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初中读写教学中的运用

2022-05-24 02:58唐艳玲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读写教学群文阅读初中语文

唐艳玲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 读写教学 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读写教学中引入群文阅读,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以一个议题为中心,并根据这个议题选择多篇有关联性的文章进行建构,使得教材中的文章能够形成有机的联系和补充。群文阅读更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让初中的学生在根本上提升语文学习素养。

一、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1.群文阅读与单文本阅读相比的优点

单文本阅读更注重单篇文章的内容以及文章的结构、字词、句式等,与群文阅读相比,单文本阅读是微观,群文阅读是宏观。虽然单文本阅读能够让学生深入仔细地了解和学习文章的知识结构,但学生在遇到不同文章时,很难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相结合,容易导致教学的杂乱无序。

而群文阅读能够宏观地、整体地对教材进行整合与分析,在相同议题下寻找不同文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觉到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在這个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群文阅读能够打破不同文本之间的界限,系统全面地对教材课文进行整理。

2.丰富阅读量,强化逻辑思维

语文是一门需要日积月累的课程,语文的知识储备对学生尤为重要,文字词汇的运用和组合对学生的阅读量有非常大的要求。群文阅读能够让学生从对文章的阅读模式从单篇转变为多篇,它要求学生阅读多组文章,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拓宽自身的阅读数量,阅读到更多优秀文章。

同时,群文阅读需要学生在多组文章中找到其中的关联,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得到锻炼,阅读的质量也有所提升。群文阅读能够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更能让学生在培养和增强这种思维模式的过程中,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消化其他科目的知识。因此,群文阅读是对学生阅读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

3.提高阅读兴趣,增强写作能力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量采用的阅读教学方式都是单文本的阅读,教师对一篇课文进行精细的剖析和讲解,往往在一篇文章的结构等等方面下很多功夫,而固定的教学方式会导致语文学习的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对于课文的兴趣越来越低。

而群文阅读能够将拥有相似点的不同题材和体裁文章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同时也接触到自身兴趣不高的文章,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群文阅读对于学生对文章的体悟、主旨和深意的理解有更高的要求,弱化了文章阅读中有关字词和结构等较为枯燥的内容,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感悟文章的能力,为高中的语文阅读理解做出更良好的铺垫。

在群文阅读中选择开放性的、有讨论性的议题,可以有效地扩展学生的思维;同样,如果针对写作手法来提出议题,也能够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总结一些优秀的写作技巧和叙事手法,将“读”和“写”相互结合,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二、群文阅读在读写教学中的运用

1.不同的组合选文方式

其一,以作者作为议题,将同一个作者笔下的作品相结合,分析这名作者的风格。例如以“鲁迅”为议题,选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孔乙己》作为一组文章。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这些不同主题的文章中分析鲁迅的文风特色,将作品按照发表年代进行一个排序,结合鲁迅的人生经历和作品的写作背景,总结出作品风格的变化、作者人生经历对作品造成的影响等。

其二,以同类体裁作为议题,将多个作者的同类题材作品相结合进行分析,总结出这一体裁的特点。这一种选文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技巧培训相当重要,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题目以说明文、散文和小说为主,散文的阅读理解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更是一个难点,而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加强学生对这些体裁文章的训练,能够让学生提前感悟和了解它们的风格,强化学生对这类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感悟同类文章作品的魅力,为高中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在同类体裁的文章中找到风格迥异、不同特色的写作手法,在不同作品的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中体验到文字的魅力,促进学生吸收并学习优秀的写作手法。

其三,以主题作为议题,将主题相同的作品作为一组文章来剖析。许多同主题的作品往往会通过相异的方式和角度来诠释,这种同主题的议题在诗歌当中表现最为显著,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王维的《使至塞上》,都是十分经典的塞外诗。而这三首塞外诗中蕴含的感情色彩又有所不同,除了描写了大漠景色或边塞战场的悲凉壮阔之外,《渔家傲·秋思》表达的是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征夫的思乡之情,《雁门太守行》表达的是战争的紧张残酷和将士报效国家的决心,《使至塞上》写的是被排挤后的失意茫然以及到慷慨豁达情怀的转变。同样的主题和不同的思想感情相结合,能够丰富学生对于同主题作品的想象力和认识。

2.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引领学生学会阅读

只有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文章进行对比、探究和解析,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阅读的过程中总结出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运用到读写过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不断的产生经验和运用经验的过程中娴熟地运用自身的读写技巧。

首先,在群文阅读的中心议题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让不同组的学生自主地寻找并提出一些开放性的议题,并根据这些议题归纳总结相关的文章。例如学生选择了“景物”作为议题,并挑选了《春》《观沧海》《秋词》《爱莲说》《紫藤萝瀑布》等课文作为一组关联文章,老师可以让这一组学生分析出每篇课文入选的原因,并在其中找出一些关键性的段落;然后再分析他们之间的不同,例如体裁上的差异、写作技巧上的特点等。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由浅入深,从一篇文章最基础的体裁、结构、写作手法,转移到对文章主题的解构。而在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主旨的时候,议题的选择要有一定的跨度,能够囊括直观感受不同的文章,同时在学生对文章相同主题进行解析的时候,鼓励学生找出一篇文章中蕴含的多个主旨。例如在议题“爱国”中选中了《驿路梨花》这一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驿路梨花》的其他主题思想:如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亲和美好的社会主义道德。

3.适当拓展话题,契合时代精神

在师生进行群文阅读的选题时,可以选择一些与时代精神或时事热点相关的主题,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学生的兴趣,创新对文章的认识和解读,通过与现实结合的方式升华文章的内核。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对群文阅读的议题进行拓展延伸,例如与“节日”相关的议题,可以延伸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关于节日的课文中找到关于民风民俗、本地特色的描写,总结归纳并鼓励学生讨论和列举出一些自己家乡的节日文化民俗活动。根据这个议题,教师还可以设置课后的写作训练活动,让学生围绕“节日文化”写出一篇与自己家乡节日活动有关的作文,这样,利用群文阅读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在初中语文的读写教学中使用,它自身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模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读写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群文阅读教学进行不同议题的归纳和总结,有利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

猜你喜欢
读写教学群文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探析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师生“齐读共写”感悟小语教学的幸福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