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文学作品选读”教学改革探索

2022-05-17 20:05涂小芳
文教资料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涂小芳

摘 要: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学作品选读”这门课程重视将文学作品的文本属性、传媒专业的专业属性与思政育人的价值要求三者有机结合,大胆革新中国文学作品选读教学的全过程:从教学大纲的撰写、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设计到课堂的开展、教学方法与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探索,将思政育人的核心目标融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寻求学生学习效果和思政育人效果的双赢。

关键词:课程思政 “中国文学作品选读” 教学改革 “四个兼顾”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内容,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结合本院的办学基础与生源特点,探讨课程思政的教改方向与实践举措,是现阶段实现育德与育人双向双进的重点工作。“中国文学作品选读”是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针对传媒专业(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立足文学作品经典选篇,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学性与思想性,发挥文学作品对传媒专业学生的思想教化、情感激发、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并结合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探索中国文学作品选读课程的教学改革,寻求教学效果与思政效果的最大化,在当前极具紧迫性和重大现实意义。以下,将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探索“中国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希望能为其他高校的类似课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一、基于新的培养导向制定新的课程培养目标

从中观层面大胆革新原来的课程培养大纲,增强课程教学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创新性。新的培养目标由原来的重视培养传媒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审美能力转向以思政育人为价值引领,强调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学审美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高尚的品德,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实际操作中,落实到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重新调整,主要的变化如下:将主要课程目标由原来设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调整为知识目标、能力与素质目标和思政目标,增加了该课程的思政目标,并把这一目标作为课程的核心目标融入教学实操层面的各个环节当中。该课程大纲新增加的思政目标如下。

第一,通过本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学的浓厚兴趣,驱动其积极学习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通过本课程教学,使传媒专业的学生在全球化时代面对跨文化传播中形形色色的中西文化现象的裹挟,能保持包容、理性、审慎的文化态度,增强传媒专业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二、改革“中国文学作品选读”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文学作品选择应坚持“四个兼顾”原则

从思政育人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重新审视与筛选,特别重视将作品的文本属性、传媒专业的专业属性与思政育人的价值要求三者有机结合,并提出作品选择应坚持“四个兼顾”的原则:① 兼顾作品本身的文学性和思想性;② 兼顾作品传达的感情基调、理想情怀与人生观、价值观;③ 兼顾作品与传媒专业视听语言艺术之间的勾连;④ 兼顾作品的易读性与传媒专业学生的接受度。

(二)创新教学内容设计

首先,注重深入挖掘中国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理想与抱负、责任与担当等要素,从而形成教学内容与思政育人的有机融合。

如《诗经》与现实主义传统的教学内容设计中,重点选取《周南·关雎》《王风·君子于役》《秦风·蒹葭》《卫风·伯兮》四篇作品,引导学生结合对四首诗歌的分析和理解,感受诗歌中传达的人生态度。如《关雎》里“君子之爱”有节制,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从《君子于役》中感受到的是一种简单的幸福;从《蒹葭》里感受到一种积极进取、从此岸到彼岸永不停歇的一种积极追求的精神,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诗歌对我们的启发意义,从而树立积极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如《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汉末六朝这一社会历史背景深度理解魏晋名士特有的心灵苦痛与乖张行为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古人身外无物、向往自由、虚怀若谷、冷静坦荡、任情任性等的生命態度及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态度,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古人的这种生命态度给后工业化文明浸染下当代人的种种启示和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脱俗的生命态度。如在中国古典诗词赏析的教学内容设计中,同样紧扣课程思政的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诗人、词人或积极进取或忧国忧民或率性达观的人生态度和爱国主义情怀,并以此激励学生做心怀家国,胸怀责任与担当的有志青年。如在介绍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时,在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时,重点带着学生感受那个特殊的时代一个女性知识分子追求女性自由天空的艰难与无奈,感受萧红超越其个人苦难在作品中投注的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苦难民众的强烈悲悯情感[3],感受萧红的博大与深情,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

其次,注重结合传媒专业的专业特性和学生特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

传媒专业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将艺术审美、情感激发、思政育人与专业实践应用结合起来,既深化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了审美素养,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还能春风化雨地将作品的思想性、人生态度、情感价值等融入学生的思想和血液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1) 文学作品文本与影视文本相结合,以全媒体方式助力教学信息优化呈现。传媒专业学生对生动的视听媒介比较敏感,且现在大一学生都是“00后”,是典型的“数字原住民”,他们从小就在多媒体视听语言符号的刺激下长大,因此,对视听结合的媒介接受度比较高。因此,此门课程在备课的过程中,除了详尽收集课程资料,在文学作品内容的讲解设计上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之外,笔者还有意识地结合一些精品影视文本来辅助信息传播和情感传播。通常,学生的反应都比较积极。例如,在讲解完了《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这一章当中的竹林七贤后,通过文字图片等课件配合讲解让大家了解了嵇康、阮籍、刘伶、王戎、山涛、向秀、阮咸的故事及精神气质之后,再配合让学生观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精品节目《国家宝藏》第一季里跟竹林七贤有关的视频节目, 精心选择里面的内容。该内容由张国立导入介绍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由袁弘讲述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前世传奇。内容制作精良,富有创意。通过八位表演艺术家的舞台演绎以春秋时期隐士荣启期的视角串联起魏晋时期以嵇康为精神领袖的七位名士,讲述了他们独特的名士做派和名士风度,如阮籍哭兵家女,王戎与妻子以“卿卿”互称,刘伶纵酒放达等,通过几个片段刻画出他们的精神风骨。视频正好与前面课堂的讲述配合,以全媒体的媒介呈现方式生动地将魏晋风度传达出来。如果没有视频欣赏前精心的备课和讲解,没有魏晋时期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没有魏晋风度在“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上各自的体现讲解,学生就不能完全领悟到视频里竹林七贤的看似乖张的行为做派背后的精神内核,无法对该视频的文化符号进行深度解码;如果没有课程结束之后的视频观看,课程的接受效果也会打上一些折扣,学生也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适当地配合主讲内容加入一些影视视听文本能活跃课堂氛围,将古代文化的审美、精神与当今学生身处的新媒体环境联通,学生的感受就会比较深刻,不会单纯将古代文学作品看成是老古董,就会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内蕴在当今时代焕发的活力与美,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无疑起到很好的作用,且非常自然,不带说教的痕迹。

此外,在古诗词的讲授过程中,同样也可以结合一些当下的精品视听节目来辅助教学,如在介绍李白的诗和苏轼、李清照的词之后,可以在结尾加入《经典咏流传》当中一些歌唱艺术家对古代诗词的重新演绎的视频欣赏,引导学生在观赏的同时思考哪些演绎比较好地呈现了原诗词的文化或精神气韵。学生会很积极地进行发言、讨论,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的文学积累,也需要一定的传媒知识的积累。学生讨论表达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同样地,在汤显祖戏曲《牡丹亭》的教学设计中安排学生欣赏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当中的《闺塾》和《惊梦》的部分视频片段,并在此基础上就学生的疑问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分析,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和认识,让他们直观感受到戏曲独有的美和作品思想的深刻性,加深其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热爱。

(2) 教学内容拓展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践,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诗词的学习部分,引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深度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通过编舞、朗诵、舞台演绎等艺术的方式来呈现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用独特的视听语言来呈现一首诗或一首词的意境,将文字文本转化成一个视听文本。另外,针对某些经典的文学作品的教学,特别是有相关影视作品翻拍的文学作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并深入思考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勾连与差异,通过对比分析的关联学习法强化学习效果,如张爱玲的《金锁记》,注意引导传媒专业的学生重点关注和感受张爱玲小说“纸上电影”的独特魅力。如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和莫言的《红高粱》,在教学内容的拓展上,除了让学生感受作品深刻的思想性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文学作品的学习与传媒专业课的学习结合起来,彼此勾连、彼此渗透、彼此融合,将所学知识最终打通,最终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心理、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包容谦和的处世态度,引导学生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有为青年。

需要说明的是,此门课程的授课老师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内容的拓展,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需具备两大学科背景知识:汉语言文学和传播学。教师也需积极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能人为设限,仅仅掌握文学方面的知识只能达到基本要求,同时需要考虑到该课程是为传媒专业的学生开设的,需要考虑到传媒专业的专业特性和传媒专业学生的特性来进行授课,这样的课程才能有的放矢,达到让学生学有所得的授课效果。

三、改革“中国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方法与考核形式

(一)教学方法的革新

首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在现代教学中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尽可能地创作条件来满足学生的这种“根深蒂固的需要”[4]。借鉴问题式教学模式,即教师提前将课程的相关资料发给学生,督促学生课前完成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多种新媒体手段了解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从而将传统的课堂转变为师生交流、教师答疑、小组讨论、展开辩论等场所,在高效利用课堂时间的同时,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使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传媒专业大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不够的,很多学生的作品储备远远不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答疑、辩论就成为空中楼阁。文学作品阅读习惯培养的欠缺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果,温儒敏教授近年来积极促进阅读教学,“希望能治一治语文教学不读书、读书少的通病”[5]。因此,该课程教学方法的革新需要与教学考核形式的革新结合起来,通过给传媒专业学生开阅读书单,狠抓阅读考核和阅读分享,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自主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才有可实施的基础。

其次,开发多元化课堂互动形式,如“情景化”教学、小组讨论、开展辩论等,满足传媒专业学生渴望展示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思政育人的效果。

如诗词经典篇目的教学过程中,让播音专业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声情并茂地朗诵诗词作品,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对这首诗或词的理解,通过个人比赛或小组比赛的形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通常学生会非常积极地表现自己。再如学习鲁迅的小说《伤逝》时,可拿出一节课的时长让学生组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讨论在这场爱情婚姻的悲剧中究竟是涓生還是子君的问题更大。通过激烈的辩论,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对爱情观、女性价值观、男女平等等问题的思考会更加主动、更加深入。

再次,营造踊跃表达又耐心倾听的课堂氛围。传媒专业的学生通常性格外向,自我表达、自我展示的意愿比较强烈和明显。但同时,在和老师或其他同学互动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倾听他人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认识到自我表达与倾听他人同样重要。在其他同学表达自我观点的时候,要耐心倾听,给予恰当的尊重,既体现了个人修养和礼仪,同时也可以吸取他人的看法,形成自己更深刻更全面的观点。不得不说,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涉及方方面面的细节,不仅仅体现在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开展上,也体现在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的适时引导中。因此,教学方法和形式的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教学方法和形式的革新不是最终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才是最终目的。

(二)考核形式的革新

教学方法的革新离不开考核形式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两者互相影响、互为依托、共同配合才能实现课程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因此,需注重严格对标新的课程培养目标,多元化探索课程考核形式,尝试结合卷面考试、读书笔记、小组作业展示、调查报告、作品朗诵、作品改编与表演等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思政育人效果。

首先,通过卷面考试检验学生文学知识的积累与掌握程度;其次,通过读书笔记或小组展示检验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储备;再次,通过小组辩论或问卷调查等了解和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后,通过对作品的诵读或改编、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深度的情感共鸣。这些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各有优势,在具体的操作中,可结合课程性质、学生专业特性、学生理解力和接受度、教学内容的特点等因素综合运用,也可以选择其中几个来运用。总之,考核形式的变化是教学形式变化的必然结果,在教学改革中,将两者结合起来尤为重要。

综上,从中观层面改革课程的教学大纲,建立以课程思政目标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将知识目标、能力与素质目标与思政育人目标融合打通;在教学实施的微观层面,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学性与思想性,发挥文学作品对传媒专业学生的思想教化、情感激发、价值引领的作用,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最终达成学习效果和思政育人效果的有机统一与效果的最大化。可见,课程思政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需要教师深入领会,融会贯通,并不断根据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反馈来总结经验和调整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4.

[3]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217-218.

[4]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7.

[5] 舒晋瑜.温儒敏谈“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新思路[N].中华读书报,2017-09-25.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