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院校有效实践教学策略

2022-05-26 01:22苏倩倩沙丙蕊蒋艳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苏倩倩 沙丙蕊 蒋艳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仍有不尽人意之处,为了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技术创新等客观需要,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策略需要不断调整。目前“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体系为合理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优化实践教学方式,呈现职业教育特色,增强教学质量,正向着创新型和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方向发展提供新策略。新技术的应用为实现有效实践教学,提高科学评价方法,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1-0181-04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背景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教育的发展描绘远景蓝图,为开启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方向。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得以凸显。我国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为实践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促进高职院校更迅捷地获得教学资源,利于实践教学的发展,还能够加强内涵建设,满足学生的个别化发展需求。当下,高职院校不仅需要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需要体现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能力本位的需要,保持职业教育的理念,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发展动态的职业化教育趋势[1]。实践教学既要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境界,使学生各项知识、技能结构匹配岗位需要,又要能够促进教学单位和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使学生在毕业前了解企业文化,养成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实现终身教育的理念。加大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力度,可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丰富教学资源[2]。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理念陈旧落后、实践教学条件较差、教学评价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鉴于此,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便成为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更为有效的科学方法。

二、实践教学的特征

(一)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双提升

从本质上看,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存在很多不同之处,需要在实际的操作中,合理统筹规划,并落实创新设计内容。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现场教学和课堂教学,不管是哪种教学方式,都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指导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工作场景中。在生产现场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不仅可以积累经验,还可以深化理论知识,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学生在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基础上,根据教學需求,有目的地贴近职业环境,优化任务驱动方法,加大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职业化素养。

(二)结合岗位需要,搭建企业、行业的真实评价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技术手段,只有将技术手段落实到实际的实践当中,才可以发挥其主要的作用和效能[3]。实践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形式多样。实验实训、设计创作、撰写报告、社会调查、团体活动等都属于此种方式的范畴[4]。构建全校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健全良好的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机制是必要的。做好统一性的规划,将整个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及管理内容纳入平台之中,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建立良好的信息技术运用氛围,还可以合理地将企业、行业、社会的评价纳入实际的教学评价体系当中,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保持实践教学公平性和开放性。

(三)工学结合,促进人才培养高效化

在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相应的场地、仪器设备、材料等硬件进行整合,并根据相关工作内容,在满足企业背景的实践教学基础上,使用信息技术统筹设计实践流程。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保持科学的发展动力[5]。高职院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类、教学手段类和及时沟通类等方式,完成教学资源的收集和传递。教师通过运用MOOC和SPOC等在线学习手段,将教学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将复杂的工作环境可视化,在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知行合一、德行共修,促使人才培养更加高效。

三、变革教学方式是有效教学的桥梁纽带

(一)信息技术是实现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纵观教学的发展历程,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就是教学的本质。高职教学系统就是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下,将教育、学习和信息技术等方面有机地整合起来,加大逻辑关系建设,实施合理的统筹规划,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升整体的功能和效率。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系统功能需要在两者的作用下,优化内部结构,分析外部的环境变化,分析系统的循环影响,探究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在信息化落实后,逐渐优化学习活动建设,理解教育的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在当今信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教师应建立多样化的开展形式,实现内容多元化的专题建设,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理念,最大限度掌握各种信息手段,提高综合性能力,实现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高校也需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健全信息化教学环境,完善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在全面的学习环境改革中,打造网络互动教室、远程互动教室,完善信息教学设备,为辅助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向着智慧教室的方向延伸和发展。学校需要立足实际,将评价机制和奖励制度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完成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的深入融合。建立健全良好的信息技术运用机制,保证教学改革的技术支持,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在制度化的视野下,提升技术和资金的投入,明确当前的发展范围。学校也可以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规范管理和监督,完成信息技术制度的保障建设。此外,还需要根据现实的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技术平台,强大教学改革平台支持。高校应将资金和人力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保持统一的规划,设计合理的学习步骤,将教学管理和信息技术平台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便捷化的发展,给予教师强大的技术培训,为教学改革储备更多的专业人才。教师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三观,还需要树立较强的信息技术观念。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将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辅助作用和建设,优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最大限度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和价值,将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真实地呈现到学生的面前。这些技术的整合虽然说在实践的历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为教学改革提高强大的基础动力。

(二)新型师生关系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的前提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首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搭建平等的交流平台,在民主和谐的视野下,保持平等、尊重、合作的发展理念,优化学生的人格,提高核心素养[7]。这不仅需要厘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凸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构建有效的互动教学。其次,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合理地优化教学行为。例如,使用慕课的方式,将新知识带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可以避免机械地传输知识,提高有意义的学习能力。最后,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始终围绕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有利于优化职业道德,实践课程思政建设。

(三)变革教学方式为实现有效教学提供强大动力

紧随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提升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和实践应用综合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可以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强大动力。首先,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是实现有效实践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在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的同时,建立教学逻辑起点,保持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强化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其次,调动学生投入学习的主动性,建立有效教学的导向。保持教学高专注度,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分析重要统计数据和相关平台,为学生提供个别化服务支持。合理地结合现实的需要,借鉴优秀学院的典型,分析个性化的指导方案,提高责任感,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8]。调动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是有效教学的导向,教师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在真实的调查中,强化学习动力,使用知识技能测试的方式,加强学习风格的调查程度,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在个性化的基础上满足服务技能建设,借鉴可汗学院的典型做法。在个性化的视野下,提高学习和技术支持,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落实学习进度,使其保持自主的规划和管理。之后,需要落实个性化的实践教学内容,热心解答学生疑惑,明晰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扩大内容的选择面,保持动态的调整。合理地使用教案、系列微视频、学习测试等内容,按照一定的文化设计案例与设计背景,形成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智力支持。根据技术与媒体,使用现代化技术,优化课程内容,提高学习资源建设,加大团队合作力度,保持教学内容的个性化特点。最后,以师生共建为基础,建立合理的组织建设目标,保持内涵的一致性。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以教师为主导,建立同频共振的思维理念,提高相互共享的能力,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平台,发挥师生的有效机制建设,提升教师的责任感,保持教学相长,实现共同进步。师生共同体与有效教学的内涵需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抓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背景,建立师生共同体,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加大信任和互爱的力度。找到教学动机的突破口,提高教学的质量,不仅需要师生之间建立信任感,还需要学生相互帮助,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结合师生个人的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增地强责任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配合程度,实现共同的进步和发展。

(四)改革评价机制是有效教学的动力源泉

首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和“学”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创造高效的学习环境,还需要优化学生学习成果与行为,合理使用教学资源。秉持发展性教学评价观,强调知识和能力,落实成果与成功,优化行为和结果,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其次,需要以学习为中心,建立基本的評价框架。也就是说,需要在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的基础上,建立高质量的发展路径,营造高效的学习环境,明确责任和义务,促进学习和教学的优化,保持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提升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落实学校和教师、学生之间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教学的质量,优化教学的时效性,保持个性化的发展,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增强合作的力度,加大意见反馈性。再次,需要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方式。保证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相互和谐,保持企业和政府职能的对接,将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岗位职能能力对接起来,提高师生对评价的认知,落实核心素养,落实“三结合”的主要内容。最后,需要落实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机制。需要建立合理的反馈和动力机制,优化学习与教学方式,强调发展的动机,在“共治”的基础上,提高评价者的专业素养,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合理的评价内容,改善评价过程,提升教学质量。也就是说,需要根据现实的需要,以学习为中心,减少评价的误差。

四、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一)虚拟现实技术(VR)

虚拟现实技术(VR)的应用可以在视觉、听觉、触觉等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模拟操作,为学生建立“身临其境”沉浸感[9]。在实践的基础上,融入虚拟现实基础,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下可以提高观察的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最大限度丰富教学形式,虚拟技术应用于高职实践教学中可以优化教学结构,在较短的时间内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弥补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二)虚拟实验室开发

加大虚拟实验室的开发和应用。高职院校可以在Web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落实数字化和虚拟化的主要内容,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改善设备短缺的问题,发挥实践教学的主要作用。反复实践教学内容可以有效降低实践教学成本,跟上时代发展需求,进行虚拟训练,还可以确保安全性操作。如电工操作、汽车驾驶、化学实验、外科手术等都可以利用虚拟技术训练,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可以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智能化地对接起来,完成实时性的监测,完成实训操作,对学生的学习信息进行统计和筛选,调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实训过程中容易出现设备故障和误操作的问题,在实时性的监控下,一旦出现不妥的地方,就可以发出预警信号,减少人身安全或者是事故的出现概率,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10]。

参考文献:

[1] 袁育明,王芳,张月兰,等.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 现代职业教育,2019(18):68-69.

[2] 亓伟,刘宇,张蕾.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在高职院校专业课中的应用研究——以《铁道概论》为例[J]. 大众标准化,2020(01):76-77.

[3] 肖华芝.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中的实证研究——一项基于校本数据的调查[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 18(06):74-80.

[4] 傅丽贤,黄会明. 基于雨课堂的高职新形态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以“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为例[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6):47-52.

[5] 黄炜.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 电镀与精饰,2020(05):50.

[6] 黄振宣,杨丽丽. 高职思政课信息化教学设计需理顺的若干重要关系——以如何打好新时代脱贫攻坚战教学设计为例[J]. 广西教育,2020(31):102-104.

[7] 褚颖. “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探索与实践——以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建设为例[J]. 中国农业会计,2020(04):47-49.

[8] 陈英,杨彩虹,师婷,等. 基于网络课程的有效教学实践探索——以高职院校模具专业《数控编程》教学设计为例[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03):189-190.

[9] 馬国强. 实训虚拟仿真系统的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以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为例[J]. 四川建材,2019,45(02):258-259.

[10] 何承云.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化改革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9):38-39.

(荐稿人:张菊,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21SJA1151);2020年度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教研科研项目“5G网络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jx20201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苏倩倩(1984—),女,硕士,九州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公共服务系教学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信息技术;沙丙蕊(1981—),女,硕士,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科员,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科研管理;蒋艳(1994—),女,学士,九州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公共服务系秘书,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现代信息技术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