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 “SAPIE”技能提升探究*

2022-05-13 17:43鲁巧巧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校

[摘 要]网络教育实践不仅历练了师生,也预示了未来教育变化的方向,即实体空间跟虚拟空间的结合。在相关政策与信息技术的双轮驱动下,信息化技术浪潮到来,大数据与各个行业的深度配合并应用,推动了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共享。由于网络教学资源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和丰富性的特点,高校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需要运用“SAPIE”技能,即提升英语教学资源的检索技能、课程资源的获取技能、课堂内容的呈现技能、英语课堂的有效交互技能和英语教学的评价和测试技能,从技术中学习语言,并从技术中开展语言的教学,以解决英语教学的实际资源需求问题。

[关键词]未来教育;SAPIE;高校;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2)01-0075-06

引言

随着社会向后工业时代迈进,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语言的学习主要是围绕着听、说、读、写、译等核心能力,信息技术是帮助人们进行互动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抓手。2012年以来,大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为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养料”,WEB2.0、新媒体、社会性软件和APP等互联网技术应运而生。全球开放的教育资源及信息,尤其是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讲义教案、习题等,均为高校一线教师开发各类微课视频提供了技术便利,这使得英语教学与互联网的关联更加密切,课程交互式发展与日俱增。“SAPIE”概念是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学者团队在“英语教育与互联网”慕课课程中提到,具体内容包括实现会检索信息(Search)、会获取资源 (Access)、有良好的课堂呈现(Presentation)、做好网络交际与交互(Interaction)和合理完成教学测试与评价(Evaluation)。在慕课的基础上,笔者就高校英语教师如何理性面对未来教育趋势并在英语教学中快速找到能够满足符合自身的教学资源,以顺应众多英语学习者的需求进行探讨。

一、对未来教育的感性认识

Bell指出,未来研究的目的是发现或创造、检查和评估并提出可能的(Possible)、很可能的(Probable)和更可取的(Preferable)未来图景[1]。人类对于未来图景的不确定性充满好奇,在感性认识与理性预见交替生长的过程中不停探索和预测。正如郝祥军等[2]所言,技术对未来教育的影响造就了“恐惧”“崇拜”“麻木”等典型的感性认识,而缺乏预见未来教育的理性思维。当“互联网技术+英语课程”交互式发展与日俱增,部分高校专任教师出现以下情况。一是陷入被替代性焦虑。由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使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迁,公众对可能兴起的新一轮技术性失业浪潮的感知愈加强烈,担忧会被人工智能技术催生出来的“智能教师”取代。二是对未来技术教学的盲目崇拜。技术在资本的运作之下给教育者带来了积极作用[3]。如当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软件和应用程序层出不穷,个性定制和自适应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可触碰的形态时,教师容易对技术教学的效用过高预估,盲目地 认为教学创新就是技术创新。三是对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意志活动减弱。万维网创始人Tim Berners-lee曾经说过,“我们淹没在信息数据的海洋中,却忍受着自身的饥饿”。面对众多信息平台以及海量信息,英语教师会被各种信息技术包围,一方面是丰富的资源,另外一方面又束手无策,这会导致教学进入疲劳状态。

技术不仅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经,也构成了语言学习的重要媒介。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今天,以现代英语教学学习理论为基础,整合、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数字学习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若教师对未来教育只报以感性认识,则不利于智能教育的实施。所以,教育者亟需正确剖析技术与教育时空的关系,在科学且规范的方法指导下以理性的思维去预见未来、创造未来。

二、提升英语教学资源的检索技能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到,鼓励教师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和创新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做到“美”“广”“活”。所谓“美”指需要利用网络技术凸显课件的美观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广”指将教学活动有效配合大数据应用,教学设计面广、学习范围面广。英语教学资源的检索主要内容包括:图形图像、教学文本、视频音频以及工具软件。“活”指教师的教学课件制作要灵活,在忠于教材、服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再创作;通过对大型语料库的检索,便可了解某单词、词组或句法结构的使用规律。利用语料库的检索工具,使用者在输入关键词后,就可以在语料库中获取相关的统计数据,其中包括词频统计、语篇统计、带语境的关键词、索引、排序、搭配词统计、词语范型统计、主题词提取、词丛统计等。具体来说,教师可掌握以下技能:一会将关键词加上引号进行检索;二会用符号“*”代表短语或句子中不确定的单词,以查找其完整的表述;三会对于专业的学术词汇翻译,可借助CNKI翻译助手、Wikpipedia、Encarta等;四对问题式的检索可以借助Ask Jeeves.如Tekmom等;五对图形图像资源检索可以借助微软Window Live、Google、Picsearch、Alltheweb和GoGraph等进行分类检索;六对音视频及教学软件的检索可访问资源集中的网站,包括FTP/HTTP英语教学资源搜索、FLV类网络英语视频资源搜索等。借助这些客观的数据,教师便可轻松地总结、分析语言使用的规律,并运用到英语课件制作的当中。

三、提升英语课程资源的获取技能

课程资源是课程教材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条件性資源和素材性资源。以往教师获取课程资源基本是来自于教科书或者实体工具书,在现代社会,英语资源的获取途径包括出版社官方网站、文档分享网站以及英语资源分享网站等。虽然互联网上有大量的英语教学资源,但由于目前有的网络资源发布存在随意性和非政策性,这些资源良莠不齐,有的不适合学习者的语言认知水平。因此,如何筛选、获取、加工和处理这些网上的英语教学资源,对网络英语教学资源进行清晰辨析和有效评价是英语教师应该掌握的又一个基本技能。

Schramm提出信息转换方式(Transition Device)的模型,即教师在传播教学信息前,要先对复杂的教学信息进行解码解释,然后重新编码,将复杂的教学信息转换为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针对不同种类英语资源获取需求,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分类资源获取。

一是剑桥词典(Cambridge Dictionary),针对期望获取语法学习资源,可清晰地向学习者解释说明语法在书面英语和口语英语中的区别,以及使用方式。

二是安嫩伯格学习者(Annenberg Learner),针对期望获取较简单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多媒体资源,教师可将自己的教学案例与网站上的优秀教学案例作对比,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是词源在线(Etymonline),针对期望获取英文词源资源。教师可以发现每个英文单词的演变过程,即找到英语单词的词源,从词源挖出词根,从词根挖出同根词,将其背后的知识了解得更细致。

四是可视化词典(Visuwords),针对希望获取词性关联性图表资源。教师借此查寻单词的含义、与其他单词和概念的关联,生成相关的图表,教师可结合图表让学生了解单词是如何关联的,以此带着问题来进行头脑风暴或快速阅读活动。

五是开放教育资源(OpenStax),针对在线图书馆的共享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可以共享和自由改编教育材料,如课程、书籍和报告。主要涉及科学技术、人文学科、社会学、数学计算、商业和艺术等,所收录的书籍支持在线阅读和免费下载。

六是语音合成Text to Speech,针对语音合成资源的获取。通过教师提供的文本资料,运用Speech Engine 和TTS Application将文本转换为声音,将TTS应用于教案,提升教案的趣味性和全面性。

七是微信小程序,针对综合反馈类信息资源的获取。运用其交互丰富、在线使用、无需安装及适合低频应用的特点,便于教师简单设置投票功能、速答功能以及口语精炼等。

四、提升英语课堂内容的呈现技能

在英语教学中,学习者对知识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复杂过程。美国的英语教师协会在1996年就提出了教师的“看”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视觉化表征能力的重要性;澳大利亚2013年制定的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强调了听、读、看以及综合理解文本的能力,认为学生应该掌握对口头书面可视化以及动态文本等理解的技能与策略。上述西方国家重视语言教学中的看和读,因为语言教学随着文体和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演变,进入了读图时代。不少高校的英语课堂内容强调将可视化表征与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传统语言技能相结合,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以适应新时代语言学习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核心的素养。

呈现技能又被称之为介绍技能,即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一种较清晰的学习情境,并用标准而清楚的英语语言将要学习和掌握的学习内容有效而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提升呈现技能可采用以下教学设计。

一是设计“看”的教学。这包括信息转化和多模态教学呈现方式。传播学家施拉姆提出的经典模型“Massage→Decoder→Interpreter→Encoder→Massage”,认为教师在传播教学信息之前要先对信息进行解码、解释及重新编码,信息转换方式從文本文字到图形图像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解码、解释及重新编码的过程,教师可以使用可视化的方式对文本的文字信息进行转换,如照片、图表、思维导图以及词汇云图等。多模态教学方式“Visual+Aural+Gestural+Spatial+Linguistic”,指在教学中把文本文字或者教师口语中传递的单一模态的互动方式增强视觉、听觉等。目的是要充分发挥组合互动式教学的优势,促使学习者的学习。

二是设计“读”的教学。主要指通过对语料库的合理运用达到英语教学的信息呈现,其内涵是按照一定的语言学规则,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语言运用文本或者话语片段,以建成可供计算机检索的巨型电子文本库,具体分为原始语料库(Raw corpora)和附码语料库(Annotated corpora)。匹兹堡大学学习科学中心(Pittsburgh Science of Learning Center)的数据商店(Data Shop),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学习数据分享社区[4]。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可通过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The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COCA)和AntConc3.2.1W 对语料库进行有针对性的检索,提升对词语的深层次掌握,促进“读”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呈现。

五、提升英语课堂的有效交互技能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不同国籍、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并构成了促进语言学习者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的一个重要途径[5]。英语教学不应停留在教学信息的处理和呈现上,更重要的是为语言教学提供全新的语言交互途径和语言学习互动的方式,目前,国内不少高校英语教学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此举衍生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不高、学生语言输出不足、课堂学习难以进行深入探讨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取决于课堂有效交互的提升。因此,如何借助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来实现跨文化交际,提升外语课堂教学的交互和互动十分重要。

有效交互是指以动态发展为目标,把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打造成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过程。提升英语课堂的有效交互技能可以采纳以下手段。

一是社会性媒体的语言教学应用(User Generated Content+Consumer-Generated Media),教师可通过HiNative、busuu、语伴、畅言等母语互助类社会性媒体应用到语言教学,借助其真实语言应用由各类提问模板得出不同回答方式,用语言优势互换及社交媒体互动功能可以为学习者营造真实的交际环境。

二是借助网上实践社群,即学习者自发地围绕彼此共同感兴趣的学科领域,共同工作和学习、共同发展和分享这个领域的知识。教师可借助Classroom2.0,将社会性媒介等实际应用到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中,促进学习者跨时空协作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获取他人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互帮互学。

三是借助5G移动技术,即借助智能手机等应用程序完美实现有效交互,如教师可使用微信大屏幕(又称微信墙),通过“头脑风暴→集体纠错→即时评价→学生提问→检查输出→同伴交互→精华回顾→翻转课堂”的交互过程,打破人数和时空的限制,给每位学生平等交流的机会。

四是借助Classdojo构建课堂社区。利用该应用构建自己的课堂社区,精准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进行打分,鼓励学习者积极者学习表现,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五是借助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可以用Pair work、group work等教学活动,强化学生有效参与课堂互动,实现“自主化、活动化、情感化、趣味化和高效化”的课堂教学。

六、提升英语教学的评价和测试技能

开展教育信息化评价的相关研究是探索教育信息化系統运行的需要,也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这对于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实现教与学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6]。评价和测试始终伴随着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对于教学评价有多种分类方法,主要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但对于教学评价不能局限于某一种评价方式,依据我国现行的各级各类英语课程教学指南或基本要求,强调教师应选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在评价过程中要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并不断钻研能够用多种技术和手段去进行语言评价。

学习评价与教学测试的方法,工具和软件繁多,如何使用互联网工具实现语言教学的测试,比较有代表性的工具软件和方法如下。

一是借助WIKI、Awrite、批改网等系统软件进行英语写作互评。过程写作教学法重视学习者写作修改过程,鼓励教师和学习者同伴给予积极反馈。目前,高校英语学习者的写作过程大多数是在课外完成,达成有效的课堂协作写作比较困难,教师可运用WIKI系统针对每位学习者对文本的编辑及修改痕迹进行标记的特点,实施主题写作或讨论式同伴互评的协同写作过程。

二是借助测评工具进行英语试题编制。如Hot Potatoes,用于网页制作英语客观题型;Jcross,用于制作英语填词游戏(纵横字谜);教师可以通过以上系统推动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实现有效的教学测试。

三是借助语音评测系统,教师可以针对学习者的语音进行特征提取,然后用训练好的语音模型对语音特征进行音段切分(通常采用Viterbi 算法),接着在音段上计算出各种发音质量测度,最后用训练好的评分映射模型,把发音质量测度转换为直观的分数,促使学习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发音水平。

四是借助各类问卷工具实现英语水平在线测试。目前的教学反馈效率不高并相对复杂,教学反馈提供不够及时。教师可通过IRS系统(Interative Response System)、Plickers等网络问卷工具掌握学习者的答题信息,合理安排教学重难点,开展教学的即时反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七、结语

在技术快速革新的未来教育背景下,随着全球化进程中教育实践的深化发展、信息与通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渗透与应用[7],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及大数据不断深化和进阶,技能的碰撞不断增加,为打破人才培养的单一化模式提供了可能,这就要求英语教师需围绕技术增强语言教学法、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以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英语教学并作出理性的预见,将信息化技术融入高校英语教学,利用资源工具和技术解决英语教学的实际问题,设计和组织借助互联网资源与工具的英语教学活动,掌握多种技能解决课堂复杂维度问题。促使高校英语教学资源的“立体化 PTCA”模式诞生,即问题导入(Problem-oriented)、技术驱动(Technology-driven)、案例阐释(Case Study)和拓展应用(Application),运用技术与教育时空的关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高校学习者提供契合其自身情况的英语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Bell W. The purposes of futures studies[J]. Futurist, 1997(6):42-45.

[2]郝祥军,顾小清.何以理性预见未来教育:未来研究方法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21(8):5-14.

[3]李芒,孔维宏,李子运.问“乔布斯之问”:以什么衡量教育信息化作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3):3-10.

[4]Kiesinger.Baker R.,Cunningham K.,et al.A Data Repository for the Leaming Science Community:The PSLC DataShop[J].Handbook of Educational Data Mining,2010.

[5]尹婷,焦建利.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研究方法的新进展[J].外语电化教学,2018(5):8-12+18.

[6]张晨婧仔,王瑛,汪晓东,等.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评价的政策比较、发展趋势与启示 [J].远程教育杂志,2015(4):22-33.

[7]焦建利,贾义敏,任改梅.教育信息化的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25-32.

[作者简介]鲁巧巧,广东金融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课程研究。

[责任编辑 方 仁]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高校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