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家只能二度创作吗?

2022-05-13 08:26刘燕南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4期

【摘要】即兴演奏是衡量演奏家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国内以往或当代的众多琵琶音乐会中,致力于对琵琶即兴艺术不断追求、把多元化即兴音乐元素不断融入实践的,是于源春的“不弹古调”琵琶室内乐音乐会。这场音乐会中,于源春在作品的旋律、节奏、结构与句式、演奏技法等方面赋予即兴意义,同时,在即兴演奏从认知转向实践上做出努力,把琵琶即兴音乐拉入大众视野,对专业琵琶演奏者即兴能力的提升、即兴教育体系构建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即兴演奏;于源春;琵琶室内乐

【中图分类号】J6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4-170-03

【本文著录格式】 刘燕南.演奏家只能二度创作吗?——以于源春“不弹古调”琵琶室内乐音乐会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2,02(04):170-172.

演奏家只能二度创作吗?答案是否定的。演奏家的二度创作建立在固定乐谱之上,对乐谱创新演绎方面有一定局限,而即兴演奏或者说演奏家的即兴创作能使作品再内容和形式更具独一无二的特性。根据民族音乐学家奈特尔对即兴的定义,即兴是演奏者在演奏作品时,即时创作或者在一定音乐结构中进行装饰、调整的过程,是建立在约定俗成规则下的一种创作。

即兴是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包括音乐家们的即兴创作、即兴演奏等。在过去,“记录骨干音”的记谱方式留给演奏家充分的即兴空间,但随着20世纪之后西方记谱方式与“作品”概念输入,以及学院派教育对专业音乐人才的培养,要求演奏者忠实于原谱,演奏者即兴发挥的空间不断被压缩,使得我国专业演奏者在演奏传统音乐时,几乎不具备即兴演奏的能力,传统音乐的即兴习惯出现了“断代”,即兴这个主题也一直处于音乐教育体制与音乐学研究的边缘地带。

不过,时势造英雄,一位演奏家是否具有卓越的艺术才能,即兴演奏就是很好的衡量方式之一;英雄促时事,于源春女士就是这样一位勇于开拓創新的艺术家,她在技术与艺术中努力寻求平衡,通过举办这样一场音乐会,体现出她对即兴艺术的思考和呼吁,同时也是她对即兴音乐付诸实践的成功案例,她将演绎的作品赋予饱含独特理解的艺术灵魂,融合成一部研究即兴演奏的生动“教材”——2021年4月18日晚,于源春琵琶室内乐“不弹古调”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隆重举行。

一、即兴演奏的极致体验

本场音乐会上突出“即兴”的曲目有《静默之弦》《永恒的胜利》《春夜喜雨》《撒金沙》《猜调》五首。从曲目数量看,这五首带有“即兴”元素的作品占整场音乐会演奏作品数量一半以上,可见即兴元素的融入使本场音乐会精彩纷呈,亮点频现。

(一)巴扬在琵琶即兴作品中的表现

巴扬属于手风琴的一种,又称“自由低音手风琴”,左手键盘可以变换双系统自由低音,右手键盘是紧密排列的键钮,演奏者可以根据作品需要并通过变音器选择变换音色来丰富音乐层次感。

巴扬在琵琶室内乐作品中并不常见,但这场音乐会中使用巴扬的作品达到三部,笔者问及原因时,于源春解释道:“琵琶与巴扬或者说民族乐器与巴扬的组合虽然并不常见,但巴扬的音色极为丰富,具有独特的乐器属性,能点能线、能突出旋律也能铺垫背景,是一件可以在今后琵琶室内乐创作中充分发掘的宝藏乐器。”巴扬之所以能在众多琵琶室内乐组合中脱颖而出,还因为“巴扬音色相较手风琴更偏向于管风琴,甚至可以比作交响乐队,因此巴扬既有和乐队一样层次饱满的音响效果,同时又有像小提琴等独奏乐器那样连绵不断的优美的旋律线条”。因此,巴扬虽在民族器乐合奏中少见,但却带来了“新思路”。

巴扬在即兴音乐中的表现更加明显,如《永恒的胜利》《春夜喜雨》这两部作品中巴扬都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但巴扬在这两部作品中的即兴风格与内容各不相同。《永恒的胜利》中,巴扬的音色变换不仅能贴近维京氏音乐的金属感,也能烘托与加强琵琶声部旋律感——在琵琶主奏时,巴扬似是琵琶旋律“锦上添花”般的存在,为琵琶主奏下一段旋律作铺垫,节奏织体分布较为稳定,绝不“喧宾夺主”。《春夜喜雨》中的巴扬就要更加凸显它“自由低音”的属性,巴扬持续稳定的低声部充当烘托、衬饰的角色,与琵琶声部形成互动关系,并延长琵琶声部的和弦低音来增加作品整体的厚度。

这两部作品中琵琶即兴的部分都出现在作品的高潮部分,于源春根据两部作品不同音乐风格、结构及不同的旋律背景填补相应的即兴内容。在《永恒的胜利》中,于源春的琵琶即兴演奏运用最多的手法就是变奏,通过和声织体变奏、加花变奏及自由变奏将主题再次强调。除此之外,于源春还将琵琶协奏曲《楼兰姑娘》《独有风情》、琵琶独奏曲《间歇泉》的旋律片段进行移植,并将琵琶的滑奏技法作为琵琶即兴部分的结束。《春夜喜雨》则是完全不同的风格,这部作品听起来颇有江南丝竹乐的味道,江南丝竹常见的艺术加工手法就有润饰、加花等:琵琶通过双弹、分弦、琶音等演奏技法增加和弦的效果来达到润饰、通过密集的轮指点状音使旋律丰满华丽来呈现加花的艺术效果。于源春的琵琶即兴演奏部分便以这些江南丝竹的艺术加工手法和左手演奏技法为基点,并融入“评弹味道”的加花变奏,是全曲的点睛之笔。

(二)爵士音乐在琵琶即兴作品中的运用

音乐的即兴创作与即兴演奏是中外音乐的互通点之一。

即兴既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也是爵士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爵士音乐跟中国传统民间乐种(如广东音乐)是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早在20世纪爵士音乐发展的同时,中国的作曲家们就已经开始对如何将爵士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等问题进行探索,他们创造性地将爵士音乐独特的和声及节奏与中国民歌悠扬流畅的旋律线条相结合,激发出别样一番风味。

例如,本场音乐会的《猜调》,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爵士音乐元素,属于约定型即兴作品。这部作品即兴部分由琵琶与钢琴依次进行主题的变奏和编创,最后回归主题再现主旋律。于源春在琵琶的即兴演奏过程中,打破原曲的旋律限制,不再使用原曲的基本和弦,而是大量运用替代和弦与调式交替,及爵士乐创编技巧如先现音、切分音、延迟音、装饰音等,在音高、节奏、音型等方面对旋律框架做出变动,展开华彩性、炫技性、装饰性的即兴演奏与编创,凸显旋律的摇摆性增加律动感,将即兴部分的发展扩充到极致。

(三)关于即兴创作

李林曾在《论音乐的即兴创作与即兴表演》中根据即兴演奏与即兴创作快捷性、不可重复性、非自觉性以及即兴结果不可预见性的特征,将即兴演奏和即兴创作分为三种类型:灵感型、约定型和综合型。无论哪种类型的即兴,都需要即兴者长期积累经验才能在舞台上做到得心应手,从而摆脱演奏技巧的束缚,在艺术领域实现“真正自由”。

1.中外传统即兴音乐的碰撞

音乐无国界之分,即兴无地域之别。中国传统音乐与印度传统音乐都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两者在音乐形态上的相似性首先就体现在“即兴”上。

以音乐会的开场曲《静默之弦》为例。这部琵琶作品在音乐结构上进行主题旋律的变奏,且开始和结束均出现了即兴内容,其中琵琶音色模仿印度流行弹拨弦乐器西塔琴,并以北印度音乐表演中重要的鸣膜乐器塔布拉鼓为伴奏。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模仿西塔琴音色,是因为除了西塔琴是北印度音乐的主要弹拨乐器之外,琵琶与西塔琴也在历史起源上有些渊源,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常用推拉音技法来装饰旋律。由此推出,中国传统音乐和印度古典音乐的一个重要的旋律特征就是装饰性,这也是即兴音乐产生的一种可能。

2.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的新实践

即興创作者创作音乐的过程和内容并不是随意的、无聊空白的。张巍在《试论即兴音乐创作——<依心集>的联想与解读》中对即兴创作解释为:“从本质上来看,作曲家的创作行为是自身感情的一种骚动和他对环境——无论是世俗的、地理的还是文化的——种种反映。”于源春亲自创作的即兴作品《撒金沙》,就是她在席臻贯译谱的敦煌琵琶乐谱的基础上即兴创作而成的,这部作品为研究我国传统即兴音乐提供了范例。

在笔者看来,即兴的影子贯穿了《撒金沙》整曲。首先,这部作品只有琵琶与大鼓两件乐器完成,琵琶做自由散板时有充分的即兴演奏时间与空间,大鼓则在琵琶声部留白时进行音色点缀,延长音乐意境感。其次,《撒金沙》这部作品本身属于对《敦煌乐谱》中旋律的再创作,一些凸显西域音乐特征的如音腔变化、加花变奏、渐变节奏、循环终止等即兴手法,展现出西域风沙干燥、人们热情奔放的画面。《撒金沙》中较强的律动感节奏、鲜明的主题旋律、富有特色的琵琶技法等,将即兴的“freedom”展露得淋漓尽致。

二、琵琶作品中的流行音乐

这场音乐会除了即兴作品之外,还有其他三部琵琶室内乐作品,分别为《二十四节气印象》《晚秋》《丝路之光》。

其中《晚秋》是90后新生代作曲家李博禅为琵琶与钢琴创作的协奏曲,这部作品结构规整严谨,是本场音乐会中唯一一首比较“保守”的音乐作品,但这并不代表《晚秋》与本场音乐会的主题“不弹古调”毫无关系。相反,与传统琵琶协奏曲相比,《晚秋》旋律的流行性特征更加贴合现代年轻人的音乐审美情趣,体现在它具有强烈的代入感,能使听众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增强大脑对旋律的记忆,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将这部作品放置音乐会的中场,听众既不觉突兀生硬,也不觉索然无味。

三、对即兴演奏的思考

通过聆听这场音乐会,笔者对演奏家即兴创作或即兴演奏做出以下两点思考:

(一)如何提高即兴演奏能力

这场音乐会上大部分作品是琵琶室内乐,和一些琵琶独奏作品相比,这些作品不再一味强调琵琶演奏技术难度,而在于展现艺术魅力的高度。笔者问及于源春如何把握技术与艺术的平衡点时,她说到:“一些音乐学院的专业演奏者认为演奏技术水平的高低代表了艺术水平,单纯靠作品演奏技术的难度就能判断是否展现自己实力,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对的。技术只是艺术的一部分,不能这样片面。就拿《春夜喜雨》这部作品来说吧,它虽对演奏者演奏技术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但作品的质量绝不是属于‘唱歌填词’那般业余化,反而演奏一些这样有‘新点子’的作品才能更加凸显演奏者的水平。音乐艺术的范畴那么广阔,怎么会单凭演奏技术来决定呢?”

于源春女士的解释中,带有“新点子”的作品是指以强调即兴创作为代表的新型作品,这样的作品带有创新性,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即兴创作的能力,才能在未来发展中有所突破。由此,我们需要分析完成即兴创作需要哪些能力。

1.丰富且深厚的积累

即兴者在完成音乐作品时,即兴的内容来源于对哲学、人生阅历和生活感悟的理性思考,即兴过程依靠自身对专业知识、演出经验的不断锤炼与积累,即兴者将自己当时思想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独一无二的作品。由此,那种“毫无准备、毫无章法”的“即兴活动”是不负责任的、误人子弟的。

2.运用多种手段来呈现即兴音乐

即兴者的积累需要靠一些具体的、常见的创作技巧来表达音乐。首先,音乐的即兴创作与表演看似是不由自主产生的活动,但即兴者在完成即兴音乐时,不仅需要意识上的支持与引导去分辨旋律、和声、节奏等是否合适,还需要通过长期积累与训练形成潜意识层面的方法论以适应不同即兴需要,当即兴者意识与潜意识达到统一时,即兴演奏时才能得心应手。其次,即兴者无论是即兴创作还是即兴演奏,音乐作品的完成都需要即兴者熟知并掌握一些作曲技巧,至于器乐即兴演奏则还需要熟知乐器律制音域、基本指法技巧等。最后,即兴者需要唤起兴奋、激动,甚至狂热的情绪,在这种情绪的调配下精神高度集中,其往往会使即兴者释放更大的潜力,使即兴作品完成的更加顺利。

(二)让即兴演奏教育教学走进音乐课堂

即兴演奏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教育。当前我国关于即兴创作教育的研究主要以强调其意义与经验、国外相关研究为主,但关于我国的传统音乐的即兴演奏教育教学的相关探索与研究相对较少。在当代音乐教育教学课堂中,中国传统音乐即兴演奏的教学实践案例仍占少数,因此可提供的教学经验存在一定片面性,并不普遍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的学生。以当代大学生为例,即兴演奏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室内课堂教学,更需要走出校园,在积极参与民俗活动、拜访民间艺人等社会实践中积累更多经验,为即兴演奏能力储备更多实用素材。

在于源春琵琶演奏的即兴实践中,向民间艺人学习合作、求教众多音乐前辈、积累丰富的即兴素材、对琵琶音色技法与作品创作的大胆突破、为琵琶即兴演奏实践而奔走各方等,这些都是她证明琵琶演奏拥有无限可能性的不断努力。从于源春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对即兴音乐的追求,对未来琵琶艺术事业发展的思考,以及博众家之长融会贯通于个人作品的优秀品质。对年轻琵琶演奏者来说,本次音乐会带给他们的还有难得的艺术启迪和专业引导。

于源春的演艺之路未来可期,笔者对音乐的认识也会随之更加深刻。对于“不弹古调”于源春琵琶室内乐音乐会的聆听与思考,笔者关于即兴音乐做出的分析和研究还存在不足,希望日后能为大家做相关研究时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英]贝利.即兴[M].南方日报出版社,2015.

[2]刘一可.《无极——为多声弦制古筝与巴扬而作》演奏分析[J].当代音乐,2020(11):107-109.

[3]刘志燕.中国传统音乐与印度古典音乐“音乐形态特征”的相似性比较[J].音乐创作,2013(09):156-158.

[4]张巍. 试论即兴音乐创作——《依心集》的联想与解读[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01):47-51+3.

[5]钟子林. 1945年以来的西方现代音乐与我国音乐创作的关系[J].人民音乐,1984(10):47-53.

[6]李林. 论音乐的即兴创作与即兴表演[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06):157-160.

[7]席臻贯. 唐五代敦煌乐谱新解译[J]. 音乐研究,1992(04):53-60.

[8]郭小利. 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的三维模式[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4):105-110+5.

作者简介:刘燕南(1998-),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天津音乐学院硕士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