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

2022-05-17 02:43温泽宇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

温泽宇

摘   要: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的作用,全面建设一支凝聚力强、热爱科技期刊事业的编辑队伍,是保障科技期刊发展、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迫切要求。通过研究新时期科技期刊的发展形势,分析当前科技期刊编辑部的人员结构,对资深编辑和青年编辑的特点和不足加以讨论,并对二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互帮互助进行了归纳总结。因此得出结论,在工作中既要发挥科技期刊资深编辑的带动作用,传承老同志的思想和经验,帮助青年编辑做好职业规划,带领青年编辑做好期刊研究,又要发挥青年编辑年轻有朝气的特点,在新媒体融合方面反向带动资深编辑融入新媒体出版,以老带新,以新辅老,二者互助互利,形成有机结合体,在和谐共进、兼容并包的环境下,共同推动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科技期刊;资深编辑;青年编辑;编辑队伍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1-0110-03

引言

编辑是科技期刊建设的核心力量,是科技期刊发展的生力军,是编辑部的主体。编辑人才队伍的建设关系到一个编辑部的生存和发展,是期刊发展的重中之重和关键因素。“人才兴刊”是硬道理,忽视不得,一流的期刊离不开一流的编辑团队。如何提升编辑队伍的人员素质,使其与期刊发展相适应,不仅仅是编辑部领导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期刊人应该时刻斟酌的问题。尤其编辑队伍的人员结构、学历层次、文化素养等这些与期刊发展息息相关的核心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好,势必严重制约期刊的发展创新。对此,邓大玉等[1]曾对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提出了几点思考;杨睿等[2]从办刊方略的角度阐述了科学研究与期刊人才培养的相互作用;游苏宁等[3]则从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社会责任出发探讨了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应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上述研究成果均能看出编辑队伍的建设对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忧患意識,打破常规思想,加大科技期刊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引进的力度,处理好人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整合优化人才结构,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以老带新[4],建立起人员层次清晰,新老传承平稳,合理、高效的期刊队伍,是期刊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新时代赋予每个期刊人的使命。本文拟对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思路,从资深编辑和青年编辑二者关系的角度,对期刊编辑队伍建设提出一些想法,以供期刊界同仁参考。

一、新时代编辑队伍建设的迫切性

新时代的编辑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但很多科技期刊编辑部仍然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领军型人才、人才断档、老编辑逐渐跟不上时代或逐渐退休、新编辑没有适应新时代成长或即使有所成长但仍不能独当一面等诸多问题。从期刊的长期发展来看,只有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建立好编辑队伍人才梯队,才能解决好编辑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以《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为例,学报为双月刊,目前仅有两名专职编辑,外加一名兼职编辑,连编务都没有,其中一位编辑还面临明年退休的问题;每个编辑的年均编辑加工稿件数量都在500页以上,这还不算期刊的运营管理、排版、发行等相关工作。由于工作量相当繁重,导致工作中捉襟见肘,还要扛着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压力,每个人都身心疲惫,加班已成家常便饭。不用说大踏步的发展,就算保质保量地完成现有工作量也已经是难上加难了。因此,引进青年编辑已经刻不容缓,建立起良好的人才梯队,是当前期刊发展的大事。学报编辑部曾有4位专职编辑,其中一人转岗,另一人读博士后流动到教师队伍,这也是导致编辑部困难现状的原因。因此,编辑部应该从期刊发展的角度制定一些限制政策,以吸纳人才、稳定编辑队伍、保障合理的人员流动。要在各个发展阶段配套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在保证编辑队伍稳定的同时,尽量吸纳更多适合期刊编辑部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保证期刊合理高效地运转。

没有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也就不会有高水平的学术文章在其期刊发表,这是一个闭环。编辑部要打造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运转高效的编辑队伍,以老带新,发扬老同志传帮带的精神[5],挖掘和宣扬老同志和资深编辑的奉献精神,传承老一辈编辑人才治学严谨的思想和高尚的政治素养。同时,也要吸纳新编辑灵动活跃的思维和接受新鲜事物比老编辑快的优点,使新老编辑互相取长补短,形成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共同推动期刊发展的循环。笔者将编辑队伍建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老带新,从资深编辑的角度,传承编校精髓,引导青年编辑入行工作,进而辅助青年编辑逐渐成长,最终培养青年编辑逐渐成为期刊的接班人和领军人物;另一类是新辅老,因青年编辑接受新鲜事物快,对新媒体熟识的特点,帮扶资深老编辑,指导资深老编辑学会新时代多渠道多媒体传播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提出有益期刊发展的建设性方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不同于传统出版的新鲜尝试,从而加速自己的成长。

二、编辑梯队建设从帮助青年编辑开始

编辑人才应政治思想端正、品德优异、学识渊博、学术能力出众。一名优秀的期刊编辑不仅要精通编辑业务,更应该熟识自己刊物所报道领域的科技知识,成为学术型编辑,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青年编辑由于初入期刊领域,还不熟悉相关的编辑业务知识,初出茅庐,上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编辑部里的资深编辑就应该展现其价值,首当其冲,发挥老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传授自己的知识和修养给新来的青年编辑,帮助其迅速成长。

(一)传承资深编辑的思想和经验

资深编辑由于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日常的编校稿件过程中能够展现出更高的编校水准和专业素养,致力于追求更低的差错率和更严格的出版质量。资深编辑具有多年的沟通经验,跟作者、编委、评审专家等常年保持联系,熟悉他们的工作作风,了解作者群的写作水平,熟悉编委的方向把控,掌握评审专家的评判尺度。资深编辑应将这些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编辑。另外,资深编辑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一定会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编校体系,不仅有处理稿件运转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还有组稿约稿过程中沟通协调的处世哲学。这些经验对于青年编辑来说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资深编辑还可以将其有关编辑行业的权威参考书、案例分析、常见错误汇总表、编辑规范化文件、行业内权威专著、与编校相关的科技期刊或论文等转赠或推荐给青年编辑,让其成为青年编辑攻坚克难的利器,成为青年编辑学习的教材。

(二)帮助青年编辑做好职业规划

大多数青年编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还不甚清晰,因为他们初出茅庐,对如何成为优秀期刊工作者的路径还不是很了解,对自身的上升空间、发展规划没有准确的研判,更别提长期规划了。这就需要资深编辑对青年编辑加以辅导,帮助其迅速成长,成为其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否则,将不利于编辑队伍整体稳固和期刊的长期发展。资深编辑可在老年编辑见习期就有针对性地在这方面进行引导,根据每个青年编辑的个性,制定一些相关的辅导方案,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从实际问题出发,解决青年编辑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真正成为青年编辑生活和工作中的“老大哥”、“老大姐”。具体而言,要帮助青年编辑制定专业研究发展规划、岗位工作安排计划、职业发展定位等相关工作。

(三)带领青年编辑参与期刊研究

传播学研究是提升编辑业务能力的强心剂。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编辑出版作为其分支,也是自成体系。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传播和引领作用,对编辑队伍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功效。开展编辑出版研究既有助于编辑学科的发展,更有利于培养编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青年编辑关注期刊与学科发展的动态,助力编辑素质的提高。但是,青年编辑由于刚刚入行,在对编辑学科了解不深,难以迅速触及该学科的核心领域。资深编辑应引领青年编辑,先从参与课题开始,从尝试撰写编辑出版学论文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武装自己的头脑,逐渐深入编辑学科的内核,从而实现自身的成长。资深编辑也应从编辑业务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体验等多方面引导青年编辑,成为青年编辑的良师益友。

另外,编辑业务培训也是青年编辑迅速成长的捷径。每年都有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主办的编辑业务培训班,还有各省组织的相关编辑业务线下培训。授课老师都为业内翘楚,不仅仅是资深编辑,更是编辑学科的大咖,不仅有主编、编委、教授,还有出版总署相关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他们的授课远远超出了资深编辑简单的传帮带行为,而是将传帮带升华到政治高度、专业高度和思想高度。青年编辑如果能够每年定期参加此类培训,定能迅速成长、独当一面。同时,编辑部应调动青年编辑的积极性,动员其参加行业协会或省级出版主管部门组织的编辑知识竞赛、论文评比和优秀编辑作品评比等活动,让其在同行中崭露头角,增加曝光度,提升自信心,从而营造一种和谐的竞争环境,帮扶青年编辑快速成长[6]。

三、青年编辑为期刊梯队建设注入新活力

如前文所述,青年编辑由于新入行,需要资深编辑的传帮带,在资深编辑等老同志那里汲取营养,从而在思想上、编辑业务水平上、科研创造力上逐渐成熟,成为合格的期刊人才。但青年编辑不能一味地接受,更应该发挥自己年轻、有朝气、有冲劲、学习速度快、更具创造力的特点反哺编辑部,推陈出新,在新媒体环境下给予资深编辑适当的帮助。

(一)利用新媒体传播为期刊拓展新的传播渠道

青年编辑与资深编辑比,更有朝气,更多的是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什么新鲜事物都敢于尝试。因此,让其拓展新业务,发挥其这方面的优势,对期刊发展的工作明显会优于资深编辑。资深编辑只要做好掌舵工作即可。比如,传统的出版方式已经逐渐向融合出版方式转变。所谓融合出版更多地需要新媒体的传播形式。青年编辑从出生就接触手机、电脑等先进的电子设备,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他们感知新事物更敏锐,更具洞察力,这是老同志无法比拟的。让青年编辑去做新媒体出版,无论从期刊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用人的角度都是正确的选择。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微博平台的讨论、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平台的试水,这些都可以放手让青年编辑去体验、去尝试、去推广。如果能取得成效,可以再反过来给资深编辑授课,做“反向的传帮带”,实现每个编辑部成员团结互助的新局面。

(二)利用青年编辑的朝气制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青年编辑作为编辑队伍的生力军,为编辑部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资深编辑带来了朝气、带来了活力。每一名编辑在工作中都是每天在电脑旁、在办公桌上伏案工作,多数人都得了职业病。而刚刚入职的青年编辑们大多是90后,正值年轻力壮之年。他们身体素质好,更爱参与户外活动,他们的加入一定会在工作之余带动编辑部参加更多的文体活动,或增加一些团建类项目。年轻的编辑们带领资深编辑多参加此类活动,不仅能使资深编辑身心愉悦、强身健体,更会为其共同的编辑事业带来新的助推器,为编辑部制造朝气蓬勃的良好氛围。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一切成果都将归零。无论是资深编辑还是年轻编辑都应该注重自己的身体,积极参加文娱活动,注重劳逸结合。科学的团建活动,不但能强身健体,更能巩固促进同事之间的友谊,还能为整日忙碌的编辑们舒心解乏。青年编辑的带动作用不能忽视,也不应忽视,编辑部领导也应在这方面多提供便利条件,为青年编辑树立正確的信念。

结语

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要想建立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战之能胜”的编辑团队,需要编辑部的每一个人都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大家互帮互助,拧成一股绳,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作为编辑领域的行家,资深编辑要发挥其榜样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示范自己的言行,助力青年编辑快速成长,逐渐成为编辑部的中坚力量。作为编辑领域的新晋新锐,青年编辑要发挥其敢于尝鲜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多听多看多想多问,在新媒体传播方式上走一条新路,辅助资深编辑稳扎稳打,帮助其再造辉煌。这些不仅仅要在工作中去实践,更要在生活中去实践。新老编辑工作中是同事,生活中更应该成为朋友,成为忘年交。同时,编辑部领导也要统筹兼顾各年龄各层次的编辑人员,多措并举、兼容并包,积极推动各级人才的使用,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人才评价和人才保障等相关工作,为编辑团队服好务,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不仅要做编辑队伍人才建设的监督人,更应该成为编辑队伍人才建设的引路人和航标灯。

参考文献:

[1]   邓大玉,黄天放.关于我国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6):458.

[2]   杨睿,王大明.学术期刊办刊方略对科学演技和人才培养的作用——以美国《物理评论》为例[J].编辑学报,2010,22(5):558.

[3]   游苏宁,陈浩元.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06,18(2):81.

[4]   孙菊.编辑人才是强刊的关键——以《应用生态学报》为例[J].编辑学报,2014,26(6):605.

[5]   于荣利.科技期刊资深编辑“传帮带”助力青年编辑成长的策略[J].编辑学报,2020,31(9):1023.

[6]   代艳玲,朱拴成,毕永华,等.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路径与实践——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出版传媒集团为例[J].编辑学报,2021,33(2):218.

[责任编辑 若云]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
数字化出版对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影响探究
《心理学报》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版
融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新媒体的开发与应用
培育世界一流背景下普通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
讲好绿水青山故事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第六届陕西省科技期刊评优结果揭晓《西北园艺》荣获特色科技期刊奖
山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召开理事工作会议
全球顶级科技期刊出版机构齐聚冰城深度探讨科技期刊的未来与学术传播体系的重构
一流编辑学会和一流科技期刊融合发展
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