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5-10 12:49蔡志安
智慧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蔡志安

(沭阳铭和医院,江苏 宿迁 223600)

0 引言

心肌梗死是心内科临床高发的常见心脏疾病,由于老年人群年龄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其成为了心肌梗死的主要发病群体[1]。在发病后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口剧烈疼痛、胸闷气紧、头晕等症状,情况严重者会出现短暂性休克或死亡[2]。对于心肌梗死目前临床有多种治疗方案,其中药物治疗是多种治疗方式的基础。阿司匹林作为临床范围极其广泛的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在诸多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确切的作用[3]。但值得注意的是,阿司匹林单独用药疗效并不理想,患者预后较差。既往临床治疗经验表明,心肌梗死的再发率极高,如何降低心肌梗死再发率是心内科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联合用药理念在临床得到了广泛推行。本研究就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研究成果呈于下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8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42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包括男15例,女6例,年龄60~85岁,平均(69.26±5.33)岁。观察组包括男14例,女7例,年龄60~92岁,平均(71.25±6.9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家属均签署同意书;均为心肌梗死患者。

排除标准:对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过敏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消化道活动出血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以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21;生产厂商:德国拜耳公司),首次服用剂量为300mg,次日降低至100mg,后续治疗维持100mg/d。口服替格瑞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77;生产厂商:阿斯利伟康公司,90mg),首次服用剂量180mg,后续降为90mg/次,2次/d。

观察组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阿司匹林剂量同对照组,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71238;生产厂商:赛诺菲公司),首次服用剂量为300mg,次日降低至75mg,后续治疗维持75mg/d。

两组患者均以半年为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

1.3 指标判定

疗效判定标准:心肌梗死胸痛、胸闷症状缓解,心肌梗死无再发为显效;胸痛、胸闷症状减轻为有效;心肌梗死再发或死亡为无效。

出血率: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牙龈出血、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的例数,比较出血率。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恶心、头痛、皮疹的例数,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

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出现再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的例数,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42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2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 42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出血率比较

观察组的出血率明显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42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出血率比较[n(%)]

2.3 42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42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4 42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42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受到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心肌梗死患者的数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增长[4]。该疾病是心内科常见的高发突发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的特点。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从而引发的急性心肌缺血坏死,是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易损斑块破裂,导致血管内皮受损,从而使血小板需要通过糖蛋白受体与血管内皮下或胶原蛋白进行结合[6]。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在于血小板黏附到血管壁并释放大量凝血酶、血栓素A2及ADP等活性因子,造成血小板聚集,从而形成血栓。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及时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预后,避免复发和病情加重[7]。

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治疗心肌梗死的水杨酸类药物,其属于血小板抑制剂[8]。阿司匹林口服进入人体后作用于血小板,可减少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中前列腺素环氧酶的活跃程度,对血栓素A2的合成起到抑制的作用,阻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9]。阿司匹林可显著减少血小板中TXA2含量,在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心肌梗死、脑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梗死疾病中可发挥出色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阿司匹林的酸性会对胃黏膜造成影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10]。氯吡格雷属于噻吩吡啶类化合物,具有不可逆的血小板抑制作用,能够选择性地抑制ADP受体,具有良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1]。其药物作用于人体的速度极快,3h内便能迅速到达全身,全面抑制血小板聚集[11]。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用可以使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血管性死亡的相对危险度降低,对于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均较高,但其出血率更低(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更低。通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用药的安全性高。该结果表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心肌梗死效果确切,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能降低心肌梗死再发率。虽有出血风险,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出血风险较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的出血风险更低。同时,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联用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表明了该用药方案的安全性高。近年来,随着临床各界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越发关注,如何有效降低心肌梗死再发率成为了心血管疾病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诸多学者针对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对老年心肌梗死的效果提出了相关见解。赵新军[12]对4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报告中提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阴影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可以有效缓解心梗的临床症状,患者在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治疗后出现再发心梗事件的概率较低,可以有效改善预后,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而言意义重大。王晓芳[13]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报告中提到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在治疗中可以有效降低心肌梗死的再发率,两种药物均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在用药后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概率较低,用药安全性较高。杨珊珊[14]曾将6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了常规治疗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提示,在用药后患者的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小,再发心肌梗死的概率较低,但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有一定的出血风险。以上结论和本研究类似。

综上所述,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虽有一定出血风险,但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复发的概率,可降低心血管死亡率,且不良反应小,用药的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于临床。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吃氯吡格雷最好测下基因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氯吡格雷和奥美拉唑药有冲突
每日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