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美育的价值和意义

2022-05-24 19:15崔婷婷
河北画报 2022年14期
关键词:美育书法过程

崔婷婷

(河北美术出版社)

美育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美育对于个人的审美品味提升和涵养人们的感情有着重要作用,对美不断追寻过程也是对心灵净化的过程。书法艺术可以将诗词的意境、画的章法和音乐的旋律等各种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总体而言,书法主要是以汉字为基础,通过点线的优美结合,抒情写意,给人以美感。李泽厚曾这样评价美“美是静止的、程式化、规格化和力量感的存在”,而在实际中书法恰恰相反,书法是生动和流动的美,在历史长河中书法描绘出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怀。

一、书法美育的主要价值

(一)集聚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书法文化吸收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学习书法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过程。从甲骨文到楷书和隶书,都蕴含着中国古哲学思想,这也是书法成为中国特色艺术的根本原因之一。通过书法学习,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不知不觉中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感悟,不断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的人,在对待事物看法有着独到的见解,不会人云亦云。另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追求真善美,这点与书法的美育与道德教育的标准是一致的。综上所述,书法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体现,同时美育功能使得学生陶冶情操,对个人成长产生积极影响,有效的降低假丑恶事物的影响。

(二)促进形成个人平和心态

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近几年社会人群的心理普遍比较浮躁,长期发展造成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甚至引发诸多社会问题。而练习书法可以有效舒缓此种情绪,摒弃自身的烦躁之气,使得个人处于“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自然心境,因此书法学习是一项修身养性的好方法。在书法的练习过程中,通过笔画的浓淡和疾缓,可以有效的释放个人情感,使得心理产生寄托,益于自身身心健康,由此得到陶冶情操的作用,由此可见,书法美育在个人的性情等多方面均有着极大的益处,利于个人的成长,促进形成个人平和心态。

(三)书法美育可以有效磨炼个人意志

书法对于个人坚忍意志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古至今,在中国伟大的书法家身上均可以找到值得后人学习坚韧不拔的意志。书法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保持谦虚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刻苦的学习。书法学习实际上是个人意志的不断锤炼,通过对章法的研习等多方面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把握能力。通过对执笔和运笔等多方面的学习,可以使个人客服浮躁的心理,磨炼出兢兢业业的生活态度,教育学家认为,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会形成一种稳重的性格,综上所述,浮躁的心理通过学习可以提升自己的忍耐能力,性格内向之人可以趋加成熟,因此书法美育可以有效磨炼个人的意志。

(四)提高审美情趣

中华书法是东方艺术的精华,更是中华美学的灵魂,书法的美对于其他美是抽象的,因此欣赏书法美更难一点,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在书法书写过程中,线条的变化规律、空间聚合法则这些都反映着天地万物总则的变化本质特征,对书写着具有较大的感染力。另外书法生动的变化美是美的体现,对于个人审美情趣的提升有着直接促进作用,经常欣赏书法作品的个人,审美能力势必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对于个人的综合素养也是一种升华。

(五)有效锤炼品格

书法作者的人品通过作品可以得到直接展现,高尚品质的作者作品才可以得到书名远扬,得到大家的认可。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是书法界高尚品质的代表,其一生刚强不屈,名作《祭侄女稿》饱含着对失去亲人后的无限悲痛,在其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书法家颜鲁公的作品,在作品中表现出饱满的激情和对文学的热爱,激发起广大学者的学习热情。因此通过对名人作品的欣赏与学习,不仅可以锤烂个人的品格,同时对自己的笔法技艺也是一种提升。

二、书法美育发展的困境分析

书法美育教育目标是通过书法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区分现实美与艺术美,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将书法之美在生活中学以致用,摒弃假丑恶,在生活中感受世界美丽之处,但是在现阶段的书法美育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严重制约着书法美育的发展质量,下文就此展开分析。

(一)专业师资缺乏,过于注重结果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书法教育在学生的学习中得到重视,但是专业的书法教师缺失,这则造成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书法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另外部分校区书法教师没有做到专职化,在教学中,经常将书法课挂在语文和美术课下,当前书法教育发展面临困境最大程度是教师资源的缺乏,比如部分教师书法专业素养不够,造成书法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仅仅通过临摹的方式开展教学,忽视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长期的发展造成学生对书法学习失去兴趣。现阶段的书法美育主要强调指导学生的书写技能,侧重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加亲身实践,在实践中感受书法的魅力。

除此之外,部分学校响应了国家书法教学的号召,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书法教材无法统一,学校为了使得学生尽快达到教学效果,在教学工作中一味的追寻结果,对于书法文化只是简单介绍,很难使得学生体会到书法带来的闲情逸致,极大的违背了书法美育的初衷。

(二)忽视书法素养培养,制约学生的感性与个性发展

书法美育教育是以情感教育为基础的教育。在现阶段的书法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感性与个性得不到发展,虽然部分学校在学习中跟随号召开展美育教育,但是在实际中教师没有接受过美育教育,对学生美育教育无法得到应有的效果,长期乏味的教学过程会造成学生对书法学习失去兴趣,进而缺失了书法美育的机会。低年级在书法学习过程中主要集中为书写技法,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欣赏作品内涵美等必不可少,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对于审美能力提升部分则是缺失的,同时也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评价机制落后,缺少相应的考评制约

在现阶段的教学大纲中,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采用和教学效果有明显的规定,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互对比,在实际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教学大纲设定的最终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实际与大纲南辕北辙,教师仅仅关注的是学生书写上,在书写上关注学生的笔画与结构是否合理,书写是否美观,这些都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紧抓的项目,并没有在教学中通过学习,学生的审美情感是否熏陶等进行客观评价,这种结果大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美育教学的作用,在教学案例设计中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因此书法美育发展的最大制约则是相应制约机制的缺失。

(四)书法学习重视度偏低

书法学习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均有着促进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书法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书法重视度普遍偏低。一方面,学生认为书法课是独立学科,对于自己学业的影响不大,没有考试之类的考核标准,因此在学习中认为随便学一学即可,从心里忽视了书法学习的重要性,久而发展,学生对书法学科的学习认为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过程。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在书法教学课程设置挂在美术等学科之下,在美术等课程学习中忽视了书法学习,这则给书法学习的高质量开展造成障碍。总体而言,重视度偏低严重影响着书法的学习。

三、书法美育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书法文化发展

书法教学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对于教学质量有着直接作用,另外美育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事物美丑的辨别欣赏美能力的提升。在学生时代,教师的引导及鼓励对于学生认知与感知事物有主导作用,要想提升学生的书法美育在,必须加强师资团队建设,不断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首先,在教师团队教学水平上,学校及时开展相应的培训课程,确保每位书法教师对书法美育有着深入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渗透进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其次,学校教学师资建设中,学校根据实际需求,应该适当引进专业的书法教师,填补专业书法教师空白,在教学过程中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开展教学,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最后,不断开展书法美育教学的分享交流会,通过书法大赛等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交流进而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教师不断学习的积极性。

校园书法文化建设也必不可少,书法对于学生的影响巨大,对于后期考试试卷等均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校园中发扬书法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中弘扬传统书法文化的魅力,使的学生在书法传统文化熏陶中不断提升书法学习意识,充分发挥书法美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二)优化教学方式

书法教学的目标是通过系统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使的学生在真善美面前有正确的识别度,学生是性格形成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应有价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上不断革新,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杜绝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视频,通过易于理解的方法开展书法文化的教学。另外,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开展相应的比赛活动,在书法理论与专业知识竞赛中,使的学生对书法有更深认识,充分调动学生书法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书法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书法美育的最终目的。

(三)因材施教,制定阶段性书法美育

不同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制定阶段性的书法美育。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书法的学习没有太多的概念,她们对于学习最大的兴趣在于书写过程中的乐趣。比如在一年级学生会关注墨汁对纸张描绘的变化,书法的学习仅仅是一种游戏体验。而4-5年级的学生应该注重审美的渗透,注重对书法技巧的学习,在技巧学习过程中感受书法的魅力,更高年级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可以进行相应的书法历史文化学习,在感受书法文化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开展“天天讲练”主题活动,书法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巩固训练,书法美育将会在学生成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多元化文化熏陶

学生的教育必须学校与家庭的相互配合才会取得更加效果,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重要作用,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书法类的课程,始终保持任由发展的态度。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学习是充满动力的,但是在后期枯燥乏味的训练过程造成学生逐渐失去兴趣,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时则需要家长的不断鼓励,通过不断的鼓励与引导,使得学生将学习习惯变为学习兴趣,最终在家长的陪伴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

(五)加强学科建设,提升重视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现阶段的国家每年花费大量精力用于人才的培养,但是部分学校存在重视度偏低严重制约着书法课程开展。针对于存在的问题,首先,在现阶段的学科设置上必须科学分配,对于书法课课程设置独立化,避免因为挂在艺术等学科下,对待书法课程要有美术等课程同等的重视度。其次,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引导,使的学生认识到书法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提升书法学习在学生心中的重视度,通过不断鼓励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书法教学的质量,实现书法美育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在教学改革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现阶段的书法教学已经成为常规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书法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使的学生对低俗事物具备抵抗力,不会被浮躁的社会同化,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的教学环节中,必须注重书法学科的学习,这是对学生成长中最大的帮助之一。

猜你喜欢
美育书法过程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书法
论公民美育
书法欣赏
书法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书法欣赏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