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角和定理的分层练习教学法初探

2022-05-24 03:01山东滨州实验学校256600张淑华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8期
关键词:顶角外角多边形

山东滨州实验学校(256600)张淑华

“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必须知识渊博,见识不凡,同时具备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高屋建瓴,从大局出发,从细微处着眼,将精细的知识点合理巧妙地融合成知识体系,才能科学恰当地拓展学生思维,做到点到即止,恰到好处。为了提高三角形内角和专项练习的效率,笔者主要采取分层练习教学法,将单一的练习题做了延伸,使其覆盖面更广。现将试教的成果整理如下,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基础练习热身

练习1.请判断下面哪组的三个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①70°、60°、50° ②65°、65°、50°

③37°、53°、100° ④90°、40°、50°

(学生仔细分析研判每组角的度数,发现①②④三组角的和均为180°,判定它们可以组成三角形。与此同时,进一步仔细观察后发现,②组组成的三角形实为一个等腰三角形,而④组组成的三角形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师(追问):能画出④组数据所表示的三角形吗?(学生画图)

师(挑出两个大小不一的直角三角形投影到电子白板上):为什么大小不一呢?

生1:因为边长可以灵活伸缩。

师:换言之,三角形的三个角永恒不变时,什么可以千差万别?

生2:面积大小以及各边的长。

(教师利用投影仪,将两个三角形的最小内角(40°)叠放在一起,然后沿水平方向平移较大三角形的直角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非平行边相交形成一系列的组合直角三角形(如图1)。)

图1

师:仔细观察这些组合而成的直角三角形,哪些元素发生了变化?哪些元素维持原样?

生3:三角形的大小在变,但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没变。

练习2.推算图2中各个三角形中∠B的大小。

图2

(学生独自列式计算后,教师组织交流活动,并点拨学生根据②③④这三幅图的形体特征归纳便捷算法。)

【评析】通过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算内角,让学生迅速回顾旧知。值得肯定的是,教师让学生依据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大小画出三角形图案,这貌似一个不起眼的画图举动,实际上隐喻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学生在画图、对比、反思中发现,虽然三个内角始终恒定,但是边长却可以任意伸缩。通过投影显现三角形的三条边伸缩比例是同频同步同比的,这也隐含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定理。之后推算内角度数的练习,及时巩固了内角和定理,稍带回顾了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分布等知识。

二、拓展练习训练

1.利用内角和定理推算外角

电子白板显示一:内外有别,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推算它的外角,这叫内外兼修。

师(出示图3):图3中的∠1、∠2、∠3都是延长三角形一边所得,称为三角形的外角。请同学们按要求答题。①分别推算出每个三角形中指定角的大小。②观察分析运算结果和所有角的度数,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图3

(学生独自思索、演算,组内磋商,再交流反馈)

板书:图形①,先计算∠1的邻补角,180°-30°-30°=120°,再从平角中剪切得∠1=180°-120°=60°。图形②直观反映出∠2为直角,因此它的邻角应该是直角的补角90°,于是根据内角和定理推知∠A=90°-30°=60°。图形③,先根据外角求出内角∠C的度数,180°-110°=70°,再运用内角和定理求值,∠A=180°-30°-70°=80°。

生:三角形的外角正好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师:有根据吗?敢肯定吗?

(学生复核后确认。教师用光标点击图形①的C点,使其变成动点(A、B仍为定点),并沿着BC所在直线向右平移,使学生亲眼看见外角∠1由小到大的动态变化过程,而不相邻的内角∠A也会随之变化。)

【评析】教师引进外角的真实用意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利用外角与邻近内角的互补性以及对三角形内角分配的影响,掌握内角和定理。学生从中发现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这是自主探究的收获。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规律的过程,有效历练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研究多边形的内角和

师:三角形内角和不但可以解决外角的问题,还能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

电子白板显示二: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来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名称图形内角和三角形180°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n边形

要求:①观察表中各图有几个内角;②请你想办法求出各图的内角和;③寻找规律,探讨计算公式;④组内交流。

生:四边形沿着一条对角线可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因而它的内角和是2×180°=360°;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沿着2条对角线可将其分割成三个三角形,因此它的内角和是3×180°=540°;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沿着三条对角线可将其分割成四个三角形,因此它的内角和是4×180°=720°……

师(在表中的图上演示对角线连接法):按规则把图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后再计算,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对比归纳类推,概括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教师呈现“凹凸”两种多边形,以四边形和五边形为例(如图4)。)

图4

师:它们的内角和是否还能沿用上述公式?

(教师用图示法,使学生领悟这里的凹多边形仍然可以沿用上述公式求内角和(如图5),只是分割时要从凹点引线。)

图5

师:这个公式是否对任意凹多边形都管用?(暗示学生课后继续研究)

【评析】设计多边形内角和问题,用意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尝试、计算、分析,发现共性,提炼公式,丰富学生的数学操作活动经验。归纳凸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难度不大,但教师并没有止步于此,触角继续延伸到凹多边形,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提炼出的公式“凹凸”通用,唯一不同的是,将凹多边形切分成三角形时,必须从凹点引线。教师用一个问题“这个公式是否对任意凹多边形都管用?”将研究范围延伸至课外。

三、由静到动,深化理解

1.研究顶角的变化

师: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始终是180°。图6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图6

师:现将顶点沿着高线上下平移,先后形成三角形AB1C和三角形AB2C(如图7)。

图7

师:观察三角形AB1C和三角形AB2C,它们的内角较之前有什么变动?平移顶点后形成的两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学生独自思索,合作探讨后汇报展示。)

生1:三角形AB1C的顶角缩小,底角变大。原图演变成锐角三角形。

生2:三角形AB2C的顶角变大,底角缩小。原图演变成钝角三角形。

师:发挥想象,若继续加大平移幅度,原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会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生:顶点越往上移动,顶角越小;顶点越往下移动,顶角越大。

2.研究与圆有关的三角形内角的变化

师:刚才顶点是沿着高竖直移动,假如沿着圆弧移动,会是怎样呢?

师(先投影一个圆,再画直径AB,在圆弧上任意取点C,并连接CA、CB,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8):这样内接在圆内的三角形会是什么形状?

图8

(学生不断画图试验,发现所画的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

师:在圆弧上随意定点C,连接CA、CB,得出的三角形ABC仍是直角三角形吗?

(学生探究核查)

师:对比这些直角三角形,直角对应一条半圆弧,另外两个锐角对应的弧线合起来也是一条半圆弧,因为这两个锐角的和也是90°。

师:在圆外随意取点,再来连接三角形。此时的三角形又是什么形状?是什么三角形?

(学生操作探究,发现所得的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如图9。)

图9

师:请大家再在圆内取点,所得的三角形会是什么形状?

(学生又经过反复操作探究,发现其形状是钝角三角形,如图9。此时学生无比兴奋。)

师:过一个钝角三角形的钝角顶点,到对边画出垂线,与圆弧相交于C点,这一点与A、B连接成的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明白其中原委吗?

【评析】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做到化静为动颇费功力。一般在展示动图之前,应先让学生对静态图形进行观察和想象,再来演示,这样就能使演示的图形与学生的设想形成对应。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探究三个静态的三角形,再动态演示顶点上下平移,让学生直观感知顶角变化带来底角变化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想象加大平移幅度后的情景,为研究圆与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了预热。

猜你喜欢
顶角外角多边形
探讨一般三棱镜偏向角与棱镜顶角的关系
多边形中的“一个角”问题
变化的外角,不变的外角和
添加辅助线 巧用外角性质
凉亭中的数学
多边形的艺术
解多边形题的转化思想
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
多边形的镶嵌
顶角为100°的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