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2022-05-18 03:14
西北园艺(综合) 2022年3期
关键词:历年施用量用量

崔 雯

马铃薯是甘肃省庄浪县优势区域特色产业,常年种植面积2.4 万hm2以上。 近年来,该县马铃薯生产规模持续增加,增产增收显著,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调查发现,庄浪马铃薯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晚疫病和地下害虫防治成本高,劳动强度大,防效不理想。为此,引进并设置了马铃薯药肥不同施用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现将结果汇总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肥为杀菌杀虫复合肥(16%嘧菌酯18-8-18 硫酸钾,0.5%噻虫嗪18-8-18 硫酸钾), 由甘肃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提供;参试马铃薯品种为庄薯3 号,由庄浪县农技中心提供;黑色地膜(0.12 mm×120 mm),由甘肃天水天宝塑料厂生产。

1.2 试验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 5 个处理, 3次重复, 小区面积 20 m2。 处理 1: 基施药肥150 kg/hm2;处理 2:基施药肥 300 kg/hm2;处理3: 基施药肥 600 kg/hm2; 处理 4: 基施药肥750 kg/hm2;处理 5:基施药肥 900 kg/hm2。

试验在庄浪县通化镇通边村农户任苏银的责任田内实施。 海拔1 940 m,川旱地,黑垆土,常年降雨量540 mm,年均气温7.8 ℃,试验田地块平整, 肥力、 地力均符合试验要求。 播前结合整地, 亩施优质土肥45 000 kg/hm2。 全膜垄作穴播模式栽培, 起垄覆膜时按各处理施入药肥。 密度 60 000 株/hm2。 3 月 11 日起垄覆膜,每小区4 垄,垄宽60 cm,沟宽40 cm,垄长5 m,试验地块四周设立保护行1 m。 其余管理同大田。成熟后,随机抽取10 株考种,小区单收记实产。

1.3 试验期气象因素 试验期内,试验区4 月份降雨量35.2 mm, 平均气温9 ℃, 相比历年同期降水偏多, 气温偏低, 有利于马铃薯播种后发芽; 5 月份降水量 24.1 mm, 气温 14.8 ℃,相比历年同期降水偏少50%, 气温正常, 对马铃薯出苗有一定影响;6 月份降水量22.5 mm,气温19.1 ℃, 相比历年同期降水偏少68%,气温偏高 1.1 ℃;7 月份降水量 53.5 mm, 气温21.4 ℃, 相比历年同期降水偏少45%, 气温偏高 1.1 ℃;8 月份降水量 53.9 mm,气温 19.2 ℃,相比历年同期降水偏少42%, 气温正常。 总计,5—8 月4 个月连续干旱,总降水量154 mm,较常年降水减少51.23%,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构成严重威胁。9 月份降水量134.9 mm,平均气温15.5 ℃,与历年同期相比,降水偏多96%,气温偏高1.1 ℃,对晚熟马铃薯产量增加有益。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肥用量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表1),药肥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出苗期、 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等生育时期没有影响,生育期同为125 天。

表1 生育期记录

2.2 不同药肥用量对马铃薯生长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表2、表3),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出苗率没有影响,各处理同为96%,但对马铃薯主茎数、株高、茎粗、单株产量等均有一定的影响。

表2 经济性状

表3 大中薯率调查

处理3 主茎数最多,为4 个,其次是处理1和处理2,同为3 个,处理4 和处理 5 主茎数最少,同为 2 个。

处理4 株高最高,为42 cm,其次是处理5,为40 cm,处理3 最矮,为 33 cm。

处理 1、 处理 3、 处理 5 茎粗最粗, 同为1.2 cm,其次是处理2 和处理4,同为1.1 cm。

处理4 单株结薯最多,为8.6 个,其次是处理 1,为 8.5 个,处理 2 为 7.3 个;处理 3 为 7.2个;处理 5 最少,为 4.8 个。

处理3 单株产量最高,为0.57 kg,其次是处理 4, 为 0.52 kg, 处理 5 单株产量最低,为0.38 kg。

处理3 和处理5 平均单薯质量最高, 均为79.17 g,其次是处理 2,为 63.01 g,处理 1 单薯质量最低,为49.41 g。

处理2、处理3、处理4 薯块整齐。处理3 大中薯率最高, 为 83.33%, 其次是处理 5,为70.83%,处理1 最低,为43.53%。

2.3 不同药肥用量病虫害发生情况 试验结果表明(表4),不同药肥浓度对地下害虫和晚疫病有一定防效。随着药肥剂量的增加,对马铃薯病虫害防效增强。 其中处理1 和处理2 地下害虫轻度发生, 处理3、 处理4 和处理5 均未发生。 处理1 晚疫病轻中度发生, 其他处理轻度发生。

表4 病虫害发生情况

2.4 不同药肥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表5), 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马铃薯产量先增后减, 处理3 产量最高, 处理5 产量最低。 方差分析可得 F=490.052>F0.01=7.006>F0.05=3.838, 各处理间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5 产量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1)从试验数据得出,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等物候期不受药肥用量的影响,马铃薯出苗率、株高和茎粗、主茎数等经济性状受药肥用量影响不明显。

2)药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地下害虫和晚疫病有一定的防效, 随着药肥剂量的增加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增强。

3)药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的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当药肥用量为6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28 254 kg/hm2,低于此用量时,随施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增加,高于此用量时,产量随施用量的增大而减小。

综合分析, 药肥具有防病灭虫和增产双重作用,可在马铃薯生产中推广应用,施用量控制在600 kg/hm2左右为宜。

猜你喜欢
历年施用量用量
历年全国“质量月”大事件
历年奥斯卡主持人集锦
历年奥斯卡主持人集锦
旱田土壤调理剂改良酸性土壤的合理用量及蔬菜增产效果研究
磷肥不同施用量对辣椒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发明速递
2014年阿瓦提县机采棉脱叶剂筛选试验报告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水稻钵体旱育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研究
解读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