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三个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

2022-05-18 03:14张志奇侯孝汉沈国祥卓清勇
西北园艺(综合) 2022年3期
关键词:晚疫病抗病性块茎

张志奇 侯孝汉 沈国祥 卓清勇 沙 清

【编者的话】马铃薯是耐寒、耐旱、耐瘠薄的“四省”(省水、省肥、省药、省劲儿)作物。2015 年我国启动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陕西各地适栽区积极引进试栽了不少新品种。本期我们集中选择了陕西宁强、西乡、蓝田三地的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供生产者参考。

如有马铃薯品种引进方面的优秀科研成果,欢迎作者继续投稿。

陕西宁强是一个南北交汇、 襟陇带蜀的山区县,地处秦岭和巴山两大山系交汇地带,是汉江发源地,全县总面积3 246.8 km2,常用耕地31 万亩。 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气候阴凉,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常年马铃薯种植面积6 万亩左右,平均亩产1 150 kg。 为优化马铃薯品种,我们开展了鄂薯14 号、鄂薯4 号、希森 6 号 3 个品种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参试品种3 个,分别为鄂薯14号、鄂薯 4 号、希森 6 号(CK),均由湖北省农科院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地设在宁强县巴山镇石坝子村四组, 位于东经 106°12′44″, 北纬32°43′46″,海拔 1 100 m,常年平均气温 12.5 ℃,年降水量1 156.4 mm,无霜期235 天,壤土,前茬蔬菜,肥力中上等。试验设3 个处理,3 次重复, 四周设保护行,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间不设走道,重复走道50 cm,单垄单列。每小区5 行,每行50 穴,行距40 cm、株距 30 cm,小区面积 30 m2,长 15 m、宽 2 m,种植密度5 558 株/亩。

1.3 栽培管理 小区底肥用量为氮(N)0.7 kg,磷(P2O5) 1.5 kg,钾(K2O)1.2 kg,追肥用量为氮(N) 0.3 kg。底肥与种薯隔离,施在种薯之间,追肥拌土撒入。

参试品种于2021 年 2 月20 日播种,4 月 5日后相继出苗,4 月 20 日追肥 1 次, 全生育期未采取任何病虫防治措施。 从4 月20 日开始,每15 天除草1 次,人工除草2 次。 其他田间管理一致。

1.4 观察记载项目 观察记载试验点的气象和地理数据, 试验地基本情况和栽培管理以及生长期内发生的特殊事件,物候期、田间性状、块茎性状、主要病虫害,同时对发生的病害进行分级, 成熟时先在每小区采挖5 m 测平均单株块茎数、块茎大小和商品薯率。最终每小区单收称重计实产,测算亩产。

1.5 试验期天气情况 试验期间,2—5 月份气温较常年偏低,阴雨寡照,马铃薯出苗缓慢,且缺窝较严重,其中鄂薯4 号缺苗率达18%,鄂薯14 号12%,希森6 号8%,整个生育期降雨量达500 mm,导致晚疫病较常年严重,同时影响正常收获,且烂薯偏多。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性状 从表1 数据可以看出,对照希森6 号出苗较早,鄂薯4 号出苗较晚,二者相差7 天。 鄂薯 14 号现蕾最早,其次为鄂薯 4 号,二者相差5 天,最晚的是希森6 号,3 个品种现蕾均在5 月中旬。 3 个品种全生育期在101~115天, 平均 106 天, 最短的是对照希森 6 号(101天),鄂薯 4 号与对照相当(102 天),鄂薯 14 号生育期最长(115 天)。

表1 3 个参试品种生育性状表现

2.2 经济性状 从表2 数据可以看出,参试品种鄂薯14 号株高较高(78 cm),其次为对照希森 6 号(56 cm),最矮的是鄂薯 4 号(48 cm)。主茎数鄂薯4 号最多(5.9 个),比对照希森6 号多3.8 个,其次为鄂薯 14 号(3.8 个),比对照希森6 号多 1.7 个。

表2 3 个参试品种经济性状表现

鄂薯 14 号亩产量最高(1 484.1 kg),比对照增产22.8%,对照希森6 号次之(1 208.6 kg),鄂薯4 号最低(1 144.9 kg),比对照减产5.2%。

单薯质量50 g 以上计为商品薯,然后按块茎大小进行分级,计算商品薯率。参试品种鄂薯4 号大薯少、 小薯多, 其平均单株块茎数最多(7.9 个),商品薯率只有 33%;鄂薯 14 号商品薯率为67%, 商品薯率最高的为对照希森6 号,其平均单株块茎数最少(3.8 个), 商品薯率为68%。

其块茎性状表现如表3 所示。

表3 3 个参试品种块茎性状表现

2.3 抗病性 从2021 年4 月22 日开始调查3个参试品种病害发生情况, 截至5 月17 日,所有品种均未感染任何病害。 5 月24 日第6 次调查,鄂薯14 号未发病,对照希森6 号晚疫病、早疫病均有发生;鄂薯4 号有晚疫病发生,无早疫病发生。 5 月 31 日第 7 次调查,鄂薯 4 号个别叶片上有晚疫病发生,无早疫病发生;对照希森6 号晚疫病发病率高达70%, 早疫病发病率达30%;其次为鄂薯4 号,晚疫病发病率40%,早疫病发生较轻(3%左右)。详见表4。可以看出,希森6 号抗病性最差,鄂薯4 号抗病性较差,鄂薯14 号抗病性最强。

表4 3 个参试品种抗病性表现

3 小结与讨论

3 个参试品种露地播种全生育期在101~115 天,平均为 106 天。2021 年 2 月 20 日播种,出苗期 4 月 7 日左右,成熟期 6 月 1—15 日,与宁强主推品种生育期相近。 从生育期考虑,3 个参试品种均适合在宁强种植。

参试品种亩产量1 144.9~1 484.1 kg,产量水平偏低的原因是种植密度过大, 建议将种植密度调整到4 000 株/亩测试其丰产性。

3 个参试品种中, 鄂薯4 号单株结薯个数多、 小薯多, 商品薯率低, 建议将其放在喜欢食用小马铃薯的地区推广种植, 以体现其商品价值。

3 个参试品种中, 鄂薯14 号生育期最长,且枝叶繁茂, 花多且花期长, 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其抗病性最强,建议降低种植密度继续测试其丰产性。

鄂薯4 号和希森6 号易感染马铃薯晚疫病,推广中要注意防治该病,避免因病害造成大幅减产。

猜你喜欢
晚疫病抗病性块茎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环境与植物激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研究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揭示晚疫病菌负调控植物免疫的新机制(2020.8.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河北承德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技术要点
试论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与综合防治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杂交中稻新品种展示结果分析
绿色保健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