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琵琶演奏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2-05-13 08:26马小航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4期
关键词:演奏艺术琵琶传承

【摘要】中国的劳动人民以其智慧创作了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建立了具有丰富内涵与广大外延的民族音乐体系,而琵琶则作为我国独有民族乐器,为世界音乐大家庭增添了光彩。琵琶演奏艺术作为一种将文化和音乐融合在一起的艺术表现形式,需要对其进行传承创新发展。

【关键词】琵琶;演奏艺术;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4-057-03

【本文著录格式】马小航.关于琵琶演奏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02(04):57-59.

前言

琵琶这一乐器是中国独有的民族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人人文化及文明缩影,代表着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内心情感和精神风貌。在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日益消减的今天,琵琶演奏艺术始终表现着其旺盛的生命力。关于琵琶演奏艺术传承与创新方面的讨论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让人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帮助人们更好地对其理解研究。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优越的物质生活,然而也让很多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精粹受到了冲击,琵琶演奏艺术在时代面前也同样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所以,我们要对这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民俗艺术的瑰宝要进行传承、创新,让子孙后代继续享受到它的魅力。

一、琵琶演奏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事物的发展具有其核心特征,文化的发展更是遵循一脉传承的性质,其演变过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琵琶演奏艺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琵琶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演奏乐器。琵琶演奏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我国民族特色及美学特征。在原有的基础上需经过糅合和吸收借鉴,对琵琶演奏技术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既要表现出琵琶独有的传统技法,另一方面也需要赋予其创新性,才能做到与时俱进。琵琶演奏艺术是中国深厚民族文化底蕴体现,要进行传承发展,并予以创新,就必须必坚实演奏技术为基础。而演奏者需要系统掌握前辈成熟的琵琶演奏技巧,并基于个人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及感悟,创作出具有个性化且灵活性的琵琶演奏风格,以便使音乐演奏作品的立意、构思及布局不拘于一格,在传统的基础上来赋予其创新性。琵琶演奏技术需要以传统技法为基准,并勇于创新求变。

二、琵琶演奏技巧的传承方式

(一)传统文化技巧的传承

琵琶属于中国独有民间乐器,属于技法相对复杂的弹拨乐器,其主要通过左手技法及右手技法来进行表现,在具体弹奏的过程中采取竖抱琵琶的姿态。左手技法主要是进行按音,右手技法则是通过五指弹奏来表现,单单指法就达到了五六十种。左手技法要表现按音则通过两种形式来完成,一是指压形式,二是推拉形式,不同形式所表现音乐氛围也存在差异。而右手技法同样也是通过两种形式来体现,分别为轮指及弹拨。琵琶演奏艺术需要左右手进行充分配合,才能弹奏出优美的音律。左右手技法是琵琶传统文化技巧体现,在传承过程中演变出各种各样的指法,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凸显琵琶艺术价值。

琵琶发展历史悠久,早在秦朝就有“秦汉子”直项琵琶记载,而发展鼎盛时期则在唐朝,并流传着关于琵琶各种佳话。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则是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琵琶行》,字里行间对于琵琶音乐的描绘美轮美奂,充满着诗情画意,通过诗句能够充分展现琵琶演奏时绝妙的音乐画面。而发展至今,琵琶作为我国民族器乐代表,留下许多优秀作品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及《月儿高》等等,很多作品都被应用到现实的影视作品中,让人们可以加深对琵琶音乐的理解。而优秀琵琶创作作品更是琵琶艺术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我国音乐宝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后人传承热情更加高涨。而发展至今,现代的音乐家也积极地在为琵琶演奏艺术传承作出努力,在表现其传统特色的前提下,融合国外的音乐元素,使琵琶演奏作品更符合现代人鉴赏品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则是音乐家刘德海和刘天华先生,其创作的《春蚕》《改进操》等作品进一步地丰富了琵琶艺术表现内涵,使其演奏更加现代化,赋予了琵琶音乐发展更多可能性。

(二)演奏技巧的教学传承

琵琶演奏艺术的传承是需要教学体系来予以联结的,琵琶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琵琶演奏艺术传承效果。当前越来越多艺术院校都设置了琵琶这一专业,由此可见我国对于民族音乐的重视,通过系统琵琶教学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琵琶艺术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则需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琵琶演奏技巧,传统演奏技巧是学习琵琶演奏艺术的关键,通过对其的学习能够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音乐的艺术,通过教学来实现联结,以此来科学地进行琵琶演奏艺术的教育传承。

三、琵琶演奏技巧的創新方式

(一)创新琵琶的表现形式

在20世纪初期,我国建立了一个国家管弦乐队,通过仿效西方国家的管弦乐队来更好构建我国的音乐表现体系。而为了使乐队声音变化更为多元化,表现内容更加丰富,则对琵琶演奏方式进行创新改革。首先是将琵琶这一弹拨乐器更改为十二平均律乐器,使韵律更有层次感。而为了进一步表现琵琶演奏艺术现代化也对其演奏技巧进行调整,如出现了连续弹奏、左手快速弹奏的表现形式。而基于琵琶琴弦的实际长度,对琵琶原有的音域进行进一步拓展,以此来使琵琶演奏突破单一的表现模式。其次则是更改了琵琶弦的材质,由原先丝绳更改为钢绳及尼龙缠绕钢丝绳,一方面是为了延长琵琶的使用寿命,使其强度有所提升,而弦的强度也明显出现了变化。另一方面也能改变琵琶音色。长期以来大部分琵琶演奏者都是通过右手来进行轮指及弹拨演奏,而该乐队也进行了左手推、拉、吟、揉的尝试,虽然操作有一定难度,但是且可以有效提升左手快速移动速度。最后该乐队琵琶演奏者则是通过假指甲来进行弹拨演奏,不需要再依赖琵琶演奏的固定指甲,以此来进一步展示琵琶演奏艺术风格。

(二)时代背景下的演奏创新

时代在发展在进步,时代精神内涵也在不断更新,每个时代背景都是推动音乐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动力,可以充分反映出时代背景的文化特性及社会现象。在进行琵琶演奏表现时,需要融合所处的社会背景,了解国际及国内音乐发展趋势,并以此来基准进行演奏创新。《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在进行演奏时需要结合白居易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内容主要是在说白居易降职到江州后,在萧瑟的秋夜中来到了浔阳江头,并遇到了一位琵琶姑娘,在看到其经历联想到自身的政治挫折,悲愤之情更加明显,进而写下了《琵琶行》。发展到今日,琵琶演奏技术虽然经历了千年,但是仍传不衰,在《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一曲中更是以此来基准进行创作的,而创作从古至今有明显进步,这首曲子目前仍然是琵琶专业必考内容,同时也是琵琶演奏家在音乐会上会弹奏的曲目。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琵琶创作也更贴近人民的生活。琵琶在进行左手弹奏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推、拉、吟、揉等技巧操作为主,掌握得当则可以有效拓展琵琶音表现范围,能切实提升左手的快速演奏技法,提升弹拨速度,同时也能有效仿效其他乐器的声音。而在右手弹奏技法上则需要进一步凸显其灵活性,并进行有效配置组合,以此来更好展示琵琶的节奏韵律。

(三)创新演奏家的个性风格

琵琶演奏家在进行演奏过程中要体现个性化及创新性,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人物则是近代琵琶演奏作曲家李刘华,在其作品中大部分都借鉴了西方国家音乐元素,例如乐曲《歌舞引》 、《改进操》和 15 首练习曲等作品中都融入了双旋复音技巧及古琴技巧,以此来更好彰显琵琶音乐作品的个性化。在1929年,刘天华先生又创作了《虚籁》,该作品中的演奏技法则主要是通过仿效古琴演奏方式来完成,还在作品创作中多次体现“吟”“打”“带”等技法,在练习过程中,应先慢练。右手要严格控制力度,否则无法展现出“吟”“打”“带”的节奏效果。在弹奏时要十分准确,速度要快,手腕不可用力,一定要放松。采用正确演奏技法并融合自身的感悟才能凸显出作品个性化特点。

(四)教育体系建立的创新

而随着各地的音乐课程不断改革升级,琵琶演奏艺术传承则更加迫在眉睫,对其艺术传承需要科学的教育体系予以辅助,在具体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模式来进行:

建立科学系统琵琶演奏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在能到一首乐曲时,需要进行结构化的拆分,进而进行分段式的训练,针对较难段落还需要进行重复练习,做到熟能生巧,以此来快速掌握琵琶基本演奏技法。

增加琵琶演奏技法难度。琵琶弹奏指法较多,虽不要求全部掌握,但要基于自身能力基础上进行技巧整合,可以借鉴西方优秀教学方案,同时收集大量关于琵琶演奏的文献、书籍等等,以此来促进学习兴趣提升,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创新琵琶演奏技法。在进行学习过程中不能单一局限在传统琵琶演奏模式中,要敢于突破原有框架,大胆地进行创新,将学习到音乐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而在大量练习同时也需要进行思考,将感悟灵感融入到演奏中,以此来加强对琵琶演奏熟练度,同时也为作品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琵琶演奏技法的传承及创新建议

(一)系统地掌握琵琶吟揉演奏技法

在琵琶演奏中,旋律线的起伏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但是音高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音高的变化是影响旋律线起伏的重要手段。在琵琶的演奏中,高音往往意味着紧张度的增加,相应地低音则意味着音区的回落。琵琶演奏中的低音一般采用的是频率较慢的小吟揉,以此产生美化的声音,产生打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但是如果是高音,则给人一种轻快、紧张的感觉,通过频率较高的大吟揉的方式来增强旋律的感染力。在琵琶演奏中,如果某个音是向旋律线的高点运动,则意味着吟揉的频率加快,色彩较为浓郁,但是一般句尾会采用较为柔和舒缓的方式。由于每个乐章都是由不同数量的乐句组成,长短和高低不同,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旋律,产生了极具表达力的音乐语言。

琵琶乐器的演奏和小提琴、高胡相似,都依赖演奏者敏锐的听觉和灵活的手指之间的配合密切度,即使同一个演奏者在不同时间演奏同一乐曲,根据配合密切度的不同,其音准的准确性都稍有不同,因此,要把握此类乐器的音准是具有一定困难性的。

在琵琶演奏中,要想正确地把握和演奏好每一个音符,需要对整首音乐的节奏和内在关系理清楚,特别是要明确整个旋律线上的各个高低音之间的内在的关联,在演奏时着眼全局,把握好每一个细节,由此形成较为完美的演奏。在琵琶演奏的调式来看,较稳定的音级紧张度不强,吟揉节奏也较为舒缓,如果调式不稳定,则意味着音级的紧张度较强,频率较快。在琵琶演奏的不稳定音级中,如果稳定程度不同,相关的吟揉技巧也会有所变化。

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深切体会琵琶演奏艺术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是内心情感的倾诉,只有真正深切地体会蕴含在音乐里的思想,才能领略到魅力,将作品演绎到位。例如在刘德海的作品《天鹅——献给正直者》,需要先理解音乐想要描述场景,从天鹅高洁之感衍生到展对正直者的赞美。在进行演奏发挥的过程中要注重旋律整体完整性及连续性,在乐曲表现上要一气呵成,在乐曲的尾部要更为注重连接,以此来表现出更为鲜明的主题。

(二)创新弹拨音色统一的训练方法

正常情况下,琵琶演奏时右手指法则通常是弹、挑、轮,在进行弹拨时需要对音色进行系统把控。对此,在传统经验的认识中,和对思维惯性方式的了解后,本文认为,在关于右手弹拨的技巧练习中,可以用二指作为其他手指的参照标准,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强化训练。面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如何做到弹拨音色的统一呢,需要做到以下幾点:1.记忆;演奏者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对琵琶演奏乐曲的动作要领进行记忆,体会乐曲主旋律线的主题,再分别进行的尝试,明确对手指所在位置的弹拨动作。2.观察琢磨;演奏者在使用右手的过程中,要观察每个手指完成指令的窍门,观察手指在弹拨动作中的幅度大小、频率的快慢,以及所产生的具体演奏效果。3.总结练习;在掌握了乐曲的弹拨动作记忆,并观察了手指弹拨的完成过程后,逐一训练手指的灵活度,采用分别模仿的形式,跟上弹拨动作的频率和幅度,以完成类似的音响效果。

当然,在这种训练的过程中,针对手指的集中性、系统化训练是需要反复进行的,而这个技巧的反复过程中,需要不断根据手指的弹拨动作进行调整,通过再观察、再记忆、再练习,不断矫正其他手指的弹拨技巧,在进行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之后,实现手指弹拨音色统一的状态。

四、结语

琵琶演奏艺术表现形式非常丰富,这也是历史上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通过不断发展创新,让人们直观地观察到民族乐器发展史,对于其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具有一定艺术价值。而对琵琶演奏艺术传承及创新,也是对我国独有民族音乐文化延续表现,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综上所述,琵琶演奏艺术一定要遵循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创新改造要遵循器乐本身音乐内涵,使琵琶演奏能做到与时俱进。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民族器乐研究者的努力,琵琶演奏艺术一定会更加绚烂夺目。

参考文献:

[1]曹俊.近20年琵琶演奏技术发展之探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2]张凌.20世纪80年代以来琵琶演奏技法发展的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2.

[3]王艺洁.论吟揉技法在琵琶演奏“腔韵润音体系”中的重要性[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3.

[4]王琛.当代琵琶艺术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思维[J].戏剧之家,2015(11):92-93

作者简介:马小航(1997-),女,河北省秦皇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传统音乐。

猜你喜欢
演奏艺术琵琶传承
我和我的琵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板胡演奏艺术中的技术运用
钢琴演奏中如何缓解心理紧张情绪
现代小号的演奏艺术分析
论竹笛演奏艺术的“技、韵、情”
“琵琶”和“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