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浅议

2022-05-16 08:25杜红艳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课堂创新有效教学信息技术

杜红艳

摘要:当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心,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是大势所趋。在素质教育下如何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并努力促使学生进一步有效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有效教学

引言:

什么样的教学才算是有效教学?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层次探讨的新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获得明显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教学才能称之为有效教学。因此,为了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要坚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学习兴趣[1]。

一、遵循系统性、学生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进行课堂教学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遵循系统性、学生主体性、探究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教师从知识的逻辑性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出发,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遵循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不以任何外力为转移,因此,教师无论在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的培养,都需要由简入难,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核心素养培养质量。学生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目的,因为当今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求人才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小组合作,以及各类活动,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探究性原则要求教师是“隐形”的,要启发学生,而不是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亮出“答案”,对学生而言,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能调动其探究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2]。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起到的是指导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師可以通过有一定探究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问题完成对知识内涵的掌握,共同体验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实用性。同时,教师在设计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掌握状况,所设定的问题要适用于教学内容,从而通过探索问题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形成解答问题的欲望[3]。

例如,教学“表格信息处理”的信息技术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呈现课前制作好的数据表格,在表格内设置一些混乱的数据,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找到明显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数据整理,这时学生就会回忆起教师讲过的知识内容,进行数据问题的处理,实际处理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满足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信息技术知识的实用性,进而提升学习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应当侧重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在发现问题时进行尝试性的修改,才能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上的不足之处,并在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的同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抓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进而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将问题引入课堂,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意识,并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时,促进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通常在一个班中,大部分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要把不同的学生重新组合为多个学习小组,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环境,让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必须根据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从基础知识开始教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确保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掌握本课内容。那些成绩居中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不太扎实,在参照课本授课的同时,要不断补充巩固,并对他们设定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让他们进一步提高。至于那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并且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应该给他们更多的空间自主学习、自由探究,并让他们作为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学习。

四、以生为本,和谐发展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学的正常进行。根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要求教师一切以学生自身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并从各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轻松和谐的交流过程,师生之间应当存在良好的互动,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里,学生能够得到肯定和自信。同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在这样的氛围里自然而然地提高。

五、将学习任务巧妙分解以提升学习效率

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笔者便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推选出小组长来监督组员按时完成每个人的任务。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将一些较大的学习任务巧妙地分解给组员,减轻较大任务带给学生的压力,而且由于小组长的监督作用,可以及时监督每个人的完成情况,在每位学生都受到关注的同时也提升了学习效率。

例如笔者在讲解“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时,要求每个小组以“我的学校”为主题,完成一份电子报刊。这个报刊如果由每个学生单独完成,其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内肯定不能制作出较高质量的作品,因此,笔者先将任务分到每个小组,然后由他们共同规划和设计作品,再将作品分成不同板块由每人完成各自板块,最后再汇集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体验了电子报刊的制作流程,又将每人的智慧汇聚成整体,从而高质量地完成了报刊的制作。

结束语

总之,我们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格外重视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问题,多立足于教学实践和学生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环境、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等,以使新课标要求得到认真贯彻和落实,促进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尹学权.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导学,2020(S1):74-75.

[2]潘守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27):37-39.

[3]李贤禹.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9):147.

猜你喜欢
课堂创新有效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文秘专业“小班化”教学模式初探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生本理念下初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