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视域下温润语文的理解与建构

2022-05-18 21:04冷永朱庆国
中国教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生命教育

冷永?朱庆国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最靠近人的语文学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温暖生命、滋养生命的使命。针对当下生命缺失的教育现状,温润语文应势而生。它要求语文教师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变学科单视角为生命与学科融通的复合视角,基于生命教育立场审视语文教学行为,转变“物化教育”的错误行为,让生命本体回归课堂。在关注生命体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发温润生命的新型课程资源,创构顺适生命发展的暖性语文教学范式,关怀生命个体的成长诉求,尊重学生自我心灵原则,使学生因语文的温润育化而各得其所。

【关键词】生命教育 温润语文 教学建构 实施路径

生命是教育的基石,一切教育都应指向生命,培养生命,成就生命。教育教学工作的本质是对生命的育化,为推动儿童健康成长与全方位发展提供服务。杰·唐纳·华特士在《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一书中倡议,教育要以关注学生生命为核心,以关怀和疏导为原则,通过恰切的教育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与价值,让学生在经历教育的过程中体认生命、理解生命,并学会关心生命、敬畏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1]。2020年2月12日,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出现的一系列生命问题,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指出: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通知突出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坚持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2]。指明了教育的人本主义方向和生命立场,要求教育工作者立足学科阵地,关注对人的培育与滋养,注重对学生身体成长与精神发展的关怀。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时有轻视自我生命与漠视他人生命的情况发生,这些令人痛心的现象倒逼语文教学顺时而改,适势而变。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朝向人,关怀人,滋养人,自带温暖价值。语文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语文自带的暖性关怀,落实生命教育。温润语文指语文教师以关怀学生的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为教学立场,为学生铺建一条连通生活与生命、丰盈情感与心灵的途径,为持续行走的生命提供温润的助力,提供温暖的引导与抚慰,必要时给予温柔的心理疗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因得语文柔软浸染,而真切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意识和行为得以巩固。

一、回归生命本位,树立生命在场的语文教育理念

1. 探究生命缺位的缘由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征与灵魂,规定了学科发展方向,对陶冶学生情操、润泽学生精神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因应对考试,语文教学主要以识记概念型知识和通过海量训练掌握答题技巧为教学主流,向流水线型的技术主义倾斜,习惯用标准答案与分数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达标,教学日益模式化、科学化。看得见效益的工具性一再被放大,收益缓慢的人文性一再被压缩。人文性被从语文中剥离出去,只见学科不见人,导致语文的人情之美与人性之味日渐枯萎,学生的精神养料失掉源头供应。不可否认,工具性亦具育人功能,但只把语文当成工具,难承语文教育之重。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生命观等人文教学目标的无法落实,大大削弱了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价值意义,使语文教学偏离了学科本然属性与价值取向,偏离了生活,很大程度上造成受教育主体的缺失,切断了语文教学与生命的应然关联。学生缺席本该属于他们的教育主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他们没有真正经历润泽生命的活动,无法获取生命发展的体验,感受不到生命的丰富内涵和意趣,导致发展、成长不畅。

2. 树立生命在场的教育意识

语文记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铺满生命的轨迹与多样文化的积淀。语文教育是“为一切生命”的,为“生命一切”的,具有鲜明的生命特性。从生命的立场与视角来看,语文教学与生活、生命三者紧密关联,毫不夸张地说,无生命不教育,无生命不语文。语文教学应树立生命在场的观念,以生命为教育始,立足生命的基石,设计、实施育人活动。教育教学应始终围绕生命主体展开,充分关注、热切过问生命个体的精神诉求,是语文学科的育人使命。语文教学要“顺”生命之道而行,“适”生命之道而动[3],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能量,为学生提供正向引导,使学生以主场主體的身份置身语文天地,经由语文,安身立命,修心养灵,不断提升自我精神境界。语文是一个闭合圈,从生命出发,最后回归生命,生命发展之道,亦即语文教育之道,这是语文教学必当遵循的不二规律。

3. 更新教师生命教育的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只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生命原野的窗子。基于生命立场,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对自身角色重新认知、重新定位,应时而动,变学科视角为生命视角,基于生命教育的立场,重新审视语文教学行为,去除将学生“物化”的错误认识,回归教育的初衷,做到眼中有活生生的人,胸中有育人使命,脚下有指导生命发展的行动。提高思想站位,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大语文教育观,变教课文为教语文,促语文教学向语文教育进位,实现教学与教育的统一。在语文课堂上,以人为本,以文本为质点,建构生命场域,打开语文的大门和生命的窗户,有针对性地开展增添学生生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慢慢进入语文,在语文中从容漫溯,求索生命真义,活出生命真味。学生因之得见世界,见生活,见自我,最终实现语文与生活、生命的融通。与此同时,教师的语文生命亦得以丰盈,师生教学相长,实现语文生命共同体的共生共荣。

二、关注生命真实体验,开发生命成长议题教学群文资源

温儒敏教授在谈到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特色时强调,教材编写是整个教育的一环,要把人文性放在重要位置,我们的教育终究要立德树人。德包括政治,但远不止政治,还有道德、理想、情操等诸多方面……以人为本等理念要在教材中沉淀。语文教材进入人的生活,虽然进入的程度尚不深广,但较之以往,开始表现出对人的关注,对生命的关怀。所选课文不乏或显性或隐性的生命教育内容,字里行间充满对生命的理解与敬畏。教材作为源客体,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与生命意义,这要求语文教师立足教学基点,发掘教材育人潜能,利用教材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结合生命教育主题,开展具有人文色彩的课堂实教。

从编排方式看,统编版语文教材不完全依据主题相似度进行组合归类,多以单篇形式分散排列。为丰富生命教育教学资源,便于语文教学集中、有效地贯彻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教师可以以生命教育为议题,对文本重新进行群组整理,生成新的教育教学资源板块。必要时,还可以向教材之外适当延展,选择课外相关议题的文章,补充、丰富生命教育教学内容,实现课程资源内外融合,开发适教便学的新型资源,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教学模式,实现语文教学的不断深入,切实落实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引领学生深入语文与生活的腹地,使他们更深透认知、体验生活与生命,确认自我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持守生命尊严的生活样式,努力提升生命价值。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可进行以下基于生命教育主议题的群文开发。

议题1:认识生命、敬畏生命

可收入这一议题的文章有《秋天的怀念》《散步》《一棵小桃树》《动物笑谈》等,其内容皆是对生命的通透认知与应然态度。教师可利用这组群文资源设计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学生通过深入地品读群文,由认知“自然生命”上升到对“精神生命”的理解,进而领悟文本“尊重生命,对生命尽责”的深意。加深对生命的本质、本色的认知,渗透生命是一切活动与意义的根基、生命本身就值得珍爱与敬畏的生命观。在此基础上,形成认知的正向迁移,由个体而群体,由自我而他人,循序渐进地扩容学生的生命观,让他们立足生命之实,发现生命的特性,敬畏生命之美,发挥积极的愿力不断为完善生命而努力。

议题2:关注生命、悦纳生命

适合组建这一议题的文章有《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等。这组文章反映了逆境下的生命个体的沉浮经历与心路历程,关注生命真实的体验。主人公在经历困厄磨难之后,终于能正确看待客观生活实际与生命个体主观意愿之间的矛盾,自我调适,减少不必要的纠结与误解,开阔视界,豁达胸怀,达成与自己、与生活的和解。教师可借鉴这些文本内蕴的生命态度与选择原则,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真实性与丰富性,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开启正向的生活心态,接纳生命的多样性甚至多变性,帮助学生提增生活的信心与勇气,坚定心志,对应内心的体验与呼唤,思考人生的方向,以平和、宁静的心态经营好生活。

议题3:探索生命、发展生命

生命最高贵,也最迷人之处,即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生命价值的实现。教材中《再塑生命的人》《在山的那边》《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爱莲说》《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行路难(其一)》《孤独之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文章都是深入探索生命之后而得到发人深省的思考与总结。人因不断探索而前进,亦因前进而使生命得到优化与提质。这组文章充溢生命的饱满张力,如行船张帆,是学生行走人生旅程中必不可少的东风,可触发、感染、坚定学生对生命的求索,深化学生对生命的体悟,给予学生丰盈生命素养的勇气和持续探索的力量,引导学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探究生命的真谛,不断开发更多的可能,达到提升生命品质、多方位实现人生意义的根本目的。

三、关怀生长诉求,创构顺适生命发展的温润课堂

1. 强化生命与语文的交互性,促成双主体依存共生

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触语文学科,它关乎尊严、自由与审美,为生命成长提供精神给养,在学生生命历程中,起到丰富心力与厚重生命底色的重要作用。基于此,语文主体与学生生命主体二者应在语文课堂上紧密连接,交叉融合,依存共生。通畅两者之间的关系,凝聚双主体的合力,为语文教学以及生命发展增添助益。这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锻造开启生命的钥匙,搭建生命与语文、生活之间的一体化生命场,启动生命,推动生命的动态发展。

以《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教学为例。此篇文言文浅显易懂,教学时,可跳过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两个常规教学环节,直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讲顺它,也就读懂了它。采用类似現代文阅读的学习方式,消弭了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隔膜感,同时,因减省两个不必要的环节,增加了学生进入文本、浸淫文本的时间,确保学生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强化了学生与文本的交融,奠定了深度阅读的基础,学生得以深刻触摸文章的意旨。

在进行这一课教学时,不少教师会引导学生拓展探究以下问题: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否失礼?有很多人认为元方失礼,依据即父亲的友人已经认错,元方太小气不理人家,不给人认错的机会。这一观点是基于何种立场和角度得出的呢?笔者认为,远离文本的旁观者的论议是欠缺说服力的。笔者效仿数学学科的验证之法,引导学生以元方的身份进入文本,把这一结论代入文章进行检验。“元方们”读完文章,纷纷发言:“我七岁时,如遇到暴怒骂父的成年人,要鼓足十分的勇气才敢上前理论”“七岁遇到这样无信无礼的人,我会骂回去,然后迅速逃开—年纪还小嘛,有人拉我,我会感到害怕”“小时候,遇到棘手的事,我第一反应就是快点回家找爸妈”……这还原的是今天七岁孩子的真实反应。而从始至终,元方无一句不礼貌的话,有涵养又克制。被友人“引”时,他是真生气了也好,害怕了也罢,“入门不顾”都实属一个七岁小孩再正常不过的反应。即便刻意忽略其年龄,把他当成年人看待,试问现实中又有多少成年人在那样的情境下可做到这般有礼有节?这样的孩子不应该得到表扬吗?这种做法不应该被提倡吗?不尊重文本创作初衷的“元方失礼说”是经不起检验的谬论。

杜威认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唯一直接的途径,就是把学生置于必须思考、促进思考和考验思考的情境之中。着力创设并引领学生置身检视权威论断的具体阅读情境,通过变换阅读身份和视角,推动学生将自己完全投放在文本内,他们既是生活中人,也是文本中人,文本成为学生的“有我之境”,学生本身成为文本必要的组成部分。他们读文,也在读自己。这有效消弭了学生与文本间的隔阂,使他们和文本发生密切关联与呼应。学生与之相关的内在经历和生命体验被唤醒、引发,与文本发生心灵层面的交流,阅读不断向纵深迈进,从而促成了学生生命主体与文本主体的合一共生。

2. 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守护学生自我心灵原则

生命具有生成性、开放性与独特性等鲜明特征。每位学生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生长方式和心灵原则,这是他们生命自带的。学生各依自定的成长规划与发展节奏,在自我的生命轨道上生根萌芽、开花结果。教师要尊重学生生命本体的独特性,遵从他们的发展意愿,充分发挥语文學科阳光雨露的给养功能,照耀、润泽学生,助力学生沿着个人预设的领域朝内心的方向行进。语文教师不可罔顾学生个体的成长诉求与切身体验,强拉孩子进入“他轨道”,改变学生生命发展方向和信守的心灵原则。

前不久笔者观摩了一位名师执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了进一步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调动他们的相关经历与体验,他提出如下问题:假如此刻困在悬崖上的人是你,你在爸爸的引导下可以自己走下来吗?很多学生当即表示可以在爸爸的引导下走下悬崖。还有的男生说完全不需要爸爸指导,自己一个人就能走下来。老师表扬了他们的勇敢。当老师提问一个未举手的男生时,那位男生吞吞吐吐,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老师继续追问:“你能下来吗?”他极小声地说:“我下不来。”老师立马大声地鼓励他:“勇敢点,你要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那位学生低着头说:“我打小就胆小,从不敢做冒险的事。”学生们哄笑他不够勇敢,老师也投之以不理解的目光,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然后极具针对性地做了一番以“勇敢”为主题的总结。那位男生一直低着头坐着,在人人奋勇的班集体中,他显得格外孤单。

不勇敢为什么不被接纳?讲究谨慎、安全有错吗?那个孩子会被改变吗?尽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4]。但时至今日,在语文课堂上,“一元论”霸权仍或隐或显地存在着,独特的生命个体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的现象时有发生。强求认知与思想步调的统一甚至体会与感受的一致,是物化的教育,是工业化生产模式,绝非人本教育的初衷与旨归。只要这样的教育现象存在,指向人的语文教育就不能落地。

个人体验与感受被保护是人性的根本诉求,是语文教学的责任。语文教学以生命为基石,以尊重生命尊严和价值为前提[5]。不可人为地给学生添加负重,不能人为地强扭个体生命的心灵原则,不能人为地去拔苗助长。教师适时给予学生善意温情的影响与助力,让生命自发展现各自的特点。教师要给学生机会,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去做自己,成为自己,而不是统一地成为标准化的人。只有这样,语文才能成为真正为了人、温暖人、实现生命平等的教育,才能温润儿童生命,成为儿童生命的柔软底色,成为他们行走人生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杰·唐纳·华特士.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M].林莺,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26-3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

[3] 刘慧.让生命回到教育的主场[J].人民教育,2020(7):28-3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5] 莫为.显隐结合:将生命教育融入语文教学[J].语文建设,2018(3):8-12.

(作者系:1.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实验学校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2.江苏省运河中学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徐州市领军名师)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生命教育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