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业质量监测的教师研修效能分析

2022-05-18 04:52张荣钱晓雯吉守益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学改进教师发展

张荣 钱晓雯 吉守益

摘要: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应当以科学的评估为基础。以学业质量监测报告为依据发现学生学习的“真问题”,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实施教师教学的“真改进”,以教师成长为指向引导学校教育实现“真变革”,是提升教师研修效能的新路径。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小学校从学业质量监测报告的数据出发,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以“沉潜式”团队建设、“全景式”深度调研、“靶向式”科研实践、“混合式”集体研讨为抓手,精准施策,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与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业质量监测;教师研修;教师发展;教学改进

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应当以科学的评估为基础。自2018年起,江苏省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采取由七年级倒追至小学学段新初一9月份入学后参加学业质量监测,形成学业质量监测报告,反馈到毕业小学。的方式,实现对全市各小学校的全覆盖追踪。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小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研读监测报告,进行自我诊断,深入持续地开展基于监测结果的教师研修跟进式改进。本文聚焦该校语文学科学业质量监测情况,探讨如何提升教师研修的效能。

一、 从数据出发:发现“真问题”

学业质量监测报告中包含该校六年级毕业生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门学科的学业表现,以及自身学习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等基本信息。结合2018届和2019届毕业生学业质量监测报告,学校汇总并整理各科的数据,并按照“找出异常数据—判断异常性—阐明具体问题”的过程,深入挖掘数据,发现关键性问题。

从总体看,该校语文学科的得分与区域均分存在一定的差距:横向比较四门学科的测评数据,两届毕业生得分最低的科目均为语文;纵向比较各科两年的差值,语文学科得分降幅最大。进一步分析两届毕业生的语文学业质量监测数据,共性的异常数据均体现在“语文积累”维度,得分较低。以2019届为例,语文积累维度中,除“拼音”外,其余指标均为负值;“古诗文”更被标记为“预警”,与区域的均分相比,差值达到8.2。

学生语文积累能力薄弱,特别是古诗文积累问题的凸显,提示教师: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亟待提高。但异常数据到底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需做进一步判断。考虑到两年监测的样本较少,学校开展了二次校本调研以进一步分析原因。如围绕“古诗文积累”这一核心问题,结合监测报告中相关因素的数据,学校将调研范围扩展到全校学生和全体语文教师。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了学生古诗文积累能力薄弱的根源:学生古诗文阅读量不达标,教师专业指导不到位,家庭、学校学习氛围不浓厚。由此,学校将语文教学改进的重点确立为:转变教师古诗文教学的方式,提升教师古诗文教学的能力,从教材剖析、课例研讨、校本开发、课题研究、活动开展、常态监测等方面制订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古诗文教学改进计划。

二、 为教师赋能:实施“真改进”

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学校以“沉潜式”团队建设、“全景式”深度调研、“靶向式”科研实践、“混合式”集体研讨等为抓手,精准施策,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期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与教学质量。

(一) “沉潜式”团队建设,让教师研修更有高度

当前,校本教研主题随意,缺少“研”的高度,容易造成教研内容的碎片化和教研效果的低质化。为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借力区教研室领衔的由区内各中小学优秀教师组成的学业质量监测专题研究团队,沉潜到语文课堂中,通过专题听课、教学研讨、研修培训等形式,基于问题诊断,确立了“深入理解古诗文内涵,加强古诗文赏析能力”的教研主题,并按照“研制目标—教学诊断—实践改进”的流程开展研修活动。下面以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的课堂教学改进为例,加以说明。

第一,精心研制教学目标。研究团队在备课环节开始介入,指导教师基于课程标准中对应的能力目标,研制具体的教学目标:以理解小古文《精卫填海》的主要内容为教学主线,通过组织学生诵读,辅以具体讲解,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内容;通过代入想象讲故事、小组合作谈感受等形式,进一步引导学生将精卫这一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内涵具象化,使其深入感受神话故事这一特殊文学体裁的特点。

第二,深入開展教学诊断。教学诊断主要包括文本解读是否准确到位、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落实、学生能力是否得到提升等。基于此,研究团队在观课后认为,教师关注小古文内容的分析解读,教学安排充实,基本达成了用现代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用多种方法复述故事的教学目标。然而,从教学效果来看,由于教师未充分把握学情,未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还有待提升。

第三,有效落实教学改进。根据教学诊断,研究团队提出建议:首先,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情,明确教学起点,使课堂预设有方向、有针对性;其次,教学从重“教”转变为重“学”,教师要为学生搭设平台,给予他们读、想、说的机会,引导学生产生学习体验,点亮思维火花;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侧重方法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

据此,教师对教学方案作出跟进式改进,并再次走进课堂。在教学中,教师设置合理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的诵读,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受;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指向明确,课堂从原本的“教师讲”转变为“学生说”,着力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稀释内容讲解,补充《夸父逐日》等同类型的作品并指导学生自学;在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后,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讲故事,强化情感体验,提升鉴赏水平。

“沉潜式”研修团队,从学业质量监测中发掘问题,通过课堂教学诊断聚焦问题,把有共性、有深度的问题提炼为教研主题,进而驱动教师实践,让教师研修有的放矢,不断提升教研高度,促进教研团队的快速成长。

(二) “全景式”深度调研,让教师研修更有精度

“全景式”深度调研是苏州市高新区教研室具有传统优势的教育督导项目,主要采用调研视导工具,通过听评课、问卷调查、召集师生座谈会、查阅教师备课本等方式,广泛搜集信息,对学校各学科的教学业务工作作出及时的指导与培训。

面对语文学科学业质量监测的最新数据,学校在区教研室督导组的指引下,开展深度调研,把脉古诗文课堂教学。调研中,教师普遍反映,现阶段的古诗文教学多无章法可循,大部分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指导学生学习,容易造成教学重点混淆、课后作业难度较大等问题。同时,部分教师未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等开展教学,认为教材中涉及的古诗文知识不够全面,过度添加教学内容,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还打击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信心。

针对这一情况,学校精准施策,从古诗文作业设计入手,引导教师从以下几方面作出改进:

第一,注重培养语感。古诗文中生僻字较多,阅读难度较大,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朗读与背诵相结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借助网络资源选择示范朗读的音频,或邀请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录制音频,引导其余学生跟读,要求在朗读时融入情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提升自身语感。

第二,进行分层设计。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教师可以将作业分为三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会背诵和默写诗文,并想象画面,用简笔画画出诗文中的景象;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求背诵和默写诗文,尝试想象画面;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只要求会背诵和默写。

第三,联系生活实际。作业中,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锻炼其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古诗文的能力,帮助他们内化所学、理解意蕴,从而快速拉近学生与古诗文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在“全景式”深度调研中,学校在区教研室督导组的助力下,聚焦学业质量监测所揭示的教育教学难题,为教师研修提供精准帮扶,建立起有利于教师发展和学校进步的教育生态机制。

(三) “靶向式”科研实践,让教师研修更有深度

对学校来说,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关键。开展科研实践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基于学业质量监测结果,将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推进,及时发现教学改进中遇到的问题,为教师进行实践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撑与方法指导。

学校连续两年申报了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以“语文积累”为主题进行跟进式教学改进研究,连续两年荣获市优秀案例一等奖。通过立项研究,学校尝试构建内部评价机制,持续监测以改进古诗文教学效果,力求在数据监测下让教师的古诗文教学变得易调整、趋优化,促使教师自发产生提升古诗文教学能力的诉求。针对学生小古文学习能力薄弱这一问题,学校语文教研组还组织教师申报了区级课题“指向语文要素的小古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主持人,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以及各年级备课组长担任课题组核心成员。课题组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围绕小古文教学这一核心主题,学习相关资料、研讨典型课例、听取专家讲座、撰写专题论文,着力探索小古文高效教学的策略。如围绕典型课例《司马光》进行课题研讨,由四位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课题组分别在课前和课后对四个班级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基于数据分析调整教学策略。

学校还将监测结果运用案例与学校校本课程构建有機结合,在区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开发《横塘诗路》校本课程。《横塘诗路》包括本地诗词歌赋、诗人生平故事、名人诗词鉴赏等,按朝代、人物、诗词体裁进行分类整理、汇编成册。学校将《横塘诗路》课程内容纳入学生日常学习计划,通过每日诵读,锻炼学生古诗文的认知与感受能力。基于对学业质量监测报告中相关因素的分析,发现学生古诗文积累薄弱的问题与学生的成长背景存在一定关联——学校流动儿童比例明显高于本区域,父母学历本科率、父母在家读书的频率却低于本区域。对此,学校打造线上古诗文学习平台,动员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古诗文诵读小视频。通过这一平台,家长认识到了陪伴的重要性,亲子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家庭教育得到明显优化,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也得到显著提升。

学校还从组织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实践出发,撰写课后反思和教学论文,积极参与区教研室组织的以“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和案例评比。“靶向式”科研实践促使教师以教学问题为“靶向”,以监测数据为依据,将教学研究深度融合于教学实践之中,通过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良性循环和互动,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由自发走向自觉。

(四) “混合式”集体研讨,让教师研修更有力度

“混合式”集体研讨是以网上研修平台为依托,以真实的教学问题为指向,将线上研讨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的教师研修方式。出于对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繁忙和线下研讨时间和场地限制的考虑,苏州高新区教育局开发了“智慧教育云平台”。这一平台既可以为全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课后辅导和课外学习等丰富多样的课程服务,也能实现教师个人、教研组、学校、区域等四个层级的建设与扁平化管理。

学校语文教研组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该平台,整合区内优秀教师资源,开展“混合式”集体研讨,着力提升教师研修的实际效能。例如,针对学生语文积累能力薄弱的问题,学校制订了“混合式”集体研讨计划方案,详见表1。

“混合式”集体研讨的实施遵循四个策略:

第一,问题驱动。促使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自身的教学行为,追寻真实的教学问题,展开即时性的教学研讨。

第二,实践探究。立足于共性的日常教学问题,通过课例展示、案例分析等活动,发动教师参与观摩和讨论,邀请专家现场点评。

第三,理论学习。以共性的教学问题为基点,确立学习主题,由专家提供相关学习文本,也可让教师自发提出并由区教研室确认。学习文本的内容一般以新课程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理论为主,通过线下研修和线上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式有读书交流分享、实践课例分享、专家讲座解析、问题头脑风暴等。

第四,经验总结。针对实践效能较高的课堂教学或教研活动,梳理和提炼实践经验,总结出带有一定规律的、可操作的实际操作规程,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交流互动,进行展示和推广,以供其他教师汲取经验。

三、 反思中前行:展望“真变革”

“沉潜式”团队建设、“全景式”深度调研、“靶向式”科研实践和“混合式”集体研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赋能,也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积累素养。2020年和2021年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报告显示,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小学校六年级学生在语文积累上的表现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其中,“语文积累”维度的“语言积累”和“文化积累”两项二级指标的分数与本区域的差距都在缩小,特别是“文化积累”(指标中包含“古诗文”),差值由2019年的6.1分缩小为2020年的4.0分和2021年的3.0分。学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然而,问题也仍然存在:“文化积累”得分与本区域得分的差距虽有缩小,但仍处于“预警”范围内。

鉴于语文素养发展的内隐性,学校将进一步探究古诗文教学方式的有效性,立足数据监测,坚持问题导向,让教师研修和教学改进更有效度。从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小学校语文教学的个案中,我们可以获得基于学业质量监测视角进一步提升教师研修效能的几点启示:

第一,教师研修要从“经验”转向“实证”,突出“以校为本”。学业质量监测报告中反映的问题指引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方向。教师要从以直觉为基础的经验型实践者向以数据为基础的实证型实践者转型,合理运用学业质量监测数据,实施用证据支撑教学行为的改进;引进课堂观察技术,提升用数据诊断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师研修机制要明确“以校为本”的原则,区域教研部门要推进常态化的下沉指导,帮助学校找到可操作的抓手和可改进的着力点,将推动各学校开展基于监测结果的教学改进作为创新区域教研工作的新思路。

第二,教师研修要从“被动”转向“自觉”,关注“数据素养”。在学业质量监测过程中,存在个别教师缺席或边缘化的现象。参与学业质量监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助力,教师在运用监测结果、实施教学改进的过程中,随着参与程度的加深,往往会对监测的目的产生新的认知,从而促进自身观念与行为的积极转向,激励自觉成长。因此,教师不仅是被调查的对象,同时也是实施教学改进的主动参与者。区域教研部门应设置适合的平台,创设适当的情境,促使教师主动学习并帮助教师运用数据提升自身教学,并将数据素养的提升纳入区域教师研修内容,使教师感知并认同数据分析对教学改进的价值。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孙俊华教授曾说,让大数据读懂学生内心世界,让教育大数据促进师生个性化发展。以学业质量监测为依据发现学生学习的“真问题”,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实施教师教学的“真改进”,以教师成长为指向引导学校教育实现“真变革”,是提升教师研修效能的新路徑。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关键在于教师,引导教师关注并参与学业质量监测过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走向深入的必由之路,也是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张荣,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教学研究室。钱晓雯,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小学校。吉守益,江苏省苏州科技城西渚实验小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改进教师发展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小习题大命题
MOOC参与的安全实验课程教学改进研究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微电子工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进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和培训实效
浅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