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角下基于甘肃教育发展规划提升基层教师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2-05-23 00:18何喜燕
求知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摘 要:探究基层教师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和提升策略,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及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我国虽然在教师专业标准构建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也需要重新定位。文章主要从比较视野出发,基于甘肃教育发展规划,探究基层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期推动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比较视角;基层教师;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何喜燕(1987—),女,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一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引 言

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和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将直接影响受教育群体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培养。基层教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从而保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而作为甘肃教育界的一员,在新的历史时期及教育发展目标下,教师应立足当前甘肃省的教育现状,探索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当前甘肃省基层教师的核心素养及专业发展价值进行重新定位。

一、当前基层教师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甘肃教育发展规划,甘肃教育界分析了现阶段甘肃基层教师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现阶段的教师队伍构建策略不够具体,现行教育管理和长期发展思路依然不够明确。一是基层学校的教师专业性不够强,部分学校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构建更是一片空白,教师核心素养培养亟待提升。当前,有很多基层学校的教师都是省内的高校毕业生,其学业水平和教学技能还不能完全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在“一专多能”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教育教学中引领学生提升综合素养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核心素养的不足导致其所教对象的学业水平难以提升。二是学校用人制度存在缺陷,教师引进渠道不够畅通。现阶段教师编制的政策不够全面,在进行教师编制考核时,过于关注其学历,同时,对教师年龄的要求较为严苛。结合相关的政策要求,当前,甘肃大部分学校专业教师的引入往往采用招聘考试进行,甚至将参与应聘者限定为毕业生。这种方式虽然给予高校毕业生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却将一些拥有丰富专业技能的教育人员拒之门外。此外,应届毕业生因为缺乏教学经验,本身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为高专业度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带来一定难度。三是教师的继续教育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很多针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以及相关的培训制度都是针对普通教育者构建的,对基层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的政策都是在原有的基础政策上进行修订,有效性不足。

二、比较视角下甘肃基层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世界各国的教师虽然在专业标准的具体要求上有所差异,但从总体的专业能力发展来看,都涉及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精神等维度。我国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是,教师既要掌握学科的知识,也要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教学活动设计方法,以及及时调整教学方式的能力。而美国教师对其专业发展要求提出教师应具备较好的对自己所教课科目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选择恰当的知识呈现方式[1]。

当前,为了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应充分认识自身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教育教学的作用,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优势,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因此,教师应加强对自身的核心素养的提升工作,将核心素养作为推动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内容,以更好地发挥教学优势,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2]。虽然在比较视野下,我国与西方在教学方式上存在不同,但在建构教师核心素养方面,都强调了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综合能力等多个角度出发,使教师群体在充分掌握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方式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此助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基于此,笔者就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知识技能、综合能力四个角度,阐述提升教师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期能够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立足理想信念培养基层教师核心素养

理想信念主要指的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要具备的崇高品德,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基础素养之一。教师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教师群体具有较高的自我修养,要从职业道德修养、个人修养等角度出发,在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对职业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立德树人”是当前教师应遵守的重要准则,为了明确“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核心素质培养工作的开展,学校应强化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个人素养的发展[3]。教师要意识到,教师个人素养的高度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作用,坚定“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定教師队伍的理想信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出发:第一,加强青年基层教师的理想信念建设,学校可以积极开展“新秀培育”活动,以“老带新”、组织活动等形式,加强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第二,牢固骨干教师的理想信念,骨干教师是基层教师或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中的“引路人”,唯有牢固骨干教师的理想信念,才能影响并带领基层教师队伍向前发展,为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道德情操培养基层教师核心素养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时,个人的爱岗敬业精神、道德品质都会不自觉地感染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个人行为与个人品格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提升核心素养的同时要加强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中国与西方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有着不同的要求,中国强调道德修养,而西方更加强调利用具体的规则对教师的行为进行限制[4]。但无论是哪一种要求,都是从职业素养的角度出发,要求教师在开展工作、进行自我发展时明确自身的基本职业道德操守,并在实践工作中进行落实。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应全面开展教师道德情操的培养,一方面用传统的师德师风建设方式,全面深化教师核心素质的养成,为教师的个人品德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让教师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有效提升自身核心素质。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师的品德修养建设,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对教师的师德进行专项的培训教育,从而确保教师核心素质水平不断提升。学校还可以深入强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通过专项的辅导工作,全面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促进教师核心素质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基于知识技能培养基层教师核心素养

教师工作的核心在于教书育人,而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内容。丰富的学识是教师开展教育实践工作的基础。虽然在当前的核心素养人才培养方向指导下,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式趋向多样化,但不同学科的教师所负担的教学任务并不相同,所传递的知识也有所差异。教师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方向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时,也要把握学科教学的核心,以保证知识的准确传递以及学生的高效理解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5]。足够专业的个人能力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如果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不足,就会降低教学质量。为此,学校应充分认识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对于其教学水平的影响,通过多种手段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建设,提高教师的个人专业能力,为教师开展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与学生之间存在的思维差距和知识背景差异,要明白学生有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开展教学实践工作时,要遵循基本的教育原则。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背景以及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快速地掌握知识。从比较视野出发分析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能发现,中国在对教师进行专业精神要求时既强调对学生的平等对待,也强调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探究课堂高效设计、教学实践顺利实施的方法。因此,教师的核心素养发展也要基于教师对学生充分了解、平等对待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既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基于此,教师在进行知识技能培养的时候,就不能只是单纯提升学科教学的技能,还要提升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知识技能。

(四)基于综合能力培养基层教师核心素养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有其基本的规律,学生也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为了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心理发展特点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虽然从比较视野的角度来看,我国对于良好的师生关系未作出明确的标准,只进行了抽象的要求,但教师在培养自身核心素养时,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提升自身与学生沟通的能力,以及对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的能力。

其次,教师要加强创新。在强调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既要向学生讲解基本的知识,同时也要具备积极进取和与时俱进的意识,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学习优秀的经验,不断进行自我创新。于教师而言,其在教学实践环节面临着持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变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提升自身核心素养时要主动收集分析信息,开展自我反思,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信息,通过合作、教学反思、活动评价等不同的方式对自身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改进与优化。于学校而言,为了有效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应重新梳理教育体系建设,针对当前的教育的现状,对教学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观察不同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新进行有效的教学规划。一方面以创新教学方式为基础,优化教学体系改革,充分落实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规划,充分实现教师综合素质建设;另一方面完善教学管理模式,让教师的教学能够做到有据可依。

最后,沟通合作能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完成基本的教育任务,也要与学生合作,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与其他教师沟通。为了能通过有效的沟通合作,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更好地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进行专业能力培养时,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沟通合作的能力,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促进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结 语

教师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比较视野下,中西方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虽然有差異,但从整体的教育大环境来看,对教师提出的专业化、素养化要求,都是为了教学实践的顺利实施。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意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也要认识到个人核心素养构建的重要价值,通过树立理想信念、培养道德品质、提高专业知识、训练综合能力等措施,持续落实提升教师核心素养的要求,以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来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王美君,顾銮斋.论国际视野中的教师核心素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44-50.

黄学涛,龚沙,汪卓群,等.当代教师核心素养的研究:在“卓越计划”背景下[J].课程教育研究,2017(39):200-201.

尧莉萍.终身教育视域下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测评与提升路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谢凡,陈锁明.聚焦教师核心素养勾勒“未来教师”新形象: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小学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小学管理,2016(11):35-38.

曾文茜,罗生全.教师核心素养的生成逻辑与价值取向[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7(28):1-4.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