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2-05-13 13:53高荣芬陈维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年3期
关键词:创业意向大学生

高荣芬 陈维

摘 要 为考察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及创业心理资本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创业心理资本量表和大学生创业意向量表对89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与创业心理资本、创业意向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创业心理资本在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性别调节了创业心理资本中介模型的后半路径,具体而言,相对于女性,创业心理资本对男性的创业意向预测作用更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关于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对潜在作用机制的理解。

关键词 主动性人格;创业心理资本;创业意向;性别;大学生

分类号 G444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2.03.003

1 引言

创业是最具活力的经济行为之一,普遍的观点认为,增加创业活动对经济繁荣至关重要(Liguori et al., 2018),具有基本的推动作用。新的企业既能刺激公司之间的竞争和差异化,又能提供就业机会(Litzky et al., 2020)。计划行为理论指出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最好的预测指标,创业意向水平越高意味着产生创业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梅强等, 2020; Farashah, 2015),没有创业意向就不可能有创业行为(梅云等, 2019)。对于大学生这一潜在创业群体,激发他们的创业意向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举措(孙英红, 许倩云, 2020)。可见,探讨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以及因素间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创业人才培养策略的提出和开展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创业意向是指潜在的创业者打算在将来创立一家公司,并有目的、有意识地在将来付诸行动的信念(胡闲秋等, 2016)。创业者特质理论认为创业环境和个体方面因素均对创业意向有影响,且稳定性较高。良好的创业环境有利于激发个体的创业意向(吴立爽, 2019; Santos, et al., 2016)。个体因素则主要涉及大五人格和冒险性精神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探讨(梅强等, 2020; Zhao & Seibert, 2006),冒险性、经验开放性等特质使得个体通过外界交流学习的能力增强,获得外部成功创业经验的机会更多。同时,梅强等人(2020)还强调主动性人格在预测创业意向及行为过程中具有特殊性。主动性人格有别于大五人格,是其他人格理论未涉及的一种独特人格特质。Bateman 和Crant (1993)指出拥有主动性人格特点的人较少受环境束缚,迎接挑战并积极地承担责任,改变自身所处环境以促进任务的完成,从而增强环境适应能力,与此同时该特质往往对组织和个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梅强等, 2020; Hu et al., 2018),如,加强员工建言行为(刘巨钦, 宗博强, 2019)、抑制拖延行为(罗杰等, 2019)及激发创业行为(周愉凡等, 2020)等。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ussain, 2018; Mustafa et al., 2016)。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水平越高越善于观察,越能够充分挖掘潜在的商业机会,克服环境束缚,积极主动地寻求自身与外界的支持,从而促进创业意向的落实(王迎冬等, 2021)。鉴于主动性人格在创业意向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者将进一步考察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创业意向二者关系及其中介机制。尽管现有研究揭示了与创业相关的多个变量(如,感知创业价值、创业能力、创业知识、职业探索等)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李海垒, 张文新, 2015; 李小玄等, 2021; 刘栋等, 2016)。然而,这些研究涉及的中介变量主要局限在与创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方面,鲜有研究从心理资本的视角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

心理资本由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四个维度构成,是个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品质(Luthans et al., 2007)。前人对心理资本的认识主要有三种:状态论、特质论和综合论,但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偏向综合论,认为心理资本是类特质或类状态的积极心理资源,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其水平(赵然, 靳娟, 2018)。鉴于创业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特点,更需要个体具备积极的心理资本以应对创业过程的艰辛,特别是创业心理资本对于潜在创业者来说极为关键(李峻, 2021)。而创业心理资本则是特定情境下的心理资本,即创业者在创业环境中的心理资本,创业心理资本被定义为个体表现出来的能够影响创业相关活动的一种特定的积极心理状态(牛骅, 2015)。目前国内仅有牛骅(2015)等人对其有过专门探讨,并指出创业心理资本包括乐观希望、特意敢为和积极成长三个因子,总体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孙英红, 许倩云, 2020)。创业心理资本是创业者的重要心理资源,积极的创业心理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毕鹏飞等, 2020)。研究表明,大学生创业意向与创业心理资本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孙英红, 许倩云, 2020; 赵然, 靳娟, 2018),创业心理资本对个体近期或远期创业意向均有影响。同时,研究还发现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受主动性人格的显著影响(靳娟, 杜羽笛, 2020),它们同属积极心理学范畴,都强调积极主动性。基于文献回顾,我们推测,大学生的人格主动性可以促进其自身拥有良好的创业心理资本,进而影响创业意向,即创业心理资本在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

此外,彭正霞等人(2013)通过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间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并指出性别在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可能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那么性别在创业意向与主动性人格及创业心理资本的关系间是否存在调节效应呢?还需进一步验证。回顾前人研究发现,创业意向是存在性別差异的,女性的创业意向水平显著低于男性(蒋承等, 2018; 李海垒, 张文新, 2015; 彭正霞, 陆根书, 2013; Hu et al., 2018)。除此之外,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在选择创业之前需要更高的自我保障起点(彭正霞, 陆根书, 2013)。创业心理资本作为心理保障的因素之一,是否因性别差异而对创业意向产生不同效应还未可知。值得注意的是,前人研究发现创业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陈红艳等, 2021),男性的创业心理资本高于女性。据此,本研究推测,在主动性人格通过创业心理资本影响创业意向的后半路径,性别起调节作用;较之女生,男生创业心理资本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更大。

综上所述,基于以往相关理论和研究结果提出假设:H1:主动性人格、创业心理资本和创业意向两两间具有正相关关系;H2:创业心理资本在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存在中介作用;H3:性别在创业心理资本与创业意向间起调节作用。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通过方便整群取样,在贵州省抽取七所普通高校部分班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950份,回收有效问卷898份,有效率94.53%。男性416人,占比46.3%,女性482人,占比53.7%。其中年级变量缺失1人,大一363人,占比40.5%;大二187人,占比20.8%;大三347人,占比38.7%。平均年龄为20.34±1.43岁。

2.2 研究工具

2.2.1 主动性人格量表

采用Seibert(1999)等人修订的中文版主动性人格量表对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特质进行测定,该量表共计十个题目,采用李克特7级计分,“1”代表“非常不同意”,“7 ”代表“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明人格主动性倾向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s Alpha系数为0.86。

2.2.2 创业心理资本量表

利用创业心理资本量表对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进行评估,该量表由牛骅(2015)等人编制,共12个题目,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1 ”代表“完全不符合”,“5 ”代表“完全符合”。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创业心理资本越丰富。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s Alpha系数为0.88。

2.2.3 创业意向量表

采用创业意向量表对被试群体的创业意向水平进行评估,该量表由李海垒 (2011)等人编制,共12个题目,采用李克特7级评分,“1”代表“完全符合”,“7”代表“完全不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创业意向越强烈。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s Alpha系数为0.93。

2.3 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

采用集体施测的方法统一收发问卷,施测时得到了老师或班级负责人的同意,采取自愿参加原则,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并独立完成问卷调查。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 3.1,并使用SPSS 25.0进行数据处理和描述统计分析,并用SPSS宏程序PROCESS 3.4进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Hayes, 2013)。

3 研究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鉴于研究数据收集均是通过自我报告的方式完成,该方法可能会导致共同方法偏差效应产生。为克服这一误差,当前研究通过Harman单因子检验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因子未旋转情况下,存在六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并且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11.95% ,远小于 40% 的临界标准。由此说明当前研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3.2 描述性统计结果和变量间的相关

表1列出了主动性人格与创业心理资本、创业意向之间的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主动性人格与创业心理资本( r =0.70,  p <;0.001)、创业意向( r =0.50,  p <0.001)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创业心理资本与创业意向( r =0.56,  p <0.001)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 H1得到了验证。

3.3 创业心理资本在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

在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依据前人提出的中介模型——当 X 对 Y 的影响经过影响 M 进而对 Y 产生影响,则称 M 为中介变量。通过Hayes (2013)的SPSS宏程序PROCESS 3.4中的模型4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在分析过程中设置Bootstrap抽取次数为5000次,置性区间估计为95%。研究结果显示,创业心理资本在主动性人格与创业意向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 a =0.59, SE=0.02, CI=[0.55,0.63];   b =0.76, SE=0.07, CI=[0.62,0.90];   c′ =0.34, SE=0.06, CI=[0.22,0.46]),详见图1。前人指出,若中介变量引入方程后,直接效应回归系数下降,但仍显著,表明中介变量所起作用为部分中介,但是当直接效应不显著时,表明该中介变量的作用是完全中介。当前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心理资本在主动性人格与创业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当前中介模型的总效应为( c =0.78, SE=0.05, CI=[0.69,0.87]),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0.34/0.78*100%=0.44%,说明创业心理资本在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作用中占据44%的效用,验证了H2。

3.4 调节模型检验

根据Hayes (2013)的建议,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 3.4中的模型14进行调节效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和创业心理资本的交互效应显著影响创业意向(β=-0.26, SE=0.10,  p <0.05, CI=[-0.45, -0.06]),即性别显著调節创业心理资本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性别调节了主动性人格-创业心理资本-创业意向这一中介模型的后半路径,H3得到了支持。

为了更好地了解性别在创业心理资本和创业意向关系间的调节效应,特通过简单斜率分析来进行探索。结果显示,在探索创业心理资本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时,随着创业心理资本水平的升高,男性(β=0.47, SE=0.06, CI=[0.36,0.58])和女性(β=0.32, SE=0.05, CI=[0.22,0.43])的创业意向均显著增强,但与男性相比,女性创业意向提升的幅度相对较低,详见图2。

4 讨论

当前研究主要探讨了主动性人格和创业心理资本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并探讨了创业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主动性人格、创业心理资本、创业意向之间的正相关研究结论(靳娟, 杜羽笛, 2020; 孙英红, 许倩云, 2020; Hussain, 2018;)。性别调节了主动性人格、创业心理资本及创业意向这一中介模型的后半路径。

4.1 主动性人格、创业心理资本及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相关关系

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和创业心理资本与创业意向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结论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H1,与前人研究一致(靳娟, 杜羽笛, 2020; 赵然, 靳娟, 2018; Mustafa et al., 2016;)。首先,就主动性人格层面而言,人格特质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张雪黎, 肖亿甫, 2018)。主动性人格水平较高的个体被认为更具冒险性精神、能够适时地抓住机会,同时他们也会更加主动地去适应或改变环境(梅强等, 2020; Hu et al., 2018;),拥有的创造力水平也更高(周愉凡等, 2020),做事有计划且行动力强(梅强等, 2020),能够更好地融入组织中,为组织利益考虑(王迎冬等, 2021)。其次,

具有较高水平创业心理资本的个体往往表现出敏锐卓越、具有社交智慧等特质,这些特质有助于其主动集结资源。李峻(2021)指出,相较于其他资本,创业心理资本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最大。创业之初,创业者往往缺乏经验,心理压力也比较大,此时,高水平的创业心理资本能够使个体对未来充满希望、積极乐观,敢于冒险(牛骅, 2015)。此外,主动性人格与创业心理资本显著正相关,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靳娟, 杜羽笛, 2020)。上述结论不仅支持了前人研究理论,也为中介效应的检验奠定了基础。

4.2 创业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研究进一步探析了主动性人格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研究表明,创业心理资本在主动性人格与创业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果计算得出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4%,也就是说,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有44%是通过创业心理资本这一中介变量间接起作用的,而主动性人格直接作用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效应占56%。人格主动性水平高的个体更有可能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采取独特的方法来开始自己的创业。相对于主动性人格水平较低的个体,他们较少受到外界环境阻力的制约。但是,不乏存在一些主动性人格和创业意向水平都高,却又不敢采取创业行动的个体,其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在于其内部心理资源的匮乏。一定程度而言,新兴经济体存在制度薄弱和难以获得资源来维持创业活动的特点(Mustafa et al., 2016)。这些特征最终可能导致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动机的降低,进而成为创业的障碍。创业心理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创业心理资本丰富的个体具有较好的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对未来更是充满希望、态度乐观。实证研究表明,通过训练可以显著增强主动性行为(Kirby et al., 2010)和增强创业心理资本(赵然, 靳娟, 2018),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意向水平。因此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个体,不但要将人格作为考虑因素之一,而且不能忽视内部心理资源对其产生的重要影响,应从不同的角度找原因,针对性开发课程,包括课程内容(如理论学习、技能学习、心理建设等)和授课形式(如讲解、实操互动、小组竞赛等)。

4.3 性别的调节作用

研究还发现性别调节了主动性人格-创业心理资本-创业意向中介关系的后半路径。具体而言,在创业心理资本水平提高时,尽管男女个体的创业意向水平均有提高,但是男性对创业心理资本的增强更为敏感,创业意向水平显著高于女性。不难发现我们的文化中已经存在一种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就应该相夫教子,归属家庭,且在一定程度上女性自身也对创业不是很认同,事业心弱,认为创业应由男性主导,创业态度不积极(彭正霞, 陆根书, 2013)。另外,在冒险性精神、风险承担能力以及社会支持方面,女性不如男性(万鹏宇等, 2017),女性更加害怕创业失败(彭正霞, 陆根书, 2013)。那么如何对男女进行区别性教育以提高个体的创业意向呢?一方面,除了对男女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外,还应该对女性进行言语鼓励,提升她们的创业自我效能感,从思想上改变她们自身对女性从事创业的传统观念及态度;另一方面,彭正霞等人(2013)指出女性在选择创业之前往往需要更高的自我保障起点,为女性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也非常重要,帮助她们全面了解创业条件,给予女性创业者同男性一样或更多的支持,具体包括亲友支持、社会支持等。

5 结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创业心理资本及创业意向的关系,得出了如下结论:(1)主动性人格,创业心理资本及创业意向两两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创业心理资本在主动性人格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3)主动性人格、创业心理资本及创业意向的中介模型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受性别调节。

参考文献

毕鹏飞, 邵爱婷, 俞群俊, 袁雯倩 (2020). 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与创业意向的调查研究. 劳动保障世界, 561(5), 18-20.

陈红艳, 袁书卷, 郑宽明, 董开莎, 井军弟 (2021). 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省地方高校为例.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9(2), 70-76.

胡闲秋, 李海垒, 张文新 (2016). 大学生认知风格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性别的调节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4(1), 87-94.

蒋承, 李宜泽, 黄震 (2018). 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北京大学学生的调查. 高教探索, 34(1), 120-123.

靳娟, 杜羽笛 (2020). 大學生创业心理资本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2(4), 112-122.

李海垒, 张文新 (2015). 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创业知识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1(3), 264-270.

李海垒, 张文新, 宫燕明 (2011). 大学生的性别、性别角色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9(4), 64-69.

李峻 (2021). 高职学生创业心理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对广东省423名高职学生实际创业者和887名潜在创业者的问卷调查. 职业技术教育, 42(6), 50-56.

李小玄, 王婷, 郑允佳 (2021). 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创业意向: 职业探索的中介效应.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9(8), 1253-1257.

刘栋, 叶宝娟, 郭少阳, 金鑫 (2016). 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感知创业价值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5), 946-949.

刘巨钦, 宗博强 (2019). 职场排斥与员工建言行为: 组织自尊的中介效应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效应.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1(4), 65-73.

罗杰, 陈维, 杨桂芳, 吴丹萍, 刘拓 (2019).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其拖延行为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7(5), 692-698.

梅强, 顾加慧, 徐占东 (2020). 创业警觉性在社会网络与大学生创业意向间的中介作用——人格特质的调节. 技术经济, 39(3), 171-181.

梅云, 程可心, 刘建平, 叶宝娟 (2019). 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成就动机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心理学探新, 39(2), 173-178.

牛骅 (2015). 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创业机会能力和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师范大学.

彭正霞, 陆根书 (2013). 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31(5), 57-65.

孙英红, 许倩云 (2020). 工作价值观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关系: 创业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 青少年学刊, 28(2), 27-31.

万鹏宇, 林忠永, 杨新国 (2017). 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32(12), 1-6.

王迎冬, 周紫彤, 周芷怡, 陈雪连 (2021). 社会网络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创业自我效能感和主动性人格的视角.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1(3), 1-7.

吴立爽 (2019). 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以在杭高校 2114 名大学生为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65(1), 184-189.

张雪黎, 肖亿甫 (2018). 人格特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潜在影响及提升路径. 当代青年研究, 38(6), 100-105.

赵然, 靳娟 (2018). 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以北京邮电大学为例.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 20(6), 108-114.

周愉凡, 张建卫, 张晨宇, 李海红, 滑卫军 (2020). 主动性人格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基于特质激活与资源保存理论整合性视角. 软科学, 34(7), 33-37.

Bateman, T. S., &Crant, J. M. (1993). The proactive compon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 measure and correlate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4(2), 103-118.

Farashah, A. D. (2015). The effects of demographic, cognitive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Toward a socio-cognitive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caree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13(4), 452-476.

Hayes, A. (2013). 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51(3), 335-337.

Hu, R., Li, W., Wei, Z., & Peng, B. (2018). Creativity,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The Role of 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14), 951-960.

Hussain, S. (2018). Towards nurturing th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of neglected female business students of Pakistan through proactive personality, self-efficacy and university support factor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12(3), 363-378.

Kirby, E. G., Kirby, S. L., & Lewis, M. A. (2010). A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proactive Thinking.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2(7), 1538-1549.

Liguori, E., Winkler, C., Winkel, D., Marvel, M. R., Keels, J. K., van Gelderen, M., & Noyes, E. (2018).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mperative: introducing EE&P.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edagogy, 1(1), 5-7.

Litzky, B., Winkel, D., Hance, J., & Howell, R. (2020).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personal and cultural variations.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7(7), 1029-1047.

Luthans, F., Avolio, B. J., Avey, J. B., & Norman, S. M. (2007).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Personnel Psychology, 60(3), 541-572.

Mustafa, M. J., Hernandez, E., Mahon, C., & Lai, K. C. (2016).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an emerging economy: The influence of university support and proactive personality on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Emerging Economies, 8(2), 162-179.

Santos, F. J., Roomi, M. A., & Lián, F. (2016). About gender differences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54(1), 49-66.

Seibert, S. E., Crant, J., Michael, K., & Maria, L. (1999).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career succes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4(3), 416-427.

Zhao, H., & Seibert, S. E. (2006).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entrepreneurial status: A meta-analytical review.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1(2), 259-271.

The Influence of Proactive Personality on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GAO Rongfen 1,2; CHEN Wei 1,2

(1 School of Psychology,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2 Center for Big Data Research in Psychology,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s well as its internal mechanism the mediating role of entrepreneuri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moderating role of gender. A total of 898 college students completed the Proactive Personality Scale, Entrepreneurial Capital Scale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Scale. Results: Proactive personalit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ntrepreneuri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Entrepreneuri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has a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gender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psychological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was significant, specifically, female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while males  increases more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s enrich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Key words: proactive personality; entrepreneuri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gender; college students

猜你喜欢
创业意向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创业环境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意向影响分析
创业意向—创业行为缺口缩减影响因素
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政策导向与创业意向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