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探究

2022-05-23 16:07葛文勤
教育界·A 2022年6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初中

【摘要】近年來,教育领域逐渐提高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注度,且对其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及实践应用予以了充分重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及实践应用对于初中生道德价值观塑造与思维发展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文章探讨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优秀传统文化;教学

作者简介:葛文勤(1971—)  ,女,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量很大,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但在这门课程学习中,学生看得多,做得少,与教师互动得少。这样学生容易陷入听报告的状态,容易走神,对课程提不起兴趣。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能彰显这门课程的优点,还能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如果能够大范围地推广,那么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将有很大的作用。

但现实情况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况还不多见,基于这样的现状,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目的、组织方式等角度,进一步探讨二者的融合问题,并结合初中生的知识水平,探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应用形式。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度不够

部分学校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度不够,更加忽视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这导致很多初中生只了解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仅关注考试成绩,不会关注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其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不仅能够帮助初中生形成正面、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更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点的认知和了解。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看重初中生的分数竞争力,却将真正有益于初中生未来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忽略掉,那么是无法真正发挥这门课程的教学作用的。

(二)融合教学方式单一

现如今,在国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因为分配的课程时间有限,教师能够教授的课程知识也非常有限,在有限的课堂里,教师只能简单地讲解一点优秀传统文化,没有能巧妙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环节中。学生日常学习任务重,面对相对严肃的内容和单一的教学模式,激不起学习的兴趣,更不会养成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习惯。融合教学方式单一导致学生感受不到学校和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他们自己本身也不会对此加以重视,只会敷衍应付。

(三)融合教学尚未统一

现如今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中,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融合教学,在范围、目标等方面并未有详尽的安排及明确解释,这就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及实践应用带来难题。且各地教学的整体进度、知识范围亦未统一,存在较大差异,这样导致教师很难按照一定的标准去开展教学,也不利于教师相互借鉴与学习,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不够规范,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更是难上加难。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制订适合的教学方式,真正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一)丰富融合教学形式

若想改变现状,教师首先要改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的态度,然后想办法丰富融合教学的形式。教师要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及实践应用,分配足够的时间用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及实践应用上,想方设法丰富融合教学的形式。同时,教师自身也要随时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动态,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并且及时在课堂教学中更新授课内容,确保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时效性。这样教师不仅能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为初中生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能以身示范,帮助初中生养成每日关注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习惯。

比如,教师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让学生们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一起诵读中国古代的蒙学经典《弟子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以先贤为楷模,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教师还可利用课程优势,在学校的协助下开展国学体验课,自己担任书法课助教,与书法教师一起带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让学生从书法文化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道德与法治的要求。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学校的相关组织联合开展一系列国学讲座、感恩课堂、德育基地特色夏令营等活动,让学生在课程实践中感受国学文化的熏陶,学习文明礼仪,感受我国关爱和尊重他人的传统,促进全面成长。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平时学习到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贯彻其中,利用良好时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处处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结合学情因材施教

教师要想更好地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趣味性、实践性,进一步活跃整个课堂的氛围,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就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因为不同的初中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教师要尽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教学的内容及目标,并以多种形式来全面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从而进一步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效果。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所创造的文化辉煌灿烂,所形成的美德也代代相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于当今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在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之下,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厚德、睿智、仁义是个人传统优秀品质,我国很多经典都有体现。为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可以学情为基础,针对性地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经典诵读任务。如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水平,给有的学生布置诵读《论语》,有的布置诵读《三字经》,有的布置诵读《千字文》等,随着学习的深入,再拓展至诵读唐诗宋词、名家散文等。教师可充分利用晨读和早自修时间,让学生对这些传统经典进行诵读和理解,教师再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对经典所表达的现实意义进行阐述,让学生不仅“学而知”,更“知而行”。

(三)创建多元校园文化

初中是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处于有效塑造的关键时期,此时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大力弘扬,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创建多元校园文化,能够使学生浸润心灵、陶冶情操,更加接受、理解、认可传统文化与美德。教师可通过创建校园文化,突出传统文化教育和美德教育的开展。比如在校园读书角放置相关的传统文化书籍,引导学生阅读;在学生走廊张贴相关的名人名言,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教室的主题墙设置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让学生自行设计、布置等。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传统文化加以选择,选择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有利于人心凝聚、人民幸福的思想与精神的内容,要倡导致力于以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为荣,从而使传统文化得以更好、更深入、更全面地继承和发扬。同时,教师要结合新时代对青少年的要求,设置道德与法治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内容,使学生对美丑、是非、荣辱与善恶有正确的认知,树立崇高追求,进一步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四)根据课程的内容进行融合教学

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教学,教师可以从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结合学科优势,根据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科学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及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对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知识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比如教师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民间风俗文化和生活美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激发学生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为进一步将民间风俗文化和生活美学融合进课程,学校可以以自身的师资特点和学生需求爱好为出发点,开发相应的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引导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学习和传承。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

具体而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可以开展有关民间风俗文化的名画赏析活动,以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应的古典名画,使学生领会其中的风俗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教师还可以开发人文领域和社科领域的课程,让学生明白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在人生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的作用,促使学生成长为社会的良好公民。此外,教师还可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了解传统民俗并尊重民族多元文化,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予以珍视,培养其对社会的归属感,增强其民族自信和自豪感。要注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计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使学生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以及态度优化完善个人的思维体系。

(五)注重融合教学的激励性

实践发现,部分初中生因欠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理解,当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传统文化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不高。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给予学生一定的激励。初中生通常很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反馈,用适当的语言激励他们,以提高其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若是学生表现良好,展现了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个性品质,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融合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加以表扬,鼓励学生继续发扬这种优秀精神,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向优秀传统文化靠拢,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注重自身思想和行为规范,真正做到学习致用,以更好地达到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效果。

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及实践应用中,教师应当引导初中生改变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观念,并且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间接影响初中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理解和学习,这样对初中生积极、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觀的形成有巨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兰海东.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途径探析[J].学周刊,2021(30):145-146.

[2]何菁,林成华.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07):98-100.

[3]穆利娟.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和思考——以《说话要算数》一课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1(21):73-74.

[4]杨明铖.中华优秀传统孝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与途径研究[J].学周刊,2021(21):191-192.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