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制计量OIML证书企业质量信用现状研究

2022-05-10 06:29朱李红李向华彭筱筱
中国测试 2022年4期
关键词:证书管理体系计量

朱李红, 周 莉, 李向华, 彭筱筱

(1.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 2.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 100191; 3.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8)

0 引 言

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质量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动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国的基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提出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健全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实施质量信用分类监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质量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提出创新事前环节信用监管、加强事中环节信用监管和完善事后环节信用监管的重要举措。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推行信用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改革,“信用监管”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迈入新阶段。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证书制度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建立的法制计量管理的计量器具国际互认制度。获得OIML证书,说明某种计量器具型式通过试验和评价,证明该计量器具型式符合相关OIML国际建议的要求[1]。OIML证书作为促进国际计量合作和经贸往来的“世界语言”和“技术语言”,已经成为国际通行的贸易便利化工具。OIML证书企业的质量信用不仅关乎用户和企业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贸易、安全、健康与环境等领域的公共利益。但目前现有的质量信用管理体系中OIML证书企业信息极为有限,尚没有一套面向OIML证书获证企业的质量信用评价技术体系。因此,为推动OIML证书企业质量信用水平提升,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有必要对OIML证书企业的质量信用状况开展调查和研究。

1 研究方法

为深入了解我国OIML证书企业质量信用现状,通过开展覆盖国内获证企业及拟申请证书企业的质量信用调查,获取OIML证书企业质量信用信息,为建立面向OIML获证企业的质量信用评价体系、梳理OIML获证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构建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方法提供重要的实践依据。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履约能力和企业履约行为3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

按照GB/T 31863—2015《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中的基本指标要求[2],从实际需求出发确定问卷内容,目的明确、通俗易懂,具体由三大部分16个问题(主要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构成:从OIML证书获取情况、所获取OIML证书或拟申请OIML证书的计量器具种类、所属行业类别及企业规模、依法取得的生产经营资质的情况和获表彰情况5个方面对企业基本情况进行摸底;从企业内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等必要的管理体系情况、内部标准化情况、必要的检测设施设备管理情况、技术人员培训情况、生产场所、设施设备管理情况和产品质量达到明示或承诺标准要求情况6个方面了解企业的履约能力[3];从企业公共信用信息记录情况、售后产品的市场反馈情况和企业的合同履约情况3个方面调研企业的履约行为[4];为了获取反映OIML证书企业特点的质量信用评价指标,问卷还设置了“企业内部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反映企业质量信用水平的行为记录情况”两个开放式问题。

2 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收到的126份问卷涉及电能表(R46)、水表(R49)、连续累计自动衡器 (R50)、自动分检衡器(R51)、称重传感器(R60)、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R61)、非自动衡器(R76)、非水液体动态测量系统(R117)、气体流量计(燃气表R137)等法制计量器具种类。企业分布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12个省市。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大型企业占13%,中型企业的比重为35%,中小型企业的比重为2%,小型企业的比重为41%,微型企业的比重为9%。2018至2021年6月期间共有58家中国企业获得166份OIML证书,其中31家企业参与此次问卷调查,共取得116份OIML证书,OIML证书占比为70%。

被调查企业在区域分布、企业规模、覆盖的法制计量器具种类等方面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差异性,能较好地反映我国OIML证书企业质量信用状况,达到问卷设计的初衷和目的。

2.1 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中,获得OIML证书的计量器具企业53家,尚未获取OIML证书的企业73家。在尚未获取OIML证书的73家企业中,拟申请OIML证书的企业有55家,没有申请需求的企业18家。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OIML证书获取情况图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126家企业,其区域分布(图2)为浙江56家、江苏13家、湖北10家、湖南10家、北京9家、上海8家、福建6家、广东6家、天津4家、河南2家、四川1家、重庆1家。企业的类型(图3)分别是大型企业16家、中型企业44家、中小型企业3家、小型企业52家、微型企业11家。根据这两项看,我国法制计量器具制造商主要分布在南方,以大型企业为主导,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居多,因此,本次调查的企业构成比较符合现实情况。

图2 企业地域分布图

图3 企业类型分布图

参与此次调查的企业共涉及10种计量器具(如图4所示)分别是:电能表(R46)25家(已获证8家,拟申请17家),水表(R49)17家(已获证7家,拟申请10家),连续累计自动衡器(R50) 1家(已获证1家,拟申请0家),自动分检衡器(R51)4家(已获证4家,拟申请0家),称重传感器(R60)12家(已获证9家,拟申请3家),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R61)3家(已获证1家,拟申请2家),非自动衡器(R76)28家(已获证19家,拟申请9家),非水液体动态测量系统(R117)7家(已获证7家,拟申请0家),气体流量计(R137)11家(已获证 6家,拟申请5家),无创自动测量血压(R149)10家(已获证0家,拟申请10家)。数据显示,国内获得OIML证书最多的计量器具是非自动衡器(R76),其余依次是称重传感器 (R60)、电能表(R46)、水表(R49)、非水液体动态测量系统(R117)、气体流量计(R137)、自动分检衡器(R51)、连续累计自动衡器 (R50)和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R61)。

图4 已获OIML证书及拟申请企业数量结构图

调查依法取得的生产经营资质的数据显示,超九成的企业取得相关计量器具的型式批准,并通过获得相关产品认证,来消除技术壁垒,拓展市场。企业获取的相关认证证书包括:CPA、CE、UL、 CSA、计量保证确认证书、IECEx防爆产品认证、NTEP、UL、超载证书、防爆证书、计量保证确认证书、MID的B+D、ISO13485体系认证证书、ISO/IEC17025认证、NSF认证、ROHS证书等。

荣誉对于企业来说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无形资产。企业通过获取相关荣誉和奖励来提升企业可信度、知名度和竞争力[5]。此次调查,还设置问题了解企业或产品获表彰情况,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126家企业中,62%获得政府部门授予的荣誉和奖励,42%获得行业协会授予的荣誉和奖励,38%的企业在技术、质量领域获得的奖励,10%获得政府质量奖,9%获得标准创新贡献奖,17%的企业近三年曾被列入守信激励对象。

2.2 企业履约能力情况分析

2.2.1 企业内部建立管理体系情况

管理体系认证是企业实现全球化管理的趋势,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6]。企业通过获得相应的管理体系认证来强化品质管理,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调查显示,企业内部建立了必要的管理体系,其中,92%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67%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67%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此外,部分企业还建立了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体系、HSE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IATF 16949体系、测量管理体系、诚信管理体系、服务管理体系、工业化及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欧盟计量认证(MID认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社会责任、实验室管理体系、售后服务管理体系、消防产品认证证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医疗器械体系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等。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指导组织开展质量活动,促进了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客户对企业的信心,提高经济效益。

2.2.2 企业内部标准化情况

如果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标准化就是企业的灵魂。标准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是更经济、更规范、更合乎事物规律的不断优化的管理技术和营运方法。参与此次调查的企业中,70%的企业建立企业标准体系,61%的企业获证产品的标准覆盖率达到100%,48%的企业可采标产品采标率达到100%。数据显示,大部分企业重视标准工作,将标准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2.2.3 企业检测设施设备管理情况

产品质量检测作为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个必要环节,是把好产品质量的关键,对产品质量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对检测设施设备的有效管理尤为重要。调查发现,98%的企业制定检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98%的企业具备满足检定的场所和设施,98%的企业检定仪器设备性能和精度满足要求,89%的企业检定仪器检定或校准率达到100%。以上数据说明企业均重视产品检测工作,配备相应的检测设施设备。

2.2.4 技术人员培训情况

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着产品质量,也代表一个企业的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调查显示,92%的企业技术人员经过专业培训,89%的企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100%。这反映了绝大部分企业注重专业培训,把专业培训作为技术人员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培训,使技术人员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上得到了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

2.2.5 企业必须具备的生产获证产品的生产场所、设施和设备管理情况

参与此次调查的126家企业中,124家企业具备满足生产所需要的工作场所和设施且维护完好,119家企业必备生产设备齐全且维护完好。

2.2.6 产品质量达标情况

调查显示,企业产品受检率达到100%的企业比重为94%,受检合格率达到100%的企业占43%,出厂合格率达到100%的企业占74%。这反映大部分企业出厂产品质量达到明示或承诺的标准要求。企业产品质量达标情况见图5。

图5 企业产品质量达标情况图

2.2.7 企业内部影响获证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根据对企业反馈的情况进行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还有以下几方面:

原材料质量:原材料合格率、原材料品质、原材料批次到货质量一致性风险等。

设备状态:生产设备精准度、性能和满足生产的程度,测试设备及软件、测量设备的状态及溯源。

元器件质量:元器件质量、元器件可靠性、元器件紧缺度等。

工艺管理:生产工艺流程、方法、操作规程和过程控制的管理情况。

环境条件:工作场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管理措施:过程记录的完备性,包括:原材料溯源、生产过程溯源、售后记录、产品自检记录及第三方检测记录、公开招标项目的公示、财务风险调查记录、法律风险调查记录等;管理制度的全面性,包括:计量及质量管理制度,产品标准和检验控制手段,管理考核制度等。

2.3 企业履约行为情况分析

2.3.1 企业在公共信用信息记录情况

公共信用信息是指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或者掌握的,能够反映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以及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7]。调查显示,参与此次调查企业中,近三年都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未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和未被列入失信惩戒对象。近三年曾被列入守信激励对象的企业22家,占17%。

2.3.2 企业售后产品的市场反馈情况

顾客满意度测评是获取产品质量状况客观信息的有效途径[8]。调查显示,64%的企业参与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较高等。有过投诉的企业占25%。

近三年企业获得质量相关奖励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近三年企业获得质量奖情况图

2.3.3 企业合同履约情况

合同履约率反映了企业的质量信用水平[9]。企业产品质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导致无法按期交货,是导致合同履约率低的重要原因。本部分调查了OIML证书企业合同履约情况(见表1)。

表1 企业合同履约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超七成的企业能完全履行合同,说明企业提供的产品质量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2.3.4 企业行为记录情况

调查显示,产品的“三包”政策等承诺兑现情况、获奖情况、售后服务情况、合同履约情况、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和外部评价信息等企业行为记录综合反映了企业的质量信用水平。

3 质量信用风险监管

根据上述问卷内容的分析比较,不难看出,影响企业质量信用状况的主要是两大类影响因素,一类是企业质量信用履约能力,属于决定性因素,该类因素对企业质量信用水平具有根本决定影响;另一类是企业质量信用履约行为,属于反映性因素,该类因素是企业质量信用状况的外在表现,对企业质量信用水平具有连带性影响[10]。影响企业质量信用水平的主要指标见图7所示。

图7 影响企业质量信用水平的主要指标

通过上述调查问卷的分析评判,特别对于OIML获证企业而言,从掌握企业质量信用风险水平、开展信用监管的角度而言,根本性的关注重点是企业内部的质量信用履约能力建设,包括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设施设备情况、服务能力、研发能力等,涉及企业内部质量管控的影响要素包括原材料质量、设备状态、元器件质量、工艺管理、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等。但同时,在内部履约能力信息掌握不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外部履约行为信息获取企业质量信用风险状况,区分出哪些是共性风险,哪些是专项风险,采取“双随机”方式抽取检查,对于专项风险,单独建立预警系统进行核查,双向落实检查任务,使监管更加精准、及时。基于上述分析,可建立基于信用风险的OIML获证企业质量信用风险监管模型(见图8)。

图8 基于信用风险的OIML获证企业质量信用风险监管模型示意图

从上述建立的OIML获证企业质量信用风险监管模型来看,信用监管机制的建设,核心在于质量信用信息的有效共享和公开。通过实时掌握企业质量信用履约能力信息,可以较为精准地判断企业质量信用风险[11],研判企业质量信用状况发展趋势;同时,通过掌握各部门共享的企业质量信用履约行为信息,与企业质量信用履约能力信息相结合,可以更为综合、全面地分析企业质量信用风险状况[12],为信用监管机制提供重要参考,及时采取信用监管措施,预防和降低信用风险,达到联动监管、精准监管和智慧监管的效果。

4 结束语

本次调查数据来源广泛,数据质量较高,能较好地反映我国OIML证书企业质量信用现状。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和调研实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首先,OIML证书企业质量履约能力和履约行为总体较好;其次,除了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国家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外,影响企业履约能力和企业质量信用水平的因素还有原材料质量、设备状态、工艺管理、环境条件、管理措施、社会责任履约情况和外部评价信息等。

因此,分析OIML证书企业质量信用状况,能够充实和完善OIML证书企业质量信息内容,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13],建立基于信用风险的OIML获证企业质量信用风险监管模型,为信用监管机制提供重要参考[14];同时也为研究建立OIML证书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体系提供实践基础,将有力促进我国OIML证书企业计量器具质量提升,维护贸易、安全、健康与环境等领域的公共利益。

猜你喜欢
证书管理体系计量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计量检定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收录证书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