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取舍,用量级思维

2022-05-25 03:02毕帆徐琪方
大学生 2022年5期
关键词:子力数量级量级

文/毕帆 徐琪方

什么是 “量级”?

先了解一个近似概念“数量级”。数量级每差出一级,数字大小相差10倍。而量级之间的差距是比数量级间大得多,相当于西瓜和芝麻。古话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就是形容在具体判断取舍过程中,没有尊重量级差异,导致收获有限。仔细想想,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

为了买到最便宜的衬衫,逛遍了商场,最后花两个小时节省了10元钱;出门旅游在景点A游玩明显超时,结果错过了前往景点B的最后一班车;考试时在一道选择题上纠结了20分钟,结果最后一道30分的大题已经没有时间再看了;应聘一家很心仪的公司,但是offer给的月薪比预期少1000元,试图通过拖延,再争取和沟通一番,结果公司说另找他人了……

为什么要理解量级呢?计算机科学家、原腾讯副总裁吴军博士给出一个简洁清晰的公式,揭示了职场成功秘密:

成功=成功率×事情的量级×做事的速度

也就是说如果你做的事情量级很小,那么即便成功率100%,做事的速度远超平均水平,最后的成就也不会很高。目前人类百米跑记录仍然由博尔特保持,9秒58,相当于时速37.57公里。竞技体育代表着人类对自身极限的挑战,永远值得追寻。但如果仅就位置移动这件事情而言,70岁的老人开车也会轻松胜过世界冠军。步行与驾车之间,就是量级的差异。

量级思维其实包含两个步骤:建立标准,以此判断不同选项的量级大小;坚定取舍,没有完美无缺的选项,我们必须拥有舍小取大的勇气与决心。

我认为国际象棋与围棋是一组有趣的对比。有时候,你面对的局面就像是国际象棋,根据规则就可以了解到王后的子力大于车,车大于马,以此类推。换言之,量级的大小一目了然。本着量级大优先的原则,尽可能先移动子力大的棋子往往更容易接近胜利。但是很多时候,你面对的局面更像是围棋,棋子彼此之间没有子力差异,只有位置的区别。下围棋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不断去判断哪个位置是盘面现阶段“量级”最大的。判断越准确自然就代表着更高的胜率。

在人生的棋局上也是同样的,对于量级的判断和取舍越清晰越正确,花费同样的时间、精力,成功的概率就越高。这就是所谓的“选择大于努力”吧。

关于量级的判断恐怕并没有通用的标准答案,基于我自己的思考总结,并亲测有效的原则是:

资源优先级:注意力>时间>金钱

时间>金钱这个观点相信你也并不陌生。那么,注意力>时间呢?举个例子,为什么许多同学觉得在考试前1天临时抱佛脚非常有用,最后压线及格的军功章上主要是那一夜的功劳呢?显然不是因为时间长,通宵不睡也只有12个小时,而是因为前所未有的“注意力集中”。人类拥有这样一种能力,即使身处在嘈杂的室内环境中,比如,鸡尾酒会上,好多人同时说话、餐具的碰撞声、餐厅的轻音乐等,各种声音互相交织混响,但当你专注与朋友交流,其他所有声音就都成了被忽略的“背景”。这种现象被称为“鸡尾酒会效应”。仔细想一下,一个人达成一切成就,小到阅读一篇文章,大到登上月球,都是以“注意力集中”为前提的。而时间的堆积并不天然等于注意力集中。

如果发自内心地真正理解和实践这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公式,人生中大多数的纠结,就会得到清晰的答案。那些为购买时间和注意力而付出的金钱,都是值得的。在承受范围之内,无论是实物,还是服务,更贵的通常也是最正确的选择。比如,大学图书馆自习教室的座位非常抢手,走出校园,职场人也愿意为星巴克咖啡买单,本质上是因为对应的环境能够帮助你集中注意力。再如,毕业生工作后都需要租房子。收入有限的情况下,究竟是选距离公司近一点的小房子,还是距离远,但足够大的房子呢?按照以上公式就可以判断应当坚定选择前者,因为这帮助你节省下了宝贵的通勤时间,可以用来学习、健身,及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量级远大于舒适度的因素。

猜你喜欢
子力数量级量级
小小绘画家
这是真的吗?
21连胜
论简单估算数量级的数学方法
不可不知的64条“象棋军规”
西门子PLC编程中关于流量累计结果的限制及改善方法
数量级的估计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基本杀法能力训练之挂角马杀法
基本杀法能力训练之挂角马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