第3讲“新时代新生活”话题,就可以让学生议一议我们每个人对新生活都有哪些心的期待;高年级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就可以设计辩一辩的环节,如何才能分好“蛋糕”?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发展和改善民生,保障全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有更深入的理解。

3.想一想、写一写。有些交流是有声的,有些也可以采用无声有形的方式,比如进行心得展示,手抄报评比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对读本思想的深刻认知。如低年级第6讲让学生写一写好少年在行动的事迹,高年级第13讲“统一是历史大事”也可以让学生写一写给港澳台小朋友的信件,表达自己对祖国统一的认识,然后进行展示交流。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培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编写思路及主要内容[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1,(9):9-13.

[3]吴玉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低年级)编写设计及教学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21,(9):4-8.

[4]贾美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教学建议[J]. 课程·教材·教法,2021,(9):14-20.

[5]郑艳玲.做好三个“结合”  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校生根[J].河北教育,2019,(06):15.

猜你喜欢
读本时代教材
雏燕
教材精读
一套朋友圈生态的诗词趣味读本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Little Bean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