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2022-05-19 05:33李美文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核心素养

李美文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理念的 创新,为新课程教学的进一步推進指明了方向,它要求教师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应当从 学生学习发展的角度入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借助日常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相较于其他几门文化课程教学而言,初中道德与 法治课程的教学不仅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同时更侧 重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为此,在教 学中教师应从课程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情 况和学习能力,围绕课程基础知识教育和学生思想品 质培养进行多样化的课程教学设计工作,切实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念,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思想较为叛逆的时期, 对外界信息有着强烈的需求,容易自我放纵;加上道德 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较为枯燥,理论 性较强,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 理,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教师需要考虑到教 学理念、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对当前的 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为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对此,教师要对道德与 法治教学保持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 情,而不是枯燥地、照本宣科地讲解教材内容。例如,在 《诚实守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 制作动画,配合音乐等,将教材上枯燥的内容转化为学 生感兴趣的视频、动画等形式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渐深入了解诚实 守信,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并且加深学生 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有效巩固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 知识点。

二、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

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构建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 正确的价值观。为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 养,教师可以运用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方式优 化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行合一的 人才,使学生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样在将教学与生活结 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真实的事件引入教学活动中。 以“维护国家利益”这个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 课堂教学中播放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阅兵仪式的视频,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安全,使其意识到国家安全的重 要性,树立国家安全的整体观念,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 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真正含义;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意识,成为 关心国家发展与安全的人才。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 德育课堂构建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 活有效结合,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进而实 现教学目标。

三、改变教学理念

要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教学中有效提升 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型教学理念,提 升自身教学水平,并将新型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活动 中。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生长发 育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促使其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学习伴成 长》的教学中,其目的是通过合理的教学使学生对学习 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其重要性,对此教师可以选择真实 的案例进行教学,将枯燥的教材知识转化为有趣的真实 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学习 对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意义,以此促使学生重视学习, 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可见,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 对提升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构建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 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核心素养下构建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需要重视 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 带领学生对教学内容展开全面的分析、思考与讨论,帮 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这个基础上达到提 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例如,在《认识自己》的 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真正的 自己,提出“我有哪些优点”等问题,帮助学生剖析自 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 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五、确定科学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 品质与法治思维作为教学目标,这需要教师结合每节课 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优化道德与法治之间的结 构,合理设计教学流程,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优化,从而 构建高效的德育课堂。预习是一种科学的、保证教学质 量的方法,不仅能促使学生在教学中做好准备,还能提 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探索新的知识,并且学生在 预习过程中还能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以及知识。学生 在完成预习之后,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其进行适当 的引导,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会巩固知识 的学习方法以及技巧,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从而 构建高效的德育课堂。例如,在《社会生活离不开规 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这样学生就 能在课堂教学中对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师的讲 解中巩固知识,便于实现对教学内容及时且有效的补 充,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效果,有利于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 提出是现代化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补充和完善。为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以课本教学资源为载体,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学生积极参 与实践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路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卢春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 子刊),2017(10):373.

[3]胡巧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涵育学生核心素养路径探究———以“友谊的天空”教学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4):15.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