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绘本,活化课堂

2022-05-18 21:21杨利罗庭辉
民族文汇 2022年16期
关键词:运用策略绘本小学数学

杨利 罗庭辉

摘 要: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他们而言是抽象的,很多时候是难以理解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思考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变得轻松简单。数学绘本的应用便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融数学知识、故事、图画于一体的数学读物,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本文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对于数学绘本的应用,并提出了一些策略和相应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绘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引言

结合实践调查可以发现,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部分学生因为不喜欢教师的教学方法,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数学绘本引入课堂教学,希望借助于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绘本,创设生动、有趣、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学习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数学学习思维,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利用绘本故事中提到的方法,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应用途径进行创新[1]。在本论文中,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利用数学绘本活化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数学绘本教学的优势

(一)能够促进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

在当前的校园生活中,教师普遍是威严的代表。而通过绘本教学,与学生共同进行绘本阅读,可以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2]。

(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从绘本中包含的实验、表演等多种方式中选择题材开展活动,以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解钟表问题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备好钟表,在课堂上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可以结合绘本中的故事,计算事件发生的时间,使学生能够在进行故事阅读的同时增强对钟表时间走向的掌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消化。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绘本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绘本是融数学知识、故事、图画于一体,且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读物,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一种直观、生动、富有趣味性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3]。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克和千克”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妖精豆豆逛集市》这本数学绘本,通过讲解绘本故事,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千克与克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共同欣赏绘本封面,让学生认识绘本故事的主人公,引导学生结合绘本标题、猜测故事内容,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探索兴趣。然后,借助于绘本故事,让学生了解妖精豆豆所售卖的每颗重量为1克,并用天平秤称量一颗质量为1克的豆子,让学生直观感受“1克”这个质量单位。也可以让学生将一颗豆子放在手里,让学生真实感受1克质量,并引导学生根据1克豆子的大小,想象5000颗豆子的体积,计算其质量。同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例生活中常見的质量为1克的东西,如一颗花生、一颗莲子等。然后继续讲解故事,引导学生根据1颗魔幻糖重1克、一个土豆重150克、一盒牛奶重20克的条件,计算用同等质量的豆子换10颗魔幻糖、一个鸡蛋、一个土豆、一盒牛奶,分别需要多少颗豆子。同时为学生分别准备与这些东西质量相同的物体,如质量为10克的豆子、质量为50克的鸡蛋、质量为150克的土豆及质量为20克的豆子;并为学生准备一盒学生常见的牛奶,让学生掂量一下20克豆子与一盒牛奶哪个轻、哪个重,引导学生了解真实的一盒牛奶与绘本故事中所说的一盒牛奶所产生的质量差异,使学生了解绘本中的举例与事实不符,以此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然后,让学生用手掂量这些物体,感受这些物体的轻重,也可以让学生用两只手分别掂量不同的物体,感受不同质量物体的轻重差异,对于“质量”这个词产生直观的感受。

(二)将绘本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

当今时代,多媒体的使用是十分广泛的,对于小学生来说,目前还是很难把控对互联网的使用,因此,在课堂上进行多媒体的引入而不是课后进行类似作业的布置是当前最适用的方式。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的播放,将绘本中的内容进行大体上的概括。以动态的形式将知识展现到学生的面前,便于其更好地理解其中包含的数学现象。通过多媒体播放的方式,能够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打瞌睡的房子》的绘本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们了解本绘本大致的内容,然后对其中的数学内涵进行探讨,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绘本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巧用数学绘本,塑造思维

数学绘本将数学逻辑隐藏在故事背后,巧用数学绘本,可以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利用生活经历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使用数学知识的好习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思维。

以“6至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6至10之间的数字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正确计算6至10之间数字的加减法。笔者选择了《有想除掉的东西》这一绘本展开教学。这个绘本主要是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引导读者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如绘本中先向读者提问:“箱子里有九个苹果,其中一个苹果坏掉了,要不要把这个苹果拿出来呢?”在读者解决这个问题之后,绘本故事才继续向下进行,并再向读者提问:“拿出坏掉的苹果后,箱子里还剩下几个苹果呢?”笔者利用这则故事鼓励学生参与计算,学生则顺利算出最后箱子里还剩下8个苹果。借助这样的绘本故事,一来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二来能确保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三来能塑造学生的数学思维。由此,不仅本节课的课堂质量提高了,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在无形中提高了。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数学绘本是增强数学学习趣味性,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能动性,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肖晶晶.妙用数学绘本,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J].新教育,2020(26):69-70.

[2]王改均.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智力,2020(25):113-114.

猜你喜欢
运用策略绘本小学数学
绘本
绘本
绘本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