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融合

2022-05-16 02:34陈刚
民族文汇 2022年17期
关键词:教学融合小学科学德育

陈刚

摘 要:科学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重要内容,主要内容以科学知识为主。通过德育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融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克服困难、锐意创新的优良思想品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成分,使其更好地发挥其德育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德育;小学科学;教学融合

科学课程标准所确立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都明确地提出要将思想教育融入到科学教学之中。然而,与思想品德课程不同,小学理科课程具有清晰的德育目标,其德育理念体现于科学知识的生成、师生的教学和学习。在科学课中具体地进行思想教育,挖掘其内在的思想教育,实现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国家自豪感

在备课阶段,教师应力求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充分揭示“科学”与“德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1]。例如《养蚕》一课,既要教授知识,又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蚕丝的国家,为人类利用生物资源创造了一个先河。从公元前2世纪起,我们国家的丝绸就已被运到西亚及欧洲。在讲授“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时,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些都是我们的远古发明,有些甚至比其它国家早了数千年。运用各种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效果。

二、对自然的科学认识

教育要充分发挥自然科学丰富、实用的特性,对科学自然观进行启蒙教育。教学内容包括水、空气、动物、植物、地球和宇宙,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组成。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作不同的观察和纪录,让他们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改变,而且有一定的必要条件,让他们对事物的简单的辨证思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校要重视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学校要加大对科学教学的教育投资,建立起专门的科学教学实验室,在实验室中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科学探究教学内容,利用三维VR等现代先进教学设备让学生来认识科学现象。通过这些视频教师带领学生观看产品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将科学理论和科学产品联系起来,提高小学生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其次是在学校中为学生建立起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自然景观,比如建立花园或小型植物园,让学生可以在学校体验到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到自然事物的變化。教师可以在教师为学生播放植物花卉的生长过程,再带领学生们来到学校的植物园,近距离的观察植物花卉的生长,学会辨识植物花卉。还可以根据植物的认知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提问,同比如“植物会呼吸吗?”“植物的呼吸作用对大自然有什么样的好处?”等等,通过更加深入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加深入的植物知识,了解植树造林的好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学会保护自然节约资源。最后就是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相应的教具和教学器材,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兴趣点来选择相应的科学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用具,保证科学教学课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自己进行实验,只有学生自己愿意去探索科学,科学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要树立严谨、务实、科学的态度

在科学教育中,应注重对科学的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要把握好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务实的学风。自然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观测和试验,这些都是因为受非本质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要做到尊重客观事实,做到实事求是。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我们应该在进行教育之前,尽可能地使学生具备德育教育的先进性,首先要设计出问题和活动,给学生以经验的机会;教学中要注重德育教育,在教学语言和情境中也要有不同的见解;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和总结,以便在下一次或今后的活动中有所改进[2]。

四、加强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劳动教育被剥夺、被忽视的情况,现在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被过分“呵护”,父母教育不当,造成了劳动教育的缺失,致使儿童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工作能力下降,影响了儿童的个性形成。对劳动教育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由单纯的传授劳动技能的教育转向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积极探索、发现和创造,从而全面地培养小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在课堂上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打动学生,触动他们的心灵。在实践活动中,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做到不留下任何痕迹,做到有效率而不走过场。我们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与人合作、严谨踏实、勤奋努力、热情自信、有高度责任感、尊重事实和证据、求异求新等优秀品质,为他们以后的幸福人生和快乐生活奠基。

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学习、生活、做人的根本条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从小养成,并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的,只要教师善于运用每一个细微之处,从点滴开始,循序渐进,养成好的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3]。比如,在科学课上,我总是注意指出、纠正学生的坐姿、站姿不良;教导学生要爱护可回收的教科书;教导学生要有秩序、有方法地做作业。要把德育教育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在教科书中,许多地方都有德育教育的内容。例如《植物》三年级上册的第三节“树与草”,从被剪掉的树枝和从田野中生长出来的狗尾巴作为最佳的观察对象;在第五课,“植物的叶”中,组织同学们到校园中去收集树叶,也是一种很好的设计与练习。

结束语:

科学课程的思想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只有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发掘其教育要素,在课堂内外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思想与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丹.基于小学科学教学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2(07):141-143.

[2]吴兆阳.让科学因“育人”更精彩——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幻画报,2022(02):213-214.

[3]许晓明.探讨在小学科学课上如何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上旬),2021(12):83-84.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小学科学德育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论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