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2022-05-17 01:58杨丽萍
黑河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独立思考课前预习

杨丽萍

[摘 要]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需要从细节上看,对症下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贯穿学习始终,做到学要有方法,听要有目标,问要有策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习习惯;课前预习;独立思考

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仅是培养日常生活中的理性思维和数学常识,更重要的在于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这在学生的个人发展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在如今的小学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他们当前的学习,而且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发展。总结自身数学教学经验,结合课堂教学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科学分析现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现如今的学生在家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很少,很多学生没有预习习惯,就等着上课让教师讲,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个别学生连数字都写得七扭八歪,“0”不像“0”,“6”不像“6”,“9”不像“9”,教师得分析着看,要不然真的看不懂;看错题目、答非所问、漏掉单位名称等小错误层出不穷。有些学生不仅计算时马马虎虎、丢三落四,计算后为了偷懒也不进行检查验算。还有些学生写作业时不独立思考,经常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者在网上查找解题答案,直接抄写在试题上,就算完成任务,也不看试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只抄写答案,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不会解答。更为严重的是有个别学生对待自己学习中犯的错误时,态度不够端正,不找出错误原因,只是粗略写上正确答案后一带而过,并不理解,之后再次犯错。

二、预习要抓早,习惯要养好

信息化时代,微课早就应用到了学生的课前预习中,如何利用好课前的时间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开始。有效的课前预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预习单是很好的尝试,因为只有将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提前预习,才能让学生在上课前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正确分析问题,并完美解决问题。可是,有些学生对于预习的理解存在偏差,在预习过程中只是一带而过,仅仅只是简单看一遍书上的内容,把这当成预习,从不认真阅读要学习的内容,再加上家长对于学生的预习作业并不用心,把学习新知识的希望全都寄托在教师身上,但是,教师的经历也是有限的,教师上课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提前将课堂知识作为预习作业,让学生打好提前量。每天的预习要求主要有四点:其一,仔细阅读数学教材,理清知识点,找出重难点;其二,谈谈收获,从中理解到哪些内涵,掌握了哪些内容;其三,尝试做相关练习题,并尝试写出正确答案,看看解题存在什么困难;其四,还有哪些疑问和困惑?可否自己解决?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上课的时候,要带着准备好的问题向老师提问。现在,白板都已经应用到课堂中,课前的微课播放,PPT内容授课,展台的学生作业展评都不再是新事物,所以,预习单显得尤为重要,提前利用预习单先出几道本课相关知识点的检测题,作为前一天的预习作业,第二天,教师批改作业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一目了然。再利用授课助手有针对性地将有问题的作业实时投屏,讲述出现问题的地方,并予以纠正。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坚持,只有这样,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才能更好地在讲、练、评中得到解决,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效的预习能在答疑解惑中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在课堂中及时纠正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错误,能巩固强化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后续的学习。

三、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贯穿始终,数学的运算技巧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一些学生方法不得当,养成不好的审题习惯,比如,对于“除”和“除以”、“扩大10倍”和“扩大到10倍”、“增加到”和“增加了”等一些数学语言不能认真对待,所以,很多学生在作业与考试中都会出现一些“马虎”的错误,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在审题过程中不够认真仔细,移动小数位数看不准添几个“0”或者是去掉几个“0”,不是多就是少;在单位的换算中也往往弄混单位名称,弄不清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常常混淆或者忽视重要信息,形成解题偏差;在做图形题时弄混计算公式;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特别是在分数应用题中找不准“单位1”,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在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时,无盖的水桶和鱼缸,经常按照六个面计算。因此,审题能力是小学数学答题中的关键一环,仔细读题是第一步,对于题目中的要求要准确理解,弄懂题意,答题时才能思路清晰,减少犯错。还有,在做一些计算题目时,可以引导学生仔细思考,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算法,或者估算一下大约等于多少。在分数加减法简算时,涉及到去掉括号改变运算符号时,学生总是弄错,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变运算符号。学生养成良好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帮助学生提高做题速度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四、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分组教学、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得到广泛运用,在这样新生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不断表扬中,学生更加积极地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运用不同的评分机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鼓励学生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教师提问时,大部分同学纷纷举手,积极踊跃参与,还有的时候一些在课外辅导班上课的学生不专心听学校老师讲课,有时还和同学聊天。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课堂上学生的积极表达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还有更重要的一部分是懂得倾听,要倾听教师的谆谆教诲,倾听其他同学不同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才能获取更多新的知识,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推动课堂活动有效进行。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明确目标,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并在实践中注意时时观察并正向引导,及时鼓励并表扬认真倾听的学生,而对于不认真的学生要及时给与提醒和纠正。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见解,在倾听的过程中灵活思考,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懂得倾听是尊重别人的体现,每个人都要学会倾听。

五、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自检自评是高质量完成作业的重要保障,作业能体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能检验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作业习惯。优秀的学生作业应字迹工整、态度端正、及时思考、独立自主。对于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学生应结合生活有效地进行,并富有创造性地完成。有些学生缺乏检查作业的习惯,马虎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水平测试时,做完题就东张西望的,完全不检查。其实,这是学生能力缺失的体现,在日常实践教学中常常被忽视。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家长群中有针对性地展示一些作业,来个线上作业展览,特别是针对水平测试时,学生有的时候会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可若是自信过了头问题就来了,怎么也检查不出自己的错误。教师应经常带领学生回顾检验的方法,并多加练习,使自觉检验成为一种必要的习惯。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提醒学生答题后必须检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引导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能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之,只有会学习的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之路上越走越远,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是他们学海航行的风帆,只有两样兼备,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化杰.培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适合教育[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0,(03).

[2]邓绍平.让良好的学习习惯点亮学生的数学生命——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0).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独立思考课前预习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谈独立思考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