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闲暇教育实施的意义及策略

2022-05-15 01:22韩洪德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意义策略

韩洪德

摘要:闲暇教育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模式,迅速被世界所接受,将重点放在“闲”,使学习轻松愉悦,百花齐放。居家学习情况下,小学生在保证完成课业学习,留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利于闲暇时间,发挥个体优势,在可控自由度下完成身心全面发展,降低焦虑,增加学习丰富性,做好复课衔接,关乎学校、学生、家庭三方的利益,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闲暇教育;小学班主任;意义;策略

学校群体关乎社会、家庭的稳定,属于高密集群体,根据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局的要求,学校采取停课不停学的政策,线上教学模式有效的平衡了“停”与“学”之间的矛盾。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完成线上教学的任务外,仍然留存充足的闲暇时间,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体特点,又恰恰反应了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喜动乐玩的天性。为了更好的将学与思结合起来,将学与玩结合起来,缓解居家学习带来的焦虑情绪,消解家长的忧虑,班主任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闲暇教育的缘起

闲暇教育起源与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J.曼蒂在其著作《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对闲暇教育进行了系统性的概述。查理斯指出教育的目的以职业为先,以闲暇为重。闲暇教育是充分掌握闲暇时间,通过传授和学习,提高和充实精神境界,获得心理健康、信仰道德、社会公益、身体健康、社会实践、人际交往的满足和提升。

居家线上学习阻断了原本校园学习的正常秩序。小學生对户外渴望,对同伴群体有交流的需求,对游戏热衷。闲暇教育发挥“育”的功能,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个体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挖掘潜能,探究爱好,获取知识,互通互助,完善充实,将“闲”变得更有意义。通过班主任与家长的通力合作,实现闲暇时间的多样化安排,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班主任闲暇教育实施的意义

(一)和谐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

班主任利用闲暇时间,以学生个体为研究对象,将他们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救出来,放松身心,回归天性,填补闲暇时间的无计划性和随意性。以某市的10所小学为调查对象,近视人数达20%,睡眠不足8小时的达50%,心里异常达16%。从身体到心理,学生的发展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因外部环境的变化,会更加突出,亟待解决。闲暇教育有利于健康生活的回归,是和谐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社交互动获得感的要求

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将社会需求作为基本需求之一,亲情、友情、爱情的互动中完成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小学生的人际范围圈定在家庭、班级、同辈群体中,因外部因素阻隔了同班级、同辈群体间的融入,使原本狭窄的人际范围压缩,更容易产生人际交往障碍。闲暇教育将个体进行链接,搭建平台,集合成新的人际交往群体,缓解不适,使学生更好的融入群体,适应法则,提升交际能力,从中实现获得感的需求。

(三)道德引领品德养成的要求

道德品行是衡量一个学生基本素养和行为特征的指标。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道德的养成和价值观的构建产生冲击。疫线上教学的要求,互联网成为家庭必备,增加学习时长的同时也带来风险,家长无法有效的进行监管,容易带来道德品质的偏差。小学生的信息筛查和过滤能力低,正确的引导,利用闲暇教育感受道德的正向力量,变隐患为价值,懂得规则,懂得自省。

三、小学班主任闲暇教育实施的策略

(一)发挥核心优势,扩展教学模式

班主任是闲暇教育的核心力量,承载着学校、家庭、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协调各类关系中起到平衡作用。在确保学生完成书本知识的前提下,将工作内容引入闲暇教育中来,既有分数的提升,又有技能的锻造,是班主任工作的全新模式。以网络为媒介,组织开展闲暇教育,拓展教学模式,设置陶艺、剪纸、益智类游戏等课程内容,将动手动脑的实践课程融入进来,将中华民族的传统元素融入进来,将知识与品行融合起来,实现多维的教学理念。

(二)尊重个性选择,丰富活动内容

小学生群体闲暇时间多,精力旺盛,自我掌控力弱,注意力训练不足,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充实生活。家长疲于工作与孩子教育间的斡旋,尤其在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小学生成为家长焦虑的因素之一,用网络和游戏换取小学生的安静成为家长妥协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对小学生的成长不利。班主任利用闲暇教育,因材施教,个性设置,挖掘学生潜能和特征,丰富阅读,探讨模型,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以兴趣为导向,拓展知识领域和实践技能,同辈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班主任检查点评,使闲暇教育活络起来,丰富起来,持续起来,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序为规则,提升个体素养。

(三)协调多种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协调好“工作”“闲暇”“学习”之间的关系,促进闲暇时间学生自我学习力的养成,正确认识闲暇教育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是教师和家长间需要达成的一致和默契。闲暇教育以班主任——学生——同辈之间的关联,扩展到孩子——家庭中间,班主任指导学生,带动家庭为单元的闲暇教育,由学生作为家庭闲暇教育的设计者,制定详细方案,家长和教师给予指导和修正,保证方案的实施,通过正向鼓励,激发学生对闲暇教育的正确认知,体会闲暇教育的魅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璐璐.美国小学生闲暇教育的探析及其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1).

[2]覃秋波.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沟通艺术的巧妙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8(10).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意义策略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诗里有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